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

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

发布时间:2022-09-18 20:21:17

⑴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

【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
1
5

故答案为:【改进与实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3)大约为
1
5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⑵ 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1)实验开始前红墨

(1)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2)CO 2 +Ca(OH) 2 ==CaCO 3 ↓+H2O
(3)Ⅱ(4)开始时左高右低,最终左右相平

⑶ (5分)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nb...

(1)①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②Ca(OH) 2 +2HCl= 2H 2 O+CaCl 2
(2)①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②CaCl 2 、HCl、NaCl或CaCl 2 、NaCl

⑷ (1)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圆底烧瓶中装中HC1气体,将滴管中的溶液滴加到圆底烧瓶中,发现气球鼓起

(1)将滴管中的液体滴加到烧瓶中,气球鼓起,说明滴入的液体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该物质可以是显碱性的物质,也可以是硝酸银溶液,因为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盐酸,硝酸银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填:硝酸银,AgNO3+HCl=AgCl↓+HNO3
(2)气体燃烧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气体中含有碳元素,若气体是一种,则是甲烷,若气体是两种,则可以是甲烷和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若气体是三种,则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故共有5种可能;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故填:5,2H2+O2

点燃
.

⑸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水,B为过氧化钠,C盛有氢

(1)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氧气会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故答案为:2H2S+O2═2S↓+2H2O;
(2)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氯气过量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3)盐酸中的HCl易挥发,会进入C装置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干扰二氧化硫与硅酸钠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实验应该在BC之间加一个吸收HCl的装置,可以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HCl;C装置中为H2SO3和硅酸钠反应,则C中药品为硅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B、C;饱和亚硫酸氢钠;硅酸钠溶液.

⑹ 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

【探究一】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气体要经过B、C,所以应该连接U形管,应在B、C之间连接图2中的②装置;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图1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C中;D装置中F导管的作用是:根据E导管中液面升降情况来控制通氢气的速度;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①加热反应一段时间,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氢气实验前应该先验纯,所以为了安全,应在步骤①前增加在F导管口收集氢气进行验纯;
[实验拓展]:钙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滴入酚酞后显红色,故他的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探究一】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探究二】实验室模拟制取氢化钙
【实验装置】
(1)Zn+H2SO4=ZnSO4+H2↑;(2)②(3)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C中;根据E导管中液面升降情况来控制通氢气的速度;
【实验步骤】②①④③;在F导管口收集氢气进行验纯;
【实验拓展】不正确,因为钙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1)

(1)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Mg2++H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是指: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当反应开始时,盐酸中H+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逐渐加快,随着盐酸中H+浓度的逐渐减少,反应速率也就慢慢减小.由于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前4min内,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Mg+2H+=Mg2++H2↑;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4min后由于溶液中H+浓度降低,所以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2)①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判断,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则原因Ⅱ: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原因Ⅲ、Ⅳ假设一种促进,另一种抑制,则原因Ⅴ: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从都抑制的角度假设,
故答案为:原因Ⅱ: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Ⅴ: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
②如证明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则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反应速率加快,而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反应速率应减慢,
故答案为:加快;减慢.

⑻ 实验室中可以用图1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______.(

(1)该发生装置适合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因此可以是氧气的制取,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⑼ 某学习小组拟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验证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发生的是离子反应(夹持仪器略去).(1

(1)开始氢氧化钡电离出氢氧根和钡离子导电,随反应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无导电微粒,灯泡熄灭,继续加入硫酸,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导电,导电微粒的浓度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
故答案为: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灯泡由明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实验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则该反应为离子反应;
(2)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SO42-+2H+═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SO42-+2H+═BaSO4↓+2H2O;
(3)A.假设NaHSO4为1mol,使原溶液中的SO42-恰好完全沉淀,需要Ba(OH)21mol,则发生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A错误;
B.1molNaHSO4加入Ba(OH)2溶液0.5mol至溶液显中性,离子方程式Ba2++2OH-+SO42-+2H+═BaSO4↓+2H2O,故B正确;
C.假设NaHSO4为1mol,使原溶液中的氢离子和SO42-恰好完全沉淀,需要Ba(OH)21mol,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4)导电微粒的浓度越大,灯泡的亮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即先减小再增大,故答案为:C.

⑽ 如图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

(1)CH4与Cl2反应需光照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光照;
(2)甲烷和氯气反应生专成油状取代物,消属耗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生成的HCl易溶于水,量筒内液面上升,故答案为: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水面上升;
(3)CH4与Cl2遇强光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爆炸;
(4)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方程式为:CH4+Cl2

光照

与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铁桶改成工具箱 浏览:855
轴承运输多少钱 浏览:731
超声波玻璃管用什么颜色 浏览:530
进水阀门怎么包 浏览:512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自动化装置 浏览:539
塑料筐生产设备哪里买 浏览:85
自动扣紧装置 浏览:33
捷达运动仪表怎么刷431 浏览:279
台州光谷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加装可变排气阀门有影响吗 浏览:288
注塑机机械手吸盘吸不住怎么办 浏览:11
电容隔直装置作用 浏览:512
实验器材包括什么材料吗 浏览:112
双轴式秸秆收割粉碎装置设计 浏览:600
为什么突然投屏找不到设备 浏览:406
直线轴承座uu代表什么 浏览:251
消防器材计入管理费用怎么算 浏览:124
肋夹玻璃幕墙配套五金件 浏览:356
录音有什么便携式设备 浏览:764
机床皮带跑偏怎么调 浏览:98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