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动汽车的电瓶安装电瓶保护器有用吗
摘要 你好,电动汽车的电瓶安装电瓶保护器是有用的哟
❷ 手机电池锂的保护板是起什么作用
手机锂电池行业中对手机锂电池保护板的专业叫法是BMS,手机锂电池保护板由电子元器件和pcb组成,主要对手机锂电池起到充放电保护作用,相当于电池管理系统。在手机锂电池充满电时,手机锂电池保护板能保证电池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实现电池的均衡充电,改善手机锂电池的充电效果。还能检测电池状态,例如过压、过流、过温、欠压、短路等,延长电池寿命,避免手机锂电池因过充过放电而有所损坏。总的来说,手机锂电池保护板和手机锂电池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手机锂电池保护板和手机锂电池都需要经过测试才能应用。测试中可选择能够导通大电流的弹片微针模组,来作为连接的桥梁。它能起到传输1-50A范围内电流的作用,有着稳定的过流能力和可靠的连接能力,能有效保障手机锂电池保护板和手机锂电池测试的稳定进行。弹片微针模组的制作工艺简单,能够进行定制,且有着平均20w次以上的使用寿命,可应对手机锂电池保护板和手机锂电池高频率的测试需求,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❸ 锂电池保护板有什么功能说明呢
锂离子电池保护板的作用就是能够保护电池不过放、不过充、不过流、不短路,有效避免一些违规操作破坏电池的正常功能。锂电池保护板在使用之前都需要先经过测试,通过测试标准后才能被安装到锂电池上去。以下几个基本测试项很重要:1. 过充保护测试 2. 过放保护测试 3. 放电过流保护测试 4. 短路保护测试。锂电池保护板测试对电流的要求较高,一般的探针模组无法满足锂电池保护板所需的额定电流,为此必须选用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一是这款弹片微针模组能通过的电流最高可以达到50A,过流能力强大;二是在电流传输过程中,弹片微针模组的性能稳定,不会出现电流衰减的情况,具有很好地连接功能。在锂电池保护板的测试中,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有超过20w次的使用寿命,测试效率高,电流导通能力好。
❹ 锂电池保护板到底有什么用呢
锂电池保护板主要就是用于保护锂电池的,而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1.电压维护:过充,过放,这要依据电池的资料不同而有所改动,这点看似简单,但要细节上来看,还是有经历学问的。
2.电流维护:它首要体现在作业电流与过电流使开关MOS断开然后维护电池组或负载。
这些情况都需要隔锂电池做好保护,需要的话,可以去高之地看看哈!
❺ 锂电池为什么要安装温控保护板,安装了保护板有什么作用
锂电池保护板,当然是为了防止锂电池过充过放短路超温等,以保证锂电池的安全使用。
锂电池能量密度很高。如果发生短路或高温锂电池就可能自燃或爆炸。
如果过充,过放,就可能使电芯直接损坏。
❻ 锂电池保护板起什么作用
3C锂电池保护板是电池组成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当于一块保险器,给电池提供过充、过放、过流、短路、高低温充放电保护,能有效保障3C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3C锂电池保护板由电子电路组成,能够在-40℃至+85℃的环境下对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进行准确的监视,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标准值时,及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保护电芯安全。3C锂电池的使用安全离不开3C锂电池保护板的保护,正是因为3C锂电池保护板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3C锂电池保护板进行测试。3C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中,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平均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w次以上,在操作、环境、保养都特别好的情况下能达到50w次,具有整体精度高,导电性能好的优点。
❼ 电动车电池保护板起什么作用
楼主,保护锂电池不被过放电和过充电,也限制短路电流。锂电池放电到电压很低时就要停止,标准以2.75V为限,锂电池电压低完全没有了,就不能恢复充电而损坏电池,起码是损害使容量小。充电限制电压4.25V,高了也是损坏电池的,或者充电时爆炸。当不慎短路时,保护电路启动,关断输出,限制大电流对锂电池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而发生爆炸意外
❽ 锂电池保护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
锂电池保护板是对串联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保护;作用: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顾名思义就是保护锂电池用的,锂电池保护板的作用是保护电池不过放、不过充、不过流,还有就是输出短路保护。
