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电站调速器油泵打油不会自动停
调速器油泵是由调速器液压系统控制的,停泵的条件是油罐压力达到定值(一般内6.3MPa),油泵容不会自动停的原因可能有
油泵机械问题,导致有没有打入系统,从而压力达不到停泵压力,所以不会停泵
2.液压系统控制停泵的继电器、PLC开出模块、停泵控制回路等其中一个有问题,导致不能自动停泵
等等了,本人在水电站工作,从事调速器,监控系统等维护工作,有问题可以多多交流
2. 大型东风油罐车打油怎么打
你先看看你的车子装了油泵没有啊
3. 钻井井控制度有那些
钻井井控规定实施细则 2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应按SY/T5964执行。 2.1 井控装置的安装 2.1.1 钻井井口装置 钻井井口装置包括各次开钻所配置的防喷器、防喷器控制系统、四通及套管头等。 2.1.1.1 防溢管一律采用两半式法兰密封连接。其直径应比所用套管加大一级,管内不得有台肩。 2.1.1.2 防喷器安装完毕后,应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同轴度误差不大于20mm,防喷器用16mm钢丝绳和反正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绷紧。 2.1.1.3 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其中心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o。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圈数。 2.1.1.4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要求: a)安装在井场左前方距井口不小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1m以上距离,周围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b)控制管汇整齐安放并固定在管排架内,管排架与防喷管线及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1m,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板。不允许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 c)总气源应与司钻控制台气源分开连接,并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严禁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 d)电源应从配电板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用单独的开关控制; e)蓄能器完好,压力达到规定值,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2.1.1.5 井口下四通旁侧出口应位于地面之上,并保证各次开钻四通旁侧口高度不变。 2.1.1.6 套管头的安装应符合SY/T5964中的相应规定。 2.1.2 井控管汇 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 2.1.2.1 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防喷管线采用螺纹与标准法兰连接,不得焊接。 2.1.2.2 防喷管线长度若超过6m的应打基墩固定。 2.1.2.3 节流管汇控制台的调试值见表1。 表1 节流管汇控制台部件调压值 MPa 部 件 35调压值 70调压值 阀位变送器 0.35 0.35 压力变送器 0.35 0.35 气泵停泵的工作压力 1.05~1.10 3 蓄能器氮气压力 0.35±0.05 1.00±0.05 溢流阀 1.2 3.5 2.1.2.4 放喷管线安装要求: a)放喷管线至少应接两条,高压、高含硫地区应接四条,其内径不小于78mm; b)管线连接不允许有任何焊接; c)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 d)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应保持大于0.3m的距离,并分别固定; e)管线尽量平直引出,如因地形限制需转弯时,转弯处使用铸(锻)钢弯头,其转弯夹角不应小于120°; f)管线出口应接至距井口75m以上的安全地带,相距各种设施不小于50m; g)管线每隔10m~15m、转弯处、出口处用水泥基墩加地脚螺栓固定,悬空处要支撑牢固,若跨越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 h)水泥墩基坑长×宽×深为0.8m×0.8m×1.0m,遇地表松软时,基坑体积应大于1.2m3; i)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mm,长度大于0.5m; j)放喷管线在车辆跨越处装过桥盖板。 