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鼓”字怎么组词
鼓动、鼓舞、鼓励、擂鼓、鼓噪、鼓掌、鼓手、铜鼓、手鼓、战鼓、锣鼓、腰鼓、鼓乐、捣鼓、鼓吹、鼓包、鼓捣、堂鼓、渔鼓、板鼓、耳鼓、更鼓、鼓角、鼓师、鼓弄、传鼓、鼓弹、会鼓、鼓尾、田鼓、飘鼓、鼓鼻、鼓漏、鼓涌、鼓掇、鼓怒、鼓惑、鼓山、石鼓、军鼓
1、鼓动
【拼音】[ gǔ dòng ]
【解释】一是扇动:小鸟~翅膀。二是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宣传~。经他一~,不少人都去学习电脑了。
2、鼓舞
【拼音】[ gǔ wǔ ]
【解释】一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人心。~士气。二是兴奋;振作:令人~。欢欣~。
3、鼓励
【拼音】[ gǔ lì ]
【解释】激发;勉励:车间主任~大家努力完成增产指标。大家的赞扬给了他很大的~。
4、擂鼓
【拼音】[ léi gǔ ]
【解释】亦作“攂鼓”。急击鼓。
5、鼓噪
【拼音】[ gǔ zào ]
【解释】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一时。
『贰』 爱迪生发明了什么
爱迪生发明创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美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叁』 爱迪生幼儿科学发现室的内容与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和小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做中学”内容标准》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课程内容涵盖物质世界、生命科学、地球宇宙、技术与综合四大领域,共有10(或12)个主题,并相应的从幼儿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中精选了80(或96)个科学项目。通过教学PPT引领幼儿逐步进行操作、思考、交流、梳理等活动,帮助幼儿观察和认识身边的物质世界、生物世界、技术世界,以及虽然遥远但是充满兴趣的地球和宇宙,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幼儿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力求体现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以及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性,让幼儿在轻松的生活、游戏中学习,主动建构初步的知识体系和有益经验。
活动计划总表 年段 学期 主 题 十二大主题 十大主题 小班 上学期 水 ▲空气 × × 下学期 生物 工具 水 生物 中班 上学期 ▲力 磁 工具 磁 下学期 光 设计 光 设计 大班 上学期 电 地球宇宙 电 地球宇宙 下学期 机械 综合实践 机械 综合实践 爱迪生幼儿科学发现室各个模块目标功能
1.科学发现模块
智慧学堂幼儿教育课程体系是基于建构主义和STS(科学、技术、社会)理论而研发的一系列幼儿教研工具和活动。由“幼儿科学发现课程系列”、“幼儿科学探究课程系列”、“幼儿玩具课程”三大部分构成。构建主义和STS理论重在将科学知识、动手技能、社会能力融合于教育体系之中,奠定大脑发展基础,促进系统性思维形成,在兴趣的基础上将学习与活动科学结合,是西方国家前沿而成熟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科学发现课程系列”完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贴近幼儿园教育课程及情境。针对系列课程和游戏,配有《教师指导手册》、《幼儿游戏指导手册》、《游戏记录表》等全套教学资料,教师上手极快,并可与时下园内教育紧密结合,系统的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进行授课指导。发现课程作为国内幼教领域最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课程,是幼儿园内教育的必要补充。
2.科学探索模块
“幼儿科学探究课程系列”重在培养幼儿的手脑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主体教学内容,系统化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通过符合、吸引年龄段孩子的各类教具和活动,鼓励、启迪幼儿主动求知和思考,在娱乐和思考中掌握各类知识、技能及各类社会能力。是将幼儿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重要支柱。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实现小手运动从简单到精密动作的灵活和协调性。
3.科技创新模块
幼儿虽然不明白科技创新的内在含义,但是科技产品对幼儿的思维发育有重要作用。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要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4.展示模型
我们展示模型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孩子直观的了解模型的功能、使用方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熟悉社会人物角色、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安全意识、时间观念等思维,支持孩子在探索中产生的新想法,训练知觉、激发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成为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爱迪生幼儿科学发现室课程目标 主题 课时安排 活动中蕴含的科学概念或基本技能 水 1.观察水 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2.我来为水量体温 用水温计可以准确的测量水的温度。 3.比较水的多少 用容器可以测量水的多少。 4.让小水轮动起来 流动的水有力量,可以让小水轮动起来。 5.沉的与浮的 相同体积的物体,沉到水底的比浮在水面上的要重。 6.水中小船 水的浮力可以使小船浮在水面上。 7.糖在水里不见了 水能溶解糖、盐等,形成糖水、盐水。 8.让水变得更干净 大小石块、海绵和滤纸都是用过滤的方法让水变干净的。 ▲
