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磷燃烧后产物是固体,而木炭燃烧就是CO2,是气体,故改进措施是在集气瓶里装入适量NaOH等把CO2吸收掉!这样氧气体积就可以被检测出了,当然集气瓶最好标上刻度,做好标记。
『贰』 测定气体体积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1.气体体积的测定
(1)原理:对于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或无法用试剂直接吸收)的气体(如H2
、O2等)通常采用排水量气法测定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装置(a):(1)集气瓶至量筒之间的那段导管内液体无法读出,使测定的气体体积偏
小(改进方法:实验前将导管注满水)
(2)为保证量筒内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故量筒内外液面应相平,当量筒内液面高于量筒外液面时,应将量筒下移,反之,应上移。
装置(b):测定气体,应当使气体冷却到室温,再调整液面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书
装置(c):实验时水面要没过漏斗颈部,量筒装满水,反应在漏斗中进行,生成的气体为量筒内气体体积
装置(d):避免了(a)的不足,但它操作复杂。其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连接好装置后,在量气管内注满水,上下移动乙管,使两管液面相平并读数3.反应完毕,再次上下移动乙管,使两管液面相平并再次读数(两次读数得出气体体积)
装置应用范围:有气体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实验。主要是测定某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确定某气体(或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关键:无论是直接测量法还是间接测量法,准确读取液面是关键。在读数之前,必须保证气体的温度、压强均与外界相同。为此,应等所制备气体的温度与环境一致后,通过调节两端液面,到两端高度相同时再读取体积
『叁』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
(1)白磷过量能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的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50mL+20mL=70mL;
(3)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4)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集气瓶内外的压强差,所以实验不能成功;
(5)在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ABC.
故答案为:(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2)先下降,后上升;70;
(3)难;不活泼;
(4)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5)ABC.
『肆』 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改进的方法 如题
注射器内加入来100ml水,然后自往广口瓶塞上插注射器,把点燃的红磷迅速放入广口瓶中,并盖上插着那根灌着100ml水的注射器的盖子,待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时把注射器内剩余的水注入量筒,计算比100ml少了的体积.然后用这个体积比上250就是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伍』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图甲乙两种装置,乙装置在甲装置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
根据实验的原理,观察装置:(1)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版1/5,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权气,所以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水进入瓶内,约占A瓶容积的1/5,(2)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3)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分析小强测定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应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为了耗尽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加入的铜丝的量必须是足量的,③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等.(4)这套装置比图2的装置更能减少某些方面的误差,这是因为能够减少燃烧匙伸入广口瓶中时,空气向外扩散引起的误差;还能减少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
故答为:(1)水进入到A瓶,约占A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使空气里的氧气充分反应; (3)<21%,①②③.(4)乙装置刻度更精细,测量更精确;且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而铜丝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固体,所以可以减少污染;
『陆』 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
虽然没图我试着解答下
1.液面上升
50(原来的水量)+21(氧气燃烧完吸入的水量)=51
2.B
『柒』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l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
(1)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发生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白烟,放热;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50mL+20mL=70mL;
(3)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比预计的小了,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漏气或磷少量.
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abc.
故答案为:
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白烟,放热;70;漏气或磷少量;无色气体、不能燃烧(不助燃);abc
『捌』 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右移进改进方式装置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
(1)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发生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白烟,放热;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50mL+20mL=70mL;
(3)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比预计的小了,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漏气或磷少量.
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abc.
故答案为:
剧烈燃烧,发黄光,产生白烟,放热;70;漏气或磷少量;无色气体、不能燃烧(不助燃);abc
『玖』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若把燃烧匙中的红磷换为木炭,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实验能成功.
把红磷换成木炭其实是更麻烦的一种方法。
因为这样就牵涉到木炭是否和足够的氧气回燃烧,这取决于你使用木炭量的答多少,而且还要注意,原来空气中就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一,如果是氧气过量,前将空气通过碱石灰,然后与木炭全部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是原来的空气(除去氧气和原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
再一次通过碱石灰,计算碱石灰前后的质量差来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再转化成氧气的量。
二,如果是木炭过量,则燃烧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将剩余气体通过氢氧化钠,然后通过浓硫酸,剩余气体再灼热的氧化铜,通过碱石灰。
通过碱石灰前后的质量差来算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再转化成氧气的量。
三,如果木炭的量是间于上两种情况之间,那么要先将空气通过碱石灰,再燃烧,再通过碱石灰,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碱石灰,计算出两个碱石灰的前后质量差,通过物质的量的运算,算出原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