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无线收发装置实验

无线收发装置实验

发布时间:2022-05-12 05:05:00

A. 无线电是如何诞生的

马可尼在他父母的别墅顶层建立起无线电收发实验装置,专心地做起实验来。1894年的一天,马可尼把母亲请到实验室来,小长桌是他的实验台,上面摆着一台简陋的收发报装置。马可尼一按电钮,就从楼下的客厅里传来一阵铃声,而楼上和楼下并没有导线相连。这就是马可尼第一次实现无线电信号传送的情景。
为了把通信距离进一步扩大,马可尼不断开动脑筋。他将赫兹振荡器悬挂在高柱子上,并且在一端连接一块金属板做天线,在另一端连接一埋入地下的金属板做地线,他根据观察,得出了天线越高,装置的灵敏度也越高的结论。这样,早期的无线电天线就出现了。1895年夏天,马可尼在别墅的三楼实验室和2.7公里远处的山丘之间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报通信。
1896年,22岁的马可尼告别故乡,偕同父亲到达英国。在英国邮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马可尼进行了多次无线电收发表演,还在公开场合做了10公里至20公里的无线电报通信演示,并获得了成功。
1897年,在伦敦成立了由英国政府代办的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马可尼亲自兼任董事长。有了资金的支持,马可尼开始把无线电通信向商业化发展。1898年,英国举行游艇赛,终点是距海岸20英里的海上。《都柏林快报》特聘马可尼用无线电传递消息,游艇一到终点,他便通过无线电波,使岸上的人们立即知道胜负结果,观众为之欣喜若狂。可以说,这是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B. 自制无线收发电路

用TX与RX两个芯片做编解码,
发射:TX配上电感三点式振荡,电感为磁芯可调电感,加装天线,TX有4个输入端接上4个按键,
接收:用单管变频电路,为磁芯电感可调,输出用低通滤波器,经358放大整形送到RX芯片输出接4个发光二极管,接上天线,
全部上电:按住发射按键测量发射频率调至所要频率,然后测接收的低通滤波器上波形调节接收磁芯至波形最大,此时相应按键的发光管亮,拉开距离即完成。

C. 用R315M声表器件和38K晶振做了一个无线遥控收发装置,包括发射块和接收块,现在出现遥控距离太短的问题!

个人感觉,你轻摸着电容的时候你和那个电容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电容,但是你完全捏着你们就完全导通了,就不再是电容了,你轻轻接触它你同时也是天线,大的天线可以发射波长更长的电磁波,众所周知,波长长的电磁波可以传的更远,所以,楼主不妨把天线弄大一点,吧频率放低一些,让他发射低频长波长的电磁波,可能会好些

D. 无线传输实验装置接收端为什么接收不到发射端的信号

1.首先确认发射机真的发出了信号,
2.确认接收机可以正常工作;
3.检查发射机和接收机是不是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上。
如果这3条做不到,那接收端就接收不到发射端的信号。

E. 如何自制无线网络信号加强接收器

某种意义上说,易拉罐WiFi增强器让大家体会到了DIY的乐趣,或许这比WiFi信号的增强更有意义。

F. 怎么制作一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就像遥控飞机那种的 发射信号装置和接收器

无线信号发射器的简单制作

无线路由器越来越普及,引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信版号强度权,接收性的问题相当值得注意。而大家最经常想到、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采用增益天线。因此,编者特收集整理相关制作天线的例子,从国内外、从低端到终极,以一种比较客观的角度,展示天线制作的技巧方法、天线的作用有多大、能达到什

么样的效果。

一、选型

先上网收集天线资料,看到很多国外的天线DIYER做出来的WIFI天线真是五花八门!有螺旋天线、有八木天线、有菱形天线、有栅网天线、还有罐头天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经过再三筛选,最终把制作目标锁定在罐头天线上。选择它为DIY对象主要是因为这种天线取材方便、效率高!十分适合初学

者制作。


二、制作

圆筒天线之所以取材方便,是由于人人家里必定有铁罐、金属筒之类的东

西。笔者就是随便拿了一个奶粉罐制作的。

下面是参照外国WIFI网站的图片而画的制作图。

各数据如下: 中心频点=2.445G 圆筒直径=127mm 圆筒长度=111mm 振子长度=31mm

振子距圆筒底部边距=37mm

G.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电路发射接收装置

从辐射端看,In为高电平时,电路起振,辐射一个频率固定内的电磁波信号,In为低电容平时,电路停振,也就没了电磁波辐射。这是个典型的振幅键控(ASK)调制电路;

而接收机电路就比较复杂,如果不需要你去设计调试这部分电路,就视其为透明的好了;

那么接收电路还原的就是 In的信号。即是 OUT = In;当你将 out-In 采用直连,先调试好你的相关模块后,再断开out-In信号线,并接入无线收发模块,再进行调试就是了;

