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______.每
(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0t
y=
g
t2
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
(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m/s,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y===m/s=2m/s.
故答案为:(1)切线水平、初速度相同;(2)1.6m/s.(3)2m/s.
『贰』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装置图(1)在实验前应______;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将木板
(1)A、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平抛运动要求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
B、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其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因此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即要求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故B正确;
C、由于要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重复多次,才能画出几个点,因此为了保证每次平抛的轨迹相同,所以要求小球每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故C错误;
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不能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故D错误.
(2)由图乙所示可得:y1=
gt2,t=0.2s,初速度v0===1.6m/s;
(3)在竖直方向上,△y=2L=gt2,t=0.1s,初速度v0===1.5m/s,
B点的竖直分速度vyB====2m/s;
故选:(1)AB.(2)1.6;(3)1.5;2.
『叁』 图甲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的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查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然后加入药品,固定到铁架台上,加热收集气体,收集完毕,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即②⑥⑦③④⑤①; (2)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①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药品里的潮气受热变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液滴流入试管底部,引起热的试管炸裂;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集气瓶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4)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满后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倒放; (5)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分析解答; ②根据图示可知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能用该法收集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③若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减缓反应速率, (5)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
『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
(1)先安装B,可以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位置,使操作更方便.所以先安专装B再安装A. (2)酒精灯属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100℃. 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减小;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增大.所以a图指水沸腾前,b指沸腾过程中. (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A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 B图,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到达水的沸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水沸腾的特点. C图,水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到一定的温度保持不变.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 D图,水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 (6)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比较长,由记录的数据知,水的初温是91.5℃,可能是水太多,要减少水的质量,可能是火力太小,要增大火力. 故答案为:(1)B;A; (2)外焰; (3)100;b; (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B;(6)减少水的质量(答案不唯一).
『伍』 如甲图所示实验装置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体现了物理学中放大的思想B.该实验是牛顿
A、本实验利用了光学上: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平面镜转过角度的两倍,使M转动的效果放大,体现了物理学中放大的思想.故A正确. B、C、D该实验装置被称为卡文迪许用来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被称为卡文迪许扭称实验,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的具体运用9以实现.故B错误,CD正确. 故选ACD
『陆』 (4分)教材实验情景再现:(1)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图a中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
(来1)反射现象源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等效替代,相等。
『柒』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
(复1)为了保证小球水平飞出,则斜槽制的末端切线水平.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的初速度相同. (2)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T=
『捌』 (10分)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
(1) 水平初速度相同 (2) 1.6 (3) 1.5 2.0
『玖』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为实验装置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
(1)从纸带上看出,相邻两点间位移之差为一恒量,△x=0.51cm,根据△x=aT 2 得,a= =m/s 2 =3.0m/s 2 . (2)如图.
| 1 | m |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
『拾』 如图中甲为测定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在不同条件下对雌体和雄体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的结果
(1)甲装置复中水滴的移动距离制代表职务的净光合速率,原因在光下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测定的数值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量的净剩值,其中的碳酸氢钠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装置中CO2浓度保持不变,如果要测定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测定呼吸速率. (2)比较乙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水分条件和植物的性别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3)如果某农民有两块农田,一块水分条件较好,一块水分条件较差,根据乙图中的信息可以建议该农民在水分条件好的土地中种雄株,在水分条件不好的土地中种雌株.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量的净剩值保持装置中CO2浓度保持不变 呼吸速率 (2)水分条件 植物的性别 (3)在水分条件好的土地中种雄株,在水分条件不好的土地中种雌株
与图b中甲是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