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❷ 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乙炔的体积,
(1)实验的目的是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制备乙炔气体,选用装置6和3;然后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选用装置5和4,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用长导管2,所以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6、3、1、5、2、4,
故答案为:6;3;1;5;2;4;
(2)制备气体并并测量气体实验一般步骤为:检验气密性→加药品→发生反应→测量体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⑤④;
故答案为:②①③⑤④;
(3)电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2H2↑+Ca(OH)2,
故答案为:CaC2+2H2O=C2H2↑+Ca(OH)2;
(4)电石中含有磷化物和硫化物,反应生成硫化氢和磷化氢等杂志气体,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
❸ 物理实验装置自下而上的目的
摘要
您好,我是小离老师,已经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近400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 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现在正在整理答案,大概需要三分钟,请您稍等一会儿哦~感谢~
❹ 实验室中仪器连接的原则。
一般按照的顺序是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原则进行连接。
1、把玻璃管插入回带孔橡皮塞:左手答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手拿玻璃管,右手拿橡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既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进入容器口。

(4)实验装置的连接目的扩展阅读:
在进行仪器连接完以后的实验操作中,我们还需要加一步很重要的操作。就是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我们做法如下:
1、首先将胶塞塞紧试管口,然后将导管的另外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紧试管外壁,观察烧杯内的现象,如果说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就说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那么当你松开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在导管的内部出现一段水柱,或者说导管内的液面是上升的,这也证明了装置气密性的良好。
❺ 高中化学装置连接,为什么排气口后还要加干燥装置
你首先要明确“保证气体干燥”的本质目的:说明该实验(准确说就是该气专体反应)是不允许有水属参加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在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是不能有水蒸气存在的。至于你说的“外界的水蒸气不应该进来”,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你无法保证实验过程中气体总是以较大的流速向外走(比如实验刚开始时与实验结束前),因此由于装置内的气体和空气连通,水蒸气是可以进来的。如果更严格的说(理论上),除非气体流速达到无限大,否则你不能说气体绝对不会倒流。
❻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 2 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A的目的是__
(1)干燥CO 2 气体;没有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变浑浊;变红 |
❼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1)
一般原则:
①程序
气体发生装置
→ 除杂
→ 干燥
→ 收
集、性质实验
→ 尾气的处理
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
杂,则先净化后干燥;若用加热除杂,
则干燥在前,若有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
据题意而定.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
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
体直接排空.
若制备的物质需很干燥无
水份,则需在尾部加装干燥管,以防空气中
的水蒸气进入.
②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
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
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
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③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
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
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
处理等.
④加热操作: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
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还原
CuO,CO
还
原
Fe
2
O
3
;二是保证产品纯度,
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移后灭”的原
则.
(
2
)思维过程:原理→反应物→仪器装置
→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如:
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实验目
的是什么?
②所用反应物:名称、状态、代替物(据实
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
行全面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⑤实验现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观察;
❽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1)
一般原则:
①程序
气体发生装置
→ 除杂
→ 干燥
→ 收
集、性质实验
→ 尾气的处理
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
杂,则先净化后干燥;若用加热除杂,
则干燥在前,若有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
据题意而定。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
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
体直接排空。
若制备的物质需很干燥无
水份,则需在尾部加装干燥管,以防空气中
的水蒸气进入。
②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
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
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
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③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
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
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
处理等。
④加热操作: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
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还原
CuO,CO
还
原
Fe
2
O
3
;二是保证产品纯度,
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移后灭”的原
则。
(
2
)思维过程:原理→反应物→仪器装置
→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如:
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实验目
的是什么?
②所用反应物:名称、状态、代替物(据实
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
行全面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⑤实验现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观察;
❾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 2 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连接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3.(5分)(1)干燥CO 2 气体没有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变浑浊变红
❿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 (1) 一般原则: ①程序 气体发生装置 → 除杂 → 干燥 → 收 集、性质实验 → 尾气的处理 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 杂,则先净化后干燥;若用加热除杂, 则干燥在前,若有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 据题意而定。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 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 体直接排空。 若制备的物质需很干燥无 水份,则需在尾部加装干燥管,以防空气中 的水蒸气进入。 ②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 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 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 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③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 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 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 处理等。
④加热操作: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 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 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 H 2 还原 CuO,CO 还 原 Fe 2 O 3 ;二是保证产品纯度, 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移后灭”的原 则。 ( 2 )思维过程:原理→反应物→仪器装置 →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 如: 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实验目 的是什么? ②所用反应物:名称、状态、代替物(据实 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 行全面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 ⑤实验现象: 自上而下, 自左至右全面观察;
与实验装置的连接目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轴承蜕皮怎么
发布:2025-09-18 06:23:30
浏览:326
x5排气阀门
发布:2025-09-18 06:22:48
浏览:491
铁桶改成工具箱
发布:2025-09-18 06:07:48
浏览:855
轴承运输多少钱
发布:2025-09-18 06:07:04
浏览:731
进水阀门怎么包
发布:2025-09-18 05:58:28
浏览:512
自动扣紧装置
发布:2025-09-18 05:57:10
浏览: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