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冲床模具的使用方法
冲床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参阅“压料筋”。承料板是用于接长凹模上平面,承托冲压材料的板状零件。连续模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工位的冲模,材料随压力机行程逐次送进一工位,从而使冲件逐步成形。
冲床侧刃是在条(带、卷)料侧面切出送料定位缺口的凸模。侧压板是对条(带、卷)料一侧通过弹簧施加压力,促使其另一侧紧靠导料板的板状零件。顶杆是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序料的杆状零件。顶板是在凹模或模块内活动的板状零件,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废料。齿圈是精冲凹模或带齿压料板上的成圈齿形突起,是凹模或带齿压料板的局部结构而不是单独的零件。限位套是用于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管状零件,一般套于导柱外面。限位柱是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柱形件。定位销(板)是保证工序件在模具内有不变位置的零件,以其形状不同而称为定位销或定位板。
冲床固定板是固定凸模的板状零件。固定卸料板是固定在冲模上位置不动的卸料板。固定挡料销(板)是在模具内固定不动的挡料销。卸件器是从凸模外表面卸脱工(序)件的非板状零件或装置。卸料板是将材料或工(序)件从凸模上卸脱的固定式或活动式板形零件。卸料板是有时与导料板做成一体,兼起导料作用,仍称卸料板。卸料螺钉是固定在弹压卸料板上的螺钉,用于限制弹压卸料板的静止位置。
冲床单工序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废料切刀有两种。1.装于拉深件凸缘切边模上用于割断整圈切边废料以利清除的切刀。2.装于压力机或模具上用于将条(带、卷)状废料按定长切断以利清除的切刀。组合冲模是按几何要素(直线、角度、圆弧、孔)逐副逐步形成各种冲件的通用、可调式成套冲模。平面状冲件的外形轮廓一般需要几副组合冲模分次冲成。始用挡料销(板)是供材料起始端部送进时定位用的零件。始用挡料销(板)都是移动式的。拼块是组成一个完整凹模、凸模、卸料板或固定板等的各个拼合零件。挡块(板)是供经侧刃切出缺口的材料送进时定位用的淬硬零件,兼用以平衡侧刃所受的单面切割力。挡块(板)一般与侧刃配合使用。
B. 冲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冲床操作规程:
冲床就是一台压力机。冲压生产就是利用冲床通过模具对板件进行落料,冲孔,成型,拉伸,折弯,修整,铆接及挤压等等操作。
带班人员须做好安全操作指导,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提高冲床使用操作质量。
冲床使用注意事项:
1、开车前检查机器紧固螺钉有无松动,操纵机构、停止装置、离合器是否正常,机床在工作前应作空运转2-3分钟,检查手脚闸等控制装置的灵活性,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不得带病运转。
2、滑动及转动部位必须加注润滑油,检查各部件的润滑情况,查看主要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并使各润滑点得到充分的润滑。
3、正确使用设备上的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暴露于机器表面的传动部件,必须安装防护罩,不得任意拆动。开机前检查冲床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况下开车或试车。
4、定时检查模具安装情况,如有松动或滑移应及时调整。安装模具时必须将滑块开到下死点,采用手动或点动的方法调整闭合高度,防止对模较深心轴转不过来发生事故;上下冲模必须对正,保证位置正确,避免偏心安装;夹持必须牢固、正确,冲压模副应先紧固上模后,操作1次后,无异常时再紧固下模。确定模具安装好之后用手搬转机床试冲(空车),在确认模具调好之前,只能使用手动或点动的方法转动机器,禁止开机连动。经多次试冲,确定机器工作良好、操作正常后方能开机使用。
5、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冲床间靠近飞轮、传动带、脚踏开关,开动冲床。
6、务必要使飞轮和离合器脱开后,才能开启电机。
7、电机开动时,飞轮旋转方向需与回转标志相同。
8、机床必须工作在额定载荷以下,严禁超负荷运作。
9、使用过程中发现冲床运转异常(如转动部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模具松动及缺损)或有异常声响(如连击声、爆裂声)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10、装卸模具、检验冲件、调整尺寸、校调行程、清理台面、清理工件、加油润滑、排除故障均须关断电源,停车后进行,并在设备显眼处挂“禁止操作”警示牌。
11、工作结束及时停车,断开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清扫;在设备规定部位注入少量润滑油。
12、如模具长时间不使用,应把模具拆卸下来。拆模具时应该手动将滑块开到下死点,松开上模,然后把滑块开到上死点,松开下模,把模具拆下后清理台面并涂上防锈油。
冲床操作注意事项:
(1)认真学习各项安全制度,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并取得操作许可方可独立操作。
(2)工作前应清理好工作场地、工作台面,并保持整洁;取下工作台上的一切浮放物品,清除工作场地防碍操作的物件,一切生产零部件及材料要堆放整齐,并按规定与机台、电制保持一定的距离。
(3)务必要确认飞轮和离合器脱开后,才能开启电机。
(4)操作者工作时,必须站稳或坐稳进行工作,精神要集中,要注意手脚的协调配合,机床运转时,手和头部应与冲床保持一定的距离,任何时候手及其他部位不准伸入冲模内,并时刻注意冲头动作。
(5)在拿冲件、进料冲制时,不要过分用力使劲推动冲料,严禁将手和工具等物件伸进滑块区内。冲制短小工件时,应使用专门工具(钳子或送料机构)进行操作,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模具卡住坏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
(6)生产过程中严禁一面取件,一面踏闸。严格按照(取料——放料——踩踏板——放踏板——取工件或除废料等等)操作执行,每冲—个工件,必须冲一次踏一下,冲压行程结束后,脚必须迅速离开脚踏板,防止连续冲击,造成事故。
(7)禁止夹层进料冲压或同时冲两个工件,一次只允许冲一个工件,冲完一个工件必须清除工件或余料后才可进行第二次送料。
(8)禁止二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若需要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负责脚踏装置的操作。
(9)工作中要密切注视机器运转部份和制动器的灵活性、可靠性,若发现机床运转异常(如转动部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模具松动或有缺陷)或有异常的响声(如连击声、爆破声)时应立即停止送料,关闭电源,并报告上级主管,待修理后才能继续工作。
(10)冲制长体零件时,应设制安全托料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免被零件划伤。
(11)冲床连冲时必须有自动送料防护装置或其它防护措施。
(12)机床发生故障时,应找维修人员检查修理,不得自行拆卸。
(13)操作时严禁与他人闲谈,严禁酒后或精神疲劳时上岗操作。
(14)工作中必须思想集中,如需要离开岗位时必须停车。不准操作者让别人代替操纵开关。
(15)做好“首三检”并经常自检工件作业质量。养成自检习惯,“一冲到底” ,刀口磨损到毛刺超标前,应及时通知上级主管修磨刀口。
(16)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模具情况,经常保持冲模和材料的清洁,以免损坏冲模。
(17)料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不准乱放或堵塞通道。
(18)废料应及时清除,以免绊倒发生事故,脚踏板周围应经常保持清洁,工作台上不准有工具或其他杂物,以免工作中掉下砸在脚板上使冲床开动。
(19)工作完毕或长时间离开时,应将模具和冲床擦试干净,并将模具落靠,整理就绪,断开电源,整理设备,检查模具是否完好,以备下次开工;如模具使用完毕应将模具拆除,在工作台面涂防锈油,并做好运行或维护记录。
C. 模具设计连续冲模设计技术
一. 前言:
冲压模具依构造可分为单工程模、复合模、连续模三大类。前两类需较多人力不符经济效益,连续模可大量生产效率高。同样,设计一套高速精密连续冲模,也要对你所生产的产品(包含所有用冲压加工出来的产品,富士康集团主要有端子、电脑机壳以及连接器上用的小五金及目前的手机零件等等)。设计连续冲模需注意各模组之间的间距、零件加工精度、组立精度、配合精度与干涉问题,以达到连续模自动化大量生产的目的。
二. 单元化设计之概念:
冲压模具整体构造可分成二大部分:(1).共通部分(2).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共通部分可加以标准化或规格化,依制品而变动的部分是难以规格化。
三. 模板之构成及规格:
1. 模板之构成
冲压模具之构成将依模具种类及构成及相异,有顺配置型构造与逆配置型构造二大类。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构造,後者构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 数字化制图——将三维产品及模具模型转换为常规加工中用的二维工程图;
(2)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根据产品模型与设计意图,建立相关的模具三维实体模型;
(3) 模具的数字化分析仿真——根据产品成形工艺条件,进行模具零件的结构分析、热分析、疲劳分析和模具的运动分析;
(4) 产品成形过程模拟——注塑成形、冲压成形;
(5) 定制适合本公司模具设计标准件及标准设计过程;
(6) 模具生产管理。
2. 模具之规格
(1).模具尺寸与锁紧螺丝
模板之尺寸应大於工作区域,并选择标准模板尺寸。模板锁紧螺丝之位置配置与模具种类及模板尺寸有关。其中单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最标准形式工作区域可广大使用。长形之模具及连续模具最常使用锁紧螺丝配置於四边角及中间位置。
(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选择与模具之构造、冲压加工种类、冲压加工加工力、冲压加工精度等有绝对关系。依据理论计算决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难的,一般上系由经验求得,设计使用的模板厚度种类宜尽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夹紧高度加以标准化以便利采购及库存管理。
