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配电房怎么设计标准是什么
设计标准:
配电所的位置应根据以下要求综合选择 ,所址要求接近用电负内荷中心,通常是用电量较容大的车间;要考虑线路进、出方便,以便架设线路和敷设电缆;
配电所要设在离电源较近的地方(如在架空线附件);要避免有腐蚀性气体和强烈震动以及粉尘较多的场所。地势应选择较高和干燥的地方,不要设在低洼地、厕所和浴室旁边以及经常积水的地方。
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要考虑运输方便和尽量接近大容量的用电设备。
㈡ 配电房建筑设计需遵循哪些规范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分别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三、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2、按布设方式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热稳定的要求,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布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有关要求。
㈢ 谁有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电)的规范和规程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
一.规程、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
10.《标准电压》GB156;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13.《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
1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15.《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
16.《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
17.《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16434;
1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GB/T7409.1~7409.3;
19.《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GB1094.1;
20.《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GB1094.2;
21.《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
22.《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GB/T16274;
23.《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24.《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
25.《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允许值》GB6830;
26.《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
27.《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
28.《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29.《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
3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
3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
3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5153;
33.《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5186
34.《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64;
3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
3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56 ;
37.《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T5140;
38.《水利水电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
39.《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5053;
40.《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5182;
41.《220~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5;
42.《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5014;
43.《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
44.《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 ;
4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
46.《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SL311;
47.《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
4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583
49.《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650
50.《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5103;
5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
52.《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
53.《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49;
54.《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5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5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
57.《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224
58.《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DL/T5090;
59.《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DL/T5091;
60.《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
61.《220~500kV 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17;
62.《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436;
63.《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T832;
64.《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5033;
65.《高压架空电线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DL/T691;
66.《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
67.《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
68.《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2;
6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5147;
70.《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
7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DL/T723;
7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
73.《35-220kV城市地下变电所设计规定》DL/T5216;
74.《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
75.《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SL321。
注:以上所有规程、规范以考试年度1月1日以前实施的最新版本为准。
二.设计手册:
1.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年;
2.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
3.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电力系统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
4.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编《水电厂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一次分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年;
5.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编《水电厂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二次分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
