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有哪三种控制方式
1、手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紧急启停按钮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2、自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灭火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锁设备,
经过一段延时时间,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3、机械应急手动操作: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拔出相应启动瓶组启动阀上的手动保险夹卡片,压下手柄即可打开启动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选择阀、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如此时遇上启动阀维修或启动钢瓶中启动气体压力不够不能工作时,这时应首先打开相对应灭火区域的选择阀手柄,敞开压臂,打开选择阀,然后打开该区域的容器阀(瓶头阀)上的手动手柄开启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1)气体机械应急装置扩展阅读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
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钦、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⑵ 经常散发有害气体或产生粉尘的场所,应设置有效的什么和什么装置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为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从车间内排除的有害气体,需采取适当的净化处理措施。对经济价值较大的物质,应尽量回收。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目前多采用吸收法和吸附法。 4、对有毒物质泄露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装置。5、采取防毒教育及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检测。 四、生产性噪声的控制措施 (一)噪声的定义 从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噪声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音。 (二)噪声源 按产生噪声的振动源,可以将工业噪声分为三大类即: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1.空气性噪声是由于气体震动产生的,当气体中有了涡流或发生了压力突变等,引起气体的扰动,就产生了空气动力性噪声。 怎样知道自己有无患职业病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预防职业病或要早期知道自己有无受职业危害损伤和患职业病,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 职业病的预防 综合措施: 消除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制逸散,降低浓度或强度 保护个体 提高机体抵抗力 控制职业病危害技术措施 技术革新,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管道化操作; 改革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的代替; 改变毒物形态,如用铅膏代替铅粉; 职业病的预防 合理布局,有毒无毒分开 减少与尘、毒等直接接触的机会 密闭毒源、通风排毒、防二次污染、湿式作业 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制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尘、毒进入体内 防护用品、卫生习惯、卫生设施 合理组织,注意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体检) 发现禁忌症和早期病人 加强女工和青少年的劳动保护。 作业场所定期检测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加强职业卫生培
⑶ 应急救生装备包括哪些
应急救生装备包括漂浮装置、海上救生服(抗浸服)、配套服装、通讯及信号装置、备用药品及营具。
应急救生漂浮装置
漂浮装置的用途是在水上支撑人体,使之能按要求的方式游去。
拯救溅落时脱离飞船而被迫在水上漂浮的宇航员有相当的难度。统计数据表明,对落水者来说,最致命之处莫过于冷却。水之导热率为空气导热率的25倍。直接接触水时,人体散发的热量迅速地传给环境介质。在10℃的水中穿着湿工作服的人,其保持工作能力的时间为1小时。若水温为4℃,则安全时间为10~20分钟;而水温在0℃上下时,则几分钟后就可能丧失意识。各国的研究人员依据实验数据认为,主动运动可在一定时间内补偿机体热耗损。但应想到,这会把人弄得精疲力尽。
人在水中的姿态(人体于垂直、水平或倾斜状态漂浮)也很重要。体位垂直时,身体下部比上部承受更大水压,致血液循环恶化,导致机体更快地过冷。令人体处于水平状态则会使装置结构更为复杂。现有漂浮装置均系使人体保持倾斜姿态——倾角约45°。
充气式浮漂(腋下救生器):整套装置由二个浮漂,固定带及吊救绳索组成。
浮漂不工作时置封包内,占体积较小。应急使用时牵拉封包绳,封包一打开,浮漂即可充气。可用二氧化碳气瓶自动充气;也可用嘴吹气,带单向活门(吹气嘴)的橡胶吹气管即为此而设。
气瓶牵拉起动(充气)拉绳时,顶杆压在撞针杆上,撞针刺穿封口薄膜,为气体打开通向浮漂内部的通路。瓶内装二氧化碳约28克,浮漂充满时间为20~30秒。
浮漂用桔红色双面涂胶布制造。两个浮漂提供的正浮力约34千克。其工作压力为10千帕(0.1千克力/厘米2)。系统总重量为1.5千克。
充气式救生船:用于溅落时拯救宇航员,以涂胶绸料制成,充以二氧化碳气或空气。气瓶放在船体上的专用袋子里,其容积为0.4升。
为了便于容纳落水者及增加稳定性,船尾直径较船头大,同时也宽敞一些。
左舷备有手风箱,必要时可用它补气。风箱借橡胶管装在船体上,不能取下来。
为了使救生船稳定,船尾下面粘有压舱水袋。船体外廓为1890毫米×960毫米×255毫米,质量3.5千克,载重100千克。船体充满时间为3分钟;工作压力不大于15.5千帕(0.15千克力/厘米2)。
海上救生服
海上救生服用于拯救遭遇事故而被迫离机漂浮的乘员。
海上救生服应保证在海浪(4~6级)中能保持方便而稳定的仰卧体姿,同时头部略微露出海面。其正浮力不低于25~35千克。
救生服衣料在海水及±50℃范围内变温的作用下应保持稳定性。救生服通常在腕部及颈部密封。由于密封不严而进入衣内的水量不得超过0.8~1.2升。
衣内只要存在不大的余压即可提高其热防护性能。用吹气嘴周期性地补气可使余压值达1~1.5千帕(100~1.50毫米水柱)。