2.1.2.5 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大土池或储备罐并固定牢靠,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其内径不小于78mm。 2.1.2.6 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闸阀挂牌编号,并标明其开、关状态(见附录A中图A11、图A12、图A13、图A14、图A15)。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在节流管汇处以明显的标示牌标示。 2.1.2.7 井控管汇所配置的闸阀应为平板阀。 2.1.2.8 防喷器四通两翼应各装两个闸阀,紧靠四通的闸阀应处于常开状态。防喷管线控制闸阀(单四通:1#手动平板阀及4#液动平板阀;双四通:1#、4#、5#手动平板阀及8#液动平板阀)应接出井架底座以外。 2.1.3 钻具内防喷工具 钻具内防喷工具包括方钻杆上部和下部旋塞阀、钻具回压阀和防喷钻杆单根。 2.1.3.1 钻具内防喷器工具的最大工作压力应与井口防喷器工作压力一致。 2.1.3.2 应使用方钻杆上部和下部旋塞阀,并定期活动。 2.1.3.3 钻台上配备与钻具尺寸相符的钻具回压阀,并配有抢装回压阀专用工具。 2.1.3.4 在大门坡道上准备一根防喷钻杆单根(带与钻铤连接螺纹相符合的配合接头和钻具回压阀)。 2.1.4 井控监测仪器仪表 钻井队应配备钻井液循环池液面监测报警仪,在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地区钻井应配备相应的有毒气体检测仪。 2.1.5 钻井液净化、加重和灌注装置 除应配齐振动筛、钻井液罐、搅拌器、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加重泵、自动灌注装置外,探井、气井及气油比高的油井还应配备钻井液气体分离器和除气器,并将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接出井口50m以上。 2.2 井控装置的试压 2.2.1 试压介质:清水。 2.2.2 试压值: a)防喷器组应在井控车间按井场连接形式组装试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不封闭空井)、闸板防喷器和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试额定工作压力; b)在井上安装好后,在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80%的前提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试额定工作压力的70%;闸板防喷器、方钻杆旋塞阀和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试额定工作压力;节流管汇按零部件工作压力分别试压; c)放喷管线试10MPa; d)钻开油气层前及更换井控装置部件后,应采用堵塞器或试压塞,参照上述有关条件及要求试压。 2.2.3 试压要求:上述井控装置在井控车间和上井安装后试压时稳压时间均不得少于30min , 压降不得超过0.7MPa , 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采油(气)井口装置压降不超过0.5MPa为合格。 2.3 井控装置的使用 2.3.1 环形防喷器不得长时间关井,非特殊情况不用来封闭空井。 2.3.2 在套压不超过7MPa情况下,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时,应使用18°斜坡接头钻具,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0.2m/s 。 2.3.3 用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长时间关井时,应手动锁紧闸板。打开闸板前,应先手动解锁。锁紧和解锁都应先到底,然后回转1/4圈~1/2圈。 2.3.4 环形防喷器或闸板防喷器关闭后,当关井套压不超过14MPa时,特殊情况下经上级批准可上下活动钻具,单向行程控制在1.5m范围内,但不准转动钻具或过钻具接头。 2.3.5 当井内有钻具时,严禁关闭全闭闸板防喷器。 2.3.6 严禁用打开防喷器的方式来泄井内压力。 2.3.7 检修装有绞链侧门的闸板防喷器或更换其闸板时,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 2.3.8 正常钻井中每周,油气层钻进中每3天应关、开半闭闸板和闸阀一次。油气层中每次起钻完关、开全闭闸板一次,环形防喷器每10天试关井(在有钻具的条件下)一次。 2.3.9 井场应备有一副与在用闸板同规格的闸板和相应的密封件及其拆装和试压工具。 2.3.10 有二次密封的闸板防喷器和平板阀,只能在密封失效至严重漏失的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且止漏即可,待紧急情况解除后,立即清洗更换二次密封件。 2.3.11 平板阀开、关到底后,应回转1/4圈~1/2圈。