四. 模板之设计: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母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量、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保养方式等有下列三种形式:(1)整块式,(2)轭式,(3)镶入式。
1. 整块式
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形状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於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
2. 轭式
轭式模板之中央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容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
轭式模板之设计注意事项如下:
(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
(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著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
(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形状,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注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形状。
(4).轭板组入许多件块状部品时,由於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
(5).块状部品采并排组合之模具构造,由於冲切加工时块状部品将承受侧压使各块状部品间产生间隙或造成块状部品之倾斜。此现象是冲压尺寸不良、冲屑阻塞等冲压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有充分的对策。
(6).轭板内块状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形状有下列五种:A.以锁紧螺丝固定,B.以键固定,C.以揳形键固定,D.以肩部固定,E.以上压件(如导料板)压紧固定。
3. 镶入式
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入於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入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於具有容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最後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入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
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入式模板构造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
(1).嵌入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入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铣床(或治具铣床)、综合加工机、治具镗床、治具磨床、线割放电加工机等。嵌入孔穴之加工基准,使用线割放电加工机时,为提高其加工精度乃进行二次或以上之线割加工。
(2).嵌入件之固定方法:嵌入件固定方法之决定因素有不变动其加工的精度、组立及分解之容易性、调整之可能性等。嵌入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种:A.以螺丝固定,B.以肩部固定,C.以趾块固定,D.其上部以板件压紧。母模板之嵌入件固定方法亦有采用压入配合,此时应避免因加工热膨胀而产生的松弛结果,使用圆形模套嵌入件加工不规则孔穴时应设计回转防止方法。
(3).嵌入件组立及分解之考量:嵌入件及其孔穴加工精度要求高以进行组立作业。为得到即使有稍微的尺寸误差亦能於组立时加以调整,宜事先考虑解决对策,嵌入件加工之具体考虑事项有下列五项:A.设有压入导入部,B.以隔片调整嵌入件之压入状态及正确位置,C嵌入件底面设有压出用孔穴,D.以螺丝锁紧时宜采用同一尺寸之螺丝,以利锁固及松开,E.为防止组立方向之失误,应设计防呆倒角加工。
连续冲模设计技术(讲义二)
五. 单元化之设计:
1. 模具对准单元
模具对准单元亦称为模具刃件之对合引导装置。为确实保持上模与下模之对准及缩短其准备时间,依制品精度及生产数量等条件要求,模具对准单元主要有下列五种:
(1).无导引型:模具安装於冲床时直接进行其刃件之对合作业,不使用引导装置。
(2).外导引型:此种装置是最标准的构造,导引装置装设於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过各模板,一般称为模座型。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此种装置是连续模具最常使用之构造,冲头固定板及压料板间装设内导引装置。冲头与母模之对合利用固定销及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压料板倾斜及保护细小冲头。
(4).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二):此种装置是高精密度高速连续模具之使用构造,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内导引装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对合及保护细小冲头作用。外导引装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装于冲床时能得到滑顺目的。
(5).内导引型:此构造不使用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正确地保持各块板之位置关系性以保护冲头。
2. 导注及导套单元
模具之导引方式及配件有导注及导套单元之种类有两种:(A).外导引型(模座型或称主导引),(B).内导引型(或称辅助引)。另行配合精密模具之要求,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之需求性高。
(1).外导引型:一般上使用於不要求高精密度之模具,大多与模座构成一单元贩卖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几乎没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2).内导引型:由於模具加工机之进展,最近急速普及。主要作用除了模具安装於冲床时之刃件对合外,亦有冲压加工中之动态精度保持效果。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副模具同时使用外导引与内导引装置。
3. 冲头与母模单元 (圆形)
(1).冲头单元:圆形冲头单元依其形状(肩部型及平直型)、长度、维修之方便性,使用冲头单元宜与压料板导套单元配合。
(2).母模单元:圆形母模单元亦称为母模导套单元,其形式有整块式及分开式,依生产数量、使用寿命及制品或冲屑之处理性,母模单元之组合系列有:(A).使用模板直接加工母模形状,(B).具有二段斜角之逃隙部,(C).是否要使用背板,(D).不规则母模形状必须有回转防止设计。
4. 压料螺栓与弹簧单元
(1).压料螺栓单元:压料板螺栓之种类有:(A).外螺丝型,(B).套筒型,(C).内螺丝型。为保持压料板於指定位置平行状态,压料螺栓之停止方法(肩部接触部位):(A).模座凹穴承受面,(B).冲头固定板顶面,(C).冲头背板顶面。
(2).压料弹簧单元:可动式压料板压料弹簧单元可大致分为:(A).单独使用型,(B).与压料螺栓并用型
选择压料弹簧单元时最好考虑下列要点再决定之:
(A).确保弹簧之自由长度及必要的压缩量 (压缩量大之弹簧宜置于压料板凹穴)。
(B).初期的弹簧压缩量 (预压缩量) 或荷重之调整有无必要。
(C).考量模具组立或维护保养之容易性。
(D).考量与冲头或压料螺栓长度之关系。
(E).考量安全性 (防止弹簧断裂时之飞出)。
5. 导引销单元 (料条送料方向之定位)
(1)..导引销单元:导引销之主要作用是连续冲压加工时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冲压模具用导引单元有间接型 (导引销单独使用) 及直接型 (导引销装设於冲头内部) 两种形式。
(2).导引销之组装方式与冲孔冲头有相同 (装设於冲头固定板)。利用弹簧将其受制於冲头固定板。
(3).导引销另外装设於压料板之形式,由于要求导引销突出於压料板之量达到一定及防止模具上升时之容易带上被加工材料,压料板之刚性及导引形式有必要注意之。
(4).导引销单元有直接型,其装设於冲头内,主要用于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 或引伸工程之切边加工,其位置定位系利用制品之孔及引伸部内径。
6. 导料单元
(1).外形冲切 (下料加工) 或连续冲压加工时,为使被加工材料之宽度方向受到导引及得到正确的送料节距,乃使用导料单元。
(2).料条宽度方向之导引装置,导引方式有:(A).固定板导引销型,(B).可动导引销型,(C).板隧道导引型 (单块板),(D).板导引型 (两块构成),(E).升料销导引型 (有可动式、固定式及两者并用之。
(3).起始停止之导引装置,其形式有:(1).滑块式,(2).可动销式等两种,主要作用是材料置于模具之最初起始位置定位。
(4).送料停止装置,可正确地决定出送料节距,主要用於人手送料之场合,其形式有:(A).固定式停止销,(B).可动式停止销,(C).边切停止方式,(D).挂钩停止机构,(E).自动停止机构。
(5).侧推式导料机构,冲压加工时材料被压向一方,可防止材料因料条宽度与导料件宽度差所产生的蛇行现象。
(6).胚料位置定位导料机构,其形式有:(A).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外形),(B).固定销导料型 (利用胚料之孔穴),(C).导料板 (大件部品用),(D).导料板 (一体形),(E).导料板 (分割形)。
7. 升料与顶料单元
(1).升料销单元:其主要作用是进行连续冲压加工时将料条升至母模上 (位置高度称为送料高度,并达到顺利送料目的,其形式有:(A).升料销型 (圆形,纯粹升料用),是最普通的升料销单元。(B).升料销型 (圆形,设有导料销用孔),升料销设有导料销用孔可防止材料承受导引销之变形及使导引销确实发生作用。(C).升料及导料销型,兼俱导料功能,连续模具之导料最常使用此形式升料销型。(D).升料销型 (方形) 如有需求设有空气吹孔。(E).升料及导料销型 (方形)。
(2).顶料单元:自动冲压加工时必须防止冲切制品或冲屑之跳於母模表面以避免模具损坏及不良冲压件之产生。
(3).顶出单元:顶出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每次冲压加工时将制品或废料自母模内顶出。顶出单元之装设场所有二:(A).逆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上模部份,(B).顺配置型模具时装设於下模部份。
8. 固定销单元
