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书籍装置设计

书籍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2-09-24 15:35:07

A. 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要素

构图的形式有垂直、水平、倾斜、曲线、交叉、向心、放射、三角、叠合、边线、散点、底纹等。

B. 书籍装zhen

装帧(bookbinding and layout)

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其内容包括开本 、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面设计以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封面设计一般由文字和画面两部分有机构成。书籍的装订形式与排式有关。中国大多是横排书,采用的装订形式有精装本、平装本、单行本、合订本、普及本、缩印本、袖珍本、特藏本、豪华本等。此外,还有飘口、圆角、包角、检标、毛边等装式,书脊有圆脊和方脊之别。
出版专业术语。是指书籍的结构与形态的设计。装帧的任务是决定一本书的形式,从里到外,从内容到形态达到完美和谐。书靠装帧成型,没有装帧,就不成其为书。装帧这个概念,不同于装裱书画、碑帖的“装潢”,也不同于商品的“包装”。装潢与包装是附加于商品之外的东西,而装帧是精神产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书籍装帧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开型,即采用什么开本。其次是编排,即书籍正文及其有关部分的格式(版式)设计。然后是装订方法,即用什么材料。装帧设计者的任务,既要考虑书籍在阅读、携带、保存时的使用价值,也要考虑书籍的艺术感染力,即审美价值。装帧是一种表现艺术。表现艺术只是烘托出一种意识、感情,造成一种美的情调、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装帧的艺术就是通过开本、正文版式、封面、环衬、扉页、装订形式等一系列的设计,以渲染一种情调、气氛、意境,来表现某种门类的或某一具体的书籍的性格。书籍的装帧艺术,还要注意现代感和民族风格。
古代的装帧形式
早在简策时期的图书,就已经有一定的装帧形式了。如赘简(卷前空白不书的几根简)和标简(背面标有篇名的最右一根简)的使用,即被公认为是后世图书中补页和封面的起源。宋代印本书盛行以后,图书的装帧形式日趋完善。比如线装本书册结构,就有书衣、书签、封面、封里、扉叶、衬叶、书脑、书背、书根、书角等名目。
“书衣”,俗称“书皮”,即一册书的表面装纸,现代称为“护封”或“包封”。一般用较硬而厚的彩色纸张或彩色绢绫做成,套在图书封面之外,作为书的保护和装饰之用。书衣有单叶、双叶之分,单叶的称“扣皮”,双叶的称“筒子皮”。
“书签”,又称“浮签”,或称“书皮题签”,即书衣上所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的,用以题写书名、卷数或册数。
“封面”在书衣之后的第一页,相当于现代的扉页,又称“书名页”,常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刊版时间等。尤重书名的书法及题写人的署名,常常再用薄纸覆罩其上。
“封里”,俗称“封二”,即封面的背面,多为空白,也有印有文字的。
“扉叶”,指书衣与封面之间的空白页。加在前面的称“前扉”,加在后面的称“后扉”,也叫“副叶”。其功用可以保护正文书叶,还能防潮防虫,所以又称“护叶”。扉页上还可题跋识语。
“衬叶”,指衬在书前书后的空白页。
“书脑”,指线装书书叶左右边栏以外供钻孔订线的空白处。因为它是装订时的关键位置,书册形式固定的枢纽,所以称“书脑”。
“书背”,又称“书脊”,指书叶装订缝合之处的侧面,犹如一书的脊背。
“书根”,指每册书最下端的侧面切口部分。线装书在书架上只能平放,因而藏书家就在书根上写明书名、卷数或册数,以便于检查整理。
“书首”,又称“书头”,指每册书最上端的侧面切口部分。
“书角”,指一本书右侧的上下两隅。比较珍贵的书,在装订时常用湖色或蓝色绫子将书角包起,称“包角”。
“函”,又称“函套”,用来装置书籍。函套的种类有书套、纸匣、木匣、夹板等。“书套”以纸板为胎,内粘纸,外贴布,若四周上下六面包严,称“四合套”。在开函处制成月牙状的,称“月牙套”;在开函处制成云状或环状的,称“云头套”。“纸匣”以纸作原料,由内三面书匣与外五面匣套两部分组成,从书匣的纵侧面开启,而在另一固定纵侧面上书写书名、著者、书号、卷、册、函数等。“木匣”以楠木等硬木为材,制成五面封闭匣套,盛书时另用二块木块夹垫在书的上下。“夹板”,系从木匣简化而来,用纸带通过上下两块夹板上的扁孔,将书紧紧系牢。