漂浮者身上衣服的表面温度很快就与环境温度拉平。故水温为O℃,皮温为32℃的情况下,温差将为32℃。
前苏联宇航员采用的海上救生服,其基本组成部分为:防水衣体(连身式工作服)、软帽、密封手套、漂浮气领、毛皮袜。
防水衣体由双层涂胶绸料制成。裤管上连有橡胶鞋,颈部密封借助橡胶帘实现。衣上有穿脱衣襟,借掩襟密封。软帽用3毫米厚的海绵橡胶制造。可脱式三指密封手套系涂胶针织品制成。
漂浮气领(枕头及浮漂两个),粘在衣体上。充满时约可提供浮力300牛;衣体损坏时浮力不少于100牛。衣体入水后,水压将其中空气挤入气领,使之充满空气。必要时可用吹气嘴补气。
海上救生服质量约为3千克(防水衣体及信号设备2.5千克,三指密封手套0.4千克;鞋垫0.1千克);腕套及橡胶帘12小时允许进水总量不得超过1升。
苏制海上救生服穿在现有成套装备(衬衣、飞行服、保温服)的外面。装备的热阻约为0.4米2开/瓦(2.6克裸)。
全压服可当海上救生服使用。全压服衣体是气密而不透水的,全压服上的附件均有防水措施。
服装配套
制造出在-50~+50℃温度范围内能保证人类最起码生存条件的万能服装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宇航员是用配套服装装备起来的,其中包括:衬衣、飞行服、保温服和帽子、海上救生服、毛皮袜、丝袜和针织手套。
衬衣和飞行服供座舱内温度在20℃下的正常飞行条件下使用。温度降低时可穿上保温服,保温服平时存放在便携式用品箱里。应急条件下,为防备寒风雨雪的侵袭可将海上救生服罩在飞行服和保温服外边。
极端的低温下必须利用手边的一切手段御寒(降落伞伞衣、用雪做的掩蔽部、篝火等等)。
通讯及信号设备
通讯设备为无线电台和伸缩天线,用来与营救飞机联系和发出遇难信号。电台由两部分组成——收发报机和电源,二者以电缆相连。电台以单一的固定频率与飞机上电台联系。飞机在1千米高度飞行时,覆盖范围不少于15千米。整套设备总质量在3.5~4千克。
信号设备包括:光信号镜、哨子、荧光染色剂(用于海水和积雪染色)。
宿营装具
宿营装具含固体燃料、防风火柴、罐头起子、防蚊头网、海水淡化剂、太阳能蒸馏器、带套水瓶、渔具、手枪和子弹、灯具、备用药品和钢锯。
时下已知,海水淡化剂的作用原理是某些物质(沸石、离子型树脂)具有吸附海水中盐类(3~4克/升至35克/升)的能力,因为海水中的盐类对人的机体有破坏作用,所以要淡化它。1片海水淡化剂可淡化4升海水。
⑷ 消防系统中的应急机械启动功能,是什么样启动的与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有什么区别
消防系统中的应急机械启动功能是手动闭合消防水泵启动的。
因信号线路或消防水泵控制箱的控制线路故障,导致不能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水泵时,通过消防水泵控制箱门上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手动闭合消防水泵的主接触器来启动消防水泵。
应急机械启动功能与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的区别是:
1、在自动或手动按钮启动消防水泵时,是星三角降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 倍;在机械应急启动消防水泵时,是三角全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7 倍。
2、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安装在控制柜内,串联在主回路上,不需要额外增加电缆、开关等电气元器件或柜体。
3、机械手动应急启动装置,此设备装置有星三角和自耦降压两种启动方式。
(4)气体机械应急装置扩展阅读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标准11.0.12条规定,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黑体字),压力启动、远程启动和硬拉线启动都是通过继电器来实现自动启泵的。
若继电器和弱电信号故障不能自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控制柜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直接启动消防泵,当弱电信号和硬拉线启泵继电器故障且消防泵控制柜内二次线路故障和电器故障不能使消防泵自动或手动启动。
所以在火警紧急情况下,本条强制规定只要在正常供电情况下,无论消防泵控制柜内控制线路损坏如何,都能强制直接启泵,以保证火灾时扑救及时性,该“机械应急启动装置”是通过机械连锁装置直接传动,来实现直接启动消防泵的装置。该装置可配置星三角启动和降压启动两种方式。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手柄平时处于停止状态(带锁),紧急火警时必须由被授权的管理人员操作。
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带锁,平时由有权限的人保管,且此时从报警到消防泵正常供水的时间不大于5min,这个时间包含了管理人员从控制室到泵房的时间以及包括消防泵从强制启动到正常供水的时间。
⑸ 气体火灾用什么灭火器
七氟丙烷灭火器:
特点:七氟丙烷(HFC—227ea)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目前替代卤代烷1211、1301最理想的替代品。
混合自动灭火器:
特点: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这些气体都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对大气臭氧层没有损耗,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而且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环保型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器:
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毒性低、不污损设备、绝缘性能好、灭火能力强等特点,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气体灭火产品,也是替代卤代烷的较理想型产品。
ABC灭火器:
特点: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主要用于扑救石油、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气体灭火剂可以扑救的火灾:
a:可燃气体火灾,如甲烷、乙烯、煤气、天然气等。
b: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如醇类、有机溶剂类等。
c:可燃固体表面火灾。
d:电气火灾。
不可应用的场所
气体灭火剂不适用于如下材料产生火灾:
a:无空气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学物质的火灾,如硝酸纤维、火药等。
b:活泼金属的火灾、如钠、钾、镁、钛和铀。
c:金属氢化物、强氧化物、能自然的物质的火灾。