固定销单元之形状及其尺寸依标准规格需要而设计,使用时之注意事项有:(A).固定销孔宜为贯穿孔,不能的场合,考虑容易使用螺丝卸除之设计方法。(B).固定销长度适度最好,不可大于必要的长度。(C).固定销孔宜有必要的逃离部。(D).置于上模部份之场合,应设计防止落下之机构以防止其掉落。(E).采用一方压入配合一方滑动配合之场合,滑动侧之固定销孔稍微大於固定销。(F).固定销之数量以两只为原则,尽量选择相同之尺寸。
9. 压料板单元
压料板单元之特别重要点是压料面与母模面有正确的平行度及缓冲压力要求平衡。
10. 失误检出单元
以连续模具冲压加工时,模具必须设计失误检出单元以检出送料节距之变化量是否超过其基准而停止冲床之运转。失误检出单元是装设於模具内部,依其检出方法有下列两种装设形式:(A).上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其偏离料条孔穴时,将与料条相接触而检知。(B).下模内装设检出销之形式,当料条之一部与检出销接触而检知。
最近利用接触方式之检出方法将有所改变,使用近接开关之事例有增加趋势。
上模内装设检出销是标准的检出装置,由于其于下死点附近检出,检出开始至冲床停止有时间偏差,要完全达到失误防止效果是困难的。装于下模之检出装置,当材料送料动作完成后马上直接进行检出,此方法已受到重视。
11. 废料切断单元
连续冲压加工时料条 (废料) 将陆续离开模具内,其处理方式有两种:(A).利用卷料机卷取之,(B).利用模具切断装置将其细化。又后者之方式有两种:(A).利用专用废料切断机 (设置於冲压机械外部),(B).装设於连续模具最後工程之切断单元。
12. 高度停止块单元
高度停止块单元之主要作用是正确地决定上模之下死点位置,其形式有下列两种:(A).冲压加工时亦经常接触之方式,(B).组装时才接触,冲压加工时不接触之方式。还有,当模搬运、保管时,为防止上模与下模之接触,最好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置入隔块。当精度要求无必要时,其使用标准可采用螺丝调整型。
连续冲模设计技术(讲义三)
六. 主要模具元件之设计:
1. 标准部品及规格
模具用标准规格之选择方法最好考量下列事项:(A).使用的规格内容不受限制时,最好采用最高层者。(B).原则上采用标准数。(C).模具标准部品无此尺寸时,采用最接近者再进行加工。
2. 冲头之设计
冲头依其功能可大致分为三大部份:(A).加工材料之刃部先端 (切刃部,其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B).与冲头固定板接触部 (固定部或柄部,其断面形状有不规则形、方形、圆形等)。(C).刃部与柄部之连结部份 (中间部)。
冲头各部份之设计基准分别从 (A).切刃部长度,(B).切刃部之研磨方向,(C).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等方面简述之。
(1).切刃部长度:阶段型冲头之切刃部长度之设计宜考虑加工时不会产生侧向弯曲、与压料板运动部份之间隙应适当。压料板与冲头切刃部之关系有引导型及无引导型,切刃部直段长度将有所不同。
(2).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切刃部之研磨方向有与轴部平行 (上削加工) 及与轴部垂直 (穿越加工) 等两种方法,为提高冲头的耐磨耗性及耐烧著性,宜采用前者。切刃部形状是凸形状时可采用穿越加工,凹凸形状时采用上削加工或穿越加工并用方式。
(3).冲头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状:冲头之柄部大致分为直段型与肩部型两种,其固定方式之选用因素有制品及模具之精度、冲头及冲头固定板之加工机械与加工方法、维护保养之方法等。
(4).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冲头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将随冲头之固定方式而有不同要求。
(5).冲头长度之调整方法:冲切冲头之长度因再研磨加工而减短,为与其他工程如 (弯曲、引伸等) 之冲头长度保持平衡及维持冲头设计长度,有必要调整冲头之长度。
(6).配合冲压加工之冲头设计:为达到大量生产时冲压制品之品质安全及无不良品之产生,模具方面有必要考虑下列事项:A.冲头加工之研磨方向要同一性,表面宜施以抛光处理。B.为防止冲屑之浮上,冲头内可装设顶出销或加工空气孔。C.为减少冲切力,冲孔冲头施以斜角加工,还有大冲头附近的细小冲头宜较短些以减少受到冲击。
(7).配合加工法之冲头设计:冲头之形状设计与加工困难度有绝对的关系,当其过份接近时冲头固定板之加工变为困难,此时之冲头宜加以分割处理 (采组合方式)
3. 冲头固定板之设计
冲头固定板之厚度与模具及荷重之大小有关系性,一般上为冲头长度之30~40%,还有冲头引导部长度宜高於冲头直径之1.5倍
4. 导引销 (冲头) 之设计
导引销 (冲头) 之引导部直径与材料导引孔之间隙,其尺寸及突出压料板之量依材料之厚度而设计,导引销之先端形状大致分为两种:A.炮弹形,B.圆锥形 (推拔形)。
(1).炮弹形是最普通之形式,市面上亦有标准部品。
(2).圆锥形有一定的角度,很适合用於小件之高速冲压,推拔角度之决定因素有冲压行程、被加工件之材质、导引孔之大小,加工速度等。推拔角度大时较容易修正被加工材料之位置,但推拔部之长度将变长。推拔部与圆筒部连接处宜滑顺之。
5. 母模之设计
(1).冲切母模之设计
冲切母模之形状设计应考量之要项有: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B.母模之剪角,C.母模之分割。
(A).模具寿命及逃角之形状:此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如设计不正确将会造成冲头之破损、冲屑之堵塞或浮上、毛边之发生等冲压加工不良现象。
(B).母模之剪角:外形冲切时为减低其冲切力,母模可采剪角设计,剪角大时冲切力之减低亦大,但易造成制品之反曲及变形。
(C).母模之分割:母模必须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於其是凹形状,研磨工具不易进入,故必须加以分割。
(2).弯曲母模之设计
弯曲加工用母模之设计,为防止回弹及过度弯曲等现象之发生,U形弯曲加工用母模之部形状为双R与直线部 (斜度为30度) 之组合,最好近似R形状。R部形状经成形研磨或NC放电加工後应施以抛光处理。
(3).引伸母模之设计
引伸母模角隅部形状及逃角形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事项,有关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状及特征如下:引伸母模R角值大时较易引伸加工,但亦产生引伸产品表面产生皱摺现象,引伸制品侧壁厚度大於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顶出困难之场合,母模R值要取小,约为板厚之1-2倍,一般上圆筒及方筒引伸母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状,为防止烧著发生、润滑油油膜之破坏及减少顶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阶段形或推拔形) 设计。特别是引缩加工之场合,此直段部有必要尽量少。
6. 冲头之侧压对策
冲压加工时冲头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最佳理想 (即侧压为零) 状态,冲头承受侧向压力时将使上模与下模产生横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间隙之部份变大或变小 (间隙不均匀) 及无法得到良好精度的冲压加工。有关冲头之侧压对策有下列方法:(A).改变加工方向,(B).单侧加工 (冲切、弯曲、引伸等) 之制品宜采两排布列方式,(C).冲头或母模装设侧压挡块,切刃之侧面设有导引部 (尤其是切断及分断加工)。
7. 压料板之设计
压料板之功能有剥离付著於冲头之材料及导引细小冲头之作用,依功能不同其设计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压料板之厚度及选用基准依制品设计有下列两种:1.可动式压料板,2.固定式压料板。
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宜小於模具间隙之半 (尤其是精密连续模具更应遵守此原则),当设计压料板时依制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压料板与冲头之间隙值及冲头导引部之长度,2.辅助导柱与压料板之装设标准及压料板之逃部设计,3.可动式压料板於冲压加工时为防止倾斜发生之对策,4.固定式导料板与压料板导引销孔之尺寸关系,5.固定式压料板之材料导引部与被加工材料宽度之关系。
8. 背压板之设计
冲压加工时主要作用件 (冲头、压料板、母模) 之後方将承受面压,当冲压力高於面压力时宜采用背压板 (特别是冲头及母模模套之背面) 背压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与全面使用两种形式。
D. 如何破解自动冲压生产线落地难
如何破解自动冲压生产线落地难?
[如何破解自动冲压生产线落地难?]: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人工冲压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扩大,虽然在建设初期传统人工生产线投入较小,但是其固有的效率低下、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发展。那么发展全自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人工冲压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扩大,虽然在建设初期传统人工生产线投入较小,但是其固有的效率低下、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发展。那么发展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也就显得刻不容缓。
中国传统的冲压自动化行业,不论是底端的小五金冲、还是顶端汽配冲压,市场环境不断恶化,国内很多厂家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目前,我们自动化水平与国外一线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全自动冲压行业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基础制造业的进步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冲压装备主要以金属板材为加工对象,生产各种各样的冲压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器、仪表、航空等行业。冲压自动化主要是指材料供给、废料的排出、模具更换、冲床的调整与运转、冲压过程异常状况的监视等作业过程自动化,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冲压生产流水线的相应环节从而实现冲压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在了解过程当中,对于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的一些优势、误区、以及解决方案,启帆机器人专家是这样解答的!
