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图所示,小明用易拉罐所做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
A、小孔太大,由小孔进的光线就越多,像虽亮了一些,但像会变模糊,故A错误;
B、在像距不变的情况下,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则物体与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故B正确;
C、因为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小孔可以不是圆的,故C错误;
D、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也随着做顺时针转动,而不是做逆时针转动,故D错误.
故选B.
『贰』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则他在
根据小孔成像:光屏上看到的像是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因为题目强调是:小孔。
『叁』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1)成像抄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袭烛的倒立像.
(2)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时,必须控制挡板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改变物体的大小,结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随物体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结论: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的大小不变,挡板与小孔的距离变大,而像变小;故可得结论: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成像的大小还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我们可以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来探究,即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1)D;
(2)1、4、7(或2、5、8或3、6、9);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物体倒小孔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到光屏的距离;用双筒制成可以移动的光屏;改变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变化.
『肆』 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B.
『伍』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将三角形小孔正对太阳在半透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此时成的是太阳的像,所以像是圆形的.
故选D.
『陆』 小明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的,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小孔成像实验中,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并且此时所成的像为蜡烛火焰的倒立的实像.
故选C.
『柒』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成像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烛形. 故选D. |
『捌』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1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是倒立实像,像与蜡烛相似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蜡烛下部也会成像,因为被烛焰照亮了,不过亮度没有烛焰大所以所成的像下部比上部烛焰暗淡很多,根部的像几乎看不到了.
『玖』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