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

发布时间:2022-05-12 21:23:19

⑴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

(1)阅读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用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或相同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的变化.
(2)该实验通过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由于气压变化等物理因素也可以导致液滴移动,因此为了消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以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纠正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相等,即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改用80W灯泡照射时,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和ATP增加,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加快,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加,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不变,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升高.
(4)B点为光的饱和点,故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
(5)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测得的数值是净光合作用,为了测得实际光合作用强度,需要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NaOH溶液,且将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出呼吸作用强度,用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才是植物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在A点,没有光照,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浇水过多,土壤中溶解氧降低,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植物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容易出现烂根现象.
故答案为:
(1)用不同瓦数灯泡 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2)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3)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增多
(4)温度、CO2浓度
(5)NaOH 黑暗(或遮光)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浇水过多,土壤缺氧,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有毒害作用

⑵ 如图表示某校生物课题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时使用的装置.请分析

(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黑色塑料袋不透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若A为黑色塑料袋,且C处阀门关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一昼夜后,将玻璃导管的B端插入装置丙中的石灰水中,再将阀门打开,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若将乙装置放到阳光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会看到试管中会出现小气泡,当气体超过试管l/2时,取出试管进行实验.若该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蜡烛复燃,可以得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因此,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作用.
故答案为:(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快要熄灭的蜡烛复燃;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3)蒸腾.

⑶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

【答案】: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解析】:甲装置光合作用过程中专,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属放出氧气;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但由于有碳酸氢钠溶液,它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所以甲装置水滴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水滴右移,在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动,在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水滴左移。而乙装置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水滴不可能向右移。

⑷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影响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晴朗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完全营养液中,并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大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密闭小室,测定在特定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______点相对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图甲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在“24 h”时比“0 h”有何变化?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
(2)若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图乙M点向N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有色液滴会______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3)如果要使用图丙装置测定该植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增加新的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该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①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据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幼苗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

答案:
(1)M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H 增加 K点CO2的浓度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2)向右(3)①将装置放到黑暗环境中1小时,记录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光照1小时,记录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2分) ②将两次液滴移动的距离相加(2分)(4)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植株为一株同样大小的死亡植株(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是在晴朗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完全营养液中,并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一天24小时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其中D点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与乙图中的M点的生理活动是一致的。此时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能产生ATP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而进行有氧呼吸时,能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图甲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H点,因为过了H点后,光合作用开始小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根据曲线苗体内有机物的量在“24 h”时比“0 h”是增加的,原因是K点CO2的浓度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2)图丙装置中如果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图乙M点向N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氧气生成量增加,但是有CO2缓冲液既能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也能吸收CO2,因此CO2的变化不会影响密闭小室的气压,而氧气生成量增加,导致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3)由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如果要使用图丙装置来测定该植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则需要测定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将装置放到黑暗环境中1小时,记录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即代表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光照1小时,记录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即测得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将两次液滴移动的距离相加,即可以得出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如果用装置丙测量大豆幼苗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植株为一株同样大小的死亡植株,根据液滴的移动情况来进行校对。

⑸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

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15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大)。
是这样的,所谓校正装置,其实就是一个空白的没有活植物的空装置,经过8个小时后,如果发现校正装置左边下降了,说明没有植物液面也会变化,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要填充这个“坑”,因此实际值比你测量的值肯定要高出一些(就是校正装置中左边下降的),所以加上这个校正值后要比测量值大。

⑹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罩;C为转基因植物;D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Ⅰ.实验步骤:(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OH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______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Ⅱ.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Ⅰ.(1)遮光(2)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3)左;右Ⅱ.4;84

⑺ 下图一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图二为某栽培蔬菜的温室

(1)甲装置中含有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因此单位时间内冒出气泡数目最多的实验装置是甲;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

光能

⑻ 20.下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结果

这题目选D哦。
A改变灯泡功率或是和广口瓶的距离都是改变光照强度,只是实验中的回变量
B该试验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强度答,观察红色液滴的位置,自身对照
C(A)点是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即可以用黑布讲广口瓶包住,茉莉花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会吸收二氧化碳,红色液滴左移

⑼ 研究人员以某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研究.(1)植物的光合作

(1)图乙中CD段(早上6点~10点),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导致玻璃容器中C02浓度上升.EF段为中午12点左右,此时由于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为了减少水分散发,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和作用减弱.
(2)图甲中打开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关闭活塞,这样可以使容器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而水浴维持整个装置在设定的温度下完成.
(3)分析题意可知,该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在一根普通蜡烛光的作用下能否生长”,因此需将光照去除,在烧杯的旁边点上蜡烛,并且在装置中的烧杯内放入二氧化碳缓冲液,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充足的二氧化碳.
(4)若A侧的液面高于B侧,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后氧气还有释放,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则表明植物在一根普通蜡烛光的作用下可以生长;若A侧的液面低于或等于B侧,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低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因此植物在此条件下不可以生长.
故答案为:
(1)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为了减少水分散发,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和作用减弱
(2)容器内外的气压平衡维持整个装置在设定的温度下完成实验
(3)在烧杯的旁边点上蜡烛;将光照去除;烧杯内放入二氧化碳缓冲液
(4)若A侧的液面高于B侧,则可以生长若A侧的液面低于或等于B侧,则不可以生长

⑽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

(1)甲和乙构成对复照试验,变量是光制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3)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动.
(5)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

线粒体

与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取消 浏览:76
为何新暖气不要先开阀门 浏览:237
深圳电动工具保护板 浏览:758
超声波不具有什么的特点 浏览:527
小米激活设备号码忘了怎么办 浏览:270
如何贴牌设备生产 浏览:519
什么叫阀门文丘里结构 浏览:428
设备锁怎么换 浏览:456
驼背用什么仪器校正 浏览:288
塑料阀门拧不开了怎么办 浏览:334
山东中力阀门厂 浏览:349
失蜡铸造用什么浆 浏览:707
机床特性代号中的j代表什么 浏览:762
眼科设备灯泡哪里有卖 浏览:535
二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发生装置图 浏览:934
蒸汽阀门为什么反上 浏览:184
健身弯曲长管是什么器材 浏览:391
健身房练臀的那个器材是什么 浏览:441
车载仪表显示负4c什么意思 浏览:314
海信空调使用什么制冷剂 浏览: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