第一:关于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的优势特点
启帆机器人专家:以物料的搬运和上下料为例,在这种危险性较高的工位往往招人难、留人难、人工成本上涨的问题,而且手工冲压精度不高、产品精度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在升级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后整个生产线变成安全作业环境,人力、时间得到节省,管理流程得以简化,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也得到极大提高。
第二:当前一些企业对冲压自动化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
启帆机器人专家: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取代人工上下料,我们都得建立在安全、稳定、高效率、柔性化以及节能的基础上,由于多数是现有设备上去实现自动化,又很难淘汰现有压机与模具,因此我们就会碰到各种需要去改善或者解决的问题,如:模具无法做到不卡料、不带料、工件不跑偏,压机开模高度不够,压机稳定性不高,大型压机现场设备移位困难,换模频率高,端拾器的通用性不强,调试用时过长等等因素。
实现自动化并不自动化厂家单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改造项目,自动化不是万能的,不要去神化它同时也不要对它有恐惧感,找专业团队去评估,共同探究出属于自己合理可行的方案,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期多沟通多讨论,然后再努力解决各种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双方极力配合的过程。虽说自动化不是万能的,但未来没有自动化是万万不能的,可能现在有些条件的确不具备上自动化,但我们从现在就得关注去改变,哪怕是从单个工作站开始,争取尽早摆拖掉纯工人作业的生产模式。
第三:冲压自动化有哪些实现方式,机器人在自动化改造中的应用如何
启帆机器人专家:冲压生产线分为多机连线冲压生产线和单机多工位冲压生产线两大型。用机器人与机械手去取化人工传递工作。机械人以及行业专用机械手无论在自动化改造还是升级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典型的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包含:机器人、电控系统、拆垛装置、过渡皮带、板料清洗机、板料涂油机、对中台、线尾码垛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及机器人端拾器等等。
第四:企业要进行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需要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启帆机器人专家:首先,改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推行工艺及设备标准化;其次,对传统的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实现多机连线自动化生产或者单机多工位自动化生产;第三,科学规划冲压现场及设备配置(如人员操作位置界限、安全空间、物流通道等,以达到优化现场环境和节能减排目的。
第五:未来冲压行业的发展趋势
启帆机器人专家:冲压装备将往大型化、精密化、智能化(先自动化)、高速化、柔性化、节能化、安全化、环保化、方向发展,采用大型高速紧凑型机械式压力机生产线及多工位压力机,配备专用高效的上下和传送料和快速换模等装置。
所有冲压装备对自身安全、生产精度和工作状态要具有更加智能化的自我监测能力,所有冲压装备必须满足未来发展智能化冲压钣金工厂的可能性,否则将面临淘汰,所以无论设备制造商还是采购方都得重视这一问题。
第六: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冲压自动化应用最为完善的领域,当前还有哪些行业的也开始迅速发展?哪些行业对冲压自动化的渴求最为迫切?
对于这个问题,启帆机器人专家明确表示:家电、3C电子以及小五金,与其说渴求还不如说哪现行业更适合上自动化,冲压属于高危行业,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实现自动化的确很迫切,但又不是哪个行业或者说哪个现场都马上适合实现自动化,产品单一或者量大的产品目前看来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
从与启帆机器人专家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冲压行业开展全自动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但对这条路怎么走广大从业者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例如机器人冲压生产线在国外已运用多年,但在国内因为缺乏经验和先例,特别是像集合总线控制、网络数字通信等国际先进技术的全自动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等先进自动化方案在国内还没有。
E. 高手请进,请翻译!
大哥,太多了,我本来英语不错,并且对机械方面感兴趣的,你的分太少了,你看那些人给你的翻译..连饲料,和导盲犬小Q都翻译出来了,,,你碰对人了,我刚从国外读完硕士回来,熟悉haas加工中心等~~~~但是 你给的太多了~~~~~我先翻译些,然后给你些建议好了,对了你自己给的翻译有问题,下面的数字有些我就不改了,太麻烦了
Geared Head Lathe Specifications 车床装夹描述
Capacity Swing over bed 20 (500mm) 床子能承载的刀架回转
Swing over crosslide 11.375 (290mm)刀架回转的限滑度
Swing in gap 30 (760mm) 马鞍内最大回转直径
Width in front of faceplate 10 (250mm) 马鞍内有效利用长度
Bedway width 15.5 (394mm) 床身宽度
Travel of cross slide 13.75 (350mm) 上滑板最程式
Travel of top side 6 (150mm) 小刀架行程
Headstock Spindle bore 4.125 (105mm) 主轴孔径
Spindle nose (camlock) D1-8 主轴夹具
Number of motor speeds 1 1号马达速度
Number of speed ranges 2 1号进给范围
Number of spindle speeds 16 16号主轴转速度
Spindle Speed Range (rpm) 26-1700(2) 主轴转速范围
太多了,建议楼主,安装mastercam英文版 用一下,然后查中文书这样全会了!!!我就翻译到这,下面给些我手头的资料:
各种冲模加工关连用语
barreling 滚光加工 belling 压凸加工
bending 弯曲加工 blanking 下料加工
bulging 撑压加工 burring 冲缘加工
cam die bending 凸轮弯曲加工 caulking ?合加工
coining 压印加工 compressing 压缩加工
compression bending 押弯曲加工 crowning 凸面加工
curl bending 卷边弯曲加工 curling 卷曲加工
cutting 切削加工 dinking 切断蕊骨
double shearing 叠板裁断 drawing 引伸加工
drawing with ironing 抽引光滑加工 embossing 浮花压制加工
extrusion 挤制加工 filing 锉削加工
fine blanking 精密下料加工 finish blanking 光制下料加工
finishing 精整加工 flanging 凸缘加工
folding 折边弯曲加工 folding 摺叠加工
forming 成形加工 impact extrusion 冲击挤压加工
indenting 压痕加工 ironing 引缩加工
knurling 滚花 lock seaming 固定接合
louvering 百叶窗板加工 marking 刻印加工
necking 颈缩加工 notching 冲口加工
parting 分断加工 piercing 冲孔加工
progressive bending 连续弯曲加工 progressive blanking 连续下料加工
progressive drawing 连续引伸加工 progressive forming 连续成形加工
reaming 铰孔加工 restriking 二次精冲加工
riveting ?接加工 roll bending 滚筒弯曲加工
roll finishing 滚压加工 rolling 压延加工
roughing 粗加工 scrapless machining 无废料加工
seaming 折弯重叠加工 shaving 缺口修整加工
shearing 切断加工 sizing 精压加工/矫正加工
slitting 割缝加工 spinning 卷边?接
staking ?固 stamping 锻压加工
swaging 挤锻压加工 trimming 整缘加工
upsetting 锻粗加工 wiring 抽线加工
冲压机械及周边关连用语
back shaft 支撑轴 blank determination 胚料展开
bottom slide press 下传动式压力机 board drop hammer 板落锤
brake 煞车 buckle 剥砂面
camlachie cramp 铸包 casting on flat ?合
chamotte sand 烧磨砂 charging hopper 加料漏斗
clearance 间隙 closed-die forging 合模锻造
clump 夹紧 clutch 离合器
clutch brake 离合器制动器 clutch boss 离合器轮壳
clutch lining 离合器覆盖 coil car 带卷升降运输机
coil cradle 卷材进料装置 coil reel stand 钢材卷料架
column 圆柱 connection screw 连杆调节螺钉
core compound 砂心黏结剂 counter blow hammer 对击锻锤
cradle 送料架 crank 曲柄轴
crankless 无曲柄式 cross crank 横向曲轴
cushion 缓冲 depression 外缩凹孔
dial feed 分度送料 die approach 模口角度
