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启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汽车起动机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启动机上的齿轮工作时和发动机曲轴相连的飞轮咬合,驱动飞轮,带动发动机.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点火起动开关灯部件,其中电磁开关于起动机制作在一起。
一、电磁开关
1.电磁开关结构特点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磁铁机构和电动机开关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机构由固定铁心、活动铁心、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等组成。固定铁心固定不动,活动铁心可以在铜套里做轴向移动。活动铁心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触盘,活动铁心后段用调节螺钉和连接销与拨叉连接。铜套外面安装有复位弹簧,作用是使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复位。电磁开关接线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2.电磁开关工作原理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二、起动继电器
起动继电器的结构简图如图左上角部分所示,由电磁铁机构和触点总成组成。线圈分别与壳体上的点火开关端子和搭铁端子“E”连接,固定触点与起动机端子“S”连接,活动触点经触点臂和支架与电池端子“BAT”相连。起动继电器触电为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铁心便产生电磁力,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将继电器控制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接通。
1.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
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点火开关控制的,被控制对象是继电器线圈电路。当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电流从蓄电池政界经过起动机电源接线柱到电流表,在从电流表经点火开关,继电器线圈回到蓄电池负极。于是继电器铁心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是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的控制电路。
2. 主电路
如图中箭头所示,电磁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3和保持线圈4产生强的电磁引力,将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起动机电源接线柱 → 电磁开关→ 励磁绕阻 → 电枢绕阻→搭铁→ 蓄电池负极,于是起动机产生电磁转距,起动发动机。
2. 传动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传动装置的作用是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变速器输出轴和主减速器输入轴,并保证在两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3. 启动机作用啥干啥的
汽车起动机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启动机上的齿轮工作时和发动机曲轴相连的飞轮咬合,驱动飞轮,带动发动机.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点火起动开关灯部件,其中电磁开关于起动机制作在一起。
一、电磁开关
1.电磁开关结构特点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磁铁机构和电动机开关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机构由固定铁心、活动铁心、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等组成。固定铁心固定不动,活动铁心可以在铜套里做轴向移动。活动铁心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触盘,活动铁心后段用调节螺钉和连接销与拨叉连接。铜套外面安装有复位弹簧,作用是使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复位。电磁开关接线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2.电磁开关工作原理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二、起动继电器
起动继电器的结构简图如图左上角部分所示,由电磁铁机构和触点总成组成。线圈分别与壳体上的点火开关端子和搭铁端子“E”连接,固定触点与起动机端子“S”连接,活动触点经触点臂和支架与电池端子“BAT”相连。起动继电器触电为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铁心便产生电磁力,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将继电器控制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接通。
1.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
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点火开关控制的,被控制对象是继电器线圈电路。当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电流从蓄电池政界经过起动机电源接线柱到电流表,在从电流表经点火开关,继电器线圈回到蓄电池负极。于是继电器铁心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是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的控制电路。
2. 主电路
如图中箭头所示,电磁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3和保持线圈4产生强的电磁引力,将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起动机电源接线柱 → 电磁开关→ 励磁绕阻 → 电枢绕阻→搭铁→ 蓄电池负极,于是起动机产生电磁转距,起动发动机。
4. 汽车启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现代汽车发动机以电动机作为启动动力。由蓄电池、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机等组成。启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启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启动发动机运转。
1.启动开关
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2.启动继电器
由启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启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启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启动开关又保护启动机)。
(4)起动机传动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起动系统是为了使静止的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曲轴,使活塞开始上下运动,气缸内吸入可燃混合气,然后依次进入后续的工作循环。
1.起动开关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起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2.起动继电器由起动继电器触点(常开型)控制起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起动开关只是控制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从而保护了起动开关,有单联型(保护起动开关)和复合型(既保护起动开关又保护起动机)。
参考资料:网络-汽车启动系统
5. 汽车常规起动机的组成及作用
(1)直流串激式电动机,它是由电枢、磁极、外壳、电刷与刷架等组成,其作用是产生转矩。
(2)传动机构,由驱动齿轮、滚柱式离合器、拨叉、啮合弹簧等组成,安装在起动机轴的花键部分。启动时,传动机构使驱动齿轮沿起动机轴花键槽外移与飞轮齿圈啮合,将电动机产生的力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曲轴,使发动机启动;启动后,飞轮转速提高,将通过驱动齿轮带动电动机轴高速旋转,引起电动机超速。因此,在发动机启动后,传动机构应使驱动齿轮与电动机脱开,防止电动机超速。
(3)控制装置,用来接通和切断起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在有些汽车上,还具有接入和隔除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用。
6. 传动装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汽车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此,汽车传动系都具备以下的功能:
1、减速和变速:
