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气回收系统每年至少开展几次检查
其实这还是国民意抄识的问题,做油气回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让加油站更安全,而且回收油气处理成油,节约。而很多加油站老板做油气回收的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意识都是错误的,怎么能重视这件事呢?
现在国内油气回收还很不成熟,今后油气回收系统还需要加装在线监控系统。如果检测到油气回收系统不正常,而且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强关闭加油机工作。但由于国人意识问题,可能会抵制监控系统。
解决这问题的根本是解决人的思想意识。
❷ 什么是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回收装置一样吗
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是通过在线监测的手段,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长期、连续监回测,及时对不合答格的处理单元进行修复及处理,有效保证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效果及油气回收效率,使气液比达标。
油气回收装置是为防止污染,加装的设备,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一方面提效增益,一方面环保。
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油气回收装置,一旦发现油气回收装置出现异常,会马上发出报警,这样便于油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现在环保部门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及使用效率检查加强,一旦发现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使用有问题,就会进行罚款,所以加油站加装在线监测系统对油气回收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十分必要。(河南三绅科技)
想详细了解油气回收装置和在线监测系统的话,可以网络搜索河南三绅科技,进入官网了解产品详情。
❸ 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多久监测一次
洛阳沃虹石化设备生产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周期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进行一次,使用年限按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设计使用寿命执行。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若有严重损伤、发生事故、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的应提前进行检验。停用时间超过一年的面罩,重新使用前应进行检验。
❹ 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法有哪些
加油站常用油气回收工艺 :
1、吸附法油气回收
工艺原理:生产过程中从密闭鹤管收集系统管线来的汽油挥发气,经凝缩罐分离出其中游离液滴后,进入吸附罐A,挥发气中的汽油被吸附剂吸附在孔隙中,空气则透过床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罐顶部排放口经阻火器后排至大气。当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顶部即将穿透前,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调整好的时间,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B进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转入再生阶段,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至绝压15KPa以下,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剂孔隙中的汽油被脱附出来[2]。为了保证床层中的汽油被尽可能清除干净,在后期引入少量空气对床进行吹扫。吸附剂床层设置有上、中、下多个测温点。吸附剂吸附汽油时,由于吸附热的作用,床层温度会升高,当床层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控制系统会及时报警,必要时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关闭油气进口阀门,以确保安全。吸附剂脱附汽油时,为吸热过程,床层温度又会下降。吸附罐进口油气管线及尾气排放管线均设有阻火器,在尾气排放管线上还可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真空泵机组采用液环式、闭环系统。脱附、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富气)进入真空泵后,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分离器设置有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当液位超过高限时,自动排液;工作液液位过低时,补液电磁阀打开。真空泵产生的热量由工作液循环管线上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3]的油气(富气)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温汽油吸收。从罐区来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经填料与自下而上的油气进行充分接触,由于液体分压低、流量较大,相平衡分压比油气分压低,大部分的油气不能继续以气相存在,高浓度油气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气总管,送入吸附罐进行循环吸附。
工艺要点:要精心筛选出适合汽油挥发气反复吸脱附场合的吸附剂,由于硅胶吸附挥发气中绝大部分的汽油,且温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对微量的汽油可进一步吸附,但温升较大,有着火燃烧隐患;所以吸附剂床层可分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通过分层铺放从而避免两者缺点,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尾气浓度低的优势。
工艺设备选择:对于吸附油气装置选择上则要参照如下标准:
① 油气进口管线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报警、联锁;
② 吸收塔设置液位报警、联锁;
