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 尝试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1)米勒在图
(1)原始源大气 原始海洋 (2)闪电 (3)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吗? 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通过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原始大气在原始地球条 ![]() |
2.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无性生殖的应用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扦插材料的处理:参照课本P4~5探究活动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优势。参照课本P6~7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像家蚕一样,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系带——固定卵黄。
卵黄——主要营养部分。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未受精色浅而小,已受精则色深而大)。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教材P26~27,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资料分析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DNA构成)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孟德尔定律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基因会在遗传中传递下去。
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结婚的危害: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基因型
亲代 Aa A a
生殖细胞 A a A a
子代 AA Aa Aa aa
1.某细胞种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图解正确的是( )
例2.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 组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原因是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 ,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
组别 父母性状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父 母 双眼皮 单眼皮
1 双眼皮 双眼皮 80 70 36
2 单眼皮 单眼皮 60 0 64
3 双眼皮 单眼皮 120 85 50
4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56 48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一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例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 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 对。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他们的染色体均为 条, 比a、b 减少了 。
(3)B过程为 ,形成的e细胞 叫 ,染 色体数为 对。f 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 条。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例1.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正确的方式是( )
A.体内受精→胚胎移植→试管中发育B.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C.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D.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2.子女长得像父母是因为
A.父母把全部基因都传给了孩子 B.父母把所有的性状都传给了孩子
C.父母分别把部分基因传给了孩子 D.父母和孩子吃住在一起
3.牛的体细胞内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30条,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对,30对
4.已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有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那么,他们后代基因型为DD子女的概率是
A.100℅ B.50℅ C.25℅ D. 0℅
5.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蝾螈内脏细胞中提取DNA注入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约有1℅的小金鱼在口后长有类似有尾两栖类的平衡器。这个实验证明DNA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控制性状
6.白化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h)小明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小明是白化病人,则小明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7.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人类的皮肤: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O、B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
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3∕4 B.1∕4 C.1∕2 D.1∕8
9.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减小遗传病发生的概率 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10、如图所示,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⑴ 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 ,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 基因。
⑵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而不是 ⑶ 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决定 。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海洋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4.米勒模拟原是地球条件的实验
例1、关于生态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
他做出的假设是 ;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
他得出的结论是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参考课本P55生物进化树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桦尺蠖不同体色种类变化的实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例;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
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 。(2)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 。(3) 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4) 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 是 。 (5) 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 来积累其特性的。
(6) 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 、遗传和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如第一,第二道免疫防线)
3. 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第三道免疫防线)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
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例1.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精液 C.乳汁 D.握手
(3)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 。
(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
a ;
b ;
c 。
2.艾滋病除通过性传播外,还会通过
A.水源传播 B.握手传播 C.输血传播 D.空气传播
3.把卵蛋白注射到兔子的血液中,一周后取兔血制成血清,如果在血清中加入卵蛋白,则产生沉淀。卵蛋白相当于A.抗体 B.抗原 C.病原体 D.外来刺激
4.“非典”流行期间,张某家定期大量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结果家庭成员相继出现了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中草药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 B.体内产生了免疫球蛋白
C.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引发了免疫反应 D.药物中毒
5.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健康的猫、狗 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无病症
乙组绵羊 不注射任何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有病症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1) 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
(2) 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 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 (选填“甲组”或“乙组”)
(4) 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 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
2.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3.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3. 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
如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
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向A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没有的氧气.
b实验装置的名称是冷凝器.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化学起源.
故答案为:
(1)模拟闪电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吗?
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通过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原始大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2)资料一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等物质,因此,这一资料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
资料二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有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也不支持米勒实验证实的结论.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推测一:地球上的有机物或原始生命可能来自星际空间.
推测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解释生活:(3分)
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确实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种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了具有抗药性(抗青霉素)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这些细菌保留并繁衍发展起来,已不再受青霉素药力的影响了.