die assembly 合模 die cushion 模具缓冲垫
die height 冲压闭合高度 die life 模具寿命
die opening 母模逃孔 die spotting press 调整冲模用压力机
double crank press 双曲柄轴冲床 draght angle 逃料倾斜角
edging 边锻伸 embedded core 加装砂心
feed length 送料长度 feed level 送料高度
filling core 埋入砂心 filling in 填砂
film play 液面花纹 fine blanking press 精密下料冲床
forging roll 辊锻机 finishing slag 炼后熔渣
fly wheel 飞轮 fly wheel brake 飞轮制动器
foot press 脚踏冲床 formboard 进模口板
frame 床身机架 friction 摩擦
friction brake 摩擦煞车 gap shear 凹口剪床
gear 齿轮 gib 滑块引导部
gripper 夹具 gripper feed 夹持进料
gripper feeder 夹紧传送装置 hammer 槌机
hand press 手动冲床 hand rack pinion press 手动齿轮齿条式冲床
hand screw press 手动螺旋式冲床 hopper feed 料斗送料
idle stage 空站 inching 微调尺寸
isothermal forging 恒温锻造 key clutch 键槽离合器
knockout 脱模装置 knuckle mechanic 转向机构
land 模具直线刀面部 level 水平
loader 供料器 unloader 卸料机
loop controller 闭回路控制器 lower die 下模
micro inching device 微寸动装置 microinching equipment 微动装置
motor 马达 moving bolster 活动工作台
notching press 冲缺口压力机 opening 排料逃孔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防超载装置 pinch roll 导正滚轮
pinion 小齿轮 pitch 节距
pressfit 压入 progressive 连续送料
pusher feed 推杆式送料 pusher feeder 料片押片装置
quick die change system 快速换模系统 regrinding 再次研磨
releasing 松释动作 reversed blanking 反转下料
robot 机器人 roll forming machine 辊轧成形
roll forming machine 辊轧成形机 roll release 脱辊
roller feed 辊式送料 roller leveler 辊式矫直机
rotary bender 卷弯成形机 safety guard 安全保护装置
scrap cutter 废料切刀 scrap press 废料冲床
seamless forging 无缝锻造 separate 分离
shave 崩砂 shear angle 剪角
sheet loader 薄板装料机 shot 单行程工作
shrinkage fit 收缩配合 shut height 闭合高度
sieve mesh 筛孔 sintering of sand 铸砂烧贴
slide balancer 滑动平衡器 slug hole 逃料孔
spin forming machine 旋压成形机 spotting 合模
stack feeder 堆叠拨送料机 stickness 黏模性
straight side frame 冲床侧板 stretcher leveler 拉伸矫直机
strip feeder 料材送料装置 stripping pressure 弹出压力
stroke 冲程 take out device 取料装置
toggle press 肘杆式压力机 transfer 传送
transfer feed 连续自动送料装置 turrent punch press 转塔冲床
two speed clutch 双速离合器 uncoiler 闭卷送料机
unloader 卸载机 vibration feeder 振动送料机
wiring press 嵌线卷边机
F. 冲压模具牙孔废料搭在产品上,有什么好方法解决
那要看什么模具了,连续模的话在模具外面加个吹气座就OK了
G. 请问高手:连续模的用材及加工工艺谢谢
一、连续模定义1、连续模具是指在一套冲模中,在不同的模具位置上,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工序,最后将零件成形,并与条料分离的冲模.2、连续模的特点 连续模具有生产效率高,送料方便,安全性能好,不易发生工安事故,容易实现自动化及机械化,节省人力.但模具结构复杂,模具零配件多.二、连续模的工作过程把材料放置於连续模的第一工步内,由导料板与浮升导料销固定,冲压下降,上模打板接触材料,随著模具的闭合,冲头和凹模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冲孔,功边并入下模板的孔内,使冲孔废料下落,随著滑块上升,此时,由於压力减少,在弹簧的作用下板与上夹板分离,冲头脱出材料,此时,由於压力减子,在弹簧的作用下打板与上夹板分离冲头脱出材料,第一步完成材料经过功边冲孔,向前推进一个步距,由定位或送料机控制步距大小,随著上模的下降,在折弯冲头和凹模作用下, 成形折弯成型后滑块随上模回升,折弯冲头离开凹模,料带与上模分离,完成第二节,再将料带向前推进一个步距,待完成产品成形后进行切料分离过程,将产品与料带分离.三、连续模用五金零件功能,长度计算方式名称功能计算方式外导柱(套)上下模合导向,保证上下模的间隙均匀及稳定外导柱=BP+PP+SB+DB+CB+DD/2 内导柱模合模导保证的模的位置精度PP+SB+SP+打板行程+20MM注意模具闭合后内导柱是否会撞到下模板内六角螺丝连接打板与紧板及其它零配件,锁入攻牙模板内15~20%等高套筒控制打板行程,保持打板平衡PP+SB+打板行程注意等高套筒长度研磨是否一样弹簧压料防止材料流动,脱料使材料能够顺利脱离冲子面BP+PP+打板行程注意弹簧压缩量否足够固定销模板与模板的导正连结,保证工件在模具中的正确坐标所连接模扳厚度-10/M/M导正销导正料带,防止料带送偏,保证尺寸直壁部份露出打板面0.7T浮升导料销导正料带,便於送料导料至下模板面之高度是产品的形状与折形尺寸决定浮升导料块托起料带便於送料露出模板的高度是根据浮升导料销的高度决定,保证和导料高度一致,注意基本身高度应比下模板低0.2-0.5M/M四、连续模的结构及组立顺序图 五、模板功能,材质及热处理要求模板名称代号功能材质公差热处理要求上托板HP增加模具高度快速加模SS41±0.08无上垫脚BB增加模具高度SS41±0.08无上模座HH固定上模模板弹簧.外柱,增强模具高度SS41±0.08无上垫板BP增加弹簧行程及模具高度,增强模具强度,保证冲子工作稳定可靠SS41Yk30±0.08无HRC52上夹板PP固定冲子,内导柱增加弹簧行程SS41±0.03无上打背板SB增强打板强度,固定打板内入子,保证模具下死点SS41Yk30±0.03无HRC52’上打板SP固定打板入子,脱料导正冲子保证冲子的冲裁间隙均匀,压料防止材料变形.SKD11±0.03HRC52-58’下模板DB固定下模入子,确定产品尺寸,剪切,成型SKD11±0.03HRC58-62’下垫板CB增加模具高度,固定冲子,防止成形入子下陷SS41YK30±0.08无HRC52下模座DD增加模具强度,固定外导套固定模板增加顶料销弹簧行程.SS41±0.08无下垫脚CC增加模具高度,方便落料及废料的清理SS41±0.08无下托板DH快速架模,增加模具高度SS41±0.08无六、连续模的前置作业1. 审图(1) 了解试模图看模具基本资料表,对产品客户,机种,品名,料号图档编号材质,展开尺寸,材料形式.料厚,料完,步距以及模具功能,模具的外形尺寸(长.宽.高)模具重量及选用冲床位规格等,了解清楚,对该产品具备表面的认识.(2) 审阅产品图与展开图,了解产品形状与相关尺寸公差要求,对不明的地方可以对照注解及孔位代号在图面下边的注解方框中了解.对於产品一些细部结构如:折弯N折抽凹,抽圆,沙拉孔,等平面图表达不明之处,一般都会移出剖面图进行表示,括到相对应其具体形状进行了解.(3) 看排样图;了解每一个工站所完成的功能,对产品艺工排配的合理性进行检讨,同时要留意产品结构比较特殊的地方,如孔位距离折弯很近.或成形结构比较特殊的位置,仔细检讨模具,组立图的相应结构与有不合理或不明白之处需向上级或相关设计人员检讨清楚.(4) 看组立图看模具加工件BOM表.了解零件编号,名称及数量, 是否有设娈.有设娈要特别注意,有可能到零件的时候会到两份.要分清那一份错的,以免装错.看模具五金零件需求表(BPA)了解五金零件名称,规格,数量及相关模板的注解代号及与相关模板之联系,并根椐组立,设计标准计算五金零件配置是否正确2、了解模具结构图,如模具结构,大致理解模具的型状,行程,模具一些细部结构与高度要求,了解各模板的材质,厚度及热处理要求.3、看模板图:对每一块模板作详细的了解,依照设计标准及产品实际情况计算各模具配件规格与尺寸是否正确.4、模板的点检,具体作为办法,见<<模板点检作业标准>>5、五金零件点检:参照五金零件需求表,清点所需五金零件数量及种类是否备齐全,并标示清楚,按上下模分类放置,具体参照<<五金零件验收标准>>之规定范围检点,加必须注意,等高套筒,是否按设计附全部等高,顶料销进需抛光处理.6.模板必须退磁倒角,对没有倒角之模板周围部分进行倒角注不能碰份刀口及其他工作面,下模板内导柱孔用风磨机倒角导用打磨机在下垫板上开排气如图: 排气深度0.3~1.0,宽度为打磨机 轮亮度. 并用大油将模板表面毛刺去掉,并擦拭干净 . 7.根据模板图.确定各模板之前后,正反方向8.并将模板厚度相应模板的正前方规定部位,具体作业方式见<<模具标识作业>>9.模板与模具零配件之配置 冲子与夹板的配置, 用普通小锉刀将夹板冲子孔内之线头及氧化层锉掉,对一些孔内尖角部分.用锉刀倒角.用卡尺测量夹板冲子沉孔深度是否正确用合金锉刀将冲子尖角部分到细角,注意不要损坏刀口,用卡尺测量冲子挂台之深度,宽度是否正确,对於无法加工挂台之冲子需进行铆头,具体铆头做业办法见<<冲子铆头作业标准>>用冲子,内导柱,轻轻垂直敲入夹板孔内实配,检查是否能顺利装入.冲子,内导柱挂台是否有露出夹板面或低於夹板太多(约0.5米以上),解决方案,冲子装配太紧应用锉刀均匀修整夹板孔径或冲子夹板孔尖角部位或向上级反应,建议重新线割,冲子挂台露出模面,必须报告上级,投单加工或自行加工将夹板挂台铣低.冲子低於夹板面太多,报告上级,投单加工或自行处理.冲子与打板之装配,用合金锉刀,将打板冲入孔内之线割线头及氧化层去掉,对孔内尖角部分用锉倒角,用卡尺测量打板入子挂台深度,宽度是否正确,.用冲子入子入打板孔内实配,检查冲子入子是否与打板滑配,具体处理方式与冲子与夹板配置相同.注意冲子过孔避位是否足够下模板入子之配置,方法与上述相同
