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装置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5-09 09:15:47

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


(1)图中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③是水槽;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锥形瓶;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我们可选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氧气的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观察图示可知,试管口没有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的一团棉花;化学反应式是:2KMnO4

.

B. (12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Fe与H 2 SO 4 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

(1)常温下Fe在80%的H 2 SO 4 溶液中可以发生钝化;(2)生成的SO 2 气体具有漂白性;
(3)Fe+2H + =Fe 2+ +H 2 ↑;Fe+2Fe 3+ =3Fe 2+
(4)取少许所得溶液加入KSCN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其他合理设计也给分)。

C.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

(1)CH 3 CH 2 OH CH 2 =CH 2 ↑+H 2 O(2)b、c
(3)观察到液体分层,油状液体在下层,证明有溴代烃生成;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pH增大,证明发生加成反应,若发生取代反应则生成HBr,水溶液的pH会明显减小
(4)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行)品红溶液(5)c

D.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有如下实验装置:(1)上述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

(1)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式是:Zn+H2SO4═ZnSO4+H2↑;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氢气还原氧化铜有可能生成铜或氧化亚铜,因此可猜想反应后生成物为:铜或氧化亚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②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而氧化亚铜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硫酸铜和水;因此,当无现象时,说明固体中只含有铜;而溶液变成蓝色时,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铜,使溶液中出现的红色铜,不能确定原红色粉末中是否一定含有铜;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③要得到剩余的红色固体,先进行过滤实验,在通过洗涤、干燥.
若假设二成立,红色固体只含Cu2O,所有的Cu2O都与稀硫酸反应,我们可用据此计算出剩余固体m的质量,即此时假设二成立.
假设Wg红色固体全部是Cu2O,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m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Wgm
144
64
Wg
m

解得:m=
64W
144
g
若 m=
64W
144
g说明红色固体只含Cu2O则假设二成立;
若m>
64W
144
g说明红色固体中原本就含有铜,所以假设三成立.
故答为:(1)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①Cu和Cu2O的混合物;②见上表;③过滤;=;>.

E.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1. s=5h

2. 水平板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和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成正比,同时与水平板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 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Cl2、漂白粉的制备及有关性质.(1)实验室拟用如图装置制备干燥纯

(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首先要制取氯气,然后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混入的水蒸气,这时得到了干燥、纯净的氯气,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要吸收多余的氯气,注意防止倒吸,仪器连接为H→B→A→C→D→E,
故答案为:B;A;C;D;E;饱和食盐水;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测得pH约为12,说明漂白粉显碱性,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说明漂白粉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碱性、漂白性;
(4)因氯气与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故检验盐酸,应先排除氯气的干扰,故答案为:排除氯气干扰;
(5)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白精中成分为次氯酸钙、氯化钙,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氧化氯离子为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呈黄绿色,
故答案为: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6)溶液呈黄绿色,有Cl2生成,Cl2与SO2反应生成盐酸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由于反应产生了硫酸,故要检验氯离子,须先排除硫酸根的干扰,可用硝酸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取上层清液,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取样,加入足量的硝酸钡,带沉淀沉积后,取上层清夜,滴入硝酸银与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

G.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

(1)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与木块的高度有关;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从相同高度释放的木块总是在相对粗糙的铺有棉布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较短,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综合两个结论就是我们这个题目的答案: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如果水平板是绝对光滑的,且空气阻力为零,则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高度;(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匀速直线运动.

H.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的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

(1)因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来,是为了使木块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1与4,2与5,3与6次次实验中,物块下滑的高度相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物块滑行的距离不同,水平面越光滑,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越远,由此可知: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由1与4、或2与5、或3与6次次实验可知: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1、2、3次或4、5、6次实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块下滑的高度不同,物块滑行的距离不同.所以在水平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块下滑的高度越高,物块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越远.由此可知: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由实验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物体滑行的距离越远,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由此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使木块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做匀速直线运动.

I.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Fe和H 2 SO 4 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在烧瓶中

(1)常温下将Fe丝插入硫酸中会有气泡产生,说明发生了反应,但一会儿后即停止,说明Fe在硫酸中发生了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故答案为:在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Fe与浓H 2 SO 4 反应可能是浓H 2 SO 4 强氧化性或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 2 ,则实验现象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产生的是SO 2 气体,故答案为: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产生了Fe 2+ ,一种可能是Fe与H 2 SO 4 反应生成FeSO 4 ,也存在Fe 3+ 离子转化为Fe 2+ ,故答案为:Fe+2H + =Fe 2+ +H 2 ,Fe+2Fe 3+ =3Fe 2+
(4)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2g氢气即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故答案为: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8KJ/mol;
(5)收集到bL可燃性气体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Fe+2H + =Fe 2+ +H 2 可以知道消耗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为
b
22.4
mol,则和三价铁反应消耗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为(
a
56
-
b
22.4
)mol,该物质的量和生成二氧化硫的量相等,所以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a
56
-
b
22.4
)g,故答案为:64(
a
56
-
b
22.4
).

J.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查

(1)、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 2 (固体粉末)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选用该装置的理由:二氧化锰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B或E.
(2)、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时有优点:能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节省材料.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
.
Na 2 CO 3 +H 2 O+CO 2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E.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配合.
故答案为:
(1)、A;二氧化锰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B或E;
(2)、能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节省材料
(3)、2NaHCO 3
.
Na 2 CO 3 +H 2 O+CO 2 ↑;E;互相配合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石灰水变浑浊 有反应物碳酸氢钠未完全分解.
化学方程式: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与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森森2500潜水泵轴承什么作用 浏览:963
岔河健身器材有哪些公司 浏览:483
cnc超声波加工适用于加工什么 浏览:845
野马用什么阀门排气 浏览:630
机械污染处理装置 浏览:250
新能源加压供水设备哪里有 浏览:1
仪表盘零下4度图片什么意思 浏览:439
微信登录为什么提示用新的设备登录 浏览:982
机械设计师手册口令是什么 浏览:828
信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336
计量仪器设备有哪些 浏览:359
实验室氨气制造的吸收装置 浏览:717
机械表表芯如何拆 浏览:760
燃气灶前阀门叫是怎么回事 浏览:660
后驱轮芯轴承怎么换 浏览:812
油田自动收球装置 浏览:6
凯越更换仪表台大概多少钱 浏览:407
燃气自动熄火装置在哪里 浏览:588
机械碎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647
滚筒截割部传动装置 浏览:4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