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处理设备的施工标准有哪些
1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1982 1983.03.01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1986.10.01 3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GBJ102-1987 1987.10.01 4工业用软化水除盐设计规范GBJ109-1987 1988.04.01 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JZB1-1999 2001.01.01 6生活用水水质标准CJ28.1-1989 1989.11.01 7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89 1989.12.26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999.06.01 9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 1991.08.31 10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92 1992.06.20 11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00-1993 1994.01.01 12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 1994.06.01 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1994 1995.05.01 1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1995 1995.10.01 1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997 1997.09.01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1988 1998.01.01 1997年局部修改 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998.01.01 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1986 1998.03.01 1997年局部修改 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87 1998.03.01 1997年局部修改 2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 1998.05.01 21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规程CJJ/T29-1998 1999.10.01 22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 2000.03.01 2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螺旋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94:97 2000.11.01 2000年局部修改 24水泵隔振技术规程CECS59-94 2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5 1995.09.01 2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1996 1997.03.01 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1997.09.01 2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1997 1998.12.01 等。
⑵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2)水处理装置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
⑶ 最新的给排水设计规范有哪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工业锅炉水质 GB1576-200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GBT 11790-199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此,课程体系应支持人才培养各项要求的有效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占15%左右,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学时至少占15%,实践内容学时占20%左右,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学时占30%左右,其余学时各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在以上四类课程中分配。
⑷ 纯化水设备系统设计规范及执行标准
三达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GMP标准纯化水设备的生产加工安装服务,维修改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纯化水机从水机的技术要求用户需求(URS)开始,每个个环节都要符合标准,遵循3D原则,尽可能的少用丝扣连接。特别是在纯化水分配用水末端 尽量采用非接触式感应水龙头(注意阀体材质316L不锈钢)并提供第三方检测材质稳定性证明报告。
⑸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详细讲解步骤,要求和规格)
1、设计依据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J15-1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
3、设计范围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系统从调节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内的工艺、结构、设备、电气与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处理站外输送管道、装饰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厂提供土建基础设计方案图纸资料。
污水处理站的设计主要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及处置两大部分。
a)污水处理
调查研究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灵活、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方案。
b)污泥处理与处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污泥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二是污泥干化处理。考虑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业主投资大,而污泥浓缩干化处理对周围卫生有影响。由于本工艺中设有污泥消化系统,产生污泥量极少,为此,本工程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只作简单的浓缩处理后,采用粪车抽吸外运。
第三章 污水来源、性质、水量、水质排放标准及设计规模
1、污水来源
本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主要来源医疗废水及生活废水。该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城市管网。
2、污水性质
典型的医院综合医疗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据院方提供的资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于等于30T/D,处理能力按1.5 m3 / h设计。
⑹ 城市污水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实际上是前人无数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的条文是综合权衡和评估后的结果。在现有的设计体系下,设计规范是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起着约束的作用。
1、水处理相关的设计规范
水处理相关的设计规范有: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给水范围和规模,给水水质和水压,水源选择,给水系统,水源地,水厂,输配水。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主要是从规划的角度对相关给水的设计进行了说明,用于确定供水规模,根据排放系数法可确定排水规模。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水量,取水,泵房,输配水,水厂总体设计,水处理,净水厂污泥处理,检测与控制。其中水处理的工艺包括:预经理,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地下水除铁和除锰,除氟,消毒,臭氧净水,活性炭吸附,水质稳定。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主要供给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参考,在废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设计时借鉴参考。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
①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雨水量,合流水量设计水质
