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制冷技术与装置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与装置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22-09-26 18:53:54

1. 制冷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点

1基本制冷系统概述

为了学习基本制冷系统,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系统,如下:

现在,我们将上述简单系统中的部件换成实际部件:一台压缩机、一个冷凝器、一个毛细管和一个蒸发器。如下图,这就接近于真实的制冷系统了。

2制冷系统—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能控制液态制冷剂从冷凝器注入蒸发器。

膨胀阀能让蒸发器出口处的过热度保持在一定水平, 防止液态制冷剂离开蒸发器进入压缩机。一旦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便会发生液击。必须防止这种状况 发生,以免压缩机损坏。

Pb-感温包压力

Pe-蒸发压力

Ps-弹簧压力

Pb = Ps+Pe, 膜片不移动。

当感温包压力上升,导致 Pb > Ps+Pe 时,膜片向下移动,阀门打开,更多制冷剂流入蒸发器。

当感温包压力下降,导致 Pb < Ps+Pe 时,膜片向上移动,阀门关闭,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减少。

3制冷系统—储液器

在高压条件下,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为液体制冷剂。离开冷凝器后,液体流经储液器。

储液器主要有两个功能。

1、储液器对负荷变化造成的冷凝器液位变化进行补偿。

当膨胀阀打开/关闭时,冷凝器的液位会发生改变,若储液器中没有“额外”的制冷剂,膨胀阀前端的液体量就可能不足,致使膨胀阀无法正常工作,造成整个系统变得不稳定。

2、储液器还作为一个额外的容器,帮助液态制冷剂与制冷剂蒸气分离,确保离开储液器的是纯液态制冷剂。

4制冷系统—电磁阀

电磁阀是一种利用电磁力的阀门。

它是一种开/关阀,根据通断电情况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电磁阀大致可分为两类。

直动式电磁阀 – 阀线圈通电时,电磁阀直接打开/关闭阀口。

伺服式电磁阀 – 通电或断电时,阀门打开引导阀口,让主阀口根据膜片/活塞的压差逐渐开(取决于阀门是 NC 还是 NO),

这两种电磁阀又各自分为:

NC(常闭型)——不通电时限制制冷剂流动(平常关闭),

阀线圈通电时允许制冷剂流动。

NO(常开型)——不通电时允许制冷剂流动(平常打开),

阀线圈通电时限制制冷剂流动。

工作原理

冷藏室温度上升时,感温包压力上升到设定值,电源端子1 和4 接通,从而打开电磁阀,允许制冷剂流入蒸发器。温度下降时,感温包内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端子1 和4 断开,子1 和2 接通。电磁阀断电并关闭,因而限制制冷剂流向蒸发器,使冷藏室温度上升。

5制冷系统—压力控制器

若电磁阀阻止制冷剂流向蒸发器,而压缩机仍在运转,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进气压力下降。为此我们需要停止压缩机,以便控 制系统压力,防止进气压力降到标定压力之下。

此外,若由于冷凝器太脏或风扇故障导致冷凝压力升得过高,也必须停止压缩机, 以防压缩机超出工作范围。

原理以及功能

压力控制器能防止进气压力(蒸发器压力)过低或排气压力(冷 凝器压力)过高,以此控制和保护系统。

压力控制器主要有两个功能:

1、保护(或安全)功能:限制压力,系统压力过低或过高时切断电源。

2、控制功能:压缩机循环、风扇循环和排空。

常见的压力控制器有两种:

单压控制器:分为低压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

2、双压控制器: 一个控制器兼具低压控制和高压控制。

压缩机高低压保护

压缩机常常需要保护,以防止冷凝压力过高或者进气压力过低。

实现的方法是使用两个单压开关或者一个双压开关。开关有多种 电气接触类型。这里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类型。高压和低压开关组合在一个壳体内。

两个球体作用于两者之间的装置。若压力达 到“高”设定值,开关将打开触点A 和C。若压力落到“低”设定值以下,开关也会打开触点A 和C。

2. 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学哪些课程内容

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更关注于英语、计算机、物理、高数等;而专业课涉及到通风、空调、制冷等等。
包括泵与风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低温、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等。