C. 书籍装帧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删繁就简 这四个字对封面设计的构图来说,尤为重要。封面设计最忌画蛇添足。封面构图的艺术语言越简炼越好,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说两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没有必要说上三句,“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构图能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准确地表达精湛的艺术语言,是装帧家们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应是成功之作,但失于繁琐,结果平平。就像有些电影镜头,本来在情节中通过人物的动势、景物的衬托、音响的效果已使观众明情达意,但偏偏要加上许多对白、旁白。有的封而构图为表现主题,用笔面面俱到,老怕画不明白.就越想多画,结果画得越多,越画不明白,成了恶性循环,弄得人们眼花缭乱而看不出优劣,最后必然适得其反。封而构图的艺术语言应当言简意赅: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干世界”。有的演员演戏,在一个感伤的情节中虽无 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泪就能传情给观众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说的苦衷,“此时一泪胜千古”。一幅封而构图的艺术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泪那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封面设计的构图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后落笔应当简约、鲜明、准确、生动。删繁就简是就艺术规律而言,决不是乱砍乱伐,否则会使构图空之无物.单调无趣。

计白当黑 中国画的构图很讲究“计白当黑”“宁空勿实”、“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古人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的构图来说,非常有益。封面设计的构图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实体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杂的建筑群中间要有一块广场、草坪一样。
凡是成功的封面构图,除了其它因素之外,无不在疏密、虚实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构图中要善于利224 以调解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形式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能使封
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飘然,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
象外之象 封面构图的表现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创造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意在画外,撩动读者的想象之弦,使之余音袅袅。封面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时恰恰要到形式语言的外面去寻找,这种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构图的有限空间.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形中似有形,无色中似有色,无声中似有声。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的部分仅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将隐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给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探测、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补充。“冰山之喻”能启迪作者如何去冲破图解的模式、因袭的成规、偏狭的思路,去开拓与深化封面构图的艺术容量。
采用象征、寓意、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都能使封面设计的构图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画外之意,尽而有之。

字体布局 封面构图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的一个特殊区别,就是必须包含文字,其书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国古代绘画,注重诗、书、画三位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构图的题诗、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尤为难得的典范。书籍封面的构图,同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在图与字的关系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图与字的完美组合相得益彰。一幅封面的构图,离开了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任何封面都是靠文字和图象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主题的,而书名又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封面构图虽然没有图象,但借助书名等字体选择安排巧妙,同样能体现书籍的性质与特性.并富有美感。一幅完美的封面构图,文字与图象总是互为作用、和谐一致、情真意切、准确无误,使文字在构图中的位置达到只有此地绝无二处的境地,令人移动不得。同时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与构图的需要来选择字体,无论是美术字或书法字,都须与封面构图的格调一致,恰如其分。

色彩
绘画中的色彩,主张色相、色度、明暗、冷暖、面积等颜色的对比、调和与变化。绘画色彩的方法论,对封而设计的色彩来说,是非常适用的。但是,封面设计是装饰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身,决定了它的色彩的装饰性。即使使用绘画性的色彩手段,也必须进入装饰。
封面设计的色彩,是体现书籍主题、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激发读者审美联想的重要因素。封而艺术的情感,不能只靠形象来体现,还要有色彩的协奏,才能组成一曲优美的旋律,形成一首和谐的曲调。所以,研究与探讨封面色彩的目的,就是要使其与立意、构图协调一致的去创造感人的艺术形象。
封面艺术的审美价值,除了种种美学因素之外,色彩的视觉刺激和情感诱发,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一块绿色就能激起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而蓝色又能把人们带人天空与大海的境界。色彩的情感表现所具有的这种主观体验形式和外在表现形式,正是客观对人们自身关系的主观反映。
一个封而作者,应当热爱色彩,只有热爱色彩,才能明了色彩的美感和内涵。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颜色,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领略色彩的真谛。只有对色彩痴情的人,才有可能揭示它的奥妙,才能扩大色彩的思想和艺术视野,才能突破以单纯再现对象为色彩手段的色彩观念。
封面色彩要表达书籍的性质与特征。
封面色彩也要激发读者情感的波澜。

