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
装载机起重臂是滑移转向装载机最终发挥作用的部件。这些起重内臂及其关联的液压容装置设计用来支持各种工具,不仅仅限于铲斗。起重臂的提升能力与其他机器部件严格匹配,以便操作人员可以提起负载,而不是机器本身。
大多数卡特彼勒滑移转向装载机和多地形装载机采用所谓的轴向升力起重臂设计。这些起重臂通过两侧各一个销与机器连接。这些销使铲斗沿着一个弧形路线提升。当铲斗开始提升时,它首先向外移动,远离机器。当铲斗上升到高于固定销的高度时,它会向车身方向靠拢。
当铲斗位于下方位置时,铲斗靠近车身收回,使机器更加稳定和紧凑,便于将负载四处移动。随着铲斗升起,它会远离车身,然后向上举直。这样能够扩展机器的工作范围,更易于将装载的物料放入卡车中部或将货盘放入货架深处,这就是为什么卡特彼勒最近推出的滑移转向装载机采用了新式垂直起重联动装置。对于垂直起重机来说,铲斗从收缩位置启动——这一点与轴向升力起重机工作方式相同。但是,当铲斗到达操作人员水平视线附近位置时,它会远离车身向外移动大约0.6米。然后,铲斗几乎会垂直上升,一直达到其325厘米的最大高度。
⑵ 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原发布者:韩晨
装载机液压系统
1装载机整机液压系统的应用装载机整机液压系统实验测试的工程背景及意义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中重要的机种,是一种集铲、运、装、卸作业于一体的自行式机械。今后轮式装载机仍将是工程机械中最重要的机种之一。一个液压系统是由多个元件相互连接而成的,每个元件的工作性能往往不能代表整个液压系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整机液压系统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实验准备及实验过程实验在实验室、试验沙场、野外原生土实验现场等场地进行。具体如下,针对产品特点设计了实验方案。对装载机液压系统如下参数进行了分工况测量,测量参数为:工作泵出口压力;动臂油缸无杆腔压力‘动臂油缸有杆腔压力;转斗油缸无杆腔压力;转斗油缸有杆腔压力I转向泵出口压力;转向器人口压力;转向油缸压力;先导控制减压阀控制压力;动臂的角位移。分别在如下工况下进行测试空载工况;①标准载荷工况;②沙场实时装载工况;③野外原生土实时装载工况。2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实验分析概述如图1所示为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它由四个部分组成;1转斗液压缸;2动臂液压缸;3动臂液压缸换向阀;4转斗液压缸换向阀;5单向阀;6液压泵;7滤油器;8溢流阀;9缓冲补油阀;10油箱
⑶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的难点在哪
1、 引言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主要机种之一,广泛用于建筑、矿山、水电、桥梁、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国外装载机发展迅速,而我国装载机在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可靠性、结构设计强度等方面[1,2]。由于采取“类比试凑”等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容易形成设计中的“人为”应力集中点,造成机构整体强度的削弱甚至破坏。按这种设计生产出的产品,外观上看上去很强壮、刚性很好,但却有内在的设计缺陷,使用过程中常因工作装置结构强度等原因,产生开焊、甚至断裂等破坏,致使工作装置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将以SDZ20型装载机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在典型工况下用MARC软件进行静态结构分析,获得工作装置整体的应力及变形分布。其结论对该种结构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工作装置结构受力破坏与力学特征
2.1工作装置的结构
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横梁、支撑、摇臂、拉杆等组成。各构件之间由铰销联接,有相对转动。为了增强摇臂、支撑的刚度,在摇臂及支撑之间有筋板连接,在计算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体。动臂上铰点与装载机前车架铰接,中部铰点与举臂油缸铰接;摇臂上铰点与翻斗油缸铰接。用MARC对其做有限元静力分析中,认为工作装置各铰接处没有相对转动。动臂是工作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其截面形状为矩形;又因其长、宽方向远大于厚度方向,故可以用板壳元对动臂进行离散。横梁截面为箱形,为焊接结构。摇臂和支撑也是焊接结构,其焊接板的截面均为矩形。考虑各构件的厚度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的厚度,可以认为均为板类零件。
2.2结构受力与破坏特征
