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㈥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内开关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D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故答案为:
(1)AD;(2)s3+s1=2s2;
㈦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中使用仪器A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2
(1)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调节天平平衡;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导管,向分液漏斗内加入水,打开活塞,部分水流入锥形瓶而使瓶内压强增大,分液漏斗内的水不能继续流入,则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在导管上乳胶管处用弹簧夹夹紧,向分液漏斗内不断加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则气密性较好(合理答案均可);
(3)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少量物质的溶解等;仪器E是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合理答案均可);胶头滴管.
㈧ 某同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图装置,用该装置对粗锌样品进行实验.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
(一)通过题意可以知道,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粗锌的纯度,故填:测定粗锌的纯度;
(三)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粗锌表面会产生气泡,产生的氢气从瓶中逸出,原有物质以及仪器的总质量是20.0g,剩余物及仪器的总质量是119.8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20.2g-119.8g=0.2g,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0.2g
=
x=6.5g
粗锌的纯度为:
×100%=65%
故填:粗锌表面产生气泡,Zn+2HCl═ZnCl
2+H
2↑,0.2,65%;
(四)(1)使用稀盐酸和锌产生氢气,则得到的氢气中混合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使用碱石灰能吸收氯化氢和水蒸气,若去掉碱石灰,则会导致逸出的物质的质量大于实际氢气的质量,导致计算出的结果偏大,故填:吸收氢气中的HCl和H
2O,偏大;
(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掉,故测不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故不能用来测定石灰石的纯度,故填:不能,产生的CO
2将被碱石灰吸收,得不到生成的CO
2质量;
(4)没有碱石灰,氯化氢气体就会出去,导致质量的变化值增大,即氢气的质量就变大,设氢气的质量是x,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
Zn+2HC1=ZnC1
2+H
2↑
y2
10g x
=
y=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x(氢气的质量)越大,则y(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小,故填:偏小.
㈨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Ⅰ.(1)仪器p的名称是______
Ⅰ.(1)仪器p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根据2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显酸性;根据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根据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SO2具有还原性,能与碘水反应,使蓝色退去;SO2具有氧化性,能与氢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
(2)SO
2与碘水反应为:SO
2+I
2+2H
2O=H
2SO
4+2HI,溶液蓝色褪去,故答案为:I
2+SO
2+2H
2O═4H
++SO
2-4+2I
-;
II.(1)因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时,为了使热量散发,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浓盐酸中,故答案为:浓硫酸;
(2)有棕黄色物质确定为单质碘,卤素单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Cl
2+2KI=2KCl+I
2,因通过①后生成了Cl
2,而KMnO
4溶液能氧化HCl得到Cl
2,所以某固体物质可能是KMnO
4,故答案为:Cl
2+2I
-=2Cl
-+I
2;b;
(3)因Cl
2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具有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褪去,故答案为:先由紫色变红色后褪色;
(4)②处有棕黄色褪去,生成无色的IO
3-,碘的化合价升高,则氯元素和化合价降低为-1价,化学方程式为:
5Cl
2+I
2+6H
2O=2HIO
3+10HCl,离子方程式为:5Cl
2+I
2+6H
2O=12H
++2IO
3-+10Cl
-,
故答案为:5Cl
2+I
2+6H
2O=12H
++2IO
3-+10Cl
-.
㈩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1)利用如图所示仪器组装
(1)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目的是证明酸性:乙酸>碳酸>苯酚,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须设计酸性:乙酸>碳酸>苯酚,即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连接D;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C连接F,
故答案为:D(或E);E(或D);F;
(2)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目的是将二氧化碳中的乙酸洗去,防止乙酸与苯酚钠反应,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
(3)反应(Ⅰ)为醋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反应(Ⅱ)是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Ⅲ)中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苯酚,由于苯酚的溶解性较小而析出,
故答案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