空气 1.捉空气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并占据一定空间。 2.小小魔法杯 空气对周围的物体有压力。 3.小吸盘,力气大 吸盘在空气压力帮助下粘在光滑物体上或把它吸起来。 4.吸盘搬运 5.空气动力小车(一) 被压缩的空气有力量。压缩得越厉害,力量越大。 6.空气动力小车(二) 7.小小降落伞 降落伞受到空气向上托的力量,所以慢慢的落下来。 8.愤怒的小鸟,起飞吧 快速旋转的螺旋桨让飞机上下方空气的力量发生变化,所以飞起来的。 生物 1.认识昆虫 昆虫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2.昆虫聚会 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判断蝴蝶、蟑螂、蝗虫、甲壳虫等等都是昆虫。 3.种萝卜 大多数植物的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并经历一定的生长过程,一般是:种子萌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4.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贯穿于它们整个生命周期,并且它们在不断地生长和繁殖。 5.认识植物的叶子 植物有多种多样的外部特征 6.制作植物叶子标本 会用标本夹制作植物叶子标本。 7.看一看,摸一摸 眼睛让我们看清东西;皮肤能让我们感受到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变化。 8.听一听,摸一摸 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并辨别出外界不同的声音。 工具 1.认识工具(一) 拧不同的螺栓时,要选用大小、形状不同的螺丝刀。 2.认识工具(二)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多种工具一起使用可以帮我们做更多的事情。 3.快乐的小乌龟 组装材料或制作小作品时,要选择恰当的工具。 4.聪明的蜗牛 5.超市购物车 6.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7.鸵鸟 8.超级直升机 磁 1.咔嚓咔嚓粘上了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都可以吸引铁制成的物体。 2.比比谁的力气大 磁铁两极的吸铁能力最大,中间的吸铁能力最小。 3.神奇的磁悬浮 环形磁铁相同颜色的两个面不能吸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是相同的磁极。 4.磁铁小火车 将两个磁铁的两极相接近时,可以出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不同现象。 5.听话的回形针 磁力能穿透纸板、塑料板等吸起铁制成的物体。 6.磁力迷宫 7.指南针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针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8.大自然的“指南针” 大自然中的树的年轮、青苔等也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力 1.猴子天平 当两边的重量相等时,猴子天平就会平衡。 2.小猴买香蕉 3.搭建平衡小塔 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 4.让陀螺转起来 陀螺直立旋转时最稳定,一旦倾斜就会很快停下来。 5.神奇的力 骨牌倒下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量传递给后面的骨牌,骨牌就连续倒下去了。 6.神奇多米诺 7.滑坡车 小车在同一轨道上滑行时,坡度越高,下滑的速度越快,滑行的距离越远。 8.滑坡车比赛 光 1.好玩的平面镜 平面镜摆放方法不同,照出的物体像的数量也不一样 2.光的反射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照射方向。 3.万花筒 万花筒是在三块平面镜的作用下才形成多彩图案的。 4.放大镜 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更大、更清晰的像。 5.双目望远镜 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形成的像更接近我们的眼睛,所以可以清晰的看见它。 6.单目望远镜 用不同的镜片可以做成不同倍率的望远镜。 7.组装显微镜 显微镜里面有多组光学镜片,可以看见很小很小的东西。 8.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 设计 1.设计字母、数字造型 一个作品需要多个零件组合而成,选择合适的零件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作品。 2.图形的组合与分割 选择不同的连接件做顶点,可以拼插出不同图形。 3.搭建跷跷板 跷跷板的支点一般位于中间位置。 4.搭建摩天轮 摩天轮一般设计成近似圆形,它是围绕中心轴转动的。 5.搭建小天平 等臂天平两侧的力臂是相等的。 6.搭建一座小桥 三角形结构可以使桥更稳固。 7.搭建滑梯 设计合理的高度可以使滑轨车更平稳的下滑下来。 8.创意设计 能够自己设计并搭建出一个小作品。 电 1.小灯泡亮起来 电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2.触控、磁控电路 可以用手控、触控、磁控等多种方式控制电路。 3.比比谁的灯泡亮 不同的连接方式,小灯泡的亮度可能会不一样。 4.认识导体、绝缘体 有些物体容易导电,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5.电扇与飞碟 电能让小电机转起来。 6.报警器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合理的组装,可以制作成不同的电子作品。 7.音乐盒 8.收音机 地球
宇宙 1.认识地球 地球在不停的转动。太阳光照到的地方是白天,照不到的地方是黑夜。 2.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其余的是陆地。 3.太阳 太阳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这些光和热也就是太阳能,为地球提供了无尽的能量。 4.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5.观察月相 月亮绕着地球转动,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的样子会发生周期性的圆缺变化。 6.了解航天 宇航员去太空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7.人类对宇宙探索 人类要实现上天的愿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要有强大的运载工具;二、要有可搭载宇航员的航天器;三、认识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找到防护措施。 8.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载人航天事业已取得很高的成就。 机械 1.齿轮、连杆传动 同密度齿轮咬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带动。 