装载机整体结构为对称结构。分析装载机插入、铲起、举升、卸载等的作业过程可知,装载机载初铲时,工作装置受力最大。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外界载荷为不变载荷,主要是物料的重量以及机构自重。由于物料种类和作业的条件不同,装载机工作时铲斗切削刃并非均匀受载,一般可以简化为两种极端情况:(1)认为载荷沿切削刃均匀分布,并以作用在铲斗切削刃中点的集中载荷来代替均布载荷,称其为对称受载情况;(2)非对称受载情况,由于铲斗偏铲、料堆密集情况不均,使载荷偏于铲斗一侧,通常将其简化为集中载荷作用在铲斗最边缘的斗齿上。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是偏于安全的。当结构受力超过其极限载荷,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直至开裂(焊接部位)或断裂。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工作装置作为装载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强度和刚度必须有充分的保证。根据工作装置的结构特征,建立起与其对应的有限元模型。
3.1单元类型的选取有限元网格划分
工作装置的各板厚度均匀,且长宽相比较小的多。根据经典薄壳理论假设,厚度小于中面轮廓尺寸1/5的为薄板。因此可以采用空间板壳单元进行网格划分。考虑四边形单元比三角形单元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而三角形单元比四边形单元更利于拟合过渡,所以采用四边形单元与三角形单元混合进行网格划分。
有限元网格按照“均匀应力区粗划、应力梯度大的区域细划”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给定尺寸自动划分后,对局部(如尖角和轴承孔等部位)进行细划。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3.2边界条件的施加
边界条件包括两方面:边界载荷和边界约束。取额定装载量,按静力等效的原则将力施加在铲斗尖内移约100mm处中部。在初铲转斗时,可认为举臂油缸和翻斗油缸都不动,动臂的两个铰销部位和摇臂的铰销部位无相对移动。
3.2.1边界载荷
额定装载为2×104N。联合铲取的工况进行加载。根据以上假设,可以计算出铲斗所受水平力Rx和垂直力Ry。
水平力(即插入阻力)的大小由装载机的牵引力确定
Rx=Pkpmax=4000N 式中,Pkpmax为装载机的牵引力。
垂直力(即铲起阻力)大小受装载机的纵向稳定条件的限制。
Ry=GL1/L=58800x1300/2615.8=26974N 式中,G——装载机自重,为6000kg(58800N)。
L1——中心到前轮水平距离,为1300mm。
L——垂直力作用点到前轮水平距离,为2615.8mm 。
考虑到铲斗的特殊性,对其变形及破坏不予考虑。根据圣维南原理,局部载荷不影响远处应力场的分布,可以知道,在铲斗尖部附近所施加的点载荷不会影响除去铲斗外的工作装置的应力分布。所以这种加载方式是可行的。
3.2.2边界约束
根据假设,举臂油缸和翻斗油缸不动。这样,在油缸与工作装置的铰接处和动臂与前车架的铰接处分别施加对应的边界条件。
3.3材料性能参数的确定
SDZ20型装载机工作装置构件所用的材料为16Mn(包括动臂、摇臂、支撑、横梁和各筋板、加强板)和Q235(拉杆),变形在弹性范围内,对应各构件分别施加所需材料常数:
4、 结果分析
用MARC软件对工作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整个工作装置的整体应力应变场、变形场分布,图3给出了工作装置的局部等效应力分布。
由结果可知,该装置的结构完全满足了强度要求。各构件情况是:动臂的危险点在动臂下铰点及动臂与举臂油缸铰接处附近,应力值已经分别达到142.5MPa和118.9MPa,偏载时应力值达到184.5 MPa和153.6 MPa,是正载时的1.29倍,且偏载的一侧与横梁焊接部分出现应力集中,其值已达到100 MPa;摇臂的危险点在摇臂与拉杆铰接处,应力已达91.7 MPa;横梁的危险点在横梁与动臂的铰接处,应力值已达65.2 MPa;拉杆的危险点在与摇臂铰接处,应力值已达107.2 MPa。同时,在偏载时,动臂承载了由于偏载所产生的大部分扭矩,而其他构件在偏载时的应力集中相对减小。即使这样,最大值仍远小于屈服应力,设计是偏于安全的。
⑷ 装载机的组成以及各部分零件
装载机的组成为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前、后驱动桥,简称四大件。
1、发动机。
2、变矩器上有三个泵,工作泵(供应举升,翻斗压力油)转向泵(供应转向压力油)变速泵也称行走泵(供 应变矩器,变速箱压力油),有些机型转向泵上还装有先导泵(供应操纵阀先导压力油)。
3、工作液压油路,液压油箱,工作泵,多路阀,举升油缸和翻斗油缸。
4、行走油路:变速箱油底壳油,行走泵,一路进变矩器一路进档位阀,变速箱离合器。
5、驱动:传动轴,主差速器,轮边减速器。
6、转向油路:油箱,转向泵,稳流阀(或者优先阀)转向器,转向油缸。
7、变速箱有一体的(行星式)和分体(定轴式)两种。
(4)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设计扩展阅读:
选用原则:
1、机型的选择:主要依据作业场合和用途进行选择和确定。一般在采石场和软基地进行作业,多选用轮胎装载机配防滑链。
2、动力的选择:一般多采用工程机械用柴油发动机,在特殊地域作业,如海拔高于3000m的地方,应采用特殊的高原型柴油发动机。
3、传动型式的选择:一般选用液力—机械传动。其中关键部件是变矩器形式的选择。中国生产的装载机多选用双涡轮、单级两相液力变矩器。
4、在选用装载机时,还要充分考虑装载机的制动性能,包括多个在制动、停车制动和紧急制动三种。制动器有蹄式、钳盘式和湿式多片式三种。
