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各装置自动化控制台帐

各装置自动化控制台帐

发布时间:2022-09-01 09:07:38

⑴ 仪器仪表台账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计量检测必备制度

计 量 器 具 周 期 检 定 (校准)制度
1 目的
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
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
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计算每次抽检合格 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
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
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 保 养 制 度
1 目的
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
3.1计量器具配备
3.1.1配置策划的依据:
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b)产品销售合同;
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
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3.1.3各部门要在技术部配合下确定配置主要的测量设备,要将已有的测量设备进行
评审,先落实这批设备的配置,对没有的测量设备从用途、计量特性指标、经
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3.1.4测量设备的配置准确度等级、数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余及超高要求的测量
设备应服从统一调配,减少浪费。
3.1.5在对测量设备进行配置策划时,还须考虑如何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优先考虑本
系统、本部门提供溯源。
3.1.6涉及到索赔的试验项目,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测试方法须经相关领导确认。
3.1.7各产品项目的质量策划中应包含测量设备配置策划。
3.2测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3.2.1测量设备须有检定合格证,对不合格或超过周检期限的测量设备一律禁止使用;
如遇特殊困难确实不能按时送检又须使用的测量设备,需办理脱检手续,报生
产部批准可适当延期使用;一般延期1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
3.2.2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不得任意拆卸和调整,应立即停止
使用,作好记录,并及时报告技术部,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3.2.3使用者必须熟悉测量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按各装置操作规程或说明书
使用。
3.2.4测量设备运输、使用要注意防震和防潮等技术要求。
3.2.5使用人员应经常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做好保养工作。
3.3测量设备的检定
测量设备的检定按《测量不确定度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
3.4测量设备的降级、报废
3.4.1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降级使用或报废:
对于老产品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组合件性能达不到要求,可作报废处理;更
换部分零件,即能达到低准确度等级的,可作降级使用。
b)由于生产厂家的技术变更,不再生产该型号组合件,又无代用材料,经检定不
合格者予以报废,若准确度等级仍能达到要求,而这部分不影响准确度等级的
部件不符合标准,可以继续使用。
c)使用寿命超过规定年限,而又不再使用的可予以报废。
d)经检定不合格且难以修复的可予以报废或降级使用。
3.4.2需要降级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填写降级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核。
3.4.3申请报废的测量设备,经生产部审核同意后,如属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管
理办法办理有关手续。
3.4.4降级测量设备应在台帐上加以说明,报废的测量设备应贴上明显的禁用标记,
按规定处理,集中存放,以防误用,并销账。
3.5测量设备的封存、启用
对于暂时不用的测量设备,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报生产部审批后,可予以封存停用。封存的测量设备在重新启用时,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批同意并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 合 格 计 量 器 具 管 理 制 度
1 目的
为了控制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不合格,及时对所发现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处置,防止因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避免因此而给顾客带来危害。
2 适用范围
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试设备的不合格控制。
职责
技术部是不合格的控制及实施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负责
对重大不合格的评审,报总经理批准后作出处置;
属于公司自检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确认。
使用部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计量管理人员提
出检定、校准、调整申请,做好标识、记录、处置和追溯。
各部门应及时发现不合格信息,并及时上报技术部,共同制定和实施纠
正措施。
4 控制程序
4.1不合格计量检测体系控制
a) 当计量检测体系中出现不合格项或计量检测体系覆盖范围有所疏漏时,可认
为是不合格的计量检测体系。
b) 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的不合格进行评审,通过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纠正措施,
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 不合格测量过程
a) 不合格测量过程主要包括: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或怀疑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
的任何测量过程;由于不合格未经技术部同意擅自进行更改的测量过程。
b) 经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过程,上报到技术部,由技术部进行标识、隔离、记录、
计量管理者代表、技术部及责任部门共同进行确认,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
定并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4.3 不合格设备的管理
a) 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已经损坏 ――过载或误操作 ――显示不正常 ――功能出现了可疑,测
量数据失真 ――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 ――封印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b) 对出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贴上“禁用”标记,
直到排除不合格原因,并经重新确认后方可使用;如果确认后不合格,由计
量管理员提出并报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作降级、限用或报废处理。
c)属校准范围内的不合格计量器具,由专业公司人员进行调整、修理;对试验
仪器的测量设备送计量检定部门维修检定,检定合格的继续使用,不合格的
作报废处理。
d)对多功能测量设备在一种或几种功能(量程)出现问题时,应停止对这几种
功能(量程)的使用,并贴上限用标记,其它正常功能(量程)档经确认后
可继续使用。
e)当发现确定或怀疑某件测量设备不合格时,计量管理人员应对不合格测量设
备状况进行记录,需要进行具体描述不合格事实或怀疑不合格的证据,为如
何处置提供证据。不合格测量设备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名称、编号、
使用地点以及不合格的具体现象。
4.4不合格设备的评价和重新检测:
4.4.1技术部会同使用部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影响后果进行评价和估计。
a)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重大事故;
