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 k =120N/m、自然长度 L 0 =1m的
解:设无风时金属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1 ,风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2 ,由题意得 (1)无风内时: U 1 = ![]() |
2. 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当风吹
如图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表面凸,相同时间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所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合力,滑片向上移动; 当风速增大时,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差较大,上下表面气压差较大,受向上的合力较大,所以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风速表)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上;变大. |
3. 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设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的青睐,风力测试仪的原理
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量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们的青睐.“风力测量仪”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保护电阻,AB是一根长为30cm、阻值为30Ω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1N的小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小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当偏转到电阻丝的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10cm,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 R0的阻值;
(2)无风时电压表的示数;
(3)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OP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电压表示数为2V.作出F风的力臂,并求出F风的大小.
4.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风速仪,图甲是它的原理示意图.定值电阻R0=15Ω,Rl 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
(1)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风力增大,压力传感器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2)∵I=
U |
R |
U |
I |
6V |
0.15A |
F |
S |
4N |
0.4m2 |
F最大 |
S |
24N |
0.4m2 |
5. 物理:设计风力测定仪
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
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
电路中接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粗略的反应风力的大小。这种设计所运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转换}法?
转换法补充说明:将某些不易显示、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于显示、易于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称为转换法(间接测量法)。转换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例如,测力计是把力的大小转化为弹簧的伸长量;打点计时器是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的周期性振动;电流表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把电流转换成指针的偏转角;还有一些物理量不能由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量物理量的测量转换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6.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迎风板与一轻弹簧的一端N相接,穿在光滑的金属杆上.
(1)无风时复,金属杆电阻R L
单位长度电阻r 0 =
(2)有风时U 2 =
R 2 =0.3Ω 此时弹簧长度L=
x=L 0 -L=0.5-0.3=0.2m 由平衡,此时风力:F=kx=1300×0.2=260N (3)根据动量定理,有: F△t=ρs(v△t)v 解得: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