3.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大学课程有哪些

专业基础课:
《传热学》陶文铨、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059024.html
《流体力学》
林建忠、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版暂无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或者曾丹苓两个版本都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728441.html?from=like
专业课:
《制冷与低温原理》陈光明、陈国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425380.html?from=like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彦启森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暂无
《暖通空调》
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797429.html?from=like
主要就这些,再给你推荐一般权威的暖通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老先生编著的《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这本手册分上下册,几乎涵盖了空调制冷,供热通风所有内容,故推荐之。

4.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考研都考哪些课 谢谢

制冷专业考研时考试科目有: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你可以选择一门或两门。

5. 东南大学建环专业的考研科目有哪些说得详细点谢谢。是不是看现在大学的课本就行了

你好。请选择为最复佳答案哦。最好制是能看看往年的考题,以及他们的笔记。
建环专业如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 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
02 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技术
03 暧通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
04 人工环境及楼宇智能化
05 暧通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
06 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技术

初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16 流体力学 或 918 传热学 或 919 工程热力学
复试:5b9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或 5c2 制冷原理 或 5c3 热工测量及仪表
参考书目:
916 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孔珑,水利电力出版社;《工程流体力学》归柯庭等,科学出版社
918 传热学 《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高教出版社
919 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严家騄,电力出版社
5b9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吕震中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5c2 制冷原理 《制冷技术与装置设计》张小松,重庆大学出版社
5c3 热工测量及仪表 《热工测量及仪表》吴永生、方可人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6. 哈尔滨商业大学土木与制冷工程学院的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空调方向)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制冷工艺、制冷设备和空调系统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初步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制冷、空调、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设计、营销、管理、安装、施工、调试制冷空调系统的能力;
4、具有对制冷、空调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学制与学分
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本轮教学计划按四年编制。
全程总学分为178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1学分;实践环节39学分。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工程热物理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制冷原理与设备、热公测试技术、制冷压缩机、制冷装置设计、空气调节、制冷装置自动控制。
专业方向:A组(制冷工程):冷库建筑、食品冷冻工艺学、冷库电气、小型制冷装置;B组(空调工程):热泵,空调蓄冷技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空调用机器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制冷装置课程设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土木工程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科研开发等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服务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职能部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建筑、岩土公司等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银行及投资咨询机构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部门。
二、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 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和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土工测试、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从而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与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4.具有商业供销类建筑如大型商场、冷库、食品工厂的建设和监理等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5.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
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本轮教学计划按四年编制。
全程总学分:174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37学分,实践环节37学分。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地基及基础、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专业方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服务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建设监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工程管理的教学部门;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房地产产品的销售、策划、评估等中介部门。
二、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
5、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6、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7、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本学科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三、学制与学分
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本轮教学计划按四年编制。
全程总学分:18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7学分,实践环节33学分。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房地产经济学、工程结构、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施工与修缮、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制度与政策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服务面向: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
二、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3、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4、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6、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
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本轮培养计划按四年编制。
全程总学分:178 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6学分,实践环节32学分。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空调制冷技术、建筑环境工程、测试技术。
专业方向课: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锅炉与锅炉设备、建筑给排水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设计实习内容及空调工程、建筑电气等课程的实验课。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及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 计、油气储运管理等部门从事油气储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毕业生可在石油、石化、民航、城市燃气、给排水等各个行业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基本要求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人才培养以技术型为主、应用研究型为辅。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 力;掌握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综合利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和科研问题的 能力;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 语,具有良好的听、读能力和一定的口语、写作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共开出本科生课程20门,其中必修课7门,分别为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储运专业)、腐蚀与防腐、专业外语、油气集输、输油管道设计与 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腐蚀与防腐、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天然气集输、城市液化气供应等。 低温制冷工程 专业方向
一、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景。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从事制冷空调领域的科研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先进的测试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胜任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和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制冷空调中的热过程与质传递
2.制冷系统的自控、优化及CAD技术
3.热泵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三、培养年限
我校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5年(5个学期)。研究生应用2—2.5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其余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方向)
一、专业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
三、培养年限

7.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什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冷空调装置制造技术、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技术、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楼宇设备管理、车间管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现代机械制图、AutoCAD高级绘图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技术等。

8.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大学课程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本:
1、制冷原理与装置
2、空气调节技术
3、工程热力学
4、制冷压缩机
5、中央空调技术
6、传热学
7、冷库设计
把这几本看下,在制冷行业已经NB了。

9. 制冷专业主要学些么事详细点哈!

