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
A、若抄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❷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
(1)乙器材将木块改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内擦,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2)当在右盘中放入重10N的物体,在左盘中放入重4N的物体时,则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为4N;
由于木块做匀速滑动,则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10N-4N=6N;
(3)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F1和F2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减小摩擦;
(4)小车受到的F1与F2大小相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车片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1)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容2)6;(3)改变力的方向;摩擦;砝码质量;(4)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❸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抄,挥发性氨气遇到袭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1)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2)B、C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且C试管中的要快些;(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❹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⑴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
⑴植物呼吸释放的是二氧化碳吗 变浑浊气孔光合 ⑵如老鼠能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吗 ❺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试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
(1)甲图中的复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制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❻ (6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与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