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
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
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
故选D.
B. 初三物理:给你水,弹簧测力计,带盖小瓶,小石子,设计试验探究浮力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
首先根据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浮力与物体重力没有关系。
你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控制变量,也就是保证小瓶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实验步骤:
1、先在小瓶中放入少点石子,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放入水中浸没,测出拉力大小F.
2、取出小瓶添加石子,增加其总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其重力G2,放入水中浸没,测出拉力大小F2.
3、利用称重法:F浮=G-F.分别计算出所受浮力大小。
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两次测得浮力的大小,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没有关系。
C.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吗如何设计实验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实验器材:弹簧秤、量筒、小塑料瓶、细线、若干玻璃珠。实验步骤:a.
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
=30ml;b.
在质量为5g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玻璃珠,测出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c.
将该小塑料瓶放入量筒中,使它漂浮在水面上。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
=90ml。d.
比较重力和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右上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2)求得放入小塑料瓶中的玻璃珠的重力为
N。(3)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玻璃珠?
(4)现使量筒中装满水,再向筒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与放入前相比,水对量筒底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量筒对桌面的压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D. 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也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并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可以借助溢水杯。
在空气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一个空烧杯的重力G杯,
在溢水杯中倒满水,并在溢水口下放上这个空的烧杯,将木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这时水会流入下边的烧杯中。
待水流停止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烧杯和水的重力G‘,
如果G’-G杯=G,那么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
E. 人造重力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原理又是什么
人造重力是通过太空船整体或局部的旋转,使得太空船的乘员感受到离心力,从而模拟重力的效果。
重力实质上就是惯性力,“人工重力”对超长时间的航天飞行也许是必要的,但一般中短时间的航天飞行不会采用,代价太大而且实用意义不大。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旋转,一个巨大的轮形结构旋转时轮周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也就是类似重力的惯性力。但是这对飞船结构有特殊要求,不一定符合飞船的任务要求。而且这样的飞船极大,至少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简单的措施有:为了工作方便在舱内加脚箍带和扶手、“万能粘”等,为了视觉区分,人为地染上“天、地”色等。
为了保健而穿着局部加压服、健身机等。但目前效果都有限,飞行数月下来的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正常站立。人工失重的实现则比较简单,在改装过的飞机上,高速飞抛物线时,就会产生约一分钟的“失重”,能让飞行员稍微体会一下失重状态。
(5)利用重力和浮力提水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如果人类前往火星、木星、土星的卫星或者更遥远的天体,我们显然需要寻找更为极端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复活美国宇航局上世纪70年代放弃的计划,打造拥有自身人造重力的航天器。早期的空间站设计均设想过人造重力(由巨大的旋转轮产生)。未来,这种空间站将越发普遍。
在1949年发表于《英国行星学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H.E。罗斯设想了一个“燃料补给站”,用于执行月球探索任务。这一设计由3部分构成,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碗、小圆面包和手臂。“碗”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在设计上用于聚集阳光,加热水以产生蒸汽动力。
就是打造一座蒸汽动力的空间站。“小圆面包”这部分的外形更像是一张百吉饼,位于镜子后面。“手臂”从“小圆面包”一侧伸出,连接对接端口。
借助于太空中的旋转轮,人造重力或者罗斯的更准确描述“假重力效应”会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推进器让“碗”和“小圆面包”沿着它们的轴旋转,产生向心力,进而产生重力。
在中空轮内的任何人都会感受到与重力类似的效应,就好像被拖向外部的曲壳,实际上是外壳的地板将他们往上推。具体产生多少人造重力取决于旋转轮的尺寸和旋转速度,尺寸越大,速度越快,产生的人造重力越大。
F. 怎样利用重力、浮力、磁力结合做成的永动机
感谢你对人类做出的贡献,谢谢,同时爱因斯坦.牛顿...等等都从坟墓中爬出来祝贺你,你实在是太伟大了,你伟大的连地球都不转了,太阳都不发光了,女人都不生孩子了...,全世界的动物们一起向你表示祝贺和恭喜,你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与众不同的一位,你的脑袋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稀有金属都要贵,你的智力远远超过了intel公司最新的芯片,CPU还需要风扇,你都不需要散热.你太超值了.
G. 设计一个探究,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一个200ml的量杯,装好100ml的水,然后准备好一个小木块.先测出木块的质量(质量要小于100g).然后把木块投入量杯中,待木块稳定后,算出水面升高了多少刻度,也就是木块排开了多少体积的水.通过计算就发现:排开水的重量,等于木块的重量.因为木块静止的时候,只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而且平衡,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相等
H.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
(1)没图,自己看吧,应该不难
(2)55g,也就是0.55N。因为塑料瓶在水中漂浮,浮力=重力。排开60ml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是0.6N,也就是塑料瓶和玻璃珠共重0.6N,减去塑料瓶的重力0.05N,就是玻璃珠的重力。
(3)估计有2个原因,看侧重点挑着答,或者都答上。为了让塑料瓶能够直立,或者为了能改变被测物体的重力,多做几次试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不变,不变
这个解释比较长,不解释了。
I.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饰演的装置及过程
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②如图丙,有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和排出水的重力填入数据表格进行比较
J. 小明想探究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图的装置.(1)在调好的天平左
(3)由(2)中的现象(等排开的水流完以后,天平又恢复平衡)可知,苹果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
(4)因为苹果漂浮,所以苹果受到的浮力F浮=G苹果,而G苹果=G排,所以F浮=G排;
F浮=G苹果=m苹果g=0.1kg×10N/kg=1N;
(5)用细针将苹果按入水中,量筒内水的总体积就等于苹果的体积.
故答案为:(3)等于;(4)等于,1N;(5)细针,用细针将苹果按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