4.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是有可能的,
证据是:在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的条件下合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5. 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
(1)原始地球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闪电 (3)氨基酸(有机物) (4)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6.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一个社会所拥有知知质量决定了社会运作的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级 下册生物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1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 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 :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 记忆力 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3.为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我国政府宣布严禁进口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牛肉及奶制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我国所采取的 措施 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 4.某人下肢受伤,暗红色血液从伤口缓慢流出,采取的止血方法是 A.在伤口处贴上创可贴 B.远心端止血带止血 C.近心端止血带止血 D.消毒伤口,再用消毒沙布包扎 5.下列哪种反应能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A.病人的胸扩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从口中排出 B.松开病人鼻孔,有气体排出 C.病人有突发性动作 D.病人的脉搏有轻微搏动 6.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A.肝炎 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遗传病 D.传染病 7.酒精中毒(醉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抑制人的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 8、 现在的家庭,忧患意识和保健意识都比较强,家中常常配备了小药箱,除了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感冒类的如 感冒冲剂 ,发烧类的如 阿司匹林 ,肚子着凉发炎类的如 黄连素 ,外伤类的如 红药水 。常用的药物,如乘晕宁是晕车时用,硝酸甘油是 心脏病人 常用的药物。 9、 现代文明病主要有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和 脑血管疾病 ,它们虽然不是传染病,但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11、当遇到人突然晕倒时,下列哪一种紧急求助的方法最为合适( ) A、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120”,等候急救车 B、 先拨打“120”,在急救车到来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C、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110”,等候急救车 D、先拨打“110”,在急救车到来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12、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探究的课题是 烟草进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 ? (2)实验的方法是 探究法。 (3)设计的原则是: 对照试验的 原则。 (4)提出的假设是: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加快了,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有影响。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没有影响。 (5)实验用的水蚤的数量是10只,分成两组,一组为 实验 组,另一组为 对照 组。 (6)观察水蚤的心率的方法是 在显微镜下用计时器计时数数 ,来确定水蚤的心率。 (7)为了避免实验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以10秒为计量单位重复计算 来确定。 (8)实验的结论是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13、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 身体健康 和 心理健康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心情愉快是 儿童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14、药物按照是否需要职业医师或者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进行购买而分为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无论是哪一种药,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15、爱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1)请你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上谈一谈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将如何与他(她)相处呢?为什么? 16、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曾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流行,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现已得到有效控制。SARS病毒引起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 肺 受到损伤。 (1) 将非典病人与非典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2) 向群众宣传预防非典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3) 用已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非典病人,这是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SARS病毒的 抗体。而已康复的病人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 提出的假设是: 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加快了,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有影响。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没有影响。 目的: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理解酗酒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 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吸管,酒精,量筒,计时器, 水蚤等。 方法步骤: (1) 在池塘用小网捕捞水蚤,或在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水蚤。 (2) 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 记录速率(次/分) (3) 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5%、10%、15%、20%)滴加到载玻片上。 想一想,如何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4) 观察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 注:水蚤的心律很快,计数时应注意。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2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胸腺)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4)非特异性免疫(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例1.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病原体。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精液 C.乳汁 D.握手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 关心帮助他们,不应该歧视他们,但要注意在交往过程中避免碰破皮肤,以免感染。 例2.艾滋病除通过性传播外,还会通过 A.水源传播 B.握手传播 C.输血传播 D.空气传播 例3.把卵蛋白注射到兔子的血液中,一周后取兔血制成血清,如果在血清中加入蛋白,则产生沉淀。卵蛋白相当于 A.抗体 B.抗原 C.病原体 D.外来刺激 例4.“非典”流行期间,张某家定期大量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结果家庭成员相继出现了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中草药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 B.体内产生了免疫球蛋白 C.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引发了免疫反应 D.药物中毒 例5.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患乙型肝炎的 B家里健康的猫、狗 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例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第一次处理第二次处理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3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比较法是最重要的方法。 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例1、关于生态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模拟闪电 。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3)他做出的假设是原 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 (4)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实验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生成了原先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5)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且单条存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例.