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是自动门的
科技先进
2.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会自己关门
这是日本出租车为乘客提供的方便,比如:
抱小孩的乘客,两手提着很多东西的乘客,手臂不方便的常客,都自己不方便关车门。
而这个所谓的自动,也是由出租车司机来操控的,关门前,司机会告诉乘客“关门了啊”。
所以,也不会夹伤了客人的。
3. 日本出租车价格昂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出租车我们肯定都不陌生,网上出租车黑消费者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而滴滴也是因为安全问题,被迫停运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些问题在日本肯定不会发生。
我们国内出租车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你要是倒霉被“黑车”司机宰了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在日本出租车本来就不是给普通百姓乘坐的。
日本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在日本即使一直不坐出租车,也能很方便的完成普通百姓的日常出行。日本出租车本身就是属于,为高端商务人士提供的“奢侈服务”。
各位,对于日本出租车价格昂贵的原因,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4. 丰田皇冠Comfort:一台不是皇冠的皇冠!
?要说国内老一辈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丰田车,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皇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皇冠在中国已经是豪华车的代名词,单论知名度来说,足以与当时的“虎头奔”相提并论。而在2000年之后,由一汽丰田国产的第十二代皇冠,更是在销量上一度超越同时期的奥迪A6L,可谓来到让同级难以逾越的高度。
而随着德系豪华品牌开始全面更新换代产品,依旧延续本土化特色的第十三代皇冠逐渐缺失竞争力,并最终以不断萎缩的销量宣告“豪华之路”的失败。
尽管近些年丰田皇冠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已经与畅销一词渐行渐远,但其实在日本、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出租车市场,丰田皇冠依然十分盛行,只不过今天我们要说到的此“皇冠”非彼“皇冠”,而是有着号称“能开300万公里、12年无大修”的皇冠Comfort。
在日本街头的出租车当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第十二、十三、十四代皇冠外,更老旧的丰田皇冠Comfort所占比例也是极高的,这款车从1995年12月投产后一直服役至今,可见其超高的产品质量与极佳的可靠性。
尺寸方面,皇冠Comfort的长宽高分别为4590mm/1695mm/1525mm,轴距2680mm。与现在的皇冠不同之处在于,皇冠Comfort为了照顾到营运车辆需求,前排座位提供两座/三座布局,而在日本本土的出租车上也会专门标注出是四座还是五座车型。
动力方面,早期的皇冠Comfort搭载代号为3Y-PE的2.0L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仅为79马力,峰值扭矩160牛·米;而后也推出了动力规格更高、代号为1TR-FPE的2.0L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14马力(84kW)/4800rpm,最大扭矩189N·m/3600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或4速自动变速箱。
不难看出,20多年来皇冠Comfort的发动机排量一直维持在2.0L,且输出功率相当有限,与丰田凯美瑞上最新的Dynamic Force系列2.0L发动机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低功率换来的优势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极佳的可靠性。
皇冠Comfort的制造地点为丰田集团旗下的关东自动车工业,位于静冈县裾野市的东富士工厂。不过皇冠Comfort除了作为日本本土出租车指定车型外,也曾被中国香港、东南亚部分国家引进并作为出租车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租车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流动名片”,丰田皇冠Comfort能够统治日本出租车行业达20多年,并从“平成”横跨至“令和”,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出色的可靠性与不错的舒适性。
以笔者的真实体验来讲,日本本土的皇冠Comfort出租车均为右舵车型,同时车辆配备有自动门,并由司机完成开闭控制。尽管皇冠Comfort的轴距为2680mm,与当下的紧凑级轿车类似,但得益于它方正的车身和大角度车窗设计,使其后排空间比想象中要更宽敞一些,整体乘坐舒适度也让人满意。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让后排乘客拥有更宽裕的腿部空间,通常日本的出租车司机都会将主驾座椅尽可能往前移,因此经常能看到“端着”方向盘开车的出租车司机。
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香港大规模引进皇冠Comfort用作营运车辆,一方面是因为早期香港受日本汽车文化影响较深,且车辆都是靠左行驶,因此选用的日系车居多;另一方面,香港政府鼓励使用新能源出租车,而皇冠Comfort出厂就提供LPG液化石油气车型,因此更符合政策需求。当然笔者猜测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香港的汽车税率伴随着新车价格呈阶梯式递增,皇冠Comfort价格更低且可靠性高,自然也能受到出租车市场的青睐。
笔者也曾在香港红磡至尖沙咀的路程中体验过皇冠Comfort,虽说在香港的打车费用要低于日本,但车内整洁度也要稍逊一筹,此外,从司机娴熟的驾驶风格判断,笔者乘坐的这台皇冠Comfort车况应该不会太差。
