Ⅰ 下图甲和乙是某学校王老师制备NH 3 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 (Ⅰ)按图甲把仪器安装好,
(1)Ca(OH) 2 +2NH 4 Cl![]() (2)能 (3)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4)气球逐渐变大;极易溶于水 |
Ⅱ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进行对比 (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版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权 (3)① 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 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
Ⅲ 实验室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的装置是什么
在实验室里可以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来制备,这主要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促进浓氨水的挥发,其装置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和酒精灯、导气管。
若是加生石灰的话也可以不用加热,且产生气体比较干燥
Ⅳ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故填:烧杯,试管;
(内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容目的是做对照试验,故填:对比;
(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故填: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填:有利于环境保护.
Ⅳ 某兴趣小组按照课本设计的实验(甲)探究分子的性质时,闻到了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于是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
(1)据图可以知道,C与D试管相通,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C中,使酚酞变红,故填:C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变为红色;
(2)改进后的装置,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会运动到空气中,环保;而且此装置比较简单,在试管中进行,能节约药品,故填:环保,节约.
Ⅵ 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
(1)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甲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中时,能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由于大烧杯罩住了浓氨水,所以氨气分子不能进入乙烧杯中,酚酞试液不变色.
故填:甲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乙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其它试管做对比.
故填:做对比.
(3)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所以C试管内的酚酞试液比B试管内的酚酞试液先变红.
故填:C试管内的酚酞试液比B试管内的酚酞试液先变红.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故填:不污染环境.
Ⅶ 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
(1)白抄纸的作用是白色屏幕的作用,使实验现象看的更明显;故答案为:白色屏幕的作用;
(2)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3)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5)改进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本题的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Ⅷ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
(1)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改进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故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Ⅸ 图1是教科书上探究分子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我县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的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B装置版内被酚酞溶液湿润权的纱布都能变红,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对比创新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B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要比A装置内被酚酞溶液湿润的纱布变红所需时间短,从而可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1来说,除(2)中所述的优点之外,还具有“①用密闭的U型管来代替半封闭的烧杯来做实验,减少了因氨气挥发而对空气的污染,绿色环保.
②实验中所需的药品量较少,节约药品.”的优点,但无法实现“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质.”故选:B;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运动越快;(3)B.
Ⅹ 小姐对实验装置进行
16. (1) 对比验证酚酞溶液在空气中不变色 (2) B、C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都变红内色,但容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先变红 (3) ①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 有关,一般是温度越髙,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 可以防止氨气逸出,避免造成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