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检验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杂质(铁架台、夹子等支
⑴CH 3 COOH+C 2 H 5 OH ![]() ⑵①④ ⑶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夠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 ⑷不正确。因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从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⑸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CH 3 COOH+NaHCO 3 =CH 3 COONa+CO 2 ↑+H 2 O ⑹该结论不正确。因乙酸和Na 2 CO 3 反应首先生成NaHCO 3 而不放出气泡,当Na 2 CO 3 全部转化为NaHCO 3 后,乙酸才与NaHCO 3 反应产生气泡(CO 2 ),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㈡ 在化学课上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并且塞紧塞子,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4)小李同学也采用同样的装置做了此实验,但他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真实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 故答案为: (1)红磷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进入集气瓶内,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4)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 ㈢ 化学实验课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小明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1)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催化作用;B;过氧化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