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1、保证一定换气次数
大部分实验室中,要求最小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6-8次。室内整体的换气次数则由最小换气次数需求、房间热负荷制冷所需制冷风量和室内排出总风量三方面来一起决定。不过当实验室内有能产生高热负荷的设备时,换气次数也应增大,不必拘泥于最低要求。
2、保证实验室内相对负压
化工实验室中产生的气体是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它不能循环利用,而是需要直接排出室外。为防止气体“回流”,就要保证实验室内相对于室外来说是负压的。
3、满足使用的条件下控制能耗
在通风排气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排出有毒气体的实验室中,能源会被大量消耗,因而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想要既能稳定、舒适地换气又能控制低耗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可以通过事先高精确性地控制送风、排风的平衡以及室内压力,给通风换气提供稳定性,就可以降低前期的投入,进而减少所需费用。
为了满足以上规定,规范对排气量较大的实验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设置室外新风补风系统。
在一个实验室内,所有的排风装置可以使用同一个系统。在工作时间连续使用排风系统的实验室应该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最好达到排风量的七成,并且做相应的净化处理。
在有温度需求的实验室中,还要分两种情况考虑:采暖地区的实验室,采暖系统和送风排风系统应该相互独立;非采暖地区的实验室,要设置空调机组。不进行实验的地方,比如走廊和办公室等,应该保持空气的清新,这也是通过改变气压来达到避免有害气体污染室内洁净空气的目的。
㈡ 消防规范中多大空间需要安装送风装置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地上建筑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平米或者单个 房间面积大于50平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者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除此以外还有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避难间(层)、部分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中庭、20米长度以上的疏散走道等等很多都需要。其中有些是防烟,有些作用是排烟。
㈢ 化学实验室通风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
喜格-化学实来验室通风设计要考虑以下自问题: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操作一般是以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反应的形式进行,这就为设置局部通风系统创造了有利的实施条件:在有害物产生的局部地点直接将其捕集,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因此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以局部排风系统为主,尽量不使用全面通风。
2、实验室通风还应考虑送风的设计。以往设计中常常存在“重排风,轻送风”的倾向。但从空气平衡的角度来说,送风不良,最终亦会导致排风不畅。在排风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门窗缝隙补风尚可以满足所需补风量的要求;但在一些通风柜数量较多的实验室里,如果仍不对进风途径加以考虑的话,最终的结果就会增大排风系统阻力,造成排风量不足。
㈣ 风管系统怎样设计啊
第一节 风管系统设计的一般指南
空调风管系统设计,对于确保空调系统运行有效和节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变风量空调的送风系统设计,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运行需要送风管内有一定的静压;二是这个静压值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以利于末端装置的稳定运行。所以,变风量窄调的送风系统一般都设计成中速中压系统。当然,它也可以设计成低速低压系统,但是,除了风管尺寸变大以外,要注意满足系统静压控制的要求和末端装置运行所必需要保持的静压值。
一个好的送风系统设计,应该使该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能降低。但是,要完全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得到优化,是很困难的,这其中有许多变化着的未知数。例如,初投资就不是简单地与风管尺寸或重量成正比的,直管段和圆形风管的配件(如弯头、阀门等)费用一般比矩形风管要少。但是,在风管设计中遵循以下的一般指南,仍可在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两方面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
1.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
这一条要求对任何风管系统的布置都是最重要的准则。直线布置的风管系统,在运行能耗和初投资两方面都是最低的。从节能的观点分析,空气总是“希望”走直线,这将减少能耗。从费用的观点分析,直管段的费用比各种弯头等管件要少很多。所以,当布置一个风管系统的平面走向时,应力图将拐弯的数员减至最少。
2.采用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直的、标准长度的风管造价相对便宜,因为它们的加工费低,标准长度的直风管,可按标准宽度的钢板卷材在白动生产线上制作。而任何—…段非标准长度的矩形风管,从技术上说,都可当作配件,因为它们不可能用标准卷材做成。螺旋圆形风管实际上可做成任意长度。椭圆形风管的标准长度则完全取决于金属加工厂的加工标准。有的设计者总是认为,在一个风管系统平面设计中,频繁地减小风管断面尺寸,似乎就可以减少一次投资。其实不然。就像图5—l表示的那样,采用四个变径管,使每个直管段的长度减小,就不如将标准直管段的长度增加,而将变杆管减少为一个,后者的初投资和运行能耗费用反而都可以降低。
3.只要安装空间范围允许,就建议采用螺旋圆风管。
圆形风管允许采用较高的风速。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推荐,
第131页
一个中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其风速可达20m/s〔6〕,,而一个大型变风量宁调系统,其风速则可高达30m/S〔6〕。对矩形风管的允许风速则一般都较低,风速过高容易引起扁平风管壁的共振而产生噪声,特别是会产生低频噪声并传至室内。
采用圆形风管和较高的送风速度,将可显著地节省投资。首先,与类似的矩形风管系统相比,圆形风管系统将可节省15%一30%的薄钢板。例如,同样输送17000m3/h的空气,根据控制噪声的要求,圆形风管的风速可取19m/s,矩形风管则取10m/s,它们的钢板消耗量比较可见表5—1。从表中可知,采用圆形风管,可节约37%的薄钢板。
其次,圆形风管的安装费用低于矩形风管。这是因为,圆形风管本身结构的刚性好,预制管段可以较长,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相对较少。圆形风管的制作、连接都较矩形风管严密,漏风率大约为1%,而矩形风管的漏风率有时高达lo%,甚至更高,为防止空气渗漏,需要花去大量人力对每一矩形风管进行检漏和密
这个资料比较详细,希望你仔细参考:
http://www.buildbook.com.cn/ebook/2007/B10042332/5.html
但愿给你带来帮助!