不得不说,尽管皇冠Comfort名字中带有“皇冠”二字,但它与我们熟知的丰田正统皇冠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正统皇冠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舒适性十分出色;而皇冠Comfort则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四连杆车轴式非独立悬挂,同时还沿用了硬派越野车上才会出现的非承载式车身+后车轴式悬架,这种配置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耐用性高以及可维护性强。
例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皇冠Comfort“能开300万公里、12年无大修”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以香港出租车为例,一辆出租车一年行驶20万公里是比较正常的,跑的多的甚至能达到30万公里。而皇冠Comfort又属于皮实耐造的一类,稍微缝缝补补之后还能交由下一任司机使用,因此一辆皇冠Comfort出租车累计行驶300万公里并非天方夜谭。
此外,从车架型号上也能进一步佐证“此皇冠非彼皇冠”的说法,正统皇冠从初代车型开始其车架番号就是“S”开头,而皇冠Comfort的车架番号则是“XS”开头,本质来说后者应该属于丰田MARK II的继任车型。也正源于此,皇冠Comfort无论是行驶质感还是乘坐舒适性都无法与正统皇冠相提并论。
至于丰田为何要在皇冠的基础上推出皇冠Comfort,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日产公爵有关。在1995年之前,日本的中高级出租车市场由丰田皇冠和日产公爵所垄断,而日产在1987年推出了专为出租车市场打造的简化版公爵,并在成本上比对手更占优势。为了与日产抗衡,丰田也在1995年推出了底盘定位更低的皇冠Comfort,同时考虑到日本街道较窄的问题,皇冠Comfort在整体尺寸上也有一定收缩。
2017年3月底,丰田皇冠Comfort在日本正式停产,并于2017年5月在日本全面停止售卖,同年9月,丰田正式推出专供出租车行业使用的JPN Taxi,以此接替服役多年的皇冠Comfort。JPN Taxi拥有更大的车内空间和单侧侧滑门设计,同时还采用了LPG(液化石油气)与1.5L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整体实用性与燃油经济性更加出色,并将服务于本届东京奥运会。
结语:
从皇冠Comfort长达20多年的“任职”周期来说,其本身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而即便是在今天,日本以及中国香港仍然有大批次皇冠Comfort出租车在服役。对于皇冠Comfort,我们还不能简单将它归之为“假皇冠”或是“廉价版皇冠”,因为它在日本本土的地位丝毫不输国内的皇冠,此外,皇冠Comfort价廉物美以及超高的耐用性,也完美诠释了“开不坏的丰田”这句话的真谛。
很庆幸自己曾与这辆“古董”级的丰田轿车有过几次短暂的亲密接触,因为在不久的将来,皇冠Comfort也将被更多新车型所代替,并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史上一段韵味深长的亚洲汽车文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有人说日本车又省油,毛病又少,为什么出租车很少用
日本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相对的,与同类车型相比,关于日本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争论是空空如也,不明显的。其次,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省油,但价格过高,不符合出租车公司的利益。日本车的故障较少,这是相对的。出租车的选择既要故障少,又要性价比高。日本车没有很多小毛病,但是日本车的性价比真的不高。
因此,日本汽车很难成为出租车。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强制性的,没有人会考虑把日本车当出租车。但是一些城市限制使用出租车燃料,所以出租车已经使用了卡罗拉趋势,但这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发展、选择,只是一些政策引导的推动,所以日本价格不高被选为重点的租车并没有优势。
6. 日本的的士怎么打
1、寻找出租车
有部分出租车会停在酒店和车站附近。比较常见的方法,便是站在路边,招手打的。
车顶上亮灯的时候表示空车,没有亮灯的出租车表示有客人了。
2、上车
停车后,出租车后座的车门自动打开和关闭。不需要你自己去开和关哦。如果有大件行李的话,就示意司机打开后备箱。
3、告诉司机目的地
日本的出租车司机都很礼貌,但是因为都是年纪偏大的司机,会说英文的人很少。所以可以通过出示旅游地图,或者事先写好日文的地址等方式传递意思比较好。注意,落座后为了安全,请一定系好安全带。
4、支付
计价器会显示需要支付的日元。日本没有什么乱七八糟改造计价器等不诚信的行为。同时也不需要向司机支付小费。
在东京都心(东京都23区、武蔵野市、三鹰市),初次乘坐(1千米)为410日元、 每237米追加80日元。初次乘坐的价格在出租车后座门上及车内都有告示,坐车前请一定确认好。
注意,深夜・早班(22:00~凌晨5:00),价格会提高百分之20。大多数出租车可使用信用卡,西瓜卡,也有部分不能。此类信息在后车座车窗也有显示,上车时请确认有没有贴着信用卡或西瓜卡的图案。
5、支付完成后下车
下车时注意不要遗忘随身物品。还请收好小票,小票上写有出租车公司名、电话号码等信息,万一有遗忘物品可以打电话咨询。下车的时候,向司机先生道一声阿里阿多喔。
打的士的注意事项
对于日本人来说,付款时直接把钱交到店员手上是非常无礼的事情,在计车程上也不例外。出租车跟一般商店一样,司机会准备一个小盘子,当乘客要下车的时候直接把钱放在盘子上就可以了。
在中国,上下车基本上都是乘客自行开关车门,有些时候不小心太用力关门还会被司机白眼。但在日本,如果用户很顺手的自行打开或关闭车门,用户一定会听到司机边鞠躬边说不好意思。
这是因为对于日本司机来说,车门的开关是司机的工作,他们的位置都有可以控制车门开关的装置。所以下次在日本坐出租车的时候,只需要等待车门打开,坐上去,再绑好安全带,就可以等待司机出发了。
7. 日本打车价格怎么算 日本打车贵吗
日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度,人多地小,这里的自然资源也较为匮乏,但是日本的科技和经济都是世界顶级的存在,只是人工服务行业比较贵,搭车的价格自然也就很贵了,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日本搭车价格情况分析。
日本的出租车贵吗?