其开、关应一次完成,不允许半开半闭和作节流阀用。 2.3.12 压井管汇不能用作日常灌注钻井液用;井控管汇安装好后,定期用钻井泵注清水冲洗,保持管线畅通。 2.3.13 采油(气)井口装置等井控装置应经检验、试压合格后方能上井安装;采油(气)井口装置在井上组装后还应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4 井控装置的管理 2.4.1 对各种井控装置应分类、编号、建档(检查、维修、试压等情况),并绘制井控装置运行图表。 2.4.2 设置专用配件库房和橡胶件库房,库房温度应满足配件及橡胶件储藏要求。所有橡胶密封件应入库分类、上架和避光保存,并注明厂家、出厂日期和库存数量。 2.4.3 所有井控装置及配件应是经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有关部门共同认可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否则不允许采购和使用。
4. 根据钻井工艺中钻进、洗井、起下钻具各工序的需要,一套钻机必须具备哪些系统和设备
1起升系统为了起下钻具、下套管以及控制钻头送进等,钻机装有一套起升机构,它主要由主绞车、辅助绞车(或猫头)、工作刹车、辅助刹车、游动系统[包括钢丝绳、天车、游动滑车(简称游车)和大钩]以及悬挂游动系统的井架组成。另外,还有起、下钻操作使用的工具及设备,如吊环、吊卡、卡瓦、大钳、立根移运机构等。
井架是钻采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图3-36所示,它在钻井和采油生产过程中,用于安放和悬挂天车(图3-37)、游车、大钩、吊环、吊钳、吊卡等起升设备与工具,以及起下、存放钻杆、油管或抽油杆。
图3-49闸板结构示意图旋转防喷器的结构特点是:橡胶芯子可以在抱紧钻杆的情况下随钻杆一起旋转,从而能够在封闭钻杆与套管环形空间的同时,满足边喷边钻的工艺要求。万能防喷器的胶皮芯子能在几秒钟内对任何钻具进行封闭,争取宝贵的抢险时间。当钻机上配备有闸板防喷器、旋转防喷器和万能防喷器三类防喷器时,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使用,可以实现边喷边钻、不压井起、下钻和反循环钻井等钻井新工艺。大多数防喷器都配有手动和液动两套控制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远距离控制。
5. 求钻井用柴油罐(带高架罐)的操作规程
1、概述
柴油罐区位于煤场的东南角落里,共两台柴油罐,容积约为15m³/台,约能容纳12.6t的0#柴油;罐体材质为铝;罐区周围有长5m、宽4m、高0.8m的围堰,柴油罐可用来储存柴油以备锅炉点火和废气燃烧使用,围堰用来防止泄漏事故发生时柴油流入外面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柴油罐车每车约20t,可同时进入两台罐,并时刻观察液位计液位,防止溢出。
2、罐区主要组成部分
柴油罐区主要由两台柴油罐、一台不锈钢滚柱式转子泵、两个液位计、一台压力表、、两个视镜、围堰、和各种不锈钢管、快接头、阀门组成。
3、用途及注意事项
(1)用途
柴油罐用来储存柴油,以备锅炉厂使用;不锈钢滚柱式转子泵,型号为40GZA5-5,流量为5m³/h,扬程50m,转速30r/min,电机功率4KW,可用于卸车和输送;液位计可用来观察罐内柴油的液位,防止卸车时出现溢出和使用时油量不足的现象;压力表可用来判断泵的流量和泵工作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视镜用来观察罐内是否有水,确保输送的油的质量;其它的管道、阀门可以用来输送和调节流量用。
(2)卸车和输送时需注意事项
A、卸车时现场工作人员需在场并确保柴油运输车停在指定区域并熄火;
B、检查防静电装置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接在柴油运输车上;
C、检查抽油的软管有无破损、接头是否完好,当确认软管无破损、接头已绑紧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D、检查管道和阀门是否存在泄漏或渗漏,确保管道和阀门完好无损;
E、打开泵的输入输出阀,关闭两台柴油罐的输出阀,开启电源起动泵卸柴油,并观察压力表,确保泵运行正常;观察两台柴油罐的液位计,防止罐满溢出;
F、输送方法:(1)打开液位计的底部排出阀和计量罐的进口阀,通过柴油罐与计量罐的液位差可以自动输油进入计量罐内,可通过观察计量罐液位计来确定是否需关闭阀门,直到输满;(2)打开柴油罐的输出阀,通过视镜观察油中是否含有水分,若有则打开底部分水阀排净罐内的水分,然后关闭分水阀,打开泵的进出口阀并开启电源,开始输油;
G、柴油罐区内禁止烟火,严禁带入火种和在罐区附近(25米内)接打电话;
H、火灾应急措施:灭火方法: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火势判断无法控制必须马上撤离,通知或警示人员禁止进入火灾区域;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应及时通知领导和安全办,火势判断无法控制拨打119。
---------------------------