符合性 封面的色彩必须符合书籍的特性,“随类赋彩”,即什么种类的书籍赋于什么样的色彩,是封面色彩艺术的基本规律。封面色彩具有从属性质,它除了受到书籍内容的制约外,还受到立意、构图、形象等形式因素的制约。一般的讲,理论书籍封面的色彩要庄重而不呆板,小说书籍封面的色彩要含蓄而不晦涩,儿童读物封面的色彩要活泼而不轻佻,青年读物封面的色彩要明快而不飘浮等等。书籍的种类和性质决定了封面色彩语言的个性。色彩如果没有个性.不但易于造成封面设计内容的混乱,而且也会给读者带来“不解之谜”。书籍封面的色彩好比人们的衣着,男人的、女人的、老人的、孩童的,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服装色彩角度。所以,封面设计的色彩,既要符合其书,与书籍整体的风貌和格调一致,又不乏发挥封面作者的独创性。

装饰性 封面设计的色彩,主要是装饰性的.而不是绘画性的,即使运用绘画性的色彩手段,也不能离开装饰性的需要。
装饰性的色彩方法,是注重色彩的色相和色值两个方而的对比及整体色彩的调和.既讲浓、艳、重,也讲淡、雅、轻。利用颜色的相互作用创造出色彩的格调,格调高雅,就能使人心旷神怡。
装饰性的色彩特征,是简炼、概括、含蓄、夸张。它既不是自然的再现,也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通过色彩的个性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结构形态,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层次美感。

筒约性 在人类现代生活中,非常讲究高效率、高速度、快节奏,这不能不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变化。就建筑而言,过去那种繁彩镂金的建筑形式已被经济、实用、简约、明快的现代建筑所代替。充满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商标广告设汁,有些色彩繁琐得令人眼花缭乱,信息传递速度受到直接影响。而精湛的商标广告色彩总是使人一目了然,加快了信息传递的节奏。由此可见,封面设计的色彩必须紧随时代的大潮.以最简约、凝炼的色彩结构达到最美的色彩效果,“惜墨如金”,使其一色多能,一色多用,用之不尽,变之无穷。

象征性 封面色彩采用象征手法,也是一绝,它能启迪读者的艺术想象。就色相来说,红色象征着炽热的激情,黄色象征着明亮和光辉,蓝色象征着天空和海洋,绿色象征着春天等等。但是,这种象征只能是相对的,我们不能机械地把每一种颜色都打上一个象征的印章,实际上也无此必要。我们探讨的不是单色象征,而是最终要体现在能否娴熟地、创造性地进行色彩构成。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要善于把生活感受、书籍内容、艺术技巧溶为一炉,使色彩所表现的书籍主题升华,从而形成美的色彩旋律.开拓新的色彩意境。
封面设计的色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要求作者只能在一个32开张的固定空间里作颜色的选择,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形色统一”。这种在从属性中去发挥创造性的色彩规律,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封面作者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去使用它、创造它。