成品锂电池组成主要有两大部分,锂电池芯和保护板,锂电池芯主要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电解液组成;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缠绕或层叠,包装,灌注电解液,封装后即制成电芯。
(8)电池保护装置起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锂电池保护板的类型:
1、从锂电池的过充过放功能来分
倘若从锂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来分的话,保护板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项功能,也就是单向的对电池进行过充保护,或者对电池进行过放保护,另外一种就是双向保护了,同时具备过充功能和过放功能。双向的保护板在目前来说应用的广泛程度较单项保护板更大,更广。
2、从锂电池组的组合方式来分
锂电池组的不同的串并联方式,也直接导致了锂电池保护板的不同,电池组大致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大类,串联的电池组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电压,并联的电池组则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电容量。所以锂电池保护板也是根据电池组的的两种连接方式,从而分为两种。
3、从客户要求上
锂电池保护板应用于各种领域方面,但是每个领域对于锂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要求都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不同的参数要求,要决定了锂电池保护板需要改变内部的元器件,来改变保护板的具体参数。
4、从板质上分
锂电池保护板的板材分为硬质的板,也就是俗称的硬板,这种板目前最为常用;相对的就是软板;还有单层板;对应的多层板;以及双层板;这就是最基础的五种板材,如果把这些板材通过不同的方式进组合,还会分为更多的种类。
❾ 电动车充电保护器有用吗
电动车充电保护器有用,充电保护器其实就是一个定时的功能,设定几个小时,到时间了自动断电。
对于铅酸电池,掌握好充电时间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用了就充电”,“用完了在充电”。都是不对的。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就是充放电次数,大概在400次左右,意思是,一般情况下,你的电池充放电400次,电池基本就完成使命了。所以,充电过于频繁是不对的。
另外,铅酸电池怕深度放电,就是“亏电”。所以,把电用得干干净净再充电也是不对的。正确的充电方法是当电池电量低于75%,高于90%的时候充电。
对普通人来说,可以估算一下车的续行里程。假设你的车子充满电可以跑50公里,而你每天只跑10公里,那么三体充一次电就可以。如果,每天都跑40多公里,就得天天充电。跑得再多,就得随时充了。
电动车充电注意:
1、正常情况下,一般开到说明书上最长续行里程的60%-70%才充电是最好的,既可以避免电池早期容量损失现象,也可以避免过放电。
2、如果经常带人、爬坡,建议开到说明书上最长续行里程的50%即可充电。
3、如果平时开得很少,一星期也没开到最长续行里程的60%-70%,建议充电一次。
4、如果外出或长期不开,建议一个月充电一次。
5、无论如何,电动车电池单独充电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特别是3、4点所说的情况,更不要超过5小时。
❿ 电池保护板的主要作用
1.电压保护:过充,过放,这要根据电池的材料不同而有所改变,这点看似简单,但要细节上来看,还是有经验学问的。
过充保护,在我们以往的单节电池保护电压都会高出电池充饱电压50~150mV。但是动力电池不一样,如果你要想延长电池寿命,你的保护电压就选择电池的充饱电压,甚至还要比此电压还低些。比如锰锂电池,可以选择4.18V~4.2V。因为它是多串数的,整个电池组的寿命容量主要是以容量最低的那颗电池以准,小容量的总是在大电流高电压工作,所以衰减加快。而大容量每次都是轻充轻放,自然衰减要慢得多了。为了让小容量的电池也是轻充轻放,所以过充保护电压点不要选择太高。这个保护延时可以做到1S,防止脉冲的影响从而保护。
过放保护,也是与电池的材料有关,如锰锂电池一般选择在2.8V~3.0V。尽量要比它单颗电池过放的电压稍高点。因为,在国内生产的电池,电池电压低于3.3V后,各颗电池的放电特性完全不一,因此是提前保护电池,这样对电池的寿命是一个很好的保护。
总的一点就是尽量让每一颗电池都工作在轻充轻放下工作,一定是对电池的寿命是一个帮助。
过放保护延滞时间,它要根据负载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比如电动工具类的,他的启动电流一般都在10C以上,因此会在短时间内把电池的电压拉到过放电压点从而保护。此时无法让电池工作。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2.电流保护:它主要体现在工作电流与过电流使开关MOS断开从而保护电池组或负载。
MOS管的损坏主要是温度急剧升高,它的发热也是电流的大小及 本身的内阻来决定的,当然小电流,对MOS没什么影响,但是大电流呢,这个就要好好做些处理了, 在通过额定电流时,小电流10A以下,我们可以直接用电压来驱动MOS管。大电流,一定是要加驱动,给MOS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以下在MOS管驱动有讲到
