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什么跪求化学大神指点迷津!
电凝聚是以金属为溶解性阳极(一般为铝或 铁),在电解时产生的Al3+或Fe3+离子生成电活性絮凝剂,来压 缩胶体双电层使其脱稳,以及吸附架桥网捕作用来实现的:Al→ Al3++3e或Fe→Fe2++2e Al3++3H 2 O→Al(OH) 3 +3H或4 Fe2+ +O2+2H 2O→4 Fe3++4OH一方面形成的电活性絮凝剂M(OH)n,被称为可溶性多核羟基配合物,作为混凝剂能快速有效地凝聚污 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细微油珠和机械杂质)并“架桥”联接,凝成 “大块”而加速分离。另一方面胶体在Al盐或Fe盐等电解质作用下压缩双电层,因库仑效应或凝结剂的吸附作用,导致胶体凝聚而实现分离,发生电絮凝剂。虽然电活性絮凝剂的电化学 活性(寿命)仅几分钟,但对双电层电位差影响极大,即对胶体粒子或悬浮微粒的凝聚作用极强。因而,其吸附能力与活度,比加入铝盐试剂的化学方法高得多,且用量少,成本低,不受环境、水温及生物杂质的影响,亦不会发生铝盐与水的氢氧化的副反 应,因而所处理污水的酸碱度范围就较宽。另外,电极表面释放 出的细小气泡加速了胶体的碰撞和分离过程。阳极表面的直接电 氧化作用和Cl-转化成活性氯的间接电氧化作用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有很强的氧化能力,阴极释放出的新生态氢 和阳极释放出的新生态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通常,电化 学反应器内进行的化学过程是及其复杂的。在反应器中同时发生了电凝聚、电气浮和电氧化过程,水中的溶解性胶体和悬浮态污 染物在混凝、气浮和氧化作用下均可以得到有效转化和去除。
㈡ 简述气浮分离的基本原理
1、 离子气浮分离法:
离子溶液中,加入适当络合剂,调至适当酸度,生成络合物离子,再加入与络离子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通入气体,鼓泡,吸附在气泡表面上浮至溶液表面。影响因素有:酸度;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络合剂;气泡大小
2、 沉淀气浮分离法:
溶液中被分离的痕量金属离子与某些无机或有机沉淀剂形成共沉淀或胶体,加入与沉淀或胶体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通气沉淀粘附在气泡表面浮升至液体表面,与母液分离。
3、 溶剂气浮分离法:
在含有被分离组分的水溶液上部覆盖一层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当附着有被分离组分的表面活性剂气泡升至水溶液上部,气泡就会溶入有机相或悬浮在两相界面成为第三相,从而分离。
㈢ 什么是混凝气浮法
是针对混凝沉淀法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向水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是水中的悬浮物、浊液、胶体(破坏双电层脱稳)形成大的絮体,借助空气上浮至水面,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当然气浮法又是一大类,具体区别在于气泡的形成方式、气泡大小、量的多少而已。
㈣ 化学中液液反应的装置
可以使用固液反应的装置。
如果需要选择试管做反应容器,并且需要加热,则需要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大约45度角。
㈤ 简单启古发生器固液分离方法原理
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启普发生器”,在初中制备氢气的实验中就用过。简单地讲,就是将反应固体放在有孔的塑料板上或细口容器的口上方,使固体不会掉到下面去,而反应液体又可以通过小孔流到固体以下,然后逐渐升高,直至没过固体,与固体反应。以制氢气为例,有孔的塑料板上放锌片,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稀硫酸直至稍没过锌片,当不需要氢气时,应在气体发生装置的导出气体的导管处关闭活塞,使气体堆积在发生装置内,气压升高,将液面向下压,液体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漏斗颈。当液面降到有孔的塑料板以下时,硫酸与锌分离,反应停止。
㈥ 气浮装置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气浮装置工作原理: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池后排出。
气浮装置的工艺流程:
1.原水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混合反应器中加入药剂(除油剂或混凝剂),以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
2.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在进水室污水和气水混合物中释放的微小气泡(气泡直径范围30~50um)混合。这些微小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气浮体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油(或浮渣),通过刮油(渣)机刮至收油(渣)槽;
3.在进水室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此沉淀,通过排砂阀排出,系统要求定期开启排砂阀以保持进水室清洁;
4.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布水区,快速上升的粒子将浮到水面;上升较慢的粒子在波纹斜板中分离,一旦一个粒子接触到波纹斜板,在浮力的作用下,它能够逆着水流方向上升;
5.所有重的粒子将下沉,下沉的粒子通过底部刮渣机收集,通过定期开启排泥阀排出。
图下为流程图:
㈦ 电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是什么跪求化学大神指点迷津!