综上所述,封面设计的艺术技巧主要为立意、构图、色彩三大要素。三部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机械地、单一地去理解,应当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立意、构图、色彩在封面设计中的体现,是互相穿插、互相交替、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应浑然一体,溶为一炉。全面地掌握封面设计的形式法则,对于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提高鉴赏能力和设计水平是有帮助的,但不能把它作为生搬硬套的公式,“文有法,而无定法”,“有法之极,归之无法”,只有领略了法的真谛,才能驾驭它、改造它,才能不受法则的束缚,才能有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探讨封面设计的艺术规律,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已超越了自身,它融艺术、科技、经济、文化等多学科为一体,已不再是对书籍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摹拟,而是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取得主动权,发挥独创性,进而去进行新的开拓与尝试,以便在艺术观念更新的今天,赶上前进的步伐。
同时也应看到,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色彩、多样性及不断更新,这不能不对我们今天的封面设计产生强烈的影响,不能不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思考:即用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进行新的尝试。任何一种艺术流派的诞生.都有一个探索期、成熟期、衰亡期的过程,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封面作者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只有更新装帧意识,才能在装帧形式和设计方法上突破成规,解脱“画性难移”之苦。才能创作出别具异彩的封面作品来,为书籍添彩生辉。

D. 有关书籍装帧设计的优秀书籍有哪些

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定义编辑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2设计原则编辑

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3封面设计编辑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儿童类书籍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 2.画册类书籍 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 3.文化类书籍 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 4.丛书类书籍 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 5.工具类图书 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E. 你认为有哪些和书籍有关的装置艺术

瑞士人 Hans Ingold 发明了 Compact Shelving [密集书架],利用地面轨道推移,的确节省了空间。不过找书时内,那种漫步其容中,偶遇佳作的机会就减少了很多。一眼望去, 仓箱可期的感觉也淡了不少。可见人们对书籍的感情不止于获取知识的工具。很多人对古籍善本的爱好,一部分来自于它朴素却富有内涵的外表,不过也仅止于外表所营造的气氛。这种气氛所带来的愉悦感与漫步在宜家、品牌店、购物商城、沃尔玛、博物馆、公园、景区的感觉是一样的。实际上每个人真正阅读的书,累积不会超过一个书架。但这种气氛依然是必要的。

F. 书籍设计有哪些性质

【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正文】
正文版式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点,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正文字体的类别、大小、字距和行距的关系。
2.字体、字号符合不同年龄人们的要求。
3.在文字版面的四周适当留有空白,使读者阅读时感到舒适美观。
4.正文的印刷色彩和纸张的颜色要符合阅读功能的需要。
5.正文中插图的位置以及和正文、版面的关系要恰当。
6.彩色插图和正文的穿插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和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3个基本原则: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封面】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 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 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 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 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工具类图书 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G. 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历史

中国古代书籍并没有“装帧”一词,而是装订,即艺术设计和工艺制作的总称。明代藏书家孙庆增在《藏书纪要》中论述了装订艺术:“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应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即书籍装帧的原则是保护书籍完好,使阅读功能和审美要求辩证地统一起来,而绝不是单纯的装饰华丽。这一原则对于现代的书籍装帧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1、简策形式(简牍)
简策,中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始于周代(公元前11世纪)、盛于秦汉(公元前 3 世纪至 2 世纪) 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为简策,用木做的书,称为版牍 。
帛书装帧的三种方法
帛书的装帧目前已知的有三种:折叠,这种方法主要使用在面积较大的帛图帛画上;装盒,这种帛书的书叶面积基本相同,呈长方形,写好以后,按顺序将书叶排列好,然后装进一个方盒中。这种装帧的意义,在于完全脱离了竹木简编连成册、卷起收藏的传统习惯,为中国古籍逐渐向册叶制过渡,创造了条件。卷装,这种帛书还是模仿简册将所有书叶连接成一个长条,再卷收起来。由于帛书较软,直接卷起来不太方便, 人们就用一根小板条或小棍粘在帛书的左端,以此为轴将帛书卷起收藏。有些帛画为了观赏,就在帛画上端粘上一根苇杆作轴,中间拴上一根线,以便悬挂。
2、卷轴形式
出现于六朝,广布于隋唐(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卷是用帛或纸做的。四个主要部分:卷、轴、镖、带
3、经折装和旋风装(卷轴装到册页装的过渡形式)
唐代后期(公元 9 世纪)
经折装,将长的卷子折成相连的许多长方形。
旋风装,将经折装的书前后用木板相夹。
宋元两代有的折装佛经与明清时代的折装佛经书皮的装法明显不同:宋代装在卷首、元代装在卷尾,书皮宽度是书宽的两倍还多,从左右两个方向分别包裹整册书籍。日本学者岛田翰在其著作《古文旧书考》中讲到的类似日本“囊草子”的大概就是这种装帧。他以为这就是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提到的“旋风叶”。由于他叙述得不太清楚,以至后人根据他对旋风叶的解释,认定用一张整张书皮包裹经折装书籍右侧、把书籍首、尾粘在一起的装帧就是中国古书旋风装。
4 、册页形式
发端于五代,沿至明清(公元 10 世纪至 20 世纪初)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促进书籍发展的重要条件。
5、蝴蝶装,一个版印就是一页,书页反折,使版心朝里,单口向外,并将折口一起粘在一张包背的硬纸上,有时用丝织品做为封面面料,翻动时像蝴蝶展翅,因而得名。
6、包背装,近似与现在的平装书。
线装,不用整纸裹书,而是前后分为封面和封底,不包书脊,用刀将上下及书脊切齐,打孔穿线,订成一册。
7、现代书籍形态
平装、精装和多媒体光盘。