工作电流,在设计的时候,MOS管上不能存在超过0.3W的功率。计算工式:I2*R/N。R为MOS的内阻,N为MOS的数量。如果功率超过,MOS会产生25度以上的温升,又因它们都是密封的,就算有散热片,长时间工作时,温度还是会上去,因为他没地方可散热。当然MOS管是没任何问题,问题是他产生热量会影响到电池,毕竟保护板是与电池放在一起的。
过流保护(最大电流),此项是保护板必不可少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保护参数。保护电流的大小与MOS的功率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给出MOS能力的余量。在布板的时候,电流检测点一定要选好位置,不能只接通就行,这需要经验值。一般建议接在检测电阻的中间端。还要注意电流检测端的干扰问题,因为它的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
过流保护延时,它也是要根不同的产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多说了。
3.短路保护:严格来讲,他是一个电压比较型的保护,也就是讲是用电压的比较直接关断或驱动的,不要经过多余的处理。
短路延时的设置也很关键,因为在我们的产品中,输入滤波电容都是很大的,在接触时第一时间给电容充电,此时就相当于电池短路来给电容充电。
4.温度保护:一般在智能电池上都会用到,也是不可少的。但往往它的完美总会带来另一方面的不足。我们主要是检测电池的温度来断开总开关来保护电池本身或负载。如果是在一个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由于电池的工作环境是我们不可控的,太多太复杂的变化,因此不好选择。如在北方的冬天,我们定在多少合适?又如夏天的南方地区,又定多少合适?显然范围太宽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去选择了。
5.MOS保护:主要是MOS的电压,电流与温度。当然就是牵扯到MOS管的选型了。MOS的耐压当然要超过电池组的电压,这是必须的。电流讲的是在通过额定电流时MOS管体上的温升了一般不超过25度的温升,个人经验值,只供参考。
MOS的驱动,也许会有的人会讲,我有用低内阻大电流的MOS管,但为何还有蛮高的温度?这是MOS管的驱动部分没有做好,驱动MOS要有足够大的电流,具体多大的驱动电流,要根据功率MOS管的输入电容来定。因此,一般的过流与短路驱动都不能用芯片直接驱动,一定要外加。在大电流(超过50A)工作时,一定要做到多级多路驱动,才能保证MOS的同一时间同一电流正常打开与关闭。因为MOS管有一个输入电容, MOS管功率,电流越大,输入电容也就越大,如果没有足够的电流,不会在短时间做出完整的控制。尤其是电流超过50A时,电流设计上更要细化,一定要做到多级多路驱动控制。这样才能保证MOS的正常过流与短路保护。
MOS电流平衡,主要讲的是多颗MOS并起来用时,要让每一颗MOS管通过的电流,打开与关闭时间都是一致的。这就要在画板方面入手了,它们的输入输出一定要对称,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管子通过的电流是一致这才是目的。
6.自耗电量, 这个参数是越小越好,最理想的状态是为零,但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人人都想把这个参数做小,有很多人的要求更低,甚至离谱,我们想想,保护板上有芯片,它们是要工作的,可以做到很低,但是可靠性呢?应该是在性能可靠完全OK的情况下再来考量自耗电的问题。有些朋友也许进入了误区,自耗电分为整体的自耗电和每一串的自耗电。
整体自耗电,如果在100~500uA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动力电池的容量本身就很大。当然电动工具的另外分析。如5AH的电池,放电500uA,要放多久,因此对整个电池组来讲是很微弱的。
每串自耗电才最关键的,这个也不可能为零,当然也是在性能完全可行情况下进行,但有一点,每一串的自耗电量一定要一致,一般每一串的差别不能超过5uA。这点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每一串的自耗电不一时,那么在长时间搁置下,电池的容量一定会产生变化的。
7.均衡:均衡这一块是此文章的论述的重点。目前最通用的均衡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耗能式的,另一种就是转能式的。
A耗能式均衡,主要是把多串电池中某节电池的电量或电压高的用电阻把多余的电能损耗掉。它也分如下三种。
一,充电时时均衡,它主要是在充电时任何一颗电池的电压高出所有电池平均电压时,它就启动均衡,无论电池的电压在什么范围,它主要是应用在智能软件方案上。当然如何定义可以由软件任意调整。此方案的优点它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电池的电压均衡。
二,电压定点均衡,就是把均衡启动定在一个电压点上,如锰锂电池,很多就定在4.2V开始均衡。这种方式只是在电池充电的末端进行,所以均衡时间较短,用处可想而知。
三,静态自动均衡,它也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放电时进行,更有特点的是,电池在静态搁置时,如果电压不一致时,它也在均衡着,直到电池的电压达到一致。但有人认为,电池都没工作了,为什么保护板还是在发热呢?
