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
(1)根据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故选A装置;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文字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加热 |
㈡ 实验装置名称和仪器各部分名称
(1)编号的仪抄器名称:a铁架台;f水槽; (2)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3)图A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冒出,得出的结论是气密性好; (4)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所以还需要酒精灯. 故答案为:(1)铁架台;水槽;(2)漏斗;烧杯;玻璃棒;(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好;(4)酒精灯.
㈢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实验装置。图(a)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
(1) 深度;(2)二力平衡的条件;(3)马德堡半球;(4)光具座。
㈣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
(复1)依据实制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答此题.a仪器为:锥形瓶 (2)A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制气装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F装置即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也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c口进入即可;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时,因其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较好,收集时当观察到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故答案为: (1)锥形瓶(2)A和D或A和F;c(3)气泡连续并均匀或气泡连续或大量气泡 |
㈤ (1)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实验装置.图(a)所示为______实验的装置;图(b)所示为可
(1)图(a)76cm表示的是玻璃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的高度差,因此,这一高度才专能反映出大气压属的大小;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 图(b)可用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当将球中空气抽出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两个半球很难被拉开;以用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图(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个物体,可用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可比较两端力的大小; 图(d)是压强计,由金属盒和U形管两部分组成,可用来研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大气压强;二力平衡的条件;液体压强. (2)实验器材:天平和10张(或20张、30张等均可)A4纸刻度尺; 实验方法:①用天平测出10张(或20张、30张)A4纸的总质量为M; ②算出一张A4纸的质量m= M.
㈥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陈静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帮她完成以下实验
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答案为:①试管、②集气瓶. (2)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为水和氧气,都是无污染的物质,所以用过氧化氢分解法更能体现“绿色化”;在实验装置安装完成后加入药品前应进行气密性检查;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以是:C或D.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气密性,C或D,O2密度略大于空气或O2不易溶于水.
㈦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1)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2) 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 气泡均匀放出 ,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试验 , 量筒 , b 。 (3)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 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 a (4) A , 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
㈧ 什么是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是指做实验之前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不包含实验试剂)
㈨ 谁有小学三年级科学课《花和叶》的教案
《叶和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 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 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叶,培养观察能力。 难点:观察并解剖花。 三、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花、镊子、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1、 出示一片树叶,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吐枝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片树叶,请大家看看它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 3、 学生观察比较后汇报。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 2、 讲述: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 3、 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 三、认识花的构造 1、 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 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吗?学生说说。 3、 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部分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 4、 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5、 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 结合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简要介绍花的繁殖。 四、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 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 2、 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 六、课外研究 按照书上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
㈩ 组装一套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正确的组装顺序是什么
进行装置组装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实验完毕撤装置时正好相反,应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与三年级认识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损耗怎么算
发布:2025-09-24 14:21:51
浏览:67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