H. 书籍装帧设计的装帧形式

1卷轴装,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装帧形式,特点是长篇卷起来后方便保存,比如隋唐时期的经卷。
2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进而来的,特点是一反一正的翻阅,方便了翻阅。
3旋风装,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改进的,特点是像贴瓦片那样叠加纸张,也需要卷起来收存。
4蝴蝶装,是将书籍页面对折后粘连在一起,像蝴蝶的翅膀一样,不用线却很牢固。

I. 有哪些和书籍有关的装置艺术

之前把 Kindle 借人体验,对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纸书」外,也没有什么感想。从书本身来看,书的内容、字体、排版、装帧,书的结构和材料,都可以拿来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艺术家手制书] 。结构可以折叠立体,字体排版可以为所欲为书,结构和材料更无限制,只要能拼成书的样子即可。国内有像朱赢椿、皇甫珊珊设计的《虫子书》 (豆瓣) 等。作为创作 / 传播媒介,书是最方便——却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触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撑开一本书时,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份敬意。之前说是实体书店式微,后来逛购物商场,依然能找到一间装修明亮的书店。入口摆放着颇有品味的畅销书,辅以咖啡厅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问题。怎么样才算是一本书呢?只有一页算是书么?怎样的书算装置[这个问题不重要]。自出版 / 地下杂志 / 独立杂志 [Zines] 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也许在外形上不及正规出版社光鲜,内容没有专题书籍丰满,但却是个人研究创作最称手的媒介。不一定非要像劳森伯格这样把书当砖使。

J. 关于书籍装帧设计

Page Make是个专门的排版软件,支持Word等文本的导入,但是上手慢。一般书籍都编制成PDF格式的电子书格式付印。

但是PDF格式的文件除了在线编译就很麻烦。
CorelDRAW可以制作发布PDF文件,但是需要的步骤页比较繁琐。呵呵

阅读全文

与书籍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动控制喷泉用什么阀门 浏览:148
阀门阀杆阀芯怎么制作 浏览:970
用图1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浏览:861
空调阀门结冰是怎么回事 浏览:968
怎么把默认设备扬声器改成耳机 浏览:569
复合材料的轴承用什么润滑 浏览:486
dec在数控机床上是什么意思 浏览:964
冰柜换什么制冷液效果好 浏览:916
全自动洗衣机轴承坏了需要多少钱 浏览:121
自控阀门仪表怎么装配 浏览:81
主通风振动检测装置 浏览: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745
清洁保养维护机械或电器装置前 浏览:736
石灰石脱硫再热装置作用 浏览:780
鞋厂设备多少钱 浏览:444
阀门上开过力是什么 浏览:353
汽车改装排气阀门开关控制盒坏了 浏览:662
燃气灶离燃气阀门距离图 浏览:211
五菱宏光仪表盘上的表怎么调 浏览:202
网课批注设备哪个好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