b)可能造成浪费大量或贵重原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c)可能造成环境影响。
4.4.2对于以上情况,技术部必须组织计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对不合格测量
设备所检测过的物品或过程进行复测,对是否造成影响及后果严重做出评价
和估计,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评价处置记录,并做出评价结论。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⑵ 设备管理制度 安装工具台账 检测设备台账 急需给来一份。电梯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管理过程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方法。
本制度适用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运输搬运机械以及各种计量器具和检测化验仪器的管理与考核。
2 管理机构、职责
公司建立部门、车间、班组、机台岗位四级管理网络。
2.1 生产部为全厂设备管理的职能科室,其职责是:
a) 建立机械设备台帐卡片和技术档案;
b) 制订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c) 制订年度大、中、小三级维修保养计划;
d)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抓好压力容器,易燃、易爆、放射和污染等设备的管理;
e) 行政部协助对全厂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教育和相关业务技术培训;
f)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范装置;
g) 负责新建项目的设备选型、安装与调试,对闲置设备进行清理、保养,并提出处置意见;
h) 对设备的意外故障组织抢修,对重大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i) 对各车间设备管理工作实施检查与考核。
2.2 车间机修班为车间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
a) 按照年度维修计划对在用设备实施检修、保养;
b) 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的各项记录;
c) 定点定期对在用设备进行巡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d) 检查跟班机修人员执行润滑保养情况;
e) 检查交接班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交接记录;
f) 对突发性设备故障实施抢修,保障设备高效、安全运行;
g) 根据设备运行中的缺陷、隐患,提出年度维修项目计划,并上报公司装备部;
h) 定期维护、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
i) 对跟班机修工和机台维护责任人的设备保养工作实施检查、考核。
2.3 跟班机修工为班组设备的管理责任人,其职责是:
a) 对班组所用设备进行巡点检查,并做好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和交接班手续;
b) 按照设备的润滑技术要求,定点、定时、定量对设备加(换)润滑油;
c) 负责维护设备的安全装置,阻止任何人移动或放宽安全防护装置;
d) 督促机台操作人员定时擦拭设备;
e) 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防止油、气、水的跑、冒、滴、漏;
f) 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对无力排除的故障,在作好记录的同时,及时向车间设备管理负责人报告;
g) 对设备存在的缺陷、隐患向上级部门提出年度检修申请。
2.4 机台岗位洁保员是机台操作人员中负责设备保洁维护的责任人,其职责是:
a) 清理、擦拭设备,保持所用设备的清洁、干净;
b) 及时排除设备运行中的小故障。对无力排除的故障,通知跟班机修人员修理;
c) 对上岗操作的新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辅导;
d) 经常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备和电器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 设备管理内容
设备分级管理:对设备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的难度,将在用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个等级。
3.1 重要设备
本厂的重要设备有:变(配)送电设备、检测化验计量设备。
3.1.1 电气设备管理
电气设备由行政部通过电工班直接管理。
a) 电气设备管理的范围是变压器、配电柜、电动机和输电线路。
b) 用电设备要做好有效接地,输电线路经常检查,电线和接线闸盒无赤裸现象。
c) 电气设备在使用前进行电流测试,以确保三相电流平衡。
d) 电气设备定期清理尘垢,及时更换失灵的开关、按钮、继电器及老化的电子零件、电线等,更换时拉闸断电,挂牌示意。
e) 高压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3.1.2 检测、化验、计量设备管理
a) 检验计量设备由技质部人员实施管理。
b) 检验计量设备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并贴上确认标记方可使用。
c) 定期校准设备仪器,发现设备偏离允许误差时,立即进行检修、调整。
d) 设备仪器在使用后擦拭干净,不得乱丢乱放。
e) 个人使用的卡、尺等计量器具要登记编号,每年进行年检。
3.1.3 压力容器管理
a) 压力容器由生产部实施管理。
b) 压力容器出现故障隐患不得擅自修理和拆装,应及时通知技质部,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c) 按照各种气瓶气罐使用年限定期检查或更换,如发生泄漏和开关阀门失灵,应立即停用或调换。
3.2 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为各车间生产用设备,如:注塑机、笔芯装配机、移印设备等
3.2.1 设备的润滑管理
a) 设备的润滑工作由跟班机修人员负责。
b) 一般机械传动部件每班注入1次润滑油。
c) 各类传动轴承每10天加(换)1次黄油,加油前将轴承擦拭干净,再注入黄油。
d) 齿轮箱、减速箱3个月更换1次润滑油,更换前要清理箱内油污和杂物。
e) 做好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3.2.2 设备的运行管理
a) 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是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措施。跟班机修必须对运行中的主要设备每小时巡检1次,并作好当班的设备运行记录。
b) 上下班时跟班机修与机台操作人员各自做好交接班手续,认真交待设备运行状况。
c) 当班的机台操作人员要掌握设备运行动态,如发现运行异常或精度偏差时应及时调整,无力调整的,要通知跟班机修人员排除。
d) 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禁止非操作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e) 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经常擦洗设备,保持机台整洁,对于用微机测量、控制的精密设备要做好防尘、防震、控湿、控温工作。
3.2.3 一般设备
本厂的一般设备是指辅助性的设备,包括手工工具、自制设备、搬运器具,以及加工精度不高的设备,如台钻、砂轮机等。
一般设备的管理内容如下:
a) 对手工工具实行个人领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凭生产部签发的领用单领取,并记入领用人的帐户。车间、班组等集体领用的工具一律记入车间主任或班组长帐户,同时承担保管责任。
b) 对规定使用年限的工具,如遗失或损坏按其领用年限的长短赔偿。对不规定使用年限的工具一律按原价的75%赔偿。
c) 按照工具使用年限定期以旧换新,除新员工外,没有旧工具而要领用新工具的必须先赔偿后领用。
d) 对平时不常用的,且较贵重的的小型工具设备,由仓库统一集中保管,使用时办理借用手续,用后按时归还。
e) 自制或改装的设备,经验收合格、安装完毕后投入生产,投产应填峻工单。
f) 除手工工具以外的其他一般设备,由车间主任、班组长保管,机修人员定人定物保养维护。
4 设备的维修管理
4.1 设备维修等级:设备维修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维修要求及组织实施形式规定如下:
4.1.1 设备小修:小修理只是对机器设备进行局部修理,通常只更换和修复少量磨损零件,润滑油(脂),调整结构,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小修理采用分散组织的形式,一般由车间负责实施,可以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进行,也可以安排机台轮流停机小修。
4.1.2 设备中修:中修理要更换和修复较多零件,校正和恢复设备的精度。中修理采用混合组织形式,即以责任车间为主,机修车间参加。中修理一般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
4.1.3 设备大修:大修理是对机器设备进行全面修理,要把设备全部拆卸、整修、调节。大修理一般每年度1次,可以采用集中形式,由生产部组织指导,责任车间、技质部等部门共同参加。
4.2 年度维修计划
4.2.1 维修计划编制
设备维修计划由生产部负责编制。维修计划要按年、季、月为时序,以大、中、小修为类别,根据上年度设备修理情况进行编制。
年度设备维修计划表式如下所示:

设备 维修时间 参与单位 维修类别与修理内容
名称 使用单位 小修内容 中修内容 大修内容

4.2.2 维修计划实施
生产部负责全厂年度维修计划的组织实施,具体规定如下:
① 按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分级负责维修。重要设备维修由生产部为主,技质部协助组织实施;主要队设备维修以车间为主,生产部以指导;一般设备维修由班组负责。
② 大、中修理要按照年度计划实施,小修理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灵活安排,但小修理次数不得少于计划数。
③ 对大、中修理的完工项目,由生产部进行鉴定、验收。修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要予以返工。
5 设备登记管理
5.1 所有设备逐台分类、编号、登记、立卡和建档,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帐卡一致,卡物相符。
5.2 设备登记分类原则上按照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动力设备、电器设备、检测设备、运输设备、维修设备分类登记。
5.3 新增设备在向生产部门移交后应尽快建立帐卡,原有设备在厂内调拨转移后也应及时更改帐卡记录。
5.4 财务部应会同生产部对企业设备固定资产每年进行一次清查,确保帐物相符。
5.5 保管好设备档案资料。设备资料一般包括设备出厂质量检验单,安装调试记录,历次修理记录,定期检验记录,改装或调拨迁移记录,设备事故记录等。
5.6 设立设备台帐,以便管理。
6 设备事故处理
6.1 设备事故
凡正式投产使用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设备的部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的,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① 一般事故又称小事故,是指因设备零件松散、磨损或操作不当引起停产,且停产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
② 大事故是指没有搞好保养维修或操作失误导致机部件损坏或电动机等动力设备毁坏而造成生产停止2小时以上的。
③ 重大事故是指设备的关键机件因人为原因严重损毁,导致停产达4小时以上的。
6.2 设备事故处理
① 一般设备事故由跟班机修工处置,并作好维修记录和交接班手续。
② 对于大事故有关责任车间必须及时向生产部汇报,并组织指导下进行抢修。事后要有事故报告和修理记录。
③ 凡发生重大事故时,生产部必须将车间的设备事故情况及时转报公司领导,并在公司分管领导的指挥下组织责任车间和相关部门抢修,力争尽快恢复生产。
7 设备报废管理
设备经维修仍不能正常运作满足不了生产要求时,生产部书面报告总经理,由总经理审核查办。
以下不要:
8 考核奖赔规定
7.1考核对象
本厂对设备管理实行分级考核,公司考核生产部;生产部考核各车间;车间考核机修人员和机台养护员。
7.2 考核内容及办法
7.2.1 考核内容
① 公司对生产部考核内容,见生产部考核评分表。
② 生产部对车间考核内容,见车间设备管理考核评分表。
③ 车间对机修人员考核内容,见机修人员考核评分表。
7.3 考核办法
设备管理考核采用百分计分,以60分为合格分,60分以下不合格,90分以上为优秀。
考核采用“自我评分”与“上级部门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即首先让每个被考核对象根据各自部门(个人)的工作实绩,对照考核内容逐条检查计分,并将考核自评表报上一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考评,并以主管部门考评分为最终结果。
7.4 考核奖赔
7.4.1 在不发生设备伤人事故前提下,对以下情况予以奖励:
(1) 对考评总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单位,授予“设备管理先进单位”荣誉,并嘉奖600元。
(2) 对个人考评总分90分以上的机修人员,授予“先进员工”荣誉,嘉奖200元。
7.4.2 考核总分60分以下的部门与个人,按下列情况分别扣赔:
(1) 考评总分在60分以下的部门,以60分为基准,每减少1分扣10元。
(2) 机修人员个人考评得分在60分以下的,以60分为基准,每减少1分扣5元。连续三年考评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3) 因失职导致重大设备事故,且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不包括停产损失)以上的,其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分别赔偿500元和200元。