电凝聚是以金属为溶解性阳极(一般为铝或
铁),在电解时产生的Al3+或
Fe3
+离子生成电活性
絮凝剂
,来压
缩胶体
双电层
使其脱稳,以及吸附架桥网捕作用来实现的:Al→
Al3++3e或Fe→
Fe2
++2e
Al3++3H
2
O→Al(OH)
3
+3H或4
Fe2+
+O2+2H
2O→4
Fe3++4OH一方面形成的电活性絮凝剂M(OH)n,被称为可溶性多核羟基
配合物
,作为
混凝剂
能快速有效地凝聚污
水中的胶体
悬浮物
(细微油珠和
机械杂质
)并“架桥”联接,凝成
“大块”而加速分离。另一方面胶体在Al盐或Fe盐等电解质作用下压缩双电层,因
库仑
效应或
凝结剂
的吸附作用,导致胶体凝聚而实现分离,发生电絮凝剂。虽然电活性絮凝剂的电化学
活性(寿命)仅几分钟,但对双电层
电位差
影响极大,即对胶体粒子或悬浮微粒的凝聚作用极强。因而,其吸附能力与
活度
,比加入
铝盐
试剂的化学方法高得多,且用量少,成本低,不受环境、水温及生物杂质的影响,亦不会发生铝盐与水的氢氧化的副反
应,因而所处理污水的酸碱度范围就较宽。另外,电极表面释放
出的细小气泡加速了胶体的碰撞和分离过程。阳极表面的直接电
氧化作用和Cl-转化成活性氯的间接电氧化作用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
还原性
无机物
有很强的氧化能力,阴极释放出的新生态氢
和阳极释放出的新生态氧具有较强的
氧化还原
能力。通常,电化
学反应器内进行的
化学过程
是及其复杂的。在反应器中同时发生了电凝聚、电
气浮
和电氧化过程,水中的溶解性胶体和悬浮态污
染物在混凝、气浮和氧化作用下均可以得到有效转化和去除。
㈧ 电浮选凝聚法
(1)阳极:Fe-2e-=Fe 2+ 2H 2 O-4e-=4H + + O 2 ↑ 4Fe 2+ +10H 2 O+O 2 =4Fe(OH) 3 ↓+8H + 阴极:2H + +2e - =H 2 ↑ (2)Fe作为阳极,电解时生成Fe 2+ ,Fe 2+ 再被氧化生成Fe 3+ ,Fe 3+ 水解生成Fe(OH) 3 ,Fe(OH) 3 具有吸附性,可将污染物吸附而沉淀下来。 (3)阴极产生H 2 气泡,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 根据装置图可判断,铁作阳极,所以铁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亚铁离子。同时水也失去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具有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将污染物吸附而沉淀下来。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气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
㈨ 如何在实验室模拟造纸气浮实验
有些药剂直接加进废水中,絮凝沉淀后的渣就是上浮的,那这种药剂就一定可以用于气浮法,还有自己可以观察一下絮凝剂底部的沉淀,如果是颗粒状沉淀就可以用于气浮,同时气浮的关键还有赖于聚丙烯酰胺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