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初中七年级生物鼠妇实验七个过程
一准备一盒子,二准备一块能罩住盒子的透明玻璃,三把一边涂黑,四去抓鼠妇,五把鼠妇放到盒子里,六盖上玻璃,七看是去哪边的鼠妇多(一边透明一边是涂黑的)
Ⅱ 某生物小组经过大量观察发现鼠妇(潮虫)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为探究鼠妇是否也喜欢生活在光亮的
(2)根据实验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预测鼠妇会向阴暗的环境运动(或鼠妇在黑纸板下分布的数量多于在玻璃板下的数量)
(3)④实验数据的表格,需设计实验组、对照组,以及重复次数,故可得: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处 | |||||
阴暗处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处 | |||||
阴暗处 |
Ⅲ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A.黑暗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土壤对鼠妇
由分析可知:此题属于对照实验,根据图示湿土和干土不难看出此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是土壤干湿度,即水分,因此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故选:C
Ⅳ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内放上一
(1)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
(2)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
(3)观察实验现象,如果10只鼠妇都在阴暗处,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如果10只鼠妇大多数在明亮处,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没影响.
(4)不能用1只鼠妇,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5)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光;(2)设置了;(3)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4)不正确;(5)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Ⅳ 有关鼠妇的实验
课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地点:生物实验室
时间: 2006。3
班级:初一
学习目标: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3、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知识目标:1、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探究方案)→实施计划(探究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结论(肯定或否定假设或进一步探究)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而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在鼠妇随机分布的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侧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3、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即设计出光环境与暗环境(2)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3)统计次数不宜过少。(4)重复实验时,拿去遮光纸,等鼠妇分布均匀时再在一侧遮光,遮光侧可交替进行。(5)实验完毕,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此次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探究的每一个步骤,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或本探究第一段文字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不是随便作用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键步骤。
2、在实验中可以研究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本节课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其他如温度、湿度、水分等将于下节课进行探究。
3、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学法引导: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士、花铲、解剖盘、玻璃板、书本。
3、实验步骤:A、在解剖盘内放上一层湿士,盖上玻璃板,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书本。B、将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C、每分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于下表:
环境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明亮
阴暗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附:讨论题目
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图是参考资料
Ⅵ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
(1)“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因此两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所以该实验方案中是设计了对照实验.
(2)一侧盖上纸板无光,另一侧盖上玻璃板有光,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3)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经常躲阴暗潮湿处.
(4)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于是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5)鼠妇在实验不数目不易过少,少了会因为偶然性容易产生实验误差,但也鼠妇的数量也不易过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难度,搞得手忙脚乱,一般在10只为宜.所以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数量过多会增加实验难度,不利于统计.
(6)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故选C.
(7)在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惟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本实验中变量是光,因此在设计实验时,鼠妇的生活环境除光外,其余如温度、湿度都保持相同.
(8)不能用1只鼠妇,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减少偶然性(或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9)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放回适合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1)是
(2)光照
(3)阴暗潮湿处
(4)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5)不是、过多不利于统计
(6)知识和经验;C
(7)光
(8)减少偶然性(或减少误差)
(9)放回适合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Ⅶ 【初中生物】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装置:“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盖上玻璃板”
盖上纸板制造一个阴暗的环境。
盖上玻璃板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鼠妇逃脱,一方面是即使盖上玻璃板,因为它透明,所以制造了一个有光的条件,和盖上纸板的那边作对比,作对照。
主要是防止鼠妇逃脱。
如果不盖的话,鼠妇都往没有盖盖子的一边爬,希望爬出去,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Ⅷ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
(1)甲实验装置形成了明亮和阴暗的两种环境,实验变量是光照,说明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使结论更准确.
(2)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乙实验装置形成的实验变量有两个,一个是水分,另一个是光照.这样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变量引起的.丙实验装置缺少对照组.
故答案为:(1)甲;光照;平均值;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不能,实验变量不唯一.
Ⅸ 初一生物鼠妇的实验报告(具体一些,结果也包括)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