H. 信号发生器如何发出可以实验用的无线信号

到市场买一套无线收发模块,型号PCR1A。 这套设备有收发信号器各一个,每个只有三个管脚,两个是电源,一个信号脚。可以实现量化分析,用示波器就可以。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的设备。在测量各种电信系统或电信设备的振幅特性、频率特性、传输特性及其它电参数时,以及测量元器件的特性与参数时,用作测试的信号源或激励源。

I. 无线电是怎么发明的

门铃声急促地响起来。古雷姆夫人放下手中的活计,急忙穿过客厅跑去开门。她以为一定是邻居威廉逊太太来了,可是推开房门一看,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仲秋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射在泛黄的草坪上……

明明是门铃响了,怎么会没有人呢?“真是怪事!”她只好回到书房去。隔了一会儿,铃声又响起来,古雷姆夫人不大情愿地又去了一趟,结果还是扑了个空。这回她可有点生气了,她冲出房门,一切还是静悄悄的,然而回头一看,她惊呆了。

门铃又一次响起来,她惶然地伸手去按按钮,可按钮根本不听她的使唤,你按时它不响,你不按它偏响。

“马可尼,马可尼,我的孩子,快来呀!门铃出毛病了!”古雷姆夫人大声向儿子求助。

这时,从楼上跑下来一个小伙子,他个头中等,20岁左右,穿着一身工作服,手里拿着一个带按钮的木盒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母亲。听了母亲的述说,小伙子笑哈哈地乐个不停。一时间,古雷姆夫人被弄得糊里糊涂。

原来,这位名叫马可尼的小伙子,正在做无线电信号传送的实验。他把门铃设计成信号接收装置,手中的木盒子就是信号发送装置。

马可尼把母亲请到楼上,这是他的小小实验室,小长桌是他的实验工作台,上面摆着一台收发报装置。他一按手中的按钮,很快就从楼下客厅门外传来一阵阵铃声。楼上、楼下并没有任何导线相连,这使略懂一些物理知识的马可尼的母亲,也感到吃惊了。

这就是马可尼第一次实现了无线电信号传送,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通讯之父”。马可尼1874年4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多瓦城,在著名的帕多瓦大学学习物理。马可尼在学生时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自己设计的杰出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电是可以无线传播的。虽然,在赫兹的实验装置中,电的发射源和接收源之间的距离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启发人们,用电进行无线通讯是可能的。

用电进行无线通讯的关键,是扩大赫兹实验装置中电的发射源和接收源的距离。在赫兹实验的鼓舞下,物理学家们开始了扩大电波传播距离的研究,不久,法国物理学家布冉利研制的金属屑玻璃管电波接收器,在140米以外的地方,探测到了电磁波。

法国布冉利的上述实验,引起了英国物理学家洛奇的兴趣,他改进了布冉利装置。成功地在800米外,接收到了用摩尔斯电码发送来的信号。

1894年元旦,年仅37岁的赫兹不幸逝世。这时,20岁的马可尼正在欧拉巴圣地度假。当他看到自己的老师、帕多瓦大学物理学教授里奇悼念赫兹的祭文时,深受感动。许多有线电报的行家和物理学家对赫兹实验有助于未来的无线电报的研究,寄予厚望,奥古斯特·里奇教授就是一个代表。他对热心实验研究的马可尼说:“如果人类能够利用电磁波的话,那么电报就会飞越太空。总有一天,不用导线的通讯就会成为现实。”

里奇老师的一番话,使马可尼完全投入到无线电报研究上来了,用电磁波传递讯息,已成了年轻的马可尼的科学理想。

假期还没有结束,马可尼就回到帕多瓦附近父亲的庄园的小阁楼里,专心地搞实验。这位年轻人经历了许多次失败,父亲常常嘲笑他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家”,可是母亲从他屡败屡战的实验上,丝毫也看不出他的气馁。

马可尼刻苦攻读了赫兹、布冉利等人的电学著作,同时找来当时所能找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多路火花放电器、感应线圈、摩尔斯电报键和金属屑检波器。马可尼首先实现了无线电室内传送信号,使电铃响了起来。

到了这一年的秋天,马可尼在小阁楼的实验室与2.7千米的山丘之间,成功地进行了通信实验,实验的进展使马可尼万分高兴。由于父亲的坚决反对,马可尼缺少继续做无线电实验的经费,他写信给意大利邮政部长要求予以资助。一个22岁的小伙子搞起了稀奇古怪的玩意,还要求政府的资助,这太古怪了,短视的意大利政府对这位无名发明家的发现,置之不理。

