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装置分类都有哪些
接地装置分类如下:
1、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2、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3、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4、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2. 何谓接地接地的作用是什么接地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内电力系统中接地的容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把不属于电气装置的导体(也可称为电气装置外的导体),例如水管、风管、输油管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接地基相连,称为接地;幕墙玻璃的金属立柱等和接地基相连,也称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受到电击、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线路和设备免遭损坏、预防电气火灾、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损害。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总称。 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自然接地极有以下几种:地下金属水管系统,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人工接地极宜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金属接地板,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和增加抗腐蚀能力,工程中也采用铜包钢、铝包钢接地极。
3. 什么是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主要由连接架空地线的接地引下线及埋入杆塔地里的接地体(极)所组成。接地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能迅速将雷电流在大地中扩散泄导,以保持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杆塔接地电阻值愈小,其耐雷水平就愈高。
4. 接地装置包括哪些东西
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金属接地体(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接地电阻的基本概念: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图中曲线U=f(r)即表示地表面的电位分布情况(r表示离雷电流注入点的距离)。 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R,R=Um/I。当接地电流为定值时,接地电阻愈小,则电位Um愈低,反之则愈高。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当地的土壤电阻率。因金属接地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故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在接地电阻中可以忽略不计。
5. 接地线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
接地的作用
(1)降低人体接触电压
(2)迅速切断故障设备
(3)降低电压设备和电力线路设计绝缘水平
接地的原理
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若没有采取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一相绝缘损坏漏电使金属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误触及漏电设备,故障电流将通过人体和线路对地绝缘阻抗构成回路。
绝缘阻抗是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并联组合,其接地电流的大小与线路绝缘的好坏、分布电容的大小及电网对地电压的高低成正比。
线路的绝缘越坏,对地分布电容越大、电压越高、触电的危险性越大。若漏电设备已采取保护接地措施时,故障电流将会通过接地体流散,流过人体的电流仅是全部接地电流中的一部分。
接地的适用情况
当保护导体对它所保护的电路具备多种保护功能中的最高要求时, 它可以具有不止一种功能。 例如, 回路 PE 线可以兼有保护接地导体和保护等电位联结导体的功能, 在传导电流的同时传递电位, 因此, 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没有必要另设置一个等电位联结导体。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地接连起来叫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由于接地装置与人体构成并联电路,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接地线
6. 及接地装置各有何作用,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直接解释接地装置就是地极专地带(通常俗话说的地线)属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电阻10欧
在目前电子设备密集使用以及网络复杂采用的情况下,加上建筑物密集,钢筋混泥土的地基和钢筋地桩的普遍使用,联合接地已经成为防雷的必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等电位防雷设计也同样成为必然措施,联合接地地阻要求是1欧以下
雷电的灾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闪电击毁和闪电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通过金属的接收和传导到电气设备上烧毁设备。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无论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耦合能量
7. 地线有什么作用
地线的作用主要为以下三点:
1、地铁架空地线可降低接触网雷击闪络次数,且导线高度越高时效果越明显,地铁工程中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是有益的。
2、架空地线安装在导线上方和安装在支柱顶部时接触网总闪络次数差别不大,工程中推荐采用安装在支柱顶部方案。
3、架空地线对保护绝缘子用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动作冲击电流具有分流作用。
(7)接地装置都包含什么作用扩展阅读:
地线的分类
一、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 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 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 Ω。如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使用的广播有一根地线, 并且在接地处要经常用水淋湿。
二、安全性接地
1、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 Ω, 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 根据欧姆定律, 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2、防雷击接地为防止在雷雨季节, 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以及架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天线和其它一些设施被雷击, 需加装避雷针, 然后用导线将其引到安装的防雷击接地系统。
3、另外, 还有防电磁辐射接地。在一些重要部门为防止电磁干扰, 对电子设备加装屏蔽网, 安装的屏蔽网要接入相应的接地系统, 并要求接地电阻≤4Ω。
8. 地线的作用是什么
1、地线的作用是把抄有可能带电金属壳上的电引到大地中,以免人触到发生触电事故。
2、接地线可以把泄露的电流分导到地面,避免触电。
3、接地线主要是为了防止漏电伤人,对机器的本身到没有什么影响。
地线是在电系统或电子设备中,接大地、接外壳或接参考电位为零的导线。一般电器上,地线接在外壳上,以防电器因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接地, 就是一种安全性接地护线。
9.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作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
接地装置是防雷保护措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线路防雷能否发挥作用, 主要决定回于接地装置是否安装合答适。装有避雷线(针)或管型避雷器等防雷设 施的杆塔,接地是为了保护线路导线绝缘;无避雷线或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位于 居民区附近的杆塔,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及接地引下线2部分。(1) 接地体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分为自然接地 体和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水泥杆、拉线 及杆塔基础等;人工接地体指专门敷设的金属导体。(2) 接地引下线是连接避雷线(针)、避雷器或架空电力线路杆塔与接地体 的金属导线,常用材料为镀锌钢绞线。
10. 什么是接地,接地体,接地线,接地装置
接地抄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