以上三种方式都以是参考电压来实现均衡的。但是,电池电压高不一定代表容量就高,也许截然相反。以下论述。
其优点就是成本低,设计简单,在电池电压不一致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电池长时间搁置自耗引起的电压不一致。理论上是有微弱的可行性。
缺点,电路复杂,元件多,温度高,防静电差,故障率高。
具体探讨如下。
当新单体电池分容分压分内阻过后组成PACK,总会有各别的单体容量偏低,而往往容量最低的那颗单体,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压一定是上升最快的,也是它最先到达启动均衡电压的,此时,大容量的单体还没达到电压点而没有启动均衡,小容量的确开始均衡了,这样每一次的循环工作,这颗小容量的单体一直处于饱充饱放的状态下工作,而它也是衰老最快的,同时内阻自然也会慢慢的比其它的单体增高,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元件越多,故障率自然就高了。
温度,可想而知,耗能式的,是想把所谓多余的电量用电阻以发热的形式来耗掉多余的电能,它确成了名副其实发热源。而高温对电芯本身来讲是非常致命的一个相当因素,它可能会让电池燃烧,也可能会引起电池爆炸。本来我们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整个电池包的温度产生,而耗能均衡呢?同时它的温度高得惊人,大家可以去测试一下,当然是在全封闭的环境下。总的来说,它是一个发热体,热是电池的致命天敌。
静电,我个人设计保护板时,从来不用小功率的MOS管,哪怕一颗都不用。因为本人在这一块吃过太多的亏了。就是MOS管的静电问题。先不说小MOS在工作的环境,就说在生产加工PCBA贴片时,如果车间的湿度低于60%,小MOS生产出来的不良率都会超过10%以上,然后再湿度调到80%。小MOS的不良率为零。可以试试。这要表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如果我们的产品在北方的冬天,小MOS是否能通过,这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再有,MOS管的损坏只有短路,如果短路那可想而知,就意味着这组电池马上要损坏。更何况我们的均衡上的小MOS用得还不少呢。这时有人会恍然,难怪退回来的货,都是因为均衡坏掉而引起单体电池损坏,而且都是MOS坏掉了。这时电芯厂与保护板厂开始扯皮了。是谁的错呢?
B能量转移式均衡,它是让大容量的电池以储能的方式转移到小容量的电池,听起来感觉很智能很实用。它也分容量时时均衡与容量定点均衡。它是以检测电池的容量来做均衡的,但是好像没考虑到电池的电压。可以想想,以10AH的电池组为例,假如电池组中有一颗容量在10.1AH,一颗容量小点的在9.8AH,充电电流为2A,能量均衡电流为0.5A。这时10.1AH的要给小容量9.8AH的转能充电,而9.8AH的电池充电电流就是2A+0.5A=2.5A,这时9.8AH电池的充电电流就是2.5A,这时9.8AH的容量是补进去了,可是9.8AH电池的电压会是多少呢?显然会比其它电池的上升得更快,如果到了充电末端,9.8AH的一定会大大提前过充保护,在每一次的充放电循环,小容量电池一直处在深充深放的状态。而其它电池是否有充饱,不确定因素太多。微弱直观的就小分析到这,分析太多怕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