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中,(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所盛的试剂为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
(1)A仪器的名称为,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反应非常剧烈,为了减慢反应专的速率,属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与碳化钙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2+2H2O→Ca(OH)2+CH≡CH↑,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CaC2+2H2O→Ca(OH)2+CH≡CH↑;
(2)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炔为不饱和烃与溴能1:1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3)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 ,还有杂质CaS Ca3P2等,这些杂质CaS、Ca3P2也能和水反应,生成H2S,PH3等杂质,H2S,PH3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而除去,故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硫化氢、磷化氢(H2S、PH3);将混合气体通过CuSO4溶液洗气.
B.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请填空:(1)写出乙炔的结构式______.(2)使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前,如何
(1)乙炔分子中碳碳共用3对电子,碳和氢共用1对电子,用短线代替共用电子对,故结构式为:H-C≡C-H;
故答案为:H-C≡C-H;
(2)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故答案为:将导气管的末端浸入到水中,用双手捂住(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底部,当观察到导气管的末端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或将分液漏斗中装入适量的水,关闭活塞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流下,片刻后分液漏斗的水不再流下,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降低了水的浓度,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减慢;降低了反应物水的质量分数(浓度);
(4)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因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较大,在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故答案为:检查乙炔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5)A、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此装置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所以适合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不需加热,可用此装置制取,不符合题意;
C、用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需要加热,不能用此装置制取,符合题意;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加热,可用此装置制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C. 实验室制取乙炔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乙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反应原理:电石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发生装置:使用“固+液→气”的制取装置。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的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操作及原因:1、加饱和食盐水,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剧烈。2、因为电石中常常会有杂质,可能产生H?S及PH?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所以常用CuSO?除去这些杂质气体。3、溴水或高锰酸钾,用来检验乙炔。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使食盐水能够进入烧瓶,与电石反应。现象:烧瓶发生剧烈的反应,试管中出现气泡,溴水或高锰酸钾褪色,乙炔燃烧火焰呈黄色,并伴有黑烟生成。结论:电石遇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具有还原性。乙炔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D.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是什么
实验室中常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它与水的反应是相当激烈的,可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量以调节出气速度,也可以用饱和食盐水。
(1)原理:电石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炔。装置:烧瓶和分液漏斗(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烧瓶口要放棉花,以防止泡沫溢出。
(2)试剂:电石(CaC₂)和水。
(3)反应方程式:CaC₂+2H-OH→Ca(OH)₂+CH≡CH↑。
(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集气法(不常用)。
(5)尾气处理:点燃。
天然气制乙炔法:
预热到600-650℃的原料天然气和氧进入多管式烧嘴板乙炔炉,在1500℃下,甲烷裂解制得8%左右的稀乙炔,再用N-甲基吡咯烷酮提浓制得99%的乙炔成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乙炔
E. 实验题: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1)可以作为乙炔发生装置的实验装置图有______,与制______、______装置
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是固+液
不加热
气装置,因此可选择装回置BD,与制取氢气、答二氧化碳装置相同,
故答案为:BD;H2;CO2
;
(2)实验室通过电石与水的反应制取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褪色;氧化;
(3)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2Br2=CHBr2CHBr2,因此现象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2H2+2Br2→CHBr2CHBr2;加成;
(4)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还有杂质CaS
Ca3P2等,这些杂质CaS
Ca3P2也能和水反应,生成H2S,PH3等杂质,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因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较大,在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乙炔不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验纯;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排水法.
F. 求制取乙烯、乙炔的实验装置、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乙烯CH2=CH2 试验装置复是制氯气的装置加制上温度计 药品 浓硫酸,乙醇,碎瓷片(沸石) 反应原理(不太方便写方程式,你将就看) 乙醇(170度+浓硫酸,是反应条件)==C2H4+H2O
注意制取时候先加乙醇后加硫酸(原因和稀释浓硫酸同) 快速加热到170度, 温度计插到混和反应物里面
收集就排水吧
乙炔C2H2 制取装置是 酸制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严禁使用启普发生器)
用电石(CaC2),水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CaC2+2H2O==C2H2+Ca(OH)2
有的不用水,而用饱和食盐水,因为食盐水含水少,减慢反应速度,防止反应太剧烈。
除杂用碱溶液吸收杂质磷化氢,硫化氢等等。(工业电石有磷硫杂质)
收集用排水法
G.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
一、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反应原理:电石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发生装置:使用“固+液→气”的制取装置。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的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二、操作及原因:
1、加饱和食盐水,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剧烈。
2、因为电石中常常会有杂质,可能产生H₂S及PH₃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所以常用CuSO₄除去这些杂质气体。
3、溴水或高锰酸钾,用来检验乙炔。
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使食盐水能够进入烧瓶,与电石反应。
三、现象:烧瓶发生剧烈的反应,试管中出现气泡,溴水或高锰酸钾褪色,乙炔燃烧火焰呈黄色,并伴有黑烟生成。
四、结论:电石遇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具有还原性。乙炔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五、考点:
1、条件:是否需要加热?
2、药品: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
3、除杂:除去硫酸铜溶液除H₂S等气体。
4、方程式:CaC₂+2H₂O→C₂H₂↑+Ca(OH)₂
5、乙炔的检验:KMnO₄或溴水。
六、不一定得用圆底烧瓶,试管也是可以的。只是一般用圆底烧瓶的多一些,用试管的少一些。不过用试管的时候,试管口并没有塞棉花。
(7)乙炔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1)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应选用分液漏斗,以便控制水的滴加速度。
(2)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3)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并放于干燥处,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严禁用手拿。
(4)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常滴加饱和食盐水而不直接滴加水。
(5)因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应在导气管口塞入少许棉花。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乙炔
H. 高二化学,请问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1、反应原理:
CaC2+2H—OH
--->
C2H2↑+Ca(OH)2
+127KJ
2、实验装置:
(1)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改用广口瓶和长颈漏斗
因为:a
碳化钙与水反应较剧烈,难以控反制应速率;
b
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如操作不当,会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2)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目的:降低水的含量,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3)制取时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目的: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是因为在电石中含有少量硫化钙、砷化钙、磷化钙等杂质,跟水作用时生成H2S、ASH3、PH3等气体有特殊的气味所致。
I.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装置,为什么与制取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装置不同
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要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因为反应太剧烈
其次是玻璃管口要用松棉花堵住,防止粉末飞溅
最后一点是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因为反应太迅速,而且电石会成粉末形式
J. 实验室制乙炔的装置 CaC2+2H2O―>Ca(OH)2+C2H2
烧瓶和分液漏斗(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烧瓶口要放棉花,以防止泡沫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