装卸柴油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柴油的装卸操作,防止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柴油的装卸、贮存等管理的控制。
3职责
3.1仓库保管员负责日常柴油的装卸作业工作。
3.2仓库主管负责柴油罐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培训仓库保管员
3.3 柴油供应商负责协助仓库保管员做好柴油装卸准备工作。
4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4.1作业安全要求及防护措施
4.1..1.当油罐车卸柴油时,仓库主管或当班仓库管理员必须到现场操作设备,严禁其它人员操作。
4..1.2雷雨期间暂停进行油品的卸作业,在装卸过程中,严禁擦洗罐车物品、按喇叭、修车等。
4.1.3油罐区严禁烟火,25米范围内严禁打手机。
4.1.4油罐口盖必须用绝缘物品制作。
4.1.5油罐区应配有相应的消防沙、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4.1.6油罐区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地面的干净和整洁
4.2应急措施
4.2.1泄漏措施
4.2.1.1小量泄漏:用消防沙、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4.2.1.2大量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2.2火灾应急措施
4.2. 2.1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火势判断无法控制必须马上撤离,通知或警示人员禁止进入火灾区域;。
4.2.2.2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4.2.2.3 应及时通知领导和安全办,火势判断无法控制拨打119。
4.2.3人身救护应急措施
4.2.3.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4.2.3.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2.3.3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5工作程序
5.1作业前准备和检查事项。
5.1.1柴油卸车作业前准备和检查事项
(1)仓库保管员检查运输柴油的车辆是否停在指定区域,并熄火,若没有熄火的,应当要求司机熄火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检查防静电接地装置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连接到柴油运输车上。
(3)检查抽油的软管有无破损、接头是否完好,当确认软管无破损、接头已绑紧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柴油管道:检查管道和阀是否存在柴油泄漏或渗漏,管道和阀是否完好无碰损,
5.1.2柴油加油作业前准备和检查事项
(1)检查待加油的车辆是否停在指定区域,并熄火。
(2)柴油管道:检查管道和阀是否存在柴油泄漏或渗漏,管道和阀是否完好无碰损,管道上的阀是否在开启连通状态
5.2开机程序:作业流程、方法、内容,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点
5.2.1柴油卸车程序
(1)卸柴油时,仓管保管员为油罐车接好静电接地线;
(2)用一根软管将油罐车的输出口与柴油罐的输入口连接好;
(3)打开泵的输入输出阀,关闭柴油罐的输出阀,开启电源起动泵卸柴油。
(4)卸油过程注意周围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停止卸油,采取相应应急措施,或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5.2.2柴油加油程序
(1)打开柴油罐的输出阀,开启电源,开始对分储罐加油,注意油管不能打折,应顺着油管方向拉出,不能与地面摩擦,轻拿轻放
(2)刚开始注油可以把开关保持器开启,保持持续加油;
(3)注意分储罐容量,关注加油累计数值,快到拟加注量,必须关闭开关,采取手动加油直至加油完毕;
(4)加油过程注意周围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停止加油,采取相应应急措施,或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5.3停机程序,紧急停机相关要求。
5.3.1柴油卸车停机程序
(1)当柴油卸车完之后,关闭电源。
(2)将软管拆下,拆软管前先用容器(桶)放在软管与柴油罐的输入口下,接住管道内剩余的柴油,用封盖将柴油罐的输入口密封好。
(3)收好静电接地线,放在规定的位置。
(4)锁好电源箱。
5.3.2柴油加油停机程序
(1)加油完毕,关闭加油开关,尽量把加油管道积油排入储罐。
(2)关闭加油机电源,锁好电源箱。