③ 系统要设置阻火器及切断阀,进出装置的汽油管线上要设有自控阀门,故障或停机状态使汽油不再进入装置;
④ 吸附剂床层要多处设置温度报警、联锁,在床层温度进入危险范围以前就自动切换进入脱附状态,确保安全;
⑤ 所有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均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采用严格的防爆设计、选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
流程及工艺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统来的油气(轻烃组分与空气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轻烃被吸附在炭层上,除去了大部分轻烃后达标的尾气由炭吸附罐顶部排至大气。吸附饱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轻烃被解吸,并送至超低温冷凝单元。先由超低温冷凝机组第一级预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气,再继续由第二级冷至-40℃,将大部分轻烃冷凝成液态油,暂存于贮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气体,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气由回收碳罐顶部排至大气[4]。将“吸附、冷凝”两种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又充分发挥了吸附法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加油站要尽量采用增强型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尽量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工艺方案,从而找到最佳的油气回收解决方案。各种回收方法适用不同的场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适用加油站。
❺ 油气回收的油气回收的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种: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冷凝法; 储运过程产生的含烃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床层,其中的烃类被吸附剂吸附,吸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吸附剂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进行抽真空减压再生,再生过程中脱附出的油气再用油品进行吸收,吸收后的贫气再返回到吸附过程进行吸附。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油气收集、吸附过程、再生过程、压缩过程、吸收过程、换热和密封。吸附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改变吸附和再生运行的工作条件来控制出口气体中油气的浓度。缺点是,工艺复杂、吸附床层易产生高温热点(实验室试验已证明)。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失活活性炭的处理问题。国内尚未有国产的工业装置运行,有四套进口的装置在石油库运行,装置购置费用高。
工艺流程:在装车地点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鹤管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在油气进入装置之前,先通过一个排水罐以保证不含汽油的油气微粒进入碳床。另外,油气母管上还设有PVV(真空/压力阀)紧急出口,可以确保装置在停工状态下将油气母管内的油气释放。PVV紧急出口或其他紧急出口应该配有相应的阻燃阻火栓。回收装置由2个碳床组成,一个通过阀门连接在油气进入管上,处于“吸附”状态,另一个则通过真空泵进行“再生”。两个炭床同时工作,保证对源源不断进入装置的油气及时进行回收处理。即:一个炭床用于吸附油气中的烃,另一个炭床则将吸附的烃通过真空泵排出;当第一个炭床的吸附烃达到饱和后,立即转入“再生”操作(即脱附阶段),而在此之前已排空的第二个碳床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吸附”状态。活性炭的再生需要通过两个阶段完成。首先,活性炭容器内被抽真空,所吸附的烃从炭床中分离出来,使大部分烃被脱附。然后,为了保证炭床中的烃被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干净,有必要引入少量空气对碳床上可能残留的烃进行吹扫。本装置采用的真空泵是液环泵。需要一个液气分离罐和一个换热器。真空泵的封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换热器的标准选配媒介是汽油或其他种类的冷凝液。在分离罐中,高浓度的烃气进入吸收喷淋塔。从汽油储罐中抽出来汽油自塔的顶部喷淋下来,与自下而上纯烃气混合,由此实现烃在汽油中的吸收。全套装置具有自动节能功能:如果装车停止,所有装置都处于待命操作状态。处于待命状态的装置可以随时启动。真空泵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启动一次,以保持碳床的干净和活性炭的活性。当下次装车开始时,全套装置自动启动。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是欧美现在流行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改变装置运行条件,可控制出口气体中烃的浓度,达到不同的排放标准要求。每回收1升汽油消耗0.15~0.2度电。平均每年的运行成本为16万元人民币。根据实验室的吸附剂筛选研究,活性炭是专门制造的,非一般的活性炭。市面上销售的活性炭均达不到其吸附和脱附的性能。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的放热过程,在对高浓度的油气进行吸附,炭层的温升很快,温度也很高,实验室进行的吸附剂筛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L×D为250×40mm的吸附柱在室温下进行吸附,仅几分钟,炭层的温度达到80~90℃。所以,日本政府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严禁使用可燃性的活性炭做为油气回收的吸附剂。此外,采用抽真空解吸的方法再生活性炭,三苯的脱附是有问题的,三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将最终导致活性炭的失活。采用吸附的方法回收油气,不能直观地看到回收物。而对失活的活性炭怎样处理也是将面临的问题。由于炭层高度对油气通过炭层有压力损失,对鹤管的密闭提出更高的要求。《东京都条例》规定油气浓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剂。