七、连续模的组立1. 装配要求及注意事项2. 模板零部件必须完全退磁3. 刀口不得有损坏现象4. 各零件之间配合紧密,中间无灰尘,异物5. 各螺丝必须锁紧,牢固,并不得露出模板面6. 冲子或入子挂台端面必须完全沉入模板面0.05~0.27. 保证各冲子与上打板滑配<间隙配合>8. 去除不必要的尖锐棱角,棱边9. 按标识作业,在模具不同位置做好标尺,具体见<<模个标识作图>>10. 在组立过种中必须注意安全,如模板的翻转,搬运具体组立作业规范见<<现场作业工安禁令>>11. 外导柱(套)与上下模板之组立12. 外导套与下模座组立装配图见冲孔模标准A 将下模座外导套孔正面倒角 B将导套按箭头方向平行打入模座导柱孔内 C 将导套压块放置於锁固位置用销固螺丝将导套均匀的销紧 D 组立步骤 注意事项:a 导套与模座的垂直度b注意导套与模座孔之间隙配合必须为紧配合d压板是否能将导套的台阶处压死c合上下模,座检查外导外导套配合是否顺畅要求事项:a 下模座导套孔,必须倒角,以利导套顺利导入b用直角尺柱导套,边较正外导柱与上模座之装配组装图见冲孔模标准组立步骤.注意事项.要求事项与外导套与下模座组立方式相同下模部分之组立分解下垫脚与下托板组立成B装配图如下:组立步骤:a.按组立图标识将下垫脚放置於下托板所需位置b.对准孔位用螺丝轻锁注意事项a 注意螺丝长度,及螺丝孔沉头深浅,检查螺丝头是否有露出托板面b 垫脚为盲孔,注意螺丝是否被盲孔顶住,造成销紧假象.C注意垫脚方向及漏料方向,对照图面仔细判定,要求事项螺丝锁下螺丝孔沉头内不锁紧,待下模座螺丝轻锁上后.再依次销紧下垫板兴下模座组立组立步骤:a 将下垫板,下模座正面反面,去其毛刺,擦试干净b装配下垫板上入子装入.并计算了出所需高度正确值c 将下垫板放置於下模座正确位置,打上周边销注意事项a检查落料是否顺畅,落料孔内有杂物,漏料孔正面不能角,即装配DB板面b 检查下垫板材质一般为YH30.,是否度热处理(热处理一般为HRc52) c检查顶料销孔是否有毛刺,并清理干净 要求事项 a 下垫板导柱孔打排气槽 b 模板与模板装配之间不能有灰尘,毛刺. 下模板组立 组立步骤a 将下模板入子.浮升块於正确方向装入所需位置,并标注方向与代号b将下模板放置於下垫板正确方向. c轻锁螺丝.打入固定锁后再锁紧螺丝d 将定位块,导正块装入下模板锁好螺丝注意事项:a 浮升块要低於下模板0.2~0.5mm并注意其装配方向浮升块前端斜度不能高於模板,在进料方向抛光倒角,防止压伤材料b 检查刀口是否有落料斜度,3.0以下小孔有无线割入子c根据料带图检查模板上避位是否遗漏,并检查送料是否干涉d 所有入子高度计算是否正确要求事项:a 下模板压料面导柱孔必须倒角b 浮升块及导料块弹簧,暂不装入,待上模合模后再分开装配,打背板与打板组立组立步骤a 将打板入子於正确方面装入打板入子孔内,并标识其方向与代号 b 将打背板放於打板所需装配面,轻锁螺丝,打入固定销后再锁紧螺丝c装上打板限高块,d 装上顶料锁或顶珠止付注意事项:a 导正销,两边是否有顶料装置b浮升导料销,定位块,导正块避位是否正确合理c检查打板内入子高度是否正确d根据料带图检查打板上避位是否遗漏e导料销导正部分是否光滑,f 注意打背板上螺丝沉头或止付螺丝不能露出打背板面g 注意打板限高块露出打板面为T-0.1要求事项:a 打板压料面固定销孔一定要铆合,防止冲压过程中固定锁脱落b装配料止付螺丝一定要使用螺丝固定剂固定螺丝c打背板过孔一定要大於打板冲子导正孔其具本检查方法如下:1. 单边折弯孔:打板与下模板非折弯边齐平,折弯边应为1个料原(见图一A)2. 冲孔:打板孔四均匀小於下模板孔一个冲栽间隙(见图-B)3. 切边孔:打板与下模板非刀口边平齐, 刀口边下模板大一个冲栽间隙 (见图-C)4. 入子避位孔,打板孔均要大於下模板孔位(见图-D)5. 冲过桥,拉凸依产品实际情况而定d 用冲子实配检查.冲子是否能顺利导入下模板孔内.E合模检查发现孔偏差,应即找相关人员或报上级解决F合模检查检查无问题,先拔出冲子,后拔出内导柱,再将打板组合体与下模分开,进行下一个动作上夹板与打板,打背板组合体合模. 夹板与打板,打背板组合体合模.组立步骤A将夹板孔内及表面,清理干净,放置於打板组合体正确位置用内导柱导正.B用灯光从背面照射模板孔位检查其孔位是否有偏位C若目视孔位正确,用冲子从夹板装入,轻轻敲入夹板与打板孔位检查其是否能顺利装入,若太紧或无法敲入,通知相关人员或汇报上级处理注意事项:A 夹板与上打板组合体必须平行紧贴,以保证孔位之垂直,B 用冲子实配时不可用力太大,轻轻敲入感到有阻力或太紧时应立停下,检查孔位是否偏位.合模打板、打背板组合体与下模合模步骤a在下模板刀口面四均匀度量与冲件材相等的料b打板与打背板组合体正确置在下模板上用内导柱导正c用灯光从模座下照上来,检查各冲子孔位是否有偏位,(接附页)\注意事项:a下模或上打板滑块要垫上废料,料不能垫在压线或压筋, b下模所垫料不能垫在刀口上c注意冲子实配不可用力太大轻轻入到有阻力就应立即停下,检查孔位是否偏位d打板必须与下模板保持平行1. 上夹板与打板,打背板之组合体与下模刀口合模步骤(陈炽文)a 在下模板刀口面,四周均匀放置与冲件材料相等的废料片b将夹板与打板之组合体正确放置在下模板上用内导柱导正c将冲子轻轻装入,并作方向与记号标识d装入步高套同.锁紧螺丝注意:a冲子必须直装入,防止冲子损伤,冲子夹持孔b内导位装配是否太紧或太松,导柱挂位沉头足够c冲子挂位孔深宽是否过线式过深d冲子要从夹板畅顺装入下模刀口,不能有阻挡现象或用力注意事项;上模与下模对模完成后,上模可以分开组立a上垫板与夹板组合线组立步骤:1. 将上垫板擦试干净,放置於夹板所需组立位置.2. 锁紧垫板上冲子螺丝注意事项;a 弹簧孔或顶寸干孔有无编位b等高套,同避孔是编位c上垫板是否全部盖组夹板上的冲子d紧固於垫板上的冲子,螺丝是否锁累,螺丝有无过长上模座与上垫板组合体组立a装入弹簧b特上模座擦试干净,以正确方向放於上垫板位置,c对角均匀轻锁,保证上垫板与上模座全部接触后,打入固销钉并锁紧螺丝d装配上模顶料装置,并检查压缩量注意事项:a检查弹簧压缩量b销订是否太紧,有无漏位,过紧则统孔一次,编组新配合c注意螺丝长度,保螺丝销紧后不能露出夹板面d注意等高套逃孔是否偏位1. 上托板,上垫脚组合体与上模座组合体组立步骤1. 对有顶料装置的模具,装入顶杆2. 将上托板,上垫脚组立体擦试干净,以正确方向放到一模座上3. 对准孔位,锁上螺丝注意事项:a锁紧是否过长是否顺畅下模装配顶料销,浮升块弹簧步骤1. 将顶料锁於正确方向装入下板2. 装入弹簧,锁好止讨螺丝注意事项:a顶料方向浮升块不能太松或太紧并用助工 具压 顶料,须看是否能压入下板内b止付螺丝必须沉入下模座c顶料箱浮升块必须抛光倒角以上组立完成后,参照<<模具标识作业标准>>对模具进行标识
H. 冲压模具技术问答的目 录
第1章模具基础知识1
1 1什么是模具?1
1 2模具类别和分类方法有哪些?1
1 3什么是冲压模?1
1 4冲压模具如何分类?2
1 5冲压模具工艺术语有哪些?3
1 6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6
1 7冲裁过程中模具受力包括哪三个阶段?7
1 8在设计中如何提高小孔冲裁模的强度和刚度?8
1 9什么是模具钳工?8
1 10模具的经济技术指标有哪些?10
1 11中国模具在入世后应注意哪些问题?12
1 12模具生产过程中有哪些特点、工艺方法和要求?14
1 13当前冲压模具技术发展有哪些新特点?15
1 14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怎样?16
第2章模具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8
2 1冲压模具常用材料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特性?18
2 2如何合理选取模具钢材?19
2 3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钢材?20
2 4金属材料现场快速鉴别的方法有哪几种?22
2 5冲压产品原材料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特性?23
2 6模具设计时的冲压用料如何计算?24
2 7模具热处理对模具性能有什么影响?25
2 8模具制造过程中,常用到哪些热处理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6
2 9什么是深冷处理?其作用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8
2 10常用的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有哪些?29
2 11如何进行模具钢材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29
2 12模具钢淬火主要产生哪几种裂纹?31
2 13模具钢淬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裂纹?分别有什么预防措施?31
2 14模具热处理技术的走势如何?39
第3章模具结构设计42
3 1冲压模具基本结构42
3 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大致由哪几部分组成?42
3 2冲裁模43
3 2冲裁模的分类、工作过程及原理是什么?43
3 3冲裁模冲头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45
3 4冲裁凹模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45
3 5冲裁模的间隙如何取值?46
3 6精密冲裁模具结构有何特点?47
3 7什么是复合模?复合模生产有何特点?48
3 8复合模有哪些种类?选择复合模要注意哪些原则?48
3 9复合冲裁模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49
3 10什么是薄板料冲裁模?设计与制造薄板料冲裁模应注意些什么?51
3 11什么是厚板料冲裁模?在设计和制造厚板料冲裁模时应注意些什么?51
3 12什么是小孔冲模?在设计与制造小孔冲模时应注些意什么?52
3 13在设计与制造用于冲裁细长孔及细长臂零件的模具时应考虑些什么?52
3 14冲孔的最小尺寸如何确定?53
3 15冲裁时的搭边值如何确定?54
3 16复合模的臂厚如何确定?55
3 17冲裁件的公差等级有哪些?55
3 3弯曲模56
3 18什么叫弯曲模?弯曲模基本结构有哪几种类型?56
3 19弯曲模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60
3 20弯曲件的展开长度如何计算?61
3 21什么是回弹?怎样从冲模结构上克服回弹现象?63
3 22怎样用模具弯曲管形零件?64
3 23怎样用模具弯曲型材零件?模具在设计和制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65
3 24模具镶块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65