父亲的冷嘲热讽,邮政部的置之不理,都不能改变马可尼的决心。最后。在母亲的支持下,马可尼到英国找舅舅帮忙去了。幸运的马可尼很快得到英国邮电部门普利普斯总工程师的支持和帮助。1896年,马可尼的发明取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在普利普斯总工程师的支持下,无线电通讯实验十分顺利。1897年,他在南威尔士越过布里斯托尔海峡,至索美塞得丘陵高地之间,进行通讯实验表演,收发报之间的距离已达15千米以上。

普利普斯十分欣赏马可尼的才干,他幽默地说:“人人都认识鸡蛋,但是,只有马可尼把鸡蛋立了起来。”这时,马可尼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1897年5月间,马可尼的无线电通讯实现了从海岸到船只等活动目标之间的通讯实用化。同年,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在伦敦成立,马可尼兼任董事长。

第一台投入商业使用的无线电1897年,马可尼成了欧洲的知名人物,意大利政府盛情邀请马可尼回国,不久他回国为意大利建立了一座陆上电报通讯电台。1898年,马可尼无线电装置正式投入商业性使用,成功地为《每日快报》报道了有关金斯汤帆船比赛的情况。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天,马可尼的无线电信号第一次跨越了100千米的长距离。无线电传播的距离到底有多长,马可尼关心,电缆电报公司更关心。19世纪下半叶,全球性的电缆通信网络基本建成,无线电业务的迅速扩大必然对电缆电报公司造成威胁。当马可尼提出让电波从欧洲飞越大西洋到达美国的誓言时,却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

电缆电报公司的业务竞争就不必说了,来自科学界的善意规劝更有代表性。物理学家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能绕过地球表面的曲面,拐弯到达美洲。想要实现横跨大西洋,必须有一面和它面积差不多的反射镜。如果没有它,电波将像光线一样离开地球无影无踪。一些数学家也错误地从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长距离传送,是根本不可能的。诸如此类的反对意见,没有动摇马可尼的决心。

经过长达两年的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无线电收发装置灵敏度逐步提高,抗干扰性能增强了,发射机波长调谐装置研制成功了,天线高度日益提高了。1901年在英属牙买加的康沃尔,一座高达52米的电波发射塔竣工。随即,马可尼赶往加拿大的纽芬兰,用几只巨大的风筝把接收天线升到122米的高度,万事俱备了。

预定的发报时间到了。马可尼望着天空铅灰色的浮云,期待着,他仿佛看到电磁波从康沃尔出发,正向纽芬兰飞来,然而,接收机静静地停在那里。

调谐,匹配,去干扰……成功了。1901年12月12日,一组摩尔斯电码中的“三点短码”代表“S”字母,飞越了2000多千米,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望着译电员译好的电文,27岁的马可尼流出了喜悦的热泪。

美洲轰动了,欧洲轰动了,世界轰动了。从此,马可尼的无线电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不仅各国建立了陆上电台,成百艘行驶在各大洋的邮船,也纷纷采用马可尼无线电装置。

马可尼并没有制造一面和大西洋一样大的镜子,富兰克林的电波为什么到达了美洲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面“镜子”自然界早就有了,它就是包裹着整个地球的大气电离层。它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把无线电波反射到了美洲大陆。

1933年10月一天晚上,在美国科学家欢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马可尼的宴会上,马可尼即席表演环球无线电通讯,发出无线电SSS信号,经世界六大电台接转后再回到原地,电报绕地球一周,仅用了33秒钟!

1937年7月20日马可尼病逝。为了纪念他对人类的贡献,国际海上无线电协会代表50多个国家,一致通过把马可尼的诞生日命名为“世界海上无线电服务日”。

知识点

无线电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00GHz,10KHz~300GHz。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调节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J. 怎样用电容电感三极管二极管做无线电收发装置

上淘宝买一个最便宜的无线话筒,拆开一看就知道了,成本比你自己装还低。

阅读全文

与无线收发装置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何新暖气不要先开阀门 浏览:237
深圳电动工具保护板 浏览:758
超声波不具有什么的特点 浏览:527
小米激活设备号码忘了怎么办 浏览:270
如何贴牌设备生产 浏览:519
什么叫阀门文丘里结构 浏览:428
设备锁怎么换 浏览:456
驼背用什么仪器校正 浏览:288
塑料阀门拧不开了怎么办 浏览:334
山东中力阀门厂 浏览:349
失蜡铸造用什么浆 浏览:707
机床特性代号中的j代表什么 浏览:762
眼科设备灯泡哪里有卖 浏览:535
二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发生装置图 浏览:934
蒸汽阀门为什么反上 浏览:184
健身弯曲长管是什么器材 浏览:391
健身房练臀的那个器材是什么 浏览:441
车载仪表显示负4c什么意思 浏览:314
海信空调使用什么制冷剂 浏览:4
灞桥制冷设备回收多少钱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