(3)关闭柴油罐的输出阀。
6. 金杯车海狮助力油罐在哪个位置打方向盘很重,怎么给助力打油请求大神告知,最好是带图解的
摘要 (1) 油杯内部太脏,滤网被堵或油杯油面低。
7. 油气分离器上盖有裂缝能用吗
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判断及排
油气分离器常见的故障有:油气不能分离、排气管吐油,另外还有不供油和供油不足,振动和噪音等。
一、油气不能分离
油气不能分离的主要表现是视油器中油液浑浊(油液中混有大量微小气泡所致)。产生油气不能分离的原因很多,分离器波纹管以下的管路、阀门,接头中任一处密封不严,都可能吸入大量气体(因管道中是负压),当吸入的气体量超出油气分离器分离气体的能力时,便产生油气不能分离现象。因此,出现油气不能分离时,首先应检查油罐到加油机之间的输油管是否有漏油现象,方法是打开分离器过滤器端盖,查看分离器低压腔是否有油,若无油或油液液面缓慢下降,可初步判定为输油管漏油。排除了管道原因后,再检修油气分离器。检修步骤为:
1
打开油气分离器上盖,检查高压腔与常压腔之间的出气阀的ф3孔是否被堵(出气阀在分离器的上盖上),ф3孔被脏物堵塞,高压腔中气体无法进入常压腔,只能和油液一起由出油阀进入流量计,造成油气不能分离;0.3×0.4阻尼槽过浅,气体由高压腔进入常压腔的通路不畅,也易造成油气不能分离。解决方法是疏通ф3孔,若0.3×0.4阻尼槽过浅,可用什锦锉将其略锉深些。注意0.3×0.4阻尼槽不可锉得过深,过深易造成排气管吐油故障。
2
经过第一步检查后,再查看常压腔内是否有油。正常情况下,常压腔内应存有一定的油液,液面高度约为常压腔深度的1/3-1/2,这样才能保证常压腔内气体和外部空气不会进入低压腔。若常压腔内没有油,则说明回油浮漂下部的锥形阀未落入锥形阀座内,(一般为回油浮漂中轴变形或有异物将回油浮漂垫起所致),外部空气和常压腔内气体通过锥形阀和平形阀被吸入低压腔内(因为低压腔为负压),造成油气不能分离。解决方法是:检查回油浮漂中轴及锥形阀是否变形,若变形予以校正。在安放回油浮漂时,应使锥形阀可靠地落入阀座内,并要控制回油浮漂的行程,使回油浮漂在最高位置时,锥形阀也不会脱离阀座。
另一种检查方法是:先不将分离器盖打开,使加油机处于开机打油状态,用手指靠近分离器排气管,若感觉排气管吸手指(实质上是排气管吸气),则可判定为锥形阀未关严造成油气不能分离。
3
经过前两步检查,若未发现故障原因,则可判定为出口阀故障。出口阀被异物卡住关不严,气体很方便地和油液一起通过出口阀进入流量计,造成油气不能分离。解决方法是卸下出口阀下部的弹簧座,取出弹簧,让出口阀上部的油液将阀芯冲下,同时冲洗掉,再复装出口阀芯,弹簧,弹簧座即可。
二、排气管吐油
当油罐内油液液面高度高于加油机油气分离器高度时,可造成排气管吐油。因此在遇到排气管吐油问题时,首先要查看一下油站所用油罐是否高架罐或“阴阳罐”(油罐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下),若为高架罐或“阴阳罐”,可将分离器排气管堵住。注意:当“阴阳罐”内油液液面低于加油机时,堵住分离器排气管可能会引起油气不能分离的故障。若油站油罐为地下罐,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检修:
1
打开分离器盖,检查回油浮漂是否进油。回油浮漂为两个杯状铜皮焊接而成,它们的焊缝若存在焊接缺陷则易渗油。 球形浮漂进油不能浮起或球形浮漂脱落,高压腔内油液通过出气阀的ф3孔进入常压腔,当进入常压腔的油量超出锥形阀与平形阀的回油量时,便造成排气管吐油;回油浮漂进油不能浮起,锥形阀打不开,常压腔内油液不能回流至低压腔,造成排气管吐油。解决方法是更换回油浮漂。若没有备用浮漂,也可将坏浮漂内的油液倒出,用烙铁将其重新焊好,并放到80℃以上的热水中检查,浮漂在热水中不冒气,不渗油,可以重新使用。
2
经过第一步检查,确定浮漂无故障后,再检查出气阀与出气阀座。方法是用手摸出气阀与阀座的接触面,凭手的感觉判断阀与阀座接触面是否平整。出气阀与阀座表现不平整,贴合不严,都可使进入常压腔的油液过多,造成排气管吐油。解决方法是用砂纸将出气阀与阀座的接触面仔细砂平(可用涂色法检查接触面积),修整0.3×0.4阻尼槽尺寸。
3
经过前两步检查,仍未排除故障,则应考虑是平形阀打不开导致排气管吐油。由于油品质量问题,平形阀芯易被“粘”住而打不开,使得常压腔内油液无法流至低压腔,导致排气管吐油。
在第一步的检查过程中,可进一步将过滤器的端盖卸下,放掉分离器低压腔的油液,这时取出回油浮漂,常压腔中的油液应能在自重力作用下打开平形阀流入低压腔。若取出回油浮漂后常压腔内油液液面不降低,则说明是平形阀芯被“粘”住打不开。解决方法是卸下平行阀进行清洗,再复装。
三、不供油或供油不足、振动与噪声大
分离器中过滤器的滤网太脏会导致加油机不供油或供油不足,振动与噪声增大而过滤网又极容易脏(特别是在输油管道不干净或油品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因此加油机一旦出现供油不足的情况,应首先考虑清洗过滤网。具体检修步骤为:
1
外部观察,确定电机及油泵均旋转正常(无反转或不转情况)
2
卸下分离器过滤器的端盖,取出过滤器,清洗滤网,同时察看一下分离器低压腔,若低压腔内无油,则可判定是输油管渗漏,双门底阀关不严或是油罐内无油导致不供油。
3