专业课程一般都是这些:空气调节技术、中央空调、热工流体力学基础、制冷原理、制冷流体机械、制冷技术与装置设计、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制冷空调安装工程预算等。
还有些基础课程:高数、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AUTO CAD、电工电子技术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被采纳

10. 我想知道华中科技大学的制冷与冷藏技术的本科课程有哪些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程 军 训 上 课 考试
课程名称学时及学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24 /1.5课内+12 /0.5课外 思想道德修养24/1.5课内+27/1.5课外 大学英语 56/3.5微积分(一) 88/5.5 体育 32/2 军事理论 16/1 工程制图40/2.5 大学计算机基础 16+16上机/2

课 班 程 级星 节 期 次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0501(30) 0502(30) 0503(30) 0504(30) 0505(30) 0506(30) 0507(30) 0508(30) 0509(30) 0510(30) 0511(30) 0512(30) 0513(30) 0514(30)
一 1-2 大学英语 4,6—18
3-4 微积分(一) 6—18 西十二 S204(考试—20周) 王汉蓉副教授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考试—20周) 谢鹏副教授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考试—20周) 俞小清副教授
5-6 大学计算机基础 5-19单 西十二S204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 计算中心(考试—20周) 李站春讲师 大学计算机基础 5-19单 西十二 N212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 计算中心(考试—20周) 张小兵讲师 思想道德修养4,6—16 西十二N 210梁红副教授
7-8 大学计算机基础 19 西十二 S204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 计算中心 大学计算机基础 19 西十二 N212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 计算中心
9-10
二 1-2 思想道德修养 4,6—16 西十二 S204 王卉讲师 思想道德修养 4,6—16 西十二 S209谭亚莉讲师 大学计算机基础5-19单西十二N202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计算中心(考试—20周) 齐敏讲师
3-4 大学计算机基础 19 西十二 N202计算机基础上机8—18 双计算中心
5-6 毛泽东思想概论 4,6—16 西十二 S204(考试—18周六下午) 张德鹏副教授 毛泽东思想概论 4,6—16 西十二 N202(考试—18周六下午) 相秀丽讲师 毛泽东思想概论4,6-16西十二N203(考试—18周六下午)郑治副教授
7-8 军事理论 4,6—12 西十二 N209 军事理论 4,6—12西十二 N210
9-10
三 1-2 军事理论 4,6—12 西十二 S204
3-4
5-6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4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
7-8 大学英语 4,6—18
9-12 工程制图上机:9-12班: 15
四 1-2
3-4 体育(西操场) 4—19
5-8
9-12 工程制图上机:1-2班,5-6班9,12,15 3-4班:11,13,15 7-8班:10,13,16 9-12班: 11,13 13-14班: 9,14,17
五 1-2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4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N212 微积分(一) 4,6—18 西十二 S201
3-4
5-67-8 工程制图(三) (考试—19周日下午)
1-2班:4,6-8,10-11,13-14,16-17西十二 S305 黄正东教授 9-10班:4,6-10,12,14,16-17西十二 N305 何建英副教授 3-4班:4,6-10,12,14,16-17 西十二 S306 李喜秋讲师 11-12班:4,6-10,12,14,16-17西十二 N306 罗年猛讲师5-6班:4,6-8,10-11,13-14,16-17西十二 S307 魏迎军副教授 13-14班:4,6-8,10-13,15-16 西十二 N307 刘世平讲师7-8班:4,6-9,11-12,14-15,17 西十二 S308 常明教授
9-10

(9—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程 上 课 考 上 课 考
课程学时及学分 英 语 56/3.5 大学物理 56/3.5 物理实验 24/1.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32+6(课外)/2 体 育 16/1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0/2.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0/2.5 理论力学 60/4 电路理论 40/2.5因特网与应用(二选一) 28+12(上机)/2.5 网络技术基础(二选一) 30+10(上机)/2.5 电工实习 2/2周