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表(台帐)
1.编号 名称/规格 设备号码 检定周期 检定记录 检定结果 使用人 备注
2.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精度 出厂编号 制造单位 检定周期 上次检定日期 检定结果 放置地点 备注

编号 名称/规格 设备号码 检定周期 检定记录 检定结果 使用人 备注
1 书写划圆仪 MCZJ-63 一年 2006.7.24 2007.7.27 2008.8.19 合格 研发中心

2 电子天平 FA1004 51315 一年 2006.7.24 2007.7.27 2008.8.25 符合Ⅱ级 研发中心

3 带表卡尺 0-150mm 300951 一年 2005.10.5 2006.10.11 2007.10.17 2008.11.5 合格 技术部

⑶ 化工企业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括哪些

1、公安110在线监视系统的装置设备登记台账和监视记录台账;
2、企业内部对重要部位的监视监控装置登记台账和监视记录台账;
3、重要装置和设备的三级人员监视监控检查登记台账和检查记录台账;
4、有毒、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设备的登记台账和检验、维护台账。
等等

⑷ 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其中就可用于街道路灯的自动控制开关。如图所示为模拟电路,其中


⑸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仪表都包含哪些火电厂自动化装置都有哪些

自动化装抄置,分四大类:1)DCS系统。2)辅网控制系统。3)单项控制系统(PLC),包括化水、暖通、消防、输煤、电除尘、除灰、吹灰、胶球等。4)MIS和SIS.
自动化仪表:1)就地测量装置,如孔板、喷嘴、平衡容器等。2)热电偶、热电阻等一次测量元件。3)就地表计:压力表、温度表,各种开关、就地液位计等。4)远传仪表,变送器(压力、差压、流量、液位、质量等)、化学仪表、CEMS等。5)电动、启动执行机构。6)各种电磁阀等。

⑹ 一套完整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哪些

一套完整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五部分:

  1. 机械本体

  2. 控制部分

  3. 动力系统

  4. 传感器

  5. 执行元件

⑺ 什么是台账

摆在桌上供人查阅的账簿,就是一种流水账。

⑻ 机械设备台账怎么做

1、机械设备台账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入日期,使用年限,折旧年限,资产编号,使用部门使用状况等等,以表格的形式做出来,每年都需要更新和盘点。参考下图:

阅读全文

与各装置自动化控制台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尚赫仪器包有哪些产品 浏览:118
车内仪表盘显示90度是什么意思 浏览:320
设备进退场费如何计算 浏览:645
为什么搭实验装置 浏览:88
友嘉机床怎么在线加工 浏览:16
路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96
纸色谱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装置图 浏览:885
设备锁怎么解除qq中心 浏览:847
地暖圆形阀门怎么开关 浏览:211
浙江天然气阀门 浏览:227
采暖管道阀门安装检验批 浏览:656
东莞永丰五金制品厂招聘 浏览:342
鸡自动饮水的装置 浏览:638
地热阀门什么价格 浏览:104
停车后仪表台前方闪光是什么 浏览:982
制纸机械多少钱一台 浏览:777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怎么拆 浏览:146
微机保护装置采样保持插件的作用 浏览:356
仪表盘皮损坏如何修复 浏览:511
消防水池阀门在什么位置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