日本的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初期使用单一硅胶吸附剂,然后又改为床层内充填不同硅胶吸附剂,目前改为吸附塔内分层充填硅胶和活性炭吸附剂。 油气冷凝工艺技术原理是利用冷冻工程方法,将油气热量置换出来,使油气各种组分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实现回收利用。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制冷至-73℃,典型的油气回收率在90~95%。冷凝至-95℃,出口气体的非甲烷总烃浓度≤35g/m3。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优点是工艺简单,安全性能好,回收物直接为油品。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技术开发的纯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可将油气温度降至-100℃~-120℃。装置正常工作状态耗电量仅为0.2(Kw·h)/m3油气,用电与活性炭吸附法持平。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设备关键技术成熟、造价相对低廉、占地面积小、维护容易、安全性好、运行费用小,仅耗电和冷却水(也可用空冷方式),回收效益远大于能耗支出。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处理能力5~500m3/h,。工艺流程油气经三级冷却,温度降低至-100℃以下,从而冷凝出干净的碳氢化合物液体。油气首先降温至3~5℃,冷凝出碳氢化合物重组份和空气中携带的水,降低在以后阶段的结霜可能性。在第二级制冷,油气进一步冷却到-50~-65℃,然后通过第三级制冷冷却到-100~-110℃。从三级制冷冷凝后的干净冷空气被加热至10℃或者更高,热源来自于制冷系统中回收热。除霜:进入装置空气中携带的水蒸汽,在第一阶段就冷凝成液体,剩余的水蒸气会在第二阶段阶段结霜。。国外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除霜液由循环运行的制冷系统的废热进行预热。当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时,需要两台油气冷凝器,其中一台除霜,另一态继续运行,系统自动进行除霜和切换。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了快速除霜系统,3~5min内完成除霜。性能及指标安全性――所有组件均Ex防爆组件;油气通道无机械或者电力组件。排放浓度--汽油和石脑油,尾气出口浓度达到12g/m3(国家标准GB20952-2007规定:油气排放达≤25g/m3)。负荷―超过设计流量的150%~180%情况下运行,超负荷运转时回收率略有下降,超过设计流量150%时汽油回收率为90%。
综述:纯冷凝法防爆油气回收装置利用了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新技术,油气的回收率在99%以上,达到排放浓度在12g/m3以下,冷凝温度应达到-100℃~-120℃。机组充分利用系统回热,耗电为0.2(Kw·h)/m3油气,和活性炭吸附法持平。装置运行能耗很高,费用非常高。
❻ 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检测时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油气回收是指在储运、装卸和加油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油气二次回收,主要是指机动车加油时,对机动车油箱的溢气进行回收。
国家环境部门要求:
所有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油气污染治理,治理后必须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项标准要求,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新建、改建、扩建的储油库、加油站以及新增的油罐车,必须安装油气排放污染治理装置或设施达到排放要求,否则,环保部门不予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按照“企业承担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原则,对规定期限内提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且验收合格的油品经营单位给予适当财政补助,未按照时间完成治理且验收不合格的加油站、油库及油罐车,一律不予补助。
❼ 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管安装检测阀门的作用是什么
在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中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次油气回收,汽油配送车卸载汽油时,将加油站收集的油气通过密闭的方式收集到罐车内的油气收集系统进行一次回收。
二次油气回收,是给车辆加注汽油时,将油气通过特殊的密闭方式收集到地埋油罐系统中。
三次油气回收,将各个渠道收回的油气采用吸收,吸附,冷凝,分离等手段进行集中处理。
一次二次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统称为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聚创环保热卖的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主要应用在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的系统检测中,本次我们分析的也是二次油气回收检测的操作指导。
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检测方法
目前国家推行的技术文件中明确且详细的提供了检测方法和步骤。聚创环保推荐使用中机生产力 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
液阻的检测。使用规定的氮气流量向油气回收管线内充入氮气,以此模拟油气通过油气回收管线,测量员使用压力表或者在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面板中直接观察气体通过管线的液体阻力,通过专业知识了解分析管线内具体原因对气体产生阻力的程度,用此来判断油气回收的影响性。
密闭性检测方法。依然使用氮气对油气回收系统充气,充气加压至500Pa,允许系统压力衰减。在检测5分钟后,剩余的压力值与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小压力限制进行比较,若是低于限制的,表明系统泄露程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视为检测不合格。
气液比检测方法。使用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按照说明操作执行,在加油枪的枪头处安装密闭的适配器,将适配器与检测仪器连接,油气通过检测仪器后进入油气回收管线,所计量的气体体积和加油机放出的汽油体积的比值记为气液比,通过气液比的检测,可以了解油气回收的回收效果。