课 专业星 程 班 节 期 次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040125人 040230人 040329人 040430人 040529人 040630人 040729人 040829人 040930人 041030人 041130人 041230人 041329人 041427人 041528人
一 1—2 复变函数1—8 (考试—10周六晚) 概率论9—12 14—19(考试—20周)
周 磊讲师; 吴娟讲师 西十二楼N302 刘金山副教授; 胡吉卉讲师 西十二楼N303 段志文副教授; 胡晓山副教授 西十二楼N304
3—4 电路理论1—6张鄂亮副教授西十二S1027-10实验(3-4、5班[16-29号]) 理论力学1-12,14-16郑慧明讲师 西五206 理力1-12,14-19杨洪武讲师西五209 理力1-12,14-19刘军华副教授西五405 电路理论1—6林红副教授西十二S202
5—6 体育3-12,14-19 西操场
7—8 电路实验9—12 (0410—0411班)
9—10 电路实验5
11—12 电路实验5
二 1—2 英语4—12,14—18 (考试—20周)L1:(1—4班:西五楼305袁国旗); (5—8班:西五楼314 熊敦礼); (9—12班:西五楼310 汤小川); (13—15班:西五楼313张欣)L2:(1—5班:西五楼413诸 光); (6-10班: 西五楼 506张再红); (11—15班:西五楼 510 徐 敏)
3—4 因特网与应用 11—12,14—18 (1—15班选修86人西十二楼N306 丁国忠讲师)
网络技术与应用10—12,14—18 ( 1—4,10班:选修113人, 西十二楼N203 王 海副教授); (5-9班:选修119人,西十二楼N211龙 妍讲师): (11—15班:选修117人, 西十二楼S103李 嘉讲师)
5—6 理力7-12,14-19朱鸿茂教授西十二楼S205 理力7-12,14-19杨汉文讲师西十二楼S206 电路理论1—10张鄂亮副教授西十二楼S207 电路理论1—8 骆建副教授西十二楼N211; 9-12实验(8-9班) 理力6-12,14-19匡健副教授西十二楼S208 理力6-12,14-19张朝新副教授西五楼209
7—8 大学物理2—12,14—16 (考试—17周六晚)
西五楼119 李瑞霞副教授 西五楼319 杨克升讲师 西五楼320 刘书龙讲师
9—10
三 1—2 电路理论1-4,6 西十二N3035实验(14-15班)
电工实习1-9 1-8班 西二楼电工基地 电工实习10-12,14-19 9-15班 西二楼电工基地
3—4 电路理论1-4,6 西十二N3035实验(14-15班)
电工实习1-9 1-8班 西二楼电工基地 电工实习10-12,14-19 9-15班 西二楼电工基地
5—8 物理实验11—12,14—-17 (1-8班) 科技楼物理实验室 (考试—20周) 物理实验3—8 (9-15班) 科技楼物理实验室 (考试—11周六晚)
9—10
四 1—2 理力1-12,14-19西十二楼S208 理力1-12,14-19西十二楼S206 电路理论1—6西十二楼S2077-10实验(6-7班) 理力7-12,14-19 西五楼410 理力7-12,14-19西五楼413 理力1-12,14-19西五楼414 理力1-12,14-19西五楼509
3—4 复变函数1-8; 概率论9-12 14-19
西十二楼N302 西十二楼N303 西十二楼N304
5—6 政治经济学原理1-12,14-17 (考试—18周六晚)
西十二楼N311 西十二楼N310 西十二楼S302
7—8 电路理论1—10西十二楼N202 理力7-12、14-19西十二楼S205 电路理论1—10骆 建 西十二楼N203
五 1—2 大学物理2—12,14—16
西五楼219 西五楼319 西五楼320
3—4 因特网与应用11—12, 14—18 (1—15班:选修86人,西五楼405 )
网络技术与应用11—12, 14—18 ( 1—4,10班:选修113人, 西十二楼N211 王 海副教授); (5-9班:选修119人,西十二楼N210 龙 妍讲师):(11—15班:选修117人,西十二楼N110 李 嘉讲师)
5—6 复变函数1—3西十二楼N210 复变函数1—3西十二楼N202 复变函数1—3西十二楼N303
7—8 英语4—12,14—18L1:(1—4班;科技楼510 袁国旗); (5—8班:科技楼502熊敦礼); (9—12班:科技楼506 汤小川); (13—15班:科技楼606张欣)L2:(1—5班:科技楼614 诸 光); (6—10班:科技楼610张再红); (11—15班:科技楼602徐敏)
9—10 电路理论7-10实验(1-2、5班[1-15号])
注:网络技术与应用、因特网与应用上机由任课教师安排。
(9-2)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程 上 课 考试 零 件 设 计 上 课 考试
课程学时及学分 机械设计28+4实验/2 工程控制基础40/2.5工程测试技术40/2.5 流体力学(一)32+4实验/2传热学(一)30+2实验/2流体力学(二)30+2实验/2传热学(二)24+2/1.5 微机原理40+8实验/2.5 数字电路24/1.5 CAD技术28+4(上机)/2 工程热力学(一)24/1.5 零件设计3周/3