3 25压线冲头有什么作用?设计时需注意什么?66
3 26凸包与桥位结构设计需注意什么?66
3 27模具成形块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67
3 28成形模折弯成形块结构设计要注意些什么?68
3 29模具定位块(销)有哪些类别?其选用、分布、设计原则是什么?69
3 30滑块与斜楔设计有哪些结构形式?主要应用在哪些地方?69
3 4连续模71
3 31什么叫连续模?连续模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是怎样的?71
3 32连续模有哪几种送料方式?其生产有什么特点?71
3 33连续模的排样图设计需注意些什么?72
3 34什么是连续模的步距?有哪些定距方式?73
3 35连续模导正钉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73
3 36如何计算浮升两用销让位深度?73
3 37连续模的气吹废料如何处理?74
3 38模具顶料销选用、分布的原则是什么?74
3 5拉深模75
3 39什么是拉深模?拉深模有哪几种类型?75
3 40拉深模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是什么?75
3 41拉深件应具备哪些工艺性?76
3 42拉深模设计要考虑哪些基本因素?76
3 43怎样确定拉深模凸、凹模间隙值?77
3 6成形模77
3 44什么是成形模?成形模包括哪几种类型?77
3 45什么是校平模?校平模有何特点?77
3 46什么是缩口模?缩口模有哪些特点?78
3 47什么是胀形模?胀形模有何特点?78
第4章模具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79
4 1什么是三视图?国内外图纸有什么不同?79
4 2如何规划冲压模具图纸的设计标准?79
4 3如何规划冲压模具模板的设计标准?85
4 4机箱模具设计通常要遵循哪些作业流程和规范?88
4 5普通冲裁模具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88
4 6模具设计时工序排列要注意些什么?89
4 7复合模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90
4 8连续模工件排样需注意哪些事项?90
4 9连续模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92
4 10送尺折弯自动模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94
4 11成形模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95
4 12高速冲模设计要注意哪些事项?98
4 13什么情况下模具需设计废料刀?设计时要注意什么?98
4 14料带的接刀方式有哪些?99
4 15复合模与连续模性能有什么不同?101
4 16模具内导柱、导套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101
4 17模具外导柱、导套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103
4 18模脚的设计需注意哪些事项?104
4 19什么情况下模具中需设计限位?有几种限位方式?105
4 20模具设计时闭合高度如何确定?105
4 21冲模设计时如何进行力的计算?105
4 22设计翻孔挤牙有什么工艺参数?106
4 23公制、美制螺纹有哪些标准参数?108
4 24螺丝孔攻牙前后孔径有什么标准?108
4 25模具弹簧的选用需注意哪些原则?110
第5章模具零配件的选用112
5 1如何选用模具用杯头螺丝?112
5 2如何选用模具用等高螺丝?112
5 3如何选用模具用等高套筒组件?113
5 4如何选用模具用紧定螺丝?114
5 5如何选用模具用内导柱?115
5 6如何选用模具用内导套?115
5 7如何选用模具用MYJP型独立导柱?116
5 8如何选用模具用外导柱组件?117
5 9如何选用模具用固定销?119
5 10如何选用T形冲头?120
5 11如何选用模具用顶料销?121
5 12如何选用模具用脱料销?121
5 13如何选用模具用优力胶?122
5 14如何选用模具用银钢枝?123
5 15如何选用模具用弹簧?123
第6章冲压模具的制造126
6 1冲压模具制造概述126
6 1冲压模具制造常用哪些机床?分别有哪些特性?126
6 2什么是模具零件的工艺性?零件的工艺性对其加工有何影响?128
6 3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有哪几种?128
6 4模具的成形零件加工工艺是怎样的?129
6 5模具加工相对于一般零件加工有何特点?129
6 6影响材料可切削性的重要因素是什么?129
6 7铸铁的切削特性是什么?130
6 8什么是模具制造中主要的、共同的切削加工工序?131
6 9模具加工的工序中应主要使用何种刀具?131
6 10在切削工艺中有没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131
6 11为什么经常将圆刀片铣刀作为模具粗加工刀具的首选?132
6 12有效切削速度对高生产率为什么非常重要?133
6 13淬硬模具钢铣削应注意哪些因素?133
6 14什么时候应采用顺铣?什么时候应采用逆铣?134
6 15在型腔铣削中采用仿形铣削还是等高线切削?134
6 16怎么样应用不同齿距的铣刀?135
6 17铣刀应怎样合理定位?136
6 18为了消除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应采取什么措施?136
6 19为了使刀具平衡,应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有哪些?137
6 20在高速切削应用中应使用何种刀具系统?138
6 21应怎样切削转角才能解决振动的问题?138
6 22开始切削型腔有哪几种方法?139
6 2车床加工139
6 23怎样利用车床车削模具零件?139
6 24不同形状模具零件的成形车削方法是什么?140
6 25怎样车削淬硬了的模具零件?141
6 26怎样车削特殊形状的模具零件?142
6 3铣床加工143
6 27利用铣床加工模具零件的要点是什么?143
6 28怎样铣削冲裁模的凸模零件?143
6 29怎样铣削模具零件的型腔?144
6 30怎样铣削模具零件的平面?144
6 31仿形铣床的加工要点是什么?145
6 4磨床加工146
6 32怎样用平面磨床磨削模具零件平面?146
6 33怎样磨削薄片零件?147
6 34怎样磨削轴类零件?147
6 35怎样磨削模具零件的内孔?148
6 36成形磨削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148
6 37采用成形磨削的磨削顺序是什么?149
6 38磨床加工要注意些什么?150
6 5孔加工150
6 39在模具零件上加工内孔的特点是什么?150
6 40常用的内孔加工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加工特点?151
6 41在模具零件上镗孔有什么特点?153
6 42怎样保证套筒类零件内孔与外圆相互位置和加工精度?153
6 43加工薄壁套筒类零件应注意些什么?154
6 44深孔加工有什么特点?对刀具有什么要求?155
6 45在淬硬的钢零件上镗孔应采取哪些措施?155
6 46怎样用精孔钻精镗小直径孔?156
6 47加工特殊型孔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57
6 48加工模具零件螺纹孔时,在攻螺纹前钻孔直径应是多大?157
6 6电火花加工158
6 49什么是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原理是什么?158
6 50电火花加工有何特点?主要用途是什么?160
6 51电火花加工机床应具备哪些要素?161
6 52实现电火花加工应具备哪些条件?162
6 53电火花加工常用名词、术语及符号有哪些?163
6 54电火花线切割编程的一般步骤及要求有哪些?166
6 55如何配制快走丝线切割工作液?168
6 56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断丝有哪些原因及对策?168
6 57如何分析与解决线切割“花丝”现象?174
6 58如何判断所使用工作液的优劣及是否已到了使用寿命?176
6 59线切割机操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77
6 60X、Y运动的直线度是怎么保证的?179
6 61X、Y运动的垂直度是怎么保证的?180
6 62线切割坐标位移的误差是怎样产生的?181
6 63行业标准为什么用切八方来判定机床精度?182
6 64如何提高线切割效率?183
6 65线切割换向条纹能完全去掉吗?184
6 66什么叫搓板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85
6 67线切割如何加工大厚度工件?185
6 68如何安装导轮和轴承?186
6 69锥度机床的最大锥度是怎样确定的?187
6 70怎样维护和保养机床?188
6 71线切割对中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操作要点?188
6 72校正丝的垂直要注意些什么?189
6 73怎么调整排丝轮和挡丝棒?190
6 74断丝保护常误动作怎么办?190
6 75如何保障线切割的光洁度?191
6 76材料杂质切割时会出现什么现象?192
6 77如何设置脉冲源参数?192
6 78怎样调整丝架的高低?193
6 79如何调整间隙跟踪的松紧?194
6 80怎么判定造成误差的原因?195
6 81如何维护导轮和导轮轴承?195
6 82线切割加工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196
6 83如何解决走丝系统异响的问题?196
6 84线切割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97
6 85进口线切割机操作的一般流程是什么?198
6 86线切割机台架模操作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00
6 87线切割有哪些放电参数?201
6 88线切割使用G码和使用M码有哪些含义?202
6 89如何改善与提高线切割加工工件表面质量?203
6 90线切割工件余留部位的切割有什么处理方法与技巧?206
第7章模具装配与调试209