制动器的驱动机构一般采用加力装置,其动力源有压缩空气,气顶油和液压式三种。常用的是气顶油制动系统,一般采用双回路制动系统,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⑸ 轮式装载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为轮式装载机总体结构示意图,装载机一般由车架、动力传动系统、行走装置、工作装置、转向制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发动机1的动力经变矩器2传给变速箱14,再由变速箱把动力经传动轴13及16分别传到前后桥10,以驱动车轮转动。内燃机动力还经过分动箱驱动液压泵3工作。工作装置由动臂6、摇臂7、连杆8、铲斗9、动臂液压缸12和摇臂液压缸5组成。动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安装了铲斗,动臂的升降由动臂液压缸来带动,铲斗的翻转由转斗液压缸通过摇臂和连杆来实现。车架11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铰销4连接,依靠转向液压缸可以使前后车架绕铰销相对转动,以实现转向。从装载机的总体结构图可以看出,装载机可分为:动力系统、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装载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性能的优劣不仅与工作装置机械零部件性能有关,还与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性能有关。动力系统:装载机原动力一般由柴油机提供,柴油机具有工作可靠、功率特性曲线硬、燃油经济等特点,符合装载机工作条件恶劣,负载多变的要求。机械系统:主要包括行走装置、转向机构和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以燃油为介质,利用油泵转变为液压能,再传送给油缸、油马达等转变为机械能。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对发动机、液压泵、多路换向阀和执行元件进行控制的系统。液压控制驱动机构是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将微小功率的电能或机械能转换为强大功率的液压能和机械能的装置。它由液压功率放大元件、液压执行元件和负载组成,是液压系统中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的核心。
⑹ 求ZL30装载机工作装置及其主要部件设计CAD图,非常感谢,急用
ZL30装载机工作装置的
主要的要求部件
那好
⑺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
装载机的铲掘和装卸物料作业是通过其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和转斗油动臂油缸等组成。整个工作装置铰接在车架上。铲斗通过连杆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
动臂与车架、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的翻转和动臂的升降采用液压操纵。
装载机作业时工作装置应能保证:当转斗油缸闭锁、动臂油缸举升或降落时,连杆机构使铲斗上下平动或接近平动,以免铲斗倾斜而撒落物料;当动臂处于任何位置、铲斗绕动臂铰点转动进行卸料时,铲斗倾斜角不小于45°,卸料后动臂下降时又能使铲斗自动放平。
综合国内外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即按连杆机构的构件数不同,分为三杆式、四杆式、五杆式、六杆式和八杆式等;按输入和输出杆的转向是否相同又分为正转和反转连杆机构等。
土方工程用装载机铲斗结构,其斗体常用低碳、耐磨、高强度钢板焊接制成,切削刃采用耐磨的中锰合金钢材料,侧切削刃和加强角板都用高强度耐磨钢材料制成。
铲斗切削刀的形状分为四种。齿形的选择应考虑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于更换等因素。齿形分尖齿和钝齿,轮胎式装载机多采用尖形齿,而履带式装开机多采用钝形齿。斗齿数目视斗宽而定,斗齿距一般为150-300mm。
斗齿结构分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中小型装载机多采用整体式,而大型装载机由于作业条件差、斗齿磨损严重,常采用分体式。分体式斗齿分为基本齿2和齿尖1两部分,磨损后只需要更换齿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装载机
⑻ 装载机工作装置仿真研究有什么意义
在对装载机工作装置复优化设计及运动制住址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回顾与综合的基础上,以装载机工作装置反转六连杆机构为例,建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过程的通用数学表达式,对工作装置优化设计的合理方法进行了探索.采用复合形法和黄金分割法对六连杆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利用VisualC++6.0开发了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及运动仿真软件.对优化设计的具体应用技术,如数学模型的建立、目标函数的选择、约束条件的建立、优化方法的选择等进行了阐述.对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六连杆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