加油站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前需提前和被测单位取得联系,并要求被测单位事先油气回收自检,要求被测单位的管线无泄露,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所有部件的工作情况进行调试,确定工作正常且稳定。
在检测前的三个小时内核现场的检测过程中,该加油站不得有大批量的油气进出储油罐,在检测前的三十分钟停止加油工作。在加油站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非检测和非加油站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区域,需严格遵守被检单位的安全防护要求。
被测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一般分为集中式,分散式,有源阀门式和无源阀门式,首先要确认油罐是否联通,在确定相应的现场操作顺序,若在集中式油气回收装置中,检测开始前需要先打开卸油口的油气回收总阀门或者打开量油口的球阀,先释放油气回收管线和油罐内的负压,这样有利于检测,负压释放后在关闭开启的阀门,分散式油气回收装置则不需要这样做。
有源阀门油气回收装置的必须是安装人员去掉浮球使真空泵无法形成真空,严禁非专业人员非法操作,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检测前,将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准备好,检查仪器箱内配品是否完好,将检测设备按说明要求连接,软管的出口端和油气回收检测端口相连接,按照YQJY-2的自检程序进行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自检,若有漏气现象排除后,重复进行此操作,直至检测无泄露情况打开油气回收检测端口阀门,准备接下来的正式检测。
❽ 油气回收装置设置范围是哪些 油气回收装置标准是什么
油气回收设置的范围是汽油储库和加油站。
界定依据是:国标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一条:“本标准规定了储油库在储存、收发汽油过程中油气排放限值,控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国标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范围:“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内的汽油储罐及发油过程油气排放控制按本标准规定执行。”
国标GB50759-2012《油品装载油气回收设计规范》第三条基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及液体化工品库内的汽油、石脑油、航空煤油、溶剂油或类似性质油品装载系统应设置油气回收装置。”
1.油气回收装置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答:国标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范围:“石油炼制工业企业内的汽油储罐及发油过程油气排放控制按本标准规定执行。排放标准为非甲烷总烃≤120mg/m3,回收效率≥95%。”
国标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
国标GB50759-2012《油品装载油气回收设计规范》国标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储油库和加油站排放标准为:“
非甲烷总烃≤25g/m3,回收效率≥95%。
苯类排放执行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排放的尾气中苯的浓度不得高于12g/m3,
甲苯的浓度不得高于40g/m3,
二甲苯的浓度不得高于70g/m3。
需要详细了解可直接咨询
❾ 环保局对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装置的监测方案
我是洛阳沃虹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王工,我来帮你回答,以今年8月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发布的政策为例:一、各油品经营单位应按照《关于开展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的通知》(琼环气字〔2021〕2号)要求制定三次油气回收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三次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预期治理效果、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治理方案达不到琼环气字〔2021〕2号文件相关要求的不得实施。中石油、中石化应统一组织安排,高效推进,及时沟通。
二、请各市县生态环境局督促辖区内油品经营单位在安装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前必须先报送治理方案,并及时将治理方案报省厅汇总。
三、企业安装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必须同时上传油气(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在线监测数据与省厅联网,安装一台联网一台,未能与省厅联网的视为未安装,责任自负。油气排放浓度在线监测设备须符合国家计量认证和环保认证的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前期试点的设备,应在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在线监测并与省厅联网,否则设备供应商不得在其他加油站安装新设备。
省厅5月初已完成三次油气回收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制定接口通讯协议,具备油气排放浓度在线监测联网条件。
四、为避免企业因安装不合格设备而重复投资,造成经济损失,凡是不属于前期试点的设备,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各市县生态环境局应及时向省厅报告后试点,同一产品全省范围内允许先安装一台进行试验,稳定运行一个月,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关于开展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的通知》(琼环气字〔2021〕2号)要求并报备后,方可推广使用。
五、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工作技术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市县要加强对油品经营单位的监管、服务和指导,近期省厅将组织对重点市县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现场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