7 1冲裁模装配过程及步骤有哪些?209
7 2冲裁模的装配要点有哪些?209
7 3常见冲模凸模固定形式有哪些?210
7 4硬质合金块的固定方式有哪些?210
7 5镶拼结构的凸、凹模固定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哪些场合?211
7 6模具装配时对冲针直身高度有什么要求?211
7 7模具常见脱料板结构形式及特点有哪些?212
7 8脱料板弹簧的安装方法有哪些?212
7 9常见的模座装配工艺方法有哪些?212
7 10常见模柄的主要形式及连接方式有哪些?212
7 11冲孔模的装配工艺有何特点?213
7 12单工序弯曲模装配工艺有何特点?213
7 13复合模装配工艺有何特点?214
7 14连续模装配工艺有何特点?215
7 15如何在冲床上安装和调整模具?215
7 16什么叫试模?试模和调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16
7 17冲裁模凸、凹模间隙有哪些调整方法?216
7 18合格的冲模有哪些要求?冲裁模的调整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17
7 19冲裁模的刃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217
7 20冲模凸模高度调整结构有何特点?218
7 21弯曲模间隙调整装置有何特点?218
第8章模具的检测与验收219
8 1模具零件加工精度检测内容有哪些?219
8 2模具零件内在质量的检测包括哪些内容?219
8 3如何检测模具零件的线性尺寸?通常用哪些量具?219
8 4如何检测模具零件的角度和锥度?通常用哪些量具?219
8 5冲模零件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220
8 6样板分哪些种类?在模具制造和检测中各有什么作用?221
8 7用样板检测模具零件有什么特点,需注意哪些事项?221
8 8冲模模架的技术要求有哪些?221
8 9冲模模架的检测方法有哪些?224
8 10冲模装配前需检测哪些内容?224
8 11冲模装配后检测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224
8 12模具验收的方法是什么?225
8 13冲压模具的精密程度不同时其制作的标准有什么差异?225
8 14模具移交验收有什么标准?227
第9章冲压设备的选用与操作228
9 1如何选择冲压设备?228
9 2如何识读国产压力机的代号?229
9 3国产冲床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229
9 4常用进口冲床有哪些品牌?有什么特性?230
9 5进口冲床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231
9 6操作进口冲床时有哪些安全检查方法?234
9 7曲柄压力机的结构及动作原理是怎样的?235
9 8压力机的技术参数有哪些?235
9 9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冲模压力中心与选择压力机有什么关系?怎样确定冲模的压力中心?236
9 10什么是冲模的闭合高度?冲模的闭合高度与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有什么关系?236
9 11怎样合理选择液压机?237
9 12如何使用钣金折弯机和折弯模具?238
第10章模具的维护与修配242
10 1冲压连续模具的维护有什么要领?242
10 2模具爆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应对?244
10 3模具冲压件产生毛边有哪些原因,应采取什么对策?248
10 4模具冲压件产生跳屑压伤有哪些原因?应采取什么对策?248
10 5模具冲压件产生屑料阻塞有哪些原因?应采取什么对策?249
10 6模具冲压时下料偏位尺寸变异有哪些原因?应采取什么对策?249
10 7模具冲压时卡料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 250
10 8模具冲压时料带镰刀弯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250
10 9模具冲压时凸模断裂崩刃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251
10 10连续模折弯时产品变形或尺寸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251
10 11连续模一模多件时产品表面高低不平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252
10 12模具冲压时维护不当的要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 252
10 13造成冲裁模修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53
10 14冲裁模的检修原则和步骤有哪些?253
10 15冲模临时修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54
10 16冲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艺方法有哪些?254
10 17如何根据冲裁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255
10 18如何根据弯曲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256
10 19如何根据拉深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257
10 20如何根据翻孔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259
10 21如何根据翻边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259
10 22如何根据冲件的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260
第11章模具产品报价指引261
11 1如何进行模具的报价和结算?261
11 2工程师如何正确看待冲压模具的报价?264
11 3如何进行模具的简单成本分析和快速报价?266
11 4如何正确地进行冲压模具报价?267
11 5如何进行冲压模具产品报价?268
第12章模具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272
12 1什么是模具的生产过程?272
12 2模具生产经营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72
12 3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272
12 4通常模具的管理有什么程序?273
12 5如何规划模具设计制造部门技术管理工作?274
12 6技术部门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反馈和改善?277
12 7模具制造部门的一般工作职责有哪些?279
12 8如何规范线切割与CNC加工人员的工作?279
12 9冲压作业的安全管理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281
12 10如何规范冲床日常保养与安全作业?286
12 11如何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288参考文献293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职业院校、技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所属类别
作者:罗百辉 编著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书号:978-7-122-01405-4
开本:32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320页
I. 冲床自动送料装置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给你介绍下NCF系列滚轮送料机的工作原理吧
送料机与冲床联机时,需要至少2个信版号:送料权、放松(2个信号来自冲床凸轮)
送料机PLC根据设定的送料长度,在收到送料信号后,输出信号到伺服放大器,伺服放大器控制电机运转,电机运转的度数由编码器反馈回伺服放大器,二者配合完成设定的送料长度传送。
当冲床到达下死点时,送料机PLC接收到放松信号,此时PLC输出1个信号驱动电磁阀动作,此电磁阀控制送料机气缸,气缸活塞动作,使送料机构上滚轮松开。
这就是送料机的主要工作过程,如此循环动作,完成冲压过程。
J. 关于冲床的问题。请教行内人士。
我也做冲压的。
您这样的产品16T-25T的足够了,具体还是要看产品大小的。材料厚度,冲切边缘的总长度,材料硬度,三者决定冲床吨位。
至于脚踏和自动,其实只是控制的方法和送料方法的叫法,并不科学。
您说的脚踏的就是国产J21,J23这类老式冲床,床身多为绿色,精度低,安全性差,一般不得用手取放产品。
相对于老式冲床,现在有JH21等系列的精密气压式冲床,较为安全,精度也高很多,单冲可以用手取放产品。
至于您说的自动的,其实是一种自动送料的方法。JH系列新式气压式冲床可以用送料机,J21,J23等老式冲床其实也是可以用的。但是老式冲床购买的时候要跟人家说清楚,要带凸轮箱(用来装空气送料机,这是最廉价的送料方式,价钱便宜,一两千搞定),
或者带输出轴(安装滚轮送料机,较为稳定的送料方式,价钱稍贵,小冲床上用的大概5,6千搞定),
还有更好的送料机是NC送料机,也叫伺服送料机,那太贵了,大概比你要用到的冲床还贵。
简单的说:冲床分:老式冲床和气压式精密冲床
送料方式分:手动和连续送料
您可以买老式冲床25T带凸轮箱的(吨位稍留余量对机器有好处,产品适用范围也广,一万五以内搞定),买个料架和空气送料机(两样5000多搞定),开连续模做量大的产品。每小时打2,3千个是没问题的。
补充:说到性价比,无非是浙江瑞安的,25T冲床一万不到,一样也能用,就是精度和寿命可能相对差些。不过以一半的价钱买到同样能用的机器,我觉得是值的。如果说要性能的话,老式冲床可以买扬力,扬锻的,还不错。不要买丹阳沃德的,他的老式冲床烂的很,我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