很贵,同样30公里路程,东京出租车费是610元人民币,而上海只要98元人民币,东京出租车价格是上海的约6.2倍。
日本搭车价格计算:
日本的起步费基本都在40元人民币左右,两公里过后就开始计价,每274米要80日元,晚上过了11点后开始上浮30%。
之前网上有人做了计算,如果从东京的新宿机场打车到成田机场,需要花费近1600人民币!这个价格远远比国内机票都贵,即便是人均工资很高的日本人也打不起车啊。
什么原因造就了高昂的价格?
日本出租车之所以这么贵,主要原因有三点:维护成本高、人工费贵、国家政策调控。
日本出租车行业注重安全第一,每辆处于运营状态的出租车要求三个月一点检,一年一次车检,这些检查费用都很昂贵。同时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度,车内用品的更换清洗频度也很高,这也抬高了出租车的日常使用成本。
日本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年轻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人工成本高,但凡是需要人工服务的工作都很贵。
而且日本政府为保证出租车的运输安全,防止出租车公司之间恶性竞争,规定了出租车的价格标准。各个公司的运营价格在标准范围内浮动,保证全国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不至于相差太大。
服务质量的保证
由于高昂的价格,日本出租车的使用频率并没有中国那么普遍。尽管日本的工资很高,但也不少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但是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日本出租车的服务质量也是非常拿的出手的。
比如当出租车停下时,不需要乘客和司机开车门,司机会利用开关让车门自动打开,方便乘客上下车。
还有在日本出租车的引擎盖两侧一般各会有一个小镜子,这个装置是为了当车辆停下时,司机观察后方情况,比如有没有来车或行人,或者地上有没有积水等,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有人在日本打车的价钱绝对是在全球排行数一数二的存在。
8. 日本出租车的车门是可以自动开关的吗
在日本,出租车的自动车门属于日本独自系统,可以自动打开。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并且在海外,右侧通行情况较多,有些外国乘客因下车时自己打开右侧车门而与出租车司机产生纠纷。
为防止外国游客强行打开出租车门,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大阪出租车中心用4国语言制作了呼吁注意自动车门的标签。大阪出租车中心将使几乎所有在大阪府内行驶的出租车张贴标签。据该中心称,以都道府县为单位,为出租车导入4国语言的提醒注意自动车门标签在日本全国尚属首次。
大阪出租车中心在标签上用日文、英文、中文、韩语4国语言标注“请委托乘务员打开车门”,使出租车司机张贴在后车门的左右内侧。从2月初旬开始,大阪出租车中心将使大阪府内约88%(1万6700辆)的出租车贴上标签。
(8)日本出租车自动门装置扩展阅读:
日本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司机的各种规定相对较少,只需持有相应车辆的驾照,通过出租车公司的招聘就可上岗。
而对个体户的出租车司机的要求比较多,除有相应驾照外,需要有10年以上开出租车或公交车的经验,需要通过相应的地理知识测试,有一定年限的安全驾驶纪录,需要160万日元以上的经营资金(关东地区),车辆等相关设备一律自备,一个个体户只能保有一辆出租车。
日本的出租车企业数量非常大,各个企业的制度不尽相同,收入构成大致包括几类不同的形式。部分形式可能和中国的出租车行业类似,行业内的分配形式不见得有多大差别。
9. 我想问问家用轿车能改装自动门吗我家的是宝马5系。因为新年里去日本旅行那里的出租车后门都可以自动开
那个不是自动门,只不过是在驾驶位置多增加了一个踏板用来开关门而已!改装是可以的但是会破坏车辆的密封性和隔音的,最好不要改啊!
10. 日本的出租车可以自己开门吗
确实有,去年10月去了一趟日本,在东京打的时经历过,是自动门,由司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