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高中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题

高中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题

发布时间:2022-04-12 16:19:25

⑴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题

A项中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即表示净光合作用。B项在光下 ,如果有气泡产生 ,若该气泡是CO2,则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产生了多余的CO2,若该气泡是氧气 ,则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产生了多余的氧。 C项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为金鱼澡的光合作用提供CO2 ,因而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中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缓慢的过程 因而不能瞬时观察到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

⑵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

(1)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植回物的答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促进光合作用;
(3)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于;
(4)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所以本题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5)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

⑶ 如图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的中间部分

光合来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铝箔源纸不透光,因此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的中间部分,叶片被包住的部位,没有光照,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是黄褐色.叶片的其它部位能接受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深蓝色.所以叶片颜色变化是正确的是D.
故选:D.

⑷ 右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中放入一些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

结合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内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容,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
(3)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4)反应物水由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C、H、O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O元素组成,反应后只能确定O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故答案为:碳和氢.

⑸ 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某过程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科学家

(1) 甲 乙 同位素标记法 进行对照
(2)增加 增加
(3)光合作用主要产物糖类的变化版情况是:在光饱和点以前,随权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其生成速率不断增大,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生成速率将基本不变。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光合作用CO2中的氧和水的去向问题,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中的氧转变为氧气中的氧,而CO2中的氧转变为有机物中的氧和水中的氧。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增强,研究氧的转移过程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两组相互对照,在光照强度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之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强,达到后再增强将基本保持不变,停止光照无原子氢和ATP供给,C3无法被还原,所以C3增多,C5减少。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⑹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一实验,则选择_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⑺ 一道生物实验题……(高三、光合作用)

距离缩短到45cm之前,光照强度都非常低,45cm到15cm之间光合作用强度才随光强增强,说明45cm之后光强才达到植物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在此之前,植物也在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强度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照影响,随时随地都在进行。一个几乎没有,一个正常进行,当然光合小于呼吸啦

⑻ 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

(1)分析步骤可抄知,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二氧化碳浓度).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3)由题意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若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圆叶片上浮的时间缩短,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下移动.
(4)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肉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导致水平下降.
故答案为:
(1)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2)逐渐增强
(3)下
(4)失水

⑼ 如图1中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

(1)分析题图1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大.
(2)如果要在曲线bc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适当提高温度.
(3)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时,若突然撤去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3-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将增加.
(4)因为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所以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
(5)①已知图2中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应该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实线表示CO2的吸收量,即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而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比较两曲线可看出,实线先于虚线下降,所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由图2中的甲可知,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已经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溶胶.
③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注意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净光合速率=实线-虚线)
故答案为:
(1)逐渐增大
(2)适当增加光照、适当提高温度
(3)D
(4)因为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5)①实线 光合作用
②线粒体、细胞溶胶
③见图

⑽ 高中生物的光合作用题

没有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碳酸氢钠,可以维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

阅读全文

与高中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院amh是用什么仪器检查 浏览:532
大众汽车仪表盘怎么开里程数 浏览:193
皮带机拉紧装置怎么设计 浏览:211
川崎6r排气阀门 浏览:766
铸造废沙再生可以做什么用 浏览:120
机械图纸上m4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6
超级机械狗怎么获取 浏览:763
简述机械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 浏览:390
燃气阀门执行机构原理 浏览:463
机械装置翻译 浏览:773
如何恢复移除的设备 浏览:410
五金机电气什么名字 浏览:62
生活中的齿轮传动装置6 浏览:339
修电动车轴承用什么胶 浏览:428
机械安全装置有 浏览:408
采摘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 浏览:659
泵前泵后应该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226
所有的云梯器材箱怎么打开 浏览:109
装置设计变量的压力等级数 浏览:634
苏州高中压阀门厂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