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B.可用从a处加水
A.①装置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的装置,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可用浓版氨水和生石灰,制备少量氧权气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备,都可以用该装置,故A正确;
B.②从a处加水至形成液面差,如左边液面不发生变化,可证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可腐蚀玻璃,应放在碱性滴定管中,防止玻璃塞打不开,故C错误;
D.④电解硫酸钠溶液,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生成氧气和硫酸,b应为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c应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正确.
故选C.
2.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验证Na与H2O反应是否放热B.装置②可用
A.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钠和水反应放热,导致大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则红回墨水左答端下降、右端上升,故A正确;
B.氨气属于碱性气体,可以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常温下氨气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收集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吸收尾气,用倒置漏斗防止倒吸,故B正确;
C.3NO2+H2O=2HNO3+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故C错误;
D.铝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部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如:能将二氧化锰还原为锰,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3.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A、当瓶内来空气由管口处源于上方的a管排出时,一些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使用该装置进行收集,如
HCl、SO2、Cl2、NO2;当瓶内空气由管口处于上方的b管排出时,一些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使用此装置进行收集,如H2、NH3、CH4;若在瓶内充满水而气体由a管进入水则从b管排出时,该项装置则为排水法收集气体,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使用此装置进行收集,如H2、NO、N2、CH4、CO;故A正确;
B、浓硫酸有吸水性,它要吸收饱和硝酸钾溶液挥发出来的水,从而使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量减少,所以观察到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苯中溶解溴是溶液为橙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苯是无色、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与水不溶,所以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变浅甚至无色,故C正确;
D、该方法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捂热烧瓶,则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玻璃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所以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错误;
故选:D;
4.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
A.装置①为分馏操作,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并且温度计位置和进出水方向正确,故A正确;
B.用图②装置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应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
C.加热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能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得到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解热制备,故C错误;
D.NO2不能用排水大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5.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X若为CCl 4 ,可用于吸收NH 3 或HCl,
A、水的密度比四抄氯化碳小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水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氯化氢反应,也不溶解氯化氢,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当瓶内空气由管口处于上方的a管排出时,一些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使用该装置进行收集,如CO 2 、SO 2 、Cl 2 ;当瓶内空气由管口处于上方的b管排出时,一些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使用此装置进行收集,如H 2 、NH 3 、CH 4 ;若在瓶内充满水而气体由a管进入水则从b管排出时,该项装置则为排水法收集气体,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使用此装置进行收集, 如H 2 、NO、N 2 、CH 4 、CO;故B正确; C、因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而C 2 H 5 OH和H 2 O是互溶的两种液体,故C错误; D、因NH 3 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极易溶于水,用倒置的漏斗可防倒吸,故D正确; 故选C. |
6.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煤油和
A.煤油和水能分层,故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正确; B.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无法称取8.55g氯化版钠固体,故B错误权;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所以装置③可用于从海水中得到淡水,故C正确; D.CO 2 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