课 班 程 级星 节 期 次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0301(29) 0302(27) 0303(26) 0304(27) 0305(24) 0306(27) 0307(25)
一 1—2 机械设计 1—7 西五214 李成刚教授CAD技术9—12,17—19 西五214 蒋炎坤副教授 工程测试技术1—10 西五213 吴钢副教授
工程热力学 11,12,17—19 西五213 黄晓明讲师 工程热力学 11,12,17—19 西五410 杜一庆副教授
3-4 传热学(一) 1—8 西五213 许国良教授传热学(二) 9—11,17—19 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明廷臻讲师 范爱武讲师 流体力学(一)1-8 西五302 (二)9-12,17-19 赵汉中教授
5-6 数字电路 1—6 西十二 N302 周永萱副教授 机械设计1-7西五302 凌玲讲师
微机原理7-12,17-19 西十二N208孙开放副教授 微机原理10—12,17—19西十二S102 徐安静副教授
7-8 1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 微机原理7—9西十二N302
9-12 CAD技术上机17,18
二 1-2 工程控制基础 1—10 西五106 黄勇理副教授 工程热力学 11,12,17—19西五106黄晓明讲师 流体力学(一) 1—8 西五301 (二) 9—12,17—19李万平副教授 传热学(一)1-8(二)9-11,17-19 西五302 刘伟教授 杨昆讲师
3-4 流体力学(一) 1—8西十二S207 李万平副教授流体力学(二) 9—12,17—19 机械设计1-7西五301 万立副教授
CAD技术9—12,17—19西十二N302 蒋炎坤副教授
5-6 2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 6-7班:数字电路 1—6 西十二N302(与8-9班合)周永萱副教授
7-8 3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
9-10 全英语教学(30人):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 邬田华教授
三 1-2 数字电路 1—6 西十二N302 周永萱副教授 7班:机设实验:1,3,4
微机原理7—12,17—19西五306
3-4 传热学(一) 1—8 西五413传热学(二) 9—11,17—19 工程控制基础1—10 西五414 高伟教授
工程热力学 11,12,17-19西五301
5-6 工程测试技术 1—10 西五213 郑正泉副教授 丁国忠讲师 工程热力学 11,12,17—19 西五301 机械设计 1-6 西五403
7-8 流体力学(二) 19 西十二N310 4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
9-10 微机原理7—12,17—19西十二S305
四 1-2 工程控制基础 1—10 西五405工程热力学 11,12,17—19 西五405 传热学(一) 1—8 西五301 (二) 9—11,17—19 传热学(一)1-8 西五302(二)9-11,17-19
3-4 机械设计 1—6 西五405CAD技术9—12,17—19 西五405 流体力学(一) 1-8 西五301 (二) 9-12,17-19 流体力学(一)1-8 西五302 (二)9-12,17-19
5-6 工程测试技术1—10 西五405
7-8 5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
9-10 全英语教学(30人):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西五301
五 1-2 流体力学(一) 1—8 西五213流体力学(二) 9—12,17—19 机械设计 1—7 西五301
CAD技术9—12,17—18 西五214
3-4 工程测试技术 1—10 微机原理11,12 西五213工程热力学 17,18 流体力学(二)19 西五213 工程控制基础1—10西五214 微机原理11,12西五214 6-7班:流体力学(二) 19西五214
5-6 工程热力学 17,18西五302流体力学(二) 19西五302 数字电路 1-6西五119(与8-9合) 工程热力学 17,18西五302
7-8
9-10
注:零件设计安排在14—16周,14周周一至周三上课教室另行通知,其他时间上机,指导教师:李成刚 王学林 吴昌林 胡于进
吴丕兰 冯丹凤 吴义忠。流体力学、传热学、微机原理实验课由教研室安排