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 第 一 组 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双眼 皮 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aa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AA,Aa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0 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双眼皮或单眼皮,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25% 。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常+XY 女:44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例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 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 精子和 卵细胞,他们的染色体均为 23 条, 比a、b 减少了 一半 。 (3)B过程为 受精过程 ,形成的e细胞叫 受精卵 ,染色体数为 23 对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 46 条 。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 变异 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基础 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例1.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正确的方式是 A.体内受精→胚胎移植→试管中发育 B.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C.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D 体外受精 → 试管中发育 → 胚胎移植 → 母体中发育 3.子女长得像父母是因为 A.父母把全部基因都传给了孩子 B.父母把所有的性状都传给了孩子 C.父母分别把部分基因传给了孩子 D.父母和孩子吃住在一起 4.牛的体细胞内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30条,30对 B.30对,30条 C.30条,30条 D.30对,30对 5.已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有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那么,他们后代基因型为DD子女的概率是 A.100℅ B.50℅ C.25℅ D. 0℅ 6.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蝾螈内脏细胞中提取DNA注入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约有1℅的小金鱼在口后长有类似有尾两栖类的平衡器。这个实验证明DNA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控制性状 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7.白化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h)小明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小明是白化病人,则小明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8.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人类的皮肤: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O、B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 9.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C.减小遗传病发生的概率 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10、如图所示,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6分) ⑴ 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鼠个体的大小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⑵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基因 ,而不是 性状 ⑶ 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 决定 性状 。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 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 初二下册生物必考知识点 ★ 8年级下册生物重要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生物呼吸系统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物知识点 ★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知识点 ★ 八年级生物重要知识点与学习复习方法 7. 冀少版八年级下生物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8.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 八年级 下册知识 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1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 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2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且单条存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例.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 第 一 组 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双眼 皮 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aa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AA,Aa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0 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双眼皮或单眼皮,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25% 。 组别父母性状被调查家庭数子女父母双眼皮单眼皮1双眼皮双眼皮8070362单眼皮单眼皮600643双眼皮单眼皮12085504单眼皮双眼皮1005648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常+XY 女:44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 变异 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基础 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3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比较法是最重要的 方法 。 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例: 1.关于生态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此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闪电 。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3)他做出的假设是原 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 (4)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实验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生成了原先不存在的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5)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 初二下册生物必考知识点 ★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9. 米勒的生命起源的实验有什么证据 米勒的生命起源的实验是根据已知的原始地球的状况进行的模拟实验。根据一些考古发现可以得知原始大气中的物质主要为一般认为,原始大气含有甲烷(由火山爆发时喷发出来的CO2和H2作用而成:4H2+CO2→CH4+2H2O)、氨、氢、氰、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是无游离氧(O2)的还原性大气。(这些似乎主要是根据南极的冰芯钻探发现的气泡中的气体成分确定的)而米勒的实验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向封闭的装置内注入这些成分。然后又根据考古发现对原始海洋成分所的出的结论,向装置中按一定比例注入无机物。通过装置内的正负两电极模拟闪电。最后经过分析发现,“原始海洋”中出现了有机物。从而证明了原始地球自己形成有机物的可能性。可以说他的实验是依据一些现有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人类对远古时期生命的猜想的合理性的。 10. 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米勒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上的各种原始大气成分
(1)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专以激发密封装置中属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与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他搜集到的证据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主通风振动检测装置
浏览: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745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器装置前
浏览:736
石灰石脱硫再热装置作用
浏览:780
鞋厂设备多少钱
浏览:444
阀门上开过力是什么
浏览:353
汽车改装排气阀门开关控制盒坏了
浏览:662
燃气灶离燃气阀门距离图
浏览:211
五菱宏光仪表盘上的表怎么调
浏览:202
网课批注设备哪个好
浏览:938
锋驭仪表台怎么设置中文
浏览:3
气动计数回路应用于哪些设备
浏览:500
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
浏览:884
多液力元件传动装置
浏览:37
夹具中分度装置的作用
浏览:518
阀门cl4500是什么意思
浏览:495
机械键盘轴有多少种轴
浏览:640
轴承厚度英文怎么写
浏览:427
什么自来水阀门最耐用
浏览:212
2018印刷机械展什么时间
浏览: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