2.链条、皮带传动 通过皮带可以让两个轮子一起转动起来。 3.升降机(一) 选择合适的零件、恰当的传动方式、进行合理的组装,可以搭建出不同的机械装置。 4.升降机(二) 5.抽水泵(一) 6.抽水泵(二) 7.大风车(一) 8.大风车(二) 综合实践 1.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能够完成多种动作,如:前进后退、捡东西、吹口哨、踢腿、跳舞等。 2.造纸机 纸张可以循环利用,废纸经过加工可以生成再生纸。 3.星座仪 星座仪可以帮我们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认识各种星座。 4.绿色能源 大自然中有多种能源,各种能源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5.风力发电装置 借助风的力量带动发动机工作,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6.风帆车 太阳能风帆车是借助太阳光和风的力量前进的。 7.空气水动力系统 被压缩的空气和水能够产生力量让装置工作起来。 8.直立气象站 了解风力、风向、降水量、温度等气象。 9.火箭 了解火箭结构、功能。 10.天文望远镜 了解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肆』 蜗牛有没有大脑
蜗牛那个【脑神经节】算是【大脑】吗?
什么叫做【大脑】?——【大脑】又称端脑,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这么复杂的构造是一个小小的【脑神经节】能取代的吗?
【脑神经节】只能控制生存的基本要素——吃喝拉撒
我说的话或许是太冲了点,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大脑】和【脑神经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伍』 蜗牛的记忆力多久
池塘蜗牛不具备更复杂生物的记忆能力,但他们能够记起经历,并从中学习。
实验中,Sorg和同事将水生蜗牛放入水箱中,一些水箱中添加有甲基苯丙胺,一些则只是普通的水。作为水生生物,蜗牛主要通过皮肤呼吸,但当缺氧时,其通常会将呼吸管伸出水面。
『陆』 蜗牛靠什么呼吸
蜗牛通过虹吸管进行呼吸。
蜗牛的肺实际上是一个位于壳内套膜里的高度血管化的腔。它通过条有开口的管子与外界相连。这条管子被称作虹吸管,位置接近蜗牛的前部。套膜内的肌肉通过虹吸管吸进和排出空气。
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内脏团间,形成1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称为“外套膜腔”。蜗牛的呼吸器官就藏於外套膜腔内,有时透过蜗牛的壳,隐约可以见到壳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网,大多位於前侧,靠近头部的方向,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外套膜腔会在壳口处形成1个开口,称为“呼吸孔”,这是气体进出的地方。仔细观察,呼吸孔常会一开一关,就像是蜗牛呼吸用的“鼻子”;而当蜗牛缩进壳内时,还是会将呼吸孔的开口留於壳口处以便呼吸。
(6)通过机械装置共享的蜗牛脑中的扩展阅读:
蜗牛也会紧张——并且这种压力状态对其健康也有负面影响。科学家已经发现,多种压力会造成黏滑的腹足类动物的记忆损伤。
一支科学团队把塘螺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给塘螺造成不同的压力感:有的烧杯过度拥挤,有的烧杯装的是低钙水,还有的烧杯既拥挤且盛的是低钙水;而烧杯的变化对于氧气含量无关紧要。
之后,该团队把蜗牛放入一个宽敞的烧杯中(含有正常钙浓度的水),训练蜗牛不要为了呼吸空气而向上爬——这对于塘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它们能通过自己的皮肤在水下获得氧气。
每当塘螺将它位于保护壳下的呼吸孔伸出水面呼吸时,研究者便会温柔地戳它一下。蜗牛要接受一个测试:它们能否只在水下摄入氧气?研究人员将结果在线报告于11月6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蜗牛在单个压力源的环境下受训后,可以记住训练内容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被置于多个压力源环境中的蜗牛无法形成跟训练内容有关的记忆,尽管在训练中,它们也会浮出水面呼吸。
因为蜗牛大脑感受压力的方式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大脑,这一发现也有可能应用于人类的思维模式——当人被关闭在拥挤的会议室中且又饿又累时,会努力获取一些重要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重压让蜗牛健忘
『柒』 爱迪生发明了什么
1)同步发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由于爱迪生本身是电报技师,便著手改良传统发报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在无线电还没有发展的当时,同步发报机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2)改良电话机
我们都知道,现代电话是由贝尔所发明的,事实上,电话能够清晰的接收与发话,要归功于爱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突破传统的窠臼,制造出碳粉送话器,一举提高了电话的灵敏度,音量,接收距离,否则,我们现在打电话时还是会常常:喂!喂!听不到啊,听不清楚啦。
(3)留声机
1877年12月的一个夜里,梦罗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微微颤抖着,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留声机第一次留下了声音,这项伟大的发明,不用多作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应用面有多广。法国政府,还因此授与爱迪生爵士的头衔呢!后来,爱迪生又多次改良留声机,直到将滚筒式改成胶木唱盘式为止,这中间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喔!
(4)电灯——光明的使者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
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19世纪80年代中期,爱迪生的电灯事业获得了成功,这一成功比以往任何成就给他带来的声誉都大。在80年代中期以前,他很少有失误,中期以后,尽管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失败也是屡见不鲜的。爱迪生最不值得称赞的行为之一就是他批评交流电,说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死亡与损伤,但他未加具体说明。所以有人说,“像他这样一个自己搞出了许多发明创造的人竟然对别人的新发明大加攻击,这是很矛盾的事。”他反对使用交流电而赞成直流电,因而在一场激烈而固执的论战中败北。在这方面,反映出了爱迪生成为名人之后渐渐滋生的顽固守旧的缺点。