(9—3)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程 上 课 考试 零 件 设 计 上 课 考试
课程学时及学分 机械设计28+4实验/2 工程控制基础40/2.5工程测试技术40/2.5 流体力学(一)32+4实验/2传热学(一)30+2实验/2流体力学(二)30+2实验/2传热学(二)24+2/1.5 微机原理40+8实验/2.5 数字电路24/1.5 CAD技术28+4(上机)/2 工程热力学24/1.5 零件设计3周/3

课 班 程 级星 节 期 次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0308(27) 0309(26) 0310(28) 0311(24) 0312(29) 0313 (28)
一 1—2 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 黄素逸教授西五405 王晓墨副教授 传热学(一) 1-8 (二)9-11,17-19西五406 邬田华教授
3-4 数字电路 1—6 西五414 周永萱副教授
微机原理7—12,17—19 西五414 徐安静副教授 微机原理7—12,17—19 西十二N308 黄劲讲师
5-6 工程控制基础1—10 西五213 陈良才副教授工程热力学 11,12,17—19西五213 黄文迪教授 11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2,4工程热力学 11,12,17—19西十二N308 彭仕文教授
7-8 1 12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2,4
9-10
二 1-2 工程测试技术1—10 西五210 张秀芳讲师 机械设计 1—7 西五214 王彦伟讲师 吴义忠讲师CAD技术9—12,17—19西五214 戴勇峰讲师
3-4 流体力学(一)1-8(二)9-12,17-19 西五206 李光正教授 流体力学(一)1-8(二)9-12,17-19西五209 李国栋副教授
5-6 8-9班:数字电路 1-6 西十二N302周永萱副教授(与6-7班合) 13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2,4
7-8 8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
9-10 全英语教学(30人):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西五301 邬田华教授
三 1-2 工程控制基础1—10 西五210工程热力学 11,12,17—19 西五210 工程控制基础1—10 西五213 李嘉讲师工程热力学 11,12,17—19西五213
3-4 机械设计 1—7 西五210 胡于进教授CAD技术9—12,17—19 西五210 戴勇峰讲师 工程测试技术1—10西五213 张师帅副教授流体力学(二) 19西五214
5-6 9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微机原理10—12,17—19 西十二N305 微机原理7—12,17—19 西十二N306
7-8 微机原理7—9西十二N305 10班:机设现场教学及实验:1,3,4
9-12 CAD技术上机17,18
四 1-2 工程测试技术1—10 西五406流体力学(二) 19 西五406 机械设计1—7 西五409 CAD技术9—12,17—19 西五409
3-4 传热学(一) 1-8 (二)9-11,17-19西五406 流体力学(一)1-8(二)9-12,17-19西五409
5-6 数字电路 1—6 西五406
7-8
9-10 全英语教学(30人):传热学(一) 1—8 (二) 9—11,17—19 西五301
五 1-2 流体力学(一)1-8(二)9-12,17-19 西五509 传热学(一) 1-8(二)9-11,17-19 西五510
3-4 机械设计 1—6 西五509 CAD技术9—12,17—19 西五509 工程测试基础1—10 微机原理11,12 西五510
5-6 8-9班:数字电路 1—6 西五119 (与6-7班合) 工程控制技术1—10 工程热力学 17,18西五510
微机原理11,12西五510 工程热力学 17,18西五214
7-8
9-10
注:零件设计安排在14—16周,14周周一至周三上课教室另行通知,其他时间上机,指导教师:张卫国 戴同 姜柳林 饶芳 凌玲
武士兴。流体力学、传热学、微机原理实验课由教研室安排,

