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酯化反应装置问题啊
加热时,反应的试管是向上倾斜的,插在上面的导管也是向上倾斜的,能使气态生成物顺利导出,防止乙酸乙酯冷凝回流返回到了实验装置。如果不倾斜,那可能真的就回流回试管了吧。
B.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C. (12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M试管中加碎瓷片的作用是 &...
(1)防止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防止倒吸。 (2)先加入乙醇,在缓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3)催化剂和吸水剂。 (4)上,分液漏斗。 (5)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②
D.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
(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所以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离子, 故答案为:向试管倒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和一定量的醋酸;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E. 下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揭示实验原理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换成D无法指示何种物质脱羟基。反应速率低,达不到回催化剂活答性温度;温度过高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酯产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够在反应进行时很容易的把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酚酞。碳酸钠层呈红色,上层的酯层呈无色。
F. 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 2 SO 4 。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
①CH 3 COOH + C 2 H 5 18 OH  CH 3 CO 18 OC 2 H 5 + H 2 O (2分)②冷凝管(1分);b(1分)③Na 2 CO 3 (也可答饱和碳酸钠溶液)(2分); H 2 SO 4 (2分,不能用盐酸和硝酸) 分液(2分);蒸馏(2分);蒸馏(2分)
G.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对甲酸与甲醇进行了酯化反应的研究: (1)装置乙中长导管的作用
(1)冷凝回流甲醇,平衡内外大气压强; (2)HCOOH+CH 3 18 OH  HCO 18 OCH 3 +H 2 O; (3)乙;甲醇有毒,需密封进行实验操作; (4)沸石、Na 2 CO 3 溶液; (5)NaOH溶液的碱性较强,甲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
H. 在酯化反应实验装置中,乙酸乙酯中难道就没有溶乙醇吗
饱和Na2CO3的液面上又透明油状液体生成,并闻到香味 饱和Na2CO3还可以中和乙酸,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I. 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1)写出试管A中各试剂的名称______(2)试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浓硫酸; (2)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故现象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
与酯化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