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实验前后为对照
( 1 ) 对比 ( 2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B 瓶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氧气消耗掉再连通澄清石灰水; ( 3 ) S 型 ( 4 ) C 6 H 12 O 6 + 6O 2 + 6H 2 O 6CO 2 + 12H 2 O + 能量 39.
㈡ 下面图一表示人体的呼吸过程,图二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运动包括两个过程吸气和呼气.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因此,图一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气.[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撒,直到平衡为止.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中的含量,二氧化碳扩撒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的含量高于血液中的含量,氧气扩撒进入血液.
(2)通过观察实验装置来判断甲瓶与乙瓶,哪一个是吸气入口,哪一个是出气出口,乙装置中长玻璃管直接插入石灰水中,可以理解为出气口,如果是进气口的话,石灰水就被吸入到口中了,那么甲装置就为吸气口.明确了甲装置为进气口,乙装置为出气口,验证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那么甲装置是吸入的空气,起对照作用.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乙瓶.
(3)综合分析图一和图二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吸吸入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装置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验证氧的多少;乙装置为出气口,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人体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最根本的原因是全身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产生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1)吸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甲;甲乙瓶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比甲瓶大;(3)人体呼吸吸入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㈢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以下实验装置的每个瓶子的作用是什么
解A、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因变量,A错误;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B错误;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无是自变量,C正确;D、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D正确.?故选:C.
㈣ 对比实验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吗 可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只设置了有氧和无氧两个实验组啊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有必要再多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溶液不加入酵母菌,以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的干扰,证明是酵母菌提供的CO2.
但如果装置组合足够严密,已可以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这个空白对照组则可以不加.但一般我们不这样做
另外,教科书是为了照顾刚刚接触生物实验的学生.此实验只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对比实验的具体过程与意义.如果是自己做实验,还是要设置一下空白对照组的.虽然空白对照组有点显而易见,但还是具有其严谨的科学意义.
记住,教科书上的不一定是真理.每年教科书都会重新修订,实在觉得别扭就去学校找老师吧,他会给你把关的
㈤ 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校正装置是不是也要两套
不用。
校正装置只需一套即可。
因为校正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外界大气压的变化,有一套就够了。
㈥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题
提供一个习题如下: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_倍。
答案:
(1)c→a→b(或c→b→a→b) d→b
(2)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a:向左移 d:向右移 e:向左移 ③6
㈦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是什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对比实验。具体如下,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实验的内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对比实验,酶的活性受PH,温度等影响为对照实验,实验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耗去瓶内的氧气,创设无氧环境,正确连接甲,乙两装置后,二者的液滴都将向右移动直至流入烧杯中,若二者移动的距离相等,不能判定两装置中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等量二氧化碳。
原因是第一个装置气体增加应该是氧气,因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会导致气体体积增加,所以判断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的指标是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同等强度变化,具体的判定指标应该为滤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㈧ 在呼吸作用速率的测定实验中,对照组和校正组有什么区别
对照组中的数据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被NaOH吸收,红色液滴的移内动表示植容物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的差;
而校正组的读数是该装置在没有植物呼吸的情况液滴的移动,这种移动是由于外界温度或气压的变化引起的,在计算时要考虑进去。
㈨ 右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类型的实验装置
NaOH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液滴移动从而表示消耗氧气的速率。清水只是为了起对照作用
㈩ 呼吸作用酵母的有氧无氧呼吸装置实验题目
(1)装置一和装置二形成对比实验.
(2)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检测无氧呼专吸产生的酒属精,有酒精存在时,其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乙装置酵母菌培养液上方空气中有氧气存在,要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需要将B瓶静置一段时间以消耗其中的氧气,再连通澄清石灰水即可.
(3)有氧呼吸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其总反应式为:C 6 H 12 O 6 +6O 2 +6H 2 O→6CO 2 +12H 2 O+能量.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相比较,突出的不同点有:温和条件下细胞内氧化反应缓慢,有多个中间步骤,能量是逐步释放出来的.
故答案为:
(1)对比
(2)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B瓶静置一段时间即可将氧气消耗掉,此时再连通澄清石灰水即可.
(3)C 6 H 12 O 6 +6O 2 +6H 2 O→6CO 2 +12H 2 O+能量 温和条件下细胞内氧化反应缓慢,有多个中间步骤,能量是逐步释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