e:强氧化剂、如氧化氮氟等。柜式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装置是一种将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装置、阀门、灭火剂输送管路、喷嘴等集于同一箱体的由自动探测、报警引发并实施灭火的预制自动灭火装置。其特点为小型轻便,不须单独设置钢瓶间,不需另外安装管网,可以方便地移动到适当位置。特别适合于防护区容积较小,不适合安装管网的场合。
柜式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装置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及机械应急启动功能。其灭火效能高,灭火速度快,灭火剂毒性低,不导电,对设备无二次污染,特别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讯中心控制室、通讯机房、洁净厂房、图书馆、档案馆、贵重物品库等较小空间的保护区。
⑹ 机械应急启泵装置的设置规定有哪些
消防水泵控制柜应设置机械应急启泵功能,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回管理答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保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min内正常工作。
上述规定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开关、流量开关等弱电信号和硬拉线是通过继电器来自动启动消防泵的,如果弱电信号因故障或继电器等故障不能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泵时,应依靠消防泵房设置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启动消防泵。
当消防水泵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而不能使消防水泵自动启动时,若立即进行排除线路故障的修理会受到人员素质、时间上的限制,所以在消防发生的紧急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的,为此上述规定使得消防水泵只要供电正常的条件下,无论控制线路如何都能强制启动,以保证火灾扑救的及时性。
该机械应急启动装置在操作时必须由被授权的人员来进行,且此时从报警到消防水泵的正常运转的时间不应大于5min,这个时间可包含了管理人员从控制室至消防泵房的时间,以及水泵从启动到正常工作的时间。
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示意如图4-35所示,机械应急启泵装置如图4-36所示。
图4-36机械应急启泵装置
⑺ 关于IG541气体灭火系统机械应急启动的疑问:现有541系统一套(如图),
图片不是很清晰,根据图我能看到,你这系统应该是3个防护区,有31个灭火剂瓶,然后应该还有3个氮气启动瓶。
图中所标的31号瓶应该是灭火剂瓶,而非氮气启动瓶。
采取机械应急启动时,有2种方式:
1、找到对应防护区的氮气启动瓶,将保险卡扣拆掉,用手按下启动瓶的启动阀,即可。
驱动气体会自动打开对应的选择阀,然后打开对应的灭火剂储瓶,灭火剂输送至对应防护区。
2、若氮气启动瓶失效,需要找到对应防护区的选择阀,打开选择阀。然后找到防护区所对应的所有灭火剂储瓶,先导阀逐个打开,释放灭火剂至对应防护区。
重庆九霄科技
⑻ IG-541气体灭火测试中各项定义,详细点。
生产混合气体(IG-541)自动灭火系统,其灭火剂是由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
这些的是不会燃烧的气体,起到隔离氧气的作用。
⑼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当气体喷出后,人员是否必须要撤离
七氟丙烷即FM200,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
但是首先你要了解系统的工作方式,出现了问题才会有的放矢的解决,其次建议在发现火情需要灭火时,不管是自动还是手动的条件下,都要先让人员撤离,而且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七氟丙烷本身所具有的毒性,当浓度达到10%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
二是要考虑七氟丙烷在高温下进行分解所产生的分解物可能具有的危害性,这种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
三是保护区中物质燃烧可能产生的毒气对人员的伤害也是不可预计的。
参考: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第7.0.2条 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设置在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在自动控制程序中,应安排0~30s可调的延迟喷射的环节。延迟时间的设置,应根据人员安全尽快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为0s。
在灭火设计浓度大于9%的防护区,应增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有人进入防护区时,将灭火系统转换到手动控制位;当人离开时,恢复到自动控制位。
第7.0.3条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且,其操作方式应经两步完成。
第7.0.4条 灭火系统与预制灭火装置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需联动的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和防火阀等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设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动作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中心。这些信息包括火灾信息捕获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故障等。
⑽ 消防泵控制柜机械应急启动装置是什么机械应急启动柜是必须的吗
消防泵控制柜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的作用就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又发生了火灾,很紧急的时候有管理权限的人在现场可以通过机械应急强制启动水泵控制柜和泵。一般是单独的控制柜,现在新设计的规范里都是单独增加新的机械应急启动柜,老旧改造的话也需要增加。我们之前承接了一个项目就是没有应急柜,最后要求加我们经过多方对比定的众利联合,像南方也有很多可以做的,像欧菱凯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