㈤ 在高层建筑中,机械排烟系统怎么样设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筑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烟、排烟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
(5)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
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 的距离。
(6)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的有
关规定执行。
(7)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
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
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1 的有关规定。
(8)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
(9)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
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1 GB501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
(10)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11)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
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0m/s。
(12)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
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
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于3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15)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
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
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当排烟风机及系
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排烟风机和用
于排烟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内
㈥ 正压送风口和排烟风口的距离是多少哪个规范中有规定
没有具体规定,但前室正压送风口是有手动开启装置的,此装置火灾时必须让人手方便操作,所以通常风口底离地1500较好。
㈦ 河源实验室送排风系统设计方案怎么设计
实验室送风系统设计SICOLAB
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置粗、中、高三级空气过滤。第一级是粗效过滤器,对于≥5μm大气尘的计数效率不低于50%。 对于带回风的空调系统,粗效过滤器宜设置在新风口或紧靠新风口处。全新风系统的粗效过滤器可设在空调箱内。第二级是中效过滤器,宜设置在空气处理机组的正 压段。第三级是高效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末端或紧靠末端,不得设在空调箱内。对于全新风系统,宜在表冷器前设置一道保护用的中效过滤器。
为了达到实验室内要求的洁净度级别,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送风末端应采用高效过滤器。
送风系统新风口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安装保护网,且应高于室外地面2.5m以上,同时应尽可能远离污染源。
实验室排风系统设计SICOLAB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排风必须与送风联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生物安全实验室 房间的排风管道可以兼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道。排风系统应能保证生物安全柜内相对于其所在房间为负压。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设置室内排风口,不得只用安全柜 或其他负压隔离装置作为房间排风口。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必须设置局部负压排风装置,并带高效空气过滤器。
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连接方式应按表2执行。对于III级生物安全柜,其没有工作面风速的要求。但为了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当操作手套发生脱落或出现破损后,通过手套连接口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正常工作时III级生物安全柜内的负压不应小于120Pa。
SICOLAB实验室整体设计建设工程、生物样本库建设工程、GMP环境建设工程、环保工程。
㈧ 化学实验室通风设备技术要求有哪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抄,经常会产生各种难闻的,有腐蚀性的、有毒的或易爆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除室外,就要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实验室通风是实验室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为阻止一些蒸气、气体和微粒(烟雾、煤烟、灰尘和气悬体)吸入,污染物质须用通风柜、通风罩、局部排风的方法除去。
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方式有两种,即局部排风和全室通风。局部排风是在有害物质产生后立即就近排出,这种方式能以较少的风量排走大量的有害物质,能量省而效果好,是改善现有实验室条件可行和经济的方法,也可能是适应新实验室通风建设的最好方式。对于有些实验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局部排风满足不了排风要求时,采用全室通风。
㈨ 配电室内的排风与送风风管应怎样布置
纤维织物风管又常被称作布袋风管、布风管、纤维布风管、纤维织物风管、布制内风管、纤维织物空容气分布器等,是目前最新的风管类型,是一种由特殊纤维织成的柔性空气分布系统,是替代传统送风管、风阀、散流器、绝热材料等的一种送出风末端系统。主要靠纤维渗透和喷孔射流的独特出风模式能均匀送风的送出风末端系统。具有面式出风,风量大,无吹风感;整体送风均匀分布;防凝露;易清洁维护,健康环保;美观高档、色彩多样,个性化突出;重量轻,屋顶负重可忽略不计;系统运行宁静,改善环境品质;安装简单,缩短工程周期;安装灵活,可重复使用;系统成本全面节省,性价比高等种种优点。
纤维织物布袋风管主要是依靠纤维浸透和喷孔射流等送风形式,可以保证风量均匀送出。在制作上就像是一条大布袋,可以起到气流传递的作用,直接影响全部空间送风效果和制冷效果。布袋风管运用拉链设计,经过搭扣或者滑轨装置在吊顶下,装置非常简洁。安装布袋风管要在进出口处加软接头,其中软接头在断面尺度要与风机进出风口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