6.东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注:设计手册的内容与规程、规范不一致之处,以规程、规范为准。
附:中国电力出版社的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相关标准”中包括所有规范。在当当网上有售。
㈣ 配电房怎么设计 标准是什么
变配电所的一般要求
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根据以下要求综合选择
所址要求接近用电负荷中心,通常是用电量较大的车间;要考虑线路进、出方便,以便架设线路和敷设电缆;变配电所要设在离电源较近的地方(如在架空线附件);要避免有腐蚀性气体和强烈震动以及粉尘较多的场所。地势应选择较高和干燥的地方,不要设在低洼地、厕所和浴室旁边以及经常积水的地方。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要考虑运输方便和尽量接近大容量的用电设备。
变配电所的型式:
变配电所的结构和适用范围
结 构 型 式 适 用 范 围
车间外附式 车间的主要负荷在厂房的边沿,或者即使在厂房中间,但厂房内不宜设置变、配电装置
车间内附式 车间内允许设置变、配电设备
车间内式 负荷大的多跨厂房,车间内允许设置变、配电设备
独立式 对几个车间供电的变电所,负荷中心不在某一个车间,车间内又不允许设置变、配电设备
屋外式或杆上式 零星小负荷供电、或用电量很小的工厂
变配电所的建筑要求;
建造变压器室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变压器的外廊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净距离分别不小于0.6和0.8米;变压器室的大门尽可能避免朝西,以防日晒,使室内温度增高。变压器室内地面应高室外地面0.6米,下面要做集中沟和挡油墙,以防热油扩散。变配电所的屋面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面应有不小于5%的坡度和可靠的防水排水措施。
配电室门窗的要求:
当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7米时,这种配电室就要设两个出口。出口应布置在配电装置的两端,当配电室在二楼时,其中的一个出口可通向室外楼梯的平台。窗户宜设置不能开启的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的高度应不小于1.8米
㈤ 电力设计具体是干什么的
电力设计,主要指有力负荷预测分析;电力电量平衡;火力发电厂和核电厂的厂址选择;变电所的所址选择和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电源规划;网络方案设计;无功补偿;发、输、变电设备的数学模型及网络参数计算,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系统稳定计算;其他电气计算;经济比较方法。
㈥ 配电房设计要点有哪些
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 2)应方便进出线; 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 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变压
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
不燃烧体的防火
挑檐; 3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5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
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
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 6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 7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 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9 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10 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11 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 12 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㈦ 简述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俺这边完全可以实现你的要求,
㈧ 高压配电室的设计要求及规范
设计规范和建筑要求:
1、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3、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4、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5、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6、控制墙体的裂缝,配电室外墙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门洞、脚手架洞、预留管线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墙防渗特别注意这些薄弱点。
7、加强墙面排水,常见的做法是对外墙面采取憎水处理措施。例如采用有机硅乳液对外墙面进行处理,使外墙不能被水湿润,以防止由于毛细作用引起的渗漏。
安全规程:
1、值班电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工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熟悉供电系统和配电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2、值班电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值班巡视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工作票制度、安全用具及消防设备管理制度和出入制度等各项制度规定。
3、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及担任监护人的人员,应经动力部门领导批准。
4、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直行工作。若有必移制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6.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网络--配电室
㈨ 水电站的电气设备有哪些(按高、低压分类说明)
【Magician专程解答】请勿复制∷内容请参考之用[如果有帮助,以后可以找我一对一提问版]
请输本书着重权讲述单机容量500~6000kW、装机容量25000kW及以下、联网电压等级不超过110kV的小型水电站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电站主接线及其接入方式、短路电流计算、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与选择应用、配电装置及电气布置、防雷保护等电气一次设备,以及控制、信号、测量、同期等电站常规二次回路。
本书为中等专业学校“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和“水电站机电设备专业”的电气设备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专科学校、职工中专或技工学校等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材的有关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小型水电站与小电网设计、运行、安装、检修及管理等工作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电气工人参考。
这是本书,具体还请购买观看,网上没有破解,所以帮不到你了
㈩ 配电室的设计规范是什么
配电室的设计规范是:
一、建筑要求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六章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如下:
1、第6.2.1条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2、第6.2.2条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3、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4、第6.2.4条 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5、第6.2.5条 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6、第6.2.6条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7、第6.2.7条 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二、防漏措施
配电室渗漏防治应坚持多道设防、排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复合防水等多种手段。
1、控制墙体的裂缝:在当今施工技术水平下,无论采取什么结构形式的外墙,都很难完全避免裂缝的产生。另外配电室外墙本身存在大量的窗洞、门洞、脚手架洞、预留管线洞、窗楞洞等薄弱部位,外墙防渗特别注意这些薄弱点。再有提高墙体材料的抗渗能力对墙体防渗有很大的帮助。选取合理的砌体材料用于外墙砌筑,对砌块间的缝隙注重填堵,防止因浸润引起墙体渗漏。
2、加强墙面排水:加强墙面排水常见的做法是对外墙面采取憎水处理措施。例如采用有机硅乳液对外墙面进行处理,使外墙不能被水湿润,以防止由于毛细作用引起的渗漏。
3、推广新型涂膜防水涂料:随着防水施工工艺的推陈出新以及新型外墙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沥青基等不同基料组成卷材、涂料和密封材料系列产品以及为提高刚性防水混凝土抗渗、抗裂所用的各种外加剂等)的广泛应用,外墙防渗变得越来越容易。
4、加强使用中的维护:建筑物装修完工以后,还应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避免因外力撞击、冻胀等环境因素导致抹灰等结构脱落,从而造成外墙的防渗漏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