(9—4)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程 上 课 设 计 : 设 计
课程学时及学分 A组:制冷原理与装置40/2.5 低温原理与设备40/2.5 制冷压缩机40/2.5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40/2.5B组:汽轮机原理40/2.5 电站锅炉 40/2.5 热力发电厂 32/2 水电站及生产过程 24/1.5 水力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40/2.5C组:发动机原理56/3.5 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48/3 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24/1.5 动力机械电子控制技术32/2课程设计(4周/4学分);7—10周半天 11—12周全天 工程设计(7周7学分):14—20周全天

课 专业星 程 班 节 期 次 热能与动力工程0201—0213班
A组 (97人) B组(92人)1-6班 B组(87人)7-13班 C组(83人)
一 1—2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1—10西五楼409 王嘉冰讲师 王军副教授 水机现代设计方法 1—10孙建平副教授 西五楼410 水机现代设计方法 1—10 张双全讲师 西五楼413 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1—10 刘会猛副教授 西五楼414
3—4 制冷原理与装置 1—10西五楼409何国庚副教授 电站锅炉 1—10 西五楼410 张秀芳讲师 电站锅炉 1—10西五楼413 张小平讲师 发动机原理 1—8,10 西五楼406黄荣华教授
5—6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7—8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9—10
二 1—2 低温原理与设备 1—10西五楼205舒水明教授 汽轮机原理 1—10西五楼109王坤讲师 黄树红教授 汽轮机原理1—10 李爱军讲师 西十二楼S206 动力机械电子控制3—10 张宗杰教授 西十二楼S205
3—4 制冷压缩机 1—10西五楼205张晓青副教授 热力发电厂1—10西五楼109张燕萍讲师 热力发电厂1—10 李建兰讲师 西十二楼S206 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4—10郎 静副教授 西十二楼S205
5—6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7—8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9—10
三 1—2 制冷原理与装置 1—10 西五楼109 电站锅炉 1—10西五楼205 水电站及生产过程1—6吴钢副教授 西五楼206 发动机原理 1—10 西五楼209
3—4 流体机械现代设计1—10西五楼109 水电站及生产过程1—6 吴钢副教授 西五楼206 电站锅炉 1—10西五楼205 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 1—10西五楼209
5—6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7—8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9—10
四 1—2 制冷压缩机 1—10 西五楼206 水机现代设计方法 1—10西五楼109 水机现代设计方法 1—10 张双全 西五楼205 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4—6、8-9西五楼209
3—4 热力发电厂1—10西五楼109 热力发电厂1—10西五楼205 动力机械电子控制3—10西五楼209
5—6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7—8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五 1—2 汽轮机原理1—10 西五楼109 水电站及生产过程1—6西五楼205 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2—5西五楼214
3—4 低温原理与设备1—10 西五楼209 水电站及生产过程1—6 西五楼205 汽轮机原理 1—10西五楼109 发动机原理 1—7,9-10 西五楼206
5—6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7—8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课程设计 7—10
注:1、第11、12周全天课程设计教室另行通知。
2、13周为考试周,其他时间不安排考试。

(9-5)

阅读全文

与制冷技术与装置课程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控阀门仪表怎么装配 浏览:81
主通风振动检测装置 浏览: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745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器装置前 浏览:736
石灰石脱硫再热装置作用 浏览:780
鞋厂设备多少钱 浏览:444
阀门上开过力是什么 浏览:353
汽车改装排气阀门开关控制盒坏了 浏览:662
燃气灶离燃气阀门距离图 浏览:211
五菱宏光仪表盘上的表怎么调 浏览:202
网课批注设备哪个好 浏览:938
锋驭仪表台怎么设置中文 浏览:3
气动计数回路应用于哪些设备 浏览:500
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 浏览:884
多液力元件传动装置 浏览:37
夹具中分度装置的作用 浏览:518
阀门cl4500是什么意思 浏览:495
机械键盘轴有多少种轴 浏览:640
轴承厚度英文怎么写 浏览:427
什么自来水阀门最耐用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