(5)复印机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奇妙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清楚的字迹。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8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
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
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
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
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
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
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
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
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
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
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
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
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
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
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
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
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
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
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
美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
,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
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
”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
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
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
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
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捌』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从小就对机械有着天生的爱好,从小就喜欢拆拆弄弄。他 们尤其对一些旧时钟、磅秤最感兴趣。不过威尔伯比奥维尔长4岁,威 尔伯常常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子们交往。奥维尔也有自己的好友。在家里,两兄弟自然玩在一块了。
1878 年 6 月,他们全家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搬到了依阿华州的锡德腊皮兹市,住在该市的亚当街。圣诞节莱特兄弟的爸爸给他们带回了一个"蝴蝶“玩具,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爸爸当场做了表演。
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为了改善家庭设施和环境,威尔伯和奥维尔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着。兄弟俩先埋头画好图样,又四处寻找修缮房屋的材料,并承担所有房子加工的车床活。他们不仅很快修建起一个舒适的前廊,并用花卉点缀走 廊的两侧,而且还重新装修室内,改变房间的布置。
1884年他们全家从印第安纳州的里士满搬到了俄亥俄州。莱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没有得到文凭。奥维尔大学第三年(1889)就退学了,在哥哥的帮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维尔伯任编辑而奥维尔则是一部周刊West Side News(几个月后成了Evening Item晚报)的出版商。
1890年初,他们研究报纸杂志的文章以及德国Otto Lilienthal的飞行器概念图。他们对飞行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在家里, 大人们总是热情鼓励孩子们去追求知识,去调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现象。 换了另一个家庭环境,我们的好奇心也许早在它结出果实以前就被扼杀 了。”莱特兄弟高中毕业后办起了“代顿周报”。聪明的他们把报纸办得红红火火,但他们朝思暮想的还是机械。
1894年,他们把报纸典当给一家通讯社,开起了莱特自行车修理店(后成为莱特自行车公司)。从此他们开始从事自己梦想的事业。
1896年5月,他们关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学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飞机模型的试飞、芝加哥工程师和致力于飞行研究的权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边几部飞机模型的试飞。
1899年5月,威尔伯给史密斯索尼安学院写了封信请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书籍。基于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图和灵感,莱特兄弟开始了他们的机械航空试验。莱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论研究就开始动手实践,他们的自行车店员Charlie Taylor成为了小组的重要一员,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飞机引擎。
