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_____型和_____型两种装置。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__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___型和_二氧化锰中_滴加双氧水___型两种装置
Ⅳ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________)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固固加热型
选择固液常温型(方便)
固固加热型: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KCLO3=加热(MNO2催化)=2KCL+3O2
固液常温型:2H2O2=MNO2=2H2O+O2
气闭行检查:加热试管若试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闭性良好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加棉花(1:防止粉末进入水槽2:防止粉末堵塞导管 粉末为高锰酸钾固体粉末)
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有活塞)
向下排空气法(ρO2>ρ空气)
试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收集(防止刚开始排出的空气进入 导致纯度下降)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 复燃则验满反之则还没有满
结束时先撤掉酒精灯再撤掉玻璃仪器(防止撤走玻璃仪器后冷热不均而炸裂试管)
( ⊙ o ⊙ )累死了
Ⅳ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什么型发生装置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选择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是:2H2O2+
MnO2=
2H2O+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用A或C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1=CaCl2+H2O+CO2↑;
(4)用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试管①中发生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2CuO
高温
2Cu+CO2↑;②中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6)停止加热,应该先撤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是为了防止灼热的铜容易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Ⅵ 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如果是加热KMnO4或KClO3采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要稍微向下倾斜,管口放一团棉花,如果采用H2O2分解制氧气,则采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两种方法的收集装置都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Ⅶ 发生装置的选择一般分为哪两种
你好,初中化学中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固体加热制气体,如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或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二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的,如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若满意请采纳 ,。谢谢。
Ⅷ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什么类型的反应装置
氯酸钾用
固体加热性装置
(试管
酒精灯等)
二氧化锰用
固液不加热型
(启普发生器
,锥形瓶,分野漏斗等)
Ⅸ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选择原则根据反应物的__和__来选择反应装置。 (2)固体和液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选择原则,根据反应物的【】和【】来选着反应装置
2,固体和液体常温型主要仪器有【】和双孔哦【】
3固体或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型,主要仪器有【】,【】带铁夹的【】和带导管的【】等
Ⅹ 化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版故选发生装置权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发生装置应选用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E;
故答案为:B;D;A;C(或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