我们知道,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牵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对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驶。由实验得知,即使汽车在平直得沥青路面上以低速匀速行驶,也需要克服数值约相当于1.5%汽车总重力得滚动阻力。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为例,该车满载总质量为9290kg(总重力为91135N),其最小滚动阻力约为1367N。若要求满载汽车能在坡度为30%的道路上匀速上坡行驶,则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达2734N。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6100Q-1发动机所能产生的最大扭距为353Nm(1200-1400rpm)。假设将这以扭距直接如数传给驱动轮,则驱动轮可能得到的牵引力仅为784N。显然,在此情况下,汽车不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匀速行驶。
另一方面,6100Q-1发动机在发出最大功率99.3kW时的曲轴转速为3000rpm。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直接连接,则对应这一曲轴转速的汽车速度将达510km/h。这样高的车速既不实用,也不可能实现(因为相应的牵引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启动)。
2、减速作用:
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使传动系具有减速增距作用(简称减速作用),亦即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地驱动轮所得到的扭距则增大到发动机扭距的若干倍。
汽车的使用条件,诸如汽车的实际装载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以及道路宽度和曲率、交通情况所允许的车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围内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汽车牵引力和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对活塞式内燃机来说,在其整个转速范围内,扭距的变化范围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却很大,因而保证发动机功率较大而燃油消耗率较低的曲轴转速范围,即有利转速范围很窄。为了使发动机能保持在翻译公司有利转速范围内工作,而汽车牵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应当使传动系传动比(所谓传动比就是驱动轮扭距与发动机扭距之比以及发动机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能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变化,即传动系应起变速作用。
3、差速作用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滚过的距离不同,如果两侧驱动轮仅用以根刚性轴驱动,则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车转弯时必然产生车轮相对于地面滑动的现象。这将使转向困难,汽车的动力消耗增加,传动系内某些零件和轮胎加速磨损。所以,我们需要在驱动桥内装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7. 起动机由哪三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起动机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起动机所采用的电动机是直版流串激权式电动机,其作用是将铅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转矩。传动机构主要由传动套筒、单向离合器、驱动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起动时将电动机电枢的电磁力矩传递给发动机飞轮使发动机起动。发动机起动后,能立即自动打滑,防止因起动开关未及时松开而使发动机飞轮带动起动机高速旋转,造成起动机“飞散”事故。控制装置又称电磁开关,它的用途是接通或切断起动电流,并使驱动小齿轮啮入或脱出飞轮齿环
8. 起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大部分的电动电动机通过磁场和绕组电流,为电动机提供能量。
电动机(起动机)用途众多,大至重型工业,小至小型玩具都有其踪迹。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电动机,以下是一些例子:
制风设备,例如电风扇、升降机(电梯)、地下铁路、电车、电动汽车、汽车、喷射机及直升机的起动马达(starter motor)、工厂与大卖场的运输带、公交车上的电动自动门、电动卷闸;
光驱、打印机、洗衣机、水泵、磁盘机、电动刮胡刀、录音机、录影机、CD唱盘、高速升降机、工作母机(如:机床)、纺织机、搅拌机。
原理
起动机的旋转原理的依据为佛来明左手定则或是右手开掌定则,当一导线置放于磁场内,若导线通上电流,则导线会切割磁场线使导线产生移动。电流进入线圈产生磁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电磁铁在固定的磁铁内连续转动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成动能。与永久磁铁或由另一组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互相作用产生动力。
起动机的种类很多,以基本结构来说,其组成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所构成。定子在空间中静止不动,转子则可绕轴转动,由轴承支撑。定子与转子之间会有一定空气间隙(气隙),以确保转子能自由转动。机壳(场轭)需要用高导磁系数材料制成,要当作磁路用。
直流马达的原理是定子不动,转子依相互作用所产生作用力的方向运动。交流马达则是定子绕组线圈通上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吸引转子一起作旋转运动。
(8)起动机传动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研发历史
1740年,第一个电动马达是由苏格兰僧侣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创建的简单的静电设备。1827年,匈牙利物理学家安幼思·杰德利克(ÁnyosJedlik)开始尝试用电磁线圈进行实验。杰德利克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后,称他的设备为“电磁自转机”。
虽然只用于教学目的,但第一款杰德利克的设备已包含今日直流马达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定子,转子和换向器。
1836年,美国一位铁匠汤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能驱动小电车的应用马达,并在1837年申请了专利。由于主要动力电池成本极高,在商业上不成功,达文波特破产。一些发明家继续发展应用马达,但都遇到了同样电池发电成本的问题。
1845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顿(Wheatstone)申请线性马达的专利,但原理于1960年代才被重视,而设计了实用性的线性马达每次目前已被广泛在工业上应用。
187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早可商品化的马达由比利时电机工程师
1888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应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交流马达,即为感应马达。
1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利用特斯拉感应马达的旋转磁场观念,发明了同步马达。1923年,苏格兰人James Weir French发明三相可变磁阻型(Variable reluctance)步进马达。
1962年,藉霍尔元件之助,实用之DC无刷马达终于问世。1980年代,实用之超声波马达开始问世。
9. 起动机的作用
起动机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
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众所周知,发动机的起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汽车起动机就是在扮演着这个角色。大体上说,起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起动过程。
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其中,电动机是起动机内部的主要部件。
10. 起动机的作用 什么
起动机的作用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起动机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
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众所周知,发动机的起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汽车起动机就是在扮演着这个角色。大体上说,起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起动过程。
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其中,电动机是起动机内部的主要部件。
(10)起动机传动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我们在初中物理中所接触到的以安培定律为基础的能量的转化过程,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包括必要的电枢、换向器、磁极、电刷、轴承和外壳等部件。
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三种形式。
人力起动采用绳拉或手摇的方式,简单但不方便,而且劳动强度大,只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的发动机,在一些汽车上仅作为后备方式保留着;辅助汽油机起动主要用在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上;电力起动方式操作简便,起动迅速,具有重复起动能力,并且可以远距离控制,因此被现代汽车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