莱特兄弟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飞行物——鸟类学习。他们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当年他们提出的许多新颖想法,都在以后的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莱特兄弟开始了飞行器的研制。在无法得到别人资助的情况下,他们用自行车生意赚来的钱进行飞机的研制。兄弟俩的配合是完美无缺的。哥哥威尔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拥有工程师的细致和谨慎;弟弟奥维尔则富有艺术家的想象力,敢于不断创新。
两颗智慧的大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尔伯所说:“奥维尔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简直是共同思维,就和一个人一样。两兄弟认为飞机能不能顺利飞行,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和控制它在飞行过程中各种受力间的平衡。
维尔伯·莱特用一张水平放置的纸演示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静空气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它一定是平稳落下,但理想条件是很罕见的,任何一点气流都会使得纸张翻转和飘荡。对于飞机来说,完全理想的空气条件下,要实现上天并不难,但是天空中总是存在风,这就使得实现飞机飞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调节飞机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别是飞机的重心和升力受力点之间的关系。
最初兄弟俩努力制造全尺寸的滑翔机,接连四个夏天,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旅行,目的地是个与世隔离的岬角。气象部门向他们建议,岬角风力大,是有利的练习场。之后不久,他们制作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他们又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种摆动舵,可以用来操纵横轴。
莱特兄弟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始终是一体的,他们共享发明成果和荣誉。细心的传记作者James Tobin发现威尔伯1899-1900年写的“我的”机器和“我的”计划之后全部由第一人称单数改成了复数的“我们”和“我们的”,他说“很难想象奥维尔这么聪明出众的人是以何种力量成功的,从俄亥俄州一个小店到和资本家、总统们商议,奥维尔做到了,他从始至终都是位领导者。”
1900年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们制造了3架滑翔机并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达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在此期间,他们的滑翔机多次滑翔距离超过1000米。在当时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成就。
经过不断钻研,不断改进,莱特兄弟不仅迅速掌握了当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1903年夏季开始,莱特兄弟着手制造这架著名的“飞行者一号”双翼机。动力飞行首先需要一台发动机,但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飞机的发动机出售,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冒险制造航空发动机。
1903年12月17日。这天清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还在沉睡,天气寒冷,刮着大风,空旷的沙滩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个带着巨大双翼的怪家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空旷的场地上冷冷清清,到现场观看的只有5个人。10时35分,一切准备就绪。为了能够率先登机试飞,兄弟俩决定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谁先登机,结果弟弟奥维尔赢了。
奥维尔爬上“飞行者一号”的下机翼,俯卧于操纵杆后面的位置上,手中紧紧握着木制操纵杆,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动它滑行。飞机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先是剧烈震动,几秒钟后便在自身动力的推动下从“斩魔丘”上缓缓滑下,在飞机达到一定速度后,威尔伯松开手,飞机象小鸟一样离地飞上了天空。虽然“飞行者一号”飞得很不平稳,甚至有点跌跌撞撞,但是它毕竟在空中飞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滩上。接着,他们又轮换着进行了3次飞行。
在当天的最后一次飞行中,威尔伯在30千米的风速下,用59秒飞了260米。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成功了!不幸的是,几分钟后,一阵突然刮来的狂风把“飞行者”1号掀翻了,飞机严重损坏,但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飞行者一号”是一架双翼飞机,它的两个推进螺旋桨分别安装在飞行员位置的两侧,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操纵系统采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的鸭式布局,这也正是莱特兄弟对航空事业的最伟大的贡献所在。李林达尔必须移动自己的身体,靠改变重心来操纵飞行器飞行,而“飞行者一号”的飞行员则通过机械装置使整个翼尖卷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飞机的爬升和俯冲依靠安装在飞机前部的一对双翼升降舵;一对方向舵与机翼卷曲机构互相连接在一起,安装在驾驶员身后。现代飞机转弯和做机动动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从这第一架飞机上找到,尽管它是那么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