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进行以下实验.[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
(1)装置A中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不是;
(2)实验室制备氧气利用固体+固体加热反应生成,符合装置图的要求,制备氢气用心和稀硫酸反应,反应不需加热;
故答案为:O2;
(3)收集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故答案为:小;
(4)依据氮元素守恒计算生成氨气最大量,用5.35gNH4Cl固体物质的量=
=0.1mol,最多可制得NH
3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答案为:0.1;
(5)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倒扣在液面的漏斗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B;
(6)氨水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氨水变红色;
故答案为:红;
(7)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将两支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相遇反应,可以观察到玻璃棒之间出现大量白烟;
故答案为:白烟;
(8)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故答案为:①;
(9)依据氨气选择和用途分析,工业上制备硝酸,做制冷剂,制备氮肥等;
故答案为:工业上制备硝酸,做制冷剂,制备氮肥等.
『贰』 为探究氨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O=Ca(OH)2 ,反应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NH3?H2O=NH3↑+H2O,
故答案为:CaO+H2O=Ca(OH)2 ,NH3?H2O=NH3↑+H2O;
(2)若要在C中收集满一瓶干燥的氨气,氨气记忆溶于水,密度比空气轻可以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
;碱石灰;
(3)氨气是污染性气体需要尾气吸收,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装置E能防倒吸,故答案为:E;
(4)①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需要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通入饱和食盐水是为了洗去HCl气体,通入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氯气氧化氨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生成白烟是因为氨气和生成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故答案为:8NH3+3Cl2=6NH4Cl+N2;
③白烟中的阳离子是铵根,依据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设计实验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取该适量白色固体加入少量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有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证明该白烟中有NH4+,
故答案为:取该适量白色固体加入少量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有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证明该白烟中有NH4+.
『叁』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共11分)(1)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2分) (2)O 2 (或氧气,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3)8.96 (2分) (4)向下排空气法(1分) (5)D(1分)(6)有白烟生成(1分) (7)F(1分) (8)A B(2分)
『肆』 下列图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2NH 4 Cl+ Ca(OH) 2 4NO+6H 2 O、2NO+O 2 =2NO 2 |
『伍』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填序号
(1)氨水易挥发,升高温度能促进氨水分解生成氨气,为促进氨水分解,则烧瓶中加入的物质遇氨水后能放出大量热,且和氨水不反应, a.碱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选; b.浓硫酸和氨水反应,故不选; c.生石灰和水反应但和氨水不反应,且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促进氨水分解,故选; d.五氧化二磷能和氨水反应,故不选; e.烧碱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能使氨水温度升高,且和氨水不反应,故选; 故选ace; (2)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吸收氨气的装置中应该有缓冲装置,Ⅱ、Ⅲ装置中都有缓冲装置,Ⅰ没有缓冲装置能产生倒吸,故选Ⅱ或Ⅲ;利用压强差将烧杯中的水排到烧瓶中,操作为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烧瓶中的空气进入烧杯中,导致大气压强大于烧瓶中气体压强,从而使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中产生喷泉实验, 故答案为:Ⅱ或Ⅲ;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 (3)①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防止干扰实验,氯气在进入烧瓶前,应该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氮气,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故答案为:3Cl2+8NH3=6NH4Cl+N2; ③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导致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NaOH,Cl2+2OH-=Cl-+ClO-+H2O.
『陆』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1)实验室
(1)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水,其化学方程式是:2NH 4 Cl+Ca(OH) 2 2NH 3 ↑+CaCl 2 +2H 2 O;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2NH 3 ↑+CaCl 2 +2H 2 O; (2)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的小,a进气口是向下排空气, 故答案为:a; (3)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完成喷泉实验,氨水是弱碱,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多于的氨气装置,必须能够防止倒吸,②④装置中的倒置的漏斗和球形干燥管的体积较大,能防止液体倒吸进入反应装置, 故答案为:②④. |
『柒』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1)根据如图氨气的制备装置制取
(1)①氨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 | .
『捌』 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1)甲同学拟用下列如图1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
(1)A.加热氯来化铵产源生氯化氢和氨气,遇冷又转化为氯化铵固体,得不到氨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而氨气易挥发,则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里可制得氨气,并且能够节约氨水的用量,可以制取氨气,故B正确; C.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平衡会向逆向移动,能够制得氨气,但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这样操作消耗的氢氧化钠和浓氨水更多,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生成一水合氨得不到氨气,故D错误; 故选:B; (2)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反应物的状态为液体+固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C; (3)收集气体可采用排空气法(密度、气体不能被氧气氧化等),也可采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与其他性质无关, 故选:②④;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选择向下排气法,选用d收集,采用短管进氨气,长管出空气; 故答案为:d;利用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短管进氨气,长管出空气,即可收集氨气.
『玖』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请回答:(1)图1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
『拾』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制备氨气观察下列装置,B、C两装置
实验一: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装置中都用的仪器为长颈漏斗,用来填加液体药品. 因消石灰和硫酸铵是固体,且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我们用装置A来进行.装置A我们还可以用来进行,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实验二:因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氨气,所以我们得出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又因将两只用于收集氨气的试管分别倒扣于水中,发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试管中基本没有水进入,而另一只试管中充满了水.取出充满了水的试管,所以我们得出氨气的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 实验一:长颈漏斗;A;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二: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
与某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管道蝶形阀门
发布:2025-09-18 01:44:47
浏览:7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