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b质量增加

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b质量增加

发布时间:2022-09-25 23:52:04

Ⅰ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最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

【提出假设】猜想Ⅲ:根据H2、CO两种气体的组合方式,共有三种可能:①只有氢气;②只有一氧化碳;③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现象与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则猜想Ⅰ正确;猜想Ⅱ成立,会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如猜想Ⅲ成立,则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所以,

现象结论
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猜想Ⅰ成立
②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1)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水中的氧元素可来自氧气,但氢元素定来自气体;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必然来自气体;
(2)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从而进一步判断气体的成分;
【反思】燃烧产物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可燃物中必然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如甲烷等.
故答案为:【提出假设】: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现象与结论】
现象结论
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猜想Ⅰ成立
②.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1)水,氢,二氧化碳,碳;
(2)吸水;
【反思】甲烷.

Ⅱ (1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 4 溶液与Na 2 CO 3 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

(15分)
Ⅰ.猜想1:Cu(OH) 2 ;(2分)猜想2:CuCO 3 ; (2分)
Ⅳ.现象: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2分)
(若猜想1为CuCO 3 ,则现象为: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
(1)用酒精灯微热横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一段时间,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3分)
(2)① Ba(OH) 2 溶解度大于Ca(OH) 2 ,能充分吸收CO 2 ;(2分)且M(BaCO 3 )大于
M(CaCO 3 ),测量误差小;(2分)
②Cu 5 (OH) 6 (CO 3 ) 2 (或:2CuCO 3 ????3Cu(OH) 2 )。(2分)

Ⅲ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

【提出假设】猜想Ⅲ:根据H2、CO两种气体的组合方式,共有三种可能:①只有氢气;②只有一氧化碳;③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现象与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则猜想Ⅰ正确;猜想Ⅱ成立,会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如猜想Ⅲ成立,则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
【分析讨论】(1)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水,水中的氧元素可来自氧气,但氢元素定来自于该气体;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必然来自气体.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反思】燃烧产物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燃物中必然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如甲烷、乙醇、甲醇等.
故答案为:
猜想: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表格:

现象结论
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猜想Ⅰ成立
②.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猜想Ⅲ成立
分析:(1)水(H2O);氢(H);二氧化碳(CO2);碳(C);
(2)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Ⅳ 实验是探究工业制硫酸接触室中的反应,图与问题如下

实验结束后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ag,即说明生成的SO3的质量为ag,通过列反应方程式计算可以得出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
2SO2 +O2 ===2SO3
128 160
128a/160 ag
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28a/160g,装置E增加的质量为bg,说明还有bg二氧化硫剩余没有参与反应,所以so2的转化率=(128a/160 ) /(b+128a/160 )

Ⅳ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

[提出假设]猜想Ⅲ:根据H2、CO两种气体的组合方式,共有三种可能:①只有氢气;②只有一氧化碳;③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现象与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①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只生成了水,则猜想Ⅰ正确,装置B的质量应该是无变化;猜想Ⅱ成立,会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装置A质量无变化,装置B质量增加;如猜想Ⅲ成立,则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增加.
[反思]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说明燃烧产物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燃物中必然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故答案为:
既有H2也有CO;无变化;增加;氢、碳.

Ⅵ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

I、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二氧化碳和Na2SO4,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uSO4+H2O=Cu(OH)2↓+Na2SO4+CO2↑;故答案为:Na2CO3+CuSO4+H2O=Cu(OH)2↓+Na2SO4+CO2↑;
Ⅱ、(1)利用加热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若有氢氧化铜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有碳酸铜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A;C;B;
(2)装置C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水生成,验证沉淀中有氢氧化铜生成,否则沉淀中无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3)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即说明含有CuCO3
故答案为: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Ⅲ、(1)实验开始时装置的空气中会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若不排除被吸收装置吸收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开始时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除;实验结束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加热分解后会在反应装置中残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应通过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赶出被吸收装置完全吸收;
故答案为: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含水蒸气和CO2的空气排出;结束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2排出;
(2)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说明分解生成ng水,水的物质的量为

n
18
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n
18
mol,故氢氧化铜的质量为
n
18
lmol×98g/mol=
49n
9
g,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mg?
49n
9
g
mg
×100%=(1-
49n
9m
)×100%,故答案为:(1-
49n
9m
)×100%.

Ⅶ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

(1)79%(1分); B(2分);(2)B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或HCl气体(1分)
(3)80%;(4)7.3%(2分)

Ⅷ 给好评!高中化学,求过程!

水的质量为ng,则其物质的量为n÷18,即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所以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n÷18,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98×n÷18÷m,所以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98×n÷18÷m。
不明白可以追问哦,祝你学习进步!!

Ⅸ 化学实验 最后一问(只要最后一问)怎么计算的 求详解

解析:(2)

1、氢氧化钡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且碳酸钡的摩尔质量大于碳酸钙,测量误差比碳酸钙小,所以用氢氧化钡较好,
故答案为: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充分吸收CO2,BaCO3的摩尔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2、B中吸收的是水,水的物质的量=2.7/18=0.15mol,C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根据碳原子守恒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9.7/197=0.1mol,

氧化铜的物质的量=(27.1-2.7-0.1×44)/80=0.25mol,则铜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0.25mol:0.3mol:0.1mol=5:6:2,所以其化学式为:Cu5(OH)6(CO32

[或2CuCO3•3Cu(OH)2],故答案为:Cu5(OH)6(CO32[或2CuCO3•3Cu(OH)2].

满意请采纳!

Ⅹ (16分)(Ⅰ)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少量的氯

(Ⅰ)D
(Ⅱ)(1)CO 3 2 +Cu 2 ===CuCO 3 ↓过滤、洗涤、干燥
(2)在漏斗内加入适量蒸馏水,没过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数次
(Ⅲ)(1)C→A→B→D→E
(2)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 2 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 2 赶出。
(3)(1-)×100%。

与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b质量增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ec在数控机床上是什么意思 浏览:964
冰柜换什么制冷液效果好 浏览:916
全自动洗衣机轴承坏了需要多少钱 浏览:121
自控阀门仪表怎么装配 浏览:81
主通风振动检测装置 浏览: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745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器装置前 浏览:736
石灰石脱硫再热装置作用 浏览:780
鞋厂设备多少钱 浏览:444
阀门上开过力是什么 浏览:353
汽车改装排气阀门开关控制盒坏了 浏览:662
燃气灶离燃气阀门距离图 浏览:211
五菱宏光仪表盘上的表怎么调 浏览:202
网课批注设备哪个好 浏览:938
锋驭仪表台怎么设置中文 浏览:3
气动计数回路应用于哪些设备 浏览:500
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 浏览:884
多液力元件传动装置 浏览:37
夹具中分度装置的作用 浏览:518
阀门cl4500是什么意思 浏览:49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