经过第二步维修后若故障依旧,下一步则应检修出油阀。出口阀被卡住关不严,可造成油气不能分离和供油慢,出口阀被卡住打不开,可造成不供油或供油不足,噪声和振动增大,排气管吐油。解决方法是卸下出口阀下部弹簧座,清洗出口阀。
说明:当加油机出现整机不供油或供油不足时,通过观察确定外部没故障(电源正常、电机、油泵放置正常)后,下一步则应该打开分离器的过滤器端盖,检查并清洗滤网。为什么先检查分离器而不先检查油泵呢?这是因为滤网易脏,出现供油不足的故障率比油泵高,打开过滤器端盖,还可以通过查看分离器低压腔内是否有油来初步判断油罐是否有油,输油管或单向阀是否漏油等。另外,拆装滤油器比拆装油泵简单容易。所以,遇到供油不足的故障时,一般是先
8. 石油钻井钢丝绳的API规格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API标准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复审、修改、重新确认或撤消。有时复审周期可延长一次,但延长不超过2年。当各专业委员会的标准需要更新时,由来自各国指定或自愿报名参加投票的委员参加投票,超过2/3投票即算通过。所以,除已授权再版延期,API标准自出版之日起,5年后不再有效。API Spec 1B? 油田三角皮带
API Spec 2B 结构钢管
API Spec 2C? 海上平台起重机
API Spec 2F? 锚链
API Spec 2H 海上平台管接头用碳锰钢板
API Spec 2MT1 海上结构用提高韧性的轧制碳锰钢板
API Spec 2W 通过热机控制工艺(TMCP)生产的海上结构钢板
API Spec 2Y 海洋结构调质钢板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和底座
API Spec 5B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
API Spec 5CT 套管和油管规范
API Spec 5D 钻杆规范
API Spec 5L 管线钢管
API Spec 5LC CRA 管线用耐腐蚀合金管
API Spec 5LCP? 连续管线管
API Spec 5LD? 耐腐蚀合金外覆或内衬钢管
API Spec 6A 井口装置和采油装置
API Spec 6AV1 海上作业用地面和水下安全阀的验证试验
API Spec 6D 管道阀门(闸阀、旋塞阀、球阀和止回阀)
API Spec 6H? 管端堵头、连接管和活动接头
API Spec 7 旋转钻杆构件
API Spec 7F 油井用链条和链轮
API Spec 7K 钻井设备
API Spec 8A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
API Spec 8C 钻井和采油提升(PSL1和PSL2)
API Spec 9A 钢丝绳
API Spec 10A 油井水泥
API Spec 10D 弓形弹簧套管扶正器
API Spec 11AX 杆式抽油泵及配件
API Spec 11B 抽油杆
API Spec 11D 井下钻具--填塞器(夯具)和沙桥卡钻(桥状沙堵)
API Spec 11E 抽油机
API Spec 11IW 独立井口设备
API Spec 11L6 游梁式抽油机的电动原动机
API Spec 11N 矿区自动输油计量设备
API Spec 11P 油气生产作业使用的组合式往复压缩机
API Spec 11V1 气举阀、孔板、回流阀和平衡阀
API Spec 12B 螺栓连接储油罐
API Spec 12D 油田现场焊接储油罐
API Spec 12F 工厂焊接储油罐
API Spec 12G DU乙二醇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API Spec 12J 油气分离器
API Spec 12K 间接式油田加热器
API Spec 12L 立式和卧式脱乳器
API Spec 12P 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储罐
API Spec 13A 钻井液材料
API Spec 14A 水下安全阀设备规范
API Spec 14L 定位心轴和套圈卡盘
API Spec 15HR 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API Spec 15LE 聚乙烯(PE)管线管
API Spec 15LR 低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API Spec 15LT 聚氯乙烯(PVC)钢管
API Spec 16A 钻通设备
API Spec 16C 节流和压井规范
API Spec 16D 钻井控制设备控制系统
API Spec 16R 海洋钻井隔水管接头
API Spec 17D 水下井口和采油树设备
API Spec 17E 水下生产控制管线
API Spec 17F 海底生产控制系统
API Spec 17J 粘合的柔性管线
API Spec 17K 未粘合的柔性管线
API Spec 18B 射孔器评估推荐做法
API Standard 600 螺栓式帽状钢制闸阀标准
API /IP Spec 1581 航空喷气燃料过滤器/分离器
API /IP Spec 1583 含吸收剂类元素的航空燃油过滤器监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