②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水力计算,管道,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截流井,出水口,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倒虹管,渠道,管道综合。
③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集水池,泵房设计,出水设施
④废水处理: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化学除磷,供氧设施,生物膜法,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污水自然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消毒。
⑤污泥处理和处置: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机械脱水,污泥输送,污泥干化焚烧,污泥综合利用。
⑥检测和控制:检测,控制,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参考规范,包括了水质水量预测、废水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等。
4)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内容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基本规定;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和水质控制指标: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水质控制指标;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再生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再生处理工艺,构筑物设计;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供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时参考。
2、设计规范的使用
由于设计规范涵盖面较大,在应用时要注意使用条件,灵活应用。
1)设计规范的特点
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有强制性,根据特别是其中的强制性条款,必须遵守。
在废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涉及到的相关规范中,极少强制性条款,其主要原因是废水处理的多变性,不同类别废水设计需求变化大,在设计规范中很难明确统一的要求。
2)规范条款的理解
设计规范是工艺设计中最权威的设计参考文件,其中的每项条文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结合理论分析得出来的。工艺设计人员要充分理解规范条款的核心含义,能将其还原到工程设计的实践应用中。
在利用设计规范等时,应明确原始设计条件,与规范中相关条款的核心含义进行对接,再进行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工作。
3)参数的选择
在排水设计规范及相关手册中看到的建议设计参数的范围往往相差3倍甚至更高的情况,这是由于水处理面临的情况变化多样造成的。参数选择时需要综合地考虑水质变化的影响、工艺路线的抗冲击能力、出水可靠性的要求、投资和运行的经济性等因素,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过程。
实际应用中参数的选取更多采用案例参考的方法,通过其他类似项目的运行情况,结合设计项目的设计需求适当进行选取,在没有案例参考的高难度项目还需要通过中间试验的方法来进行摸索。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核心是为了最终的工艺单元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同规模的参数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小水量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或为了满足设备最小的安装条件等,选择的参数都偏于保守,甚至超出规范建议范围。在小项目的设计中,重点放在实用性上,并考虑更多的保障措施。
⑺ 污水处理池设计方案有什么规范和依据
太多了。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1993)
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18919-2002)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 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 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 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⑻ 水处理设计浅谈:什么是好设计篇
水处理是应用性的学科,行业技术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1、技术门槛普遍偏低
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结果基本都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技术模仿和进入门槛普遍较低,模仿起来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功底,多花些心思琢磨后还经常能形成一些自己的改进。因为这些特性,行业尤其重商务而轻技术,碰到技术问题时通过监管漏洞以及商务技巧来回避风险。另外,由于门槛低,大量的小环保工程公司也因此层出不穷。
2、入门易、精通难
水处理的项目看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复制,但工程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好,经常出现刚开始运行就要改造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水处理的变化性大,如果在工程设计时对各种要素评估不足、工艺设计中考虑不周全、工程建设水平控制不到位、调试应对能力不足等,都会导致工程结果不好。
水处理设计中,经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作为最权威设计依据文件的设计规范中,设计参数往往只是建议值而且取值范围非常大;而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实际进水值和设计值经常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难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于各单位的技术人员,接触到的项目类型一般较为单一,同行交流机会少,还受到商业保密因素的制约,获得项目经验的途径少。以上这些都制约了技术人员设计能力的成长。
好的设计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而设计的综合能力需要基于良好的理论功底和大量类型丰富的各种工程实践经验,整个行业特点和市场特性决定了水处理技术的入门容易而精通较难。
3、科研与行业协会作用有待挖掘
应用性科研引领着技术的发展,在水处理的科研领域,目前的科研重点偏理论性研究,在应用性研究中和工程设计需求的关联不多。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是鼓励企业参与科研,以加强成果的扩散,但企业一线人员的科研实力偏弱,往往流于形式。在应用性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后可以推动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行业协会是行业技术获得的重要来源,比如德国的排水技术协会(ATV)会定期根据最新研究更新污水处理的设计规范,提供行业设计指导。这种由行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设计规范内容非常详实,时效性强,可大大地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和利用。国内的类似导则偏指导性,中国的行业协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为行业设计水平的提升发挥作用。
二、技术需求的特点
水处理从业技术人员经常要能应对不同的差异性大的技术支持需求,有其鲜明的特点。
1、水处理涉及的范围广
水处理涉及的范围广,从大类来分包括以下几类:
(1)城镇、乡村给水:城镇给水厂(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乡村给水处理设施等。
(2)城镇、乡村排水:城镇污水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乡村排水处理设施,包括城市污泥的处置等。
(3)工业园区污水: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典型的有化工园区、石化园区、制药园区、印染园区等。
(4)工业给水与循环水:常规给水、纯水、超纯水、循环水处理等。
(5)工业废水:采矿、食品饮料、纺织、制革、造纸、石油加工、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金属冶炼等各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人员经常需要给不同的水处理项目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当项目差异性大的时候往往隔行如隔山。
2、水处理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
水处理项目中,工艺设计是龙头专业,设计人员涉及握的知识面广,主要包括:
(1)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了水的特性认知、反应器与反应动力学、废水的物化处理原理、生物处理原理、自然生态处理技术、污泥与臭气的处理、水力计算等。
(2)设备、仪表与材料。包括了泵、风机、阀门等常用设备,格栅、排泥撇渣设备、曝气充氧设备等专用设备,还有各种压力、物位、流量、水质监测等仪表,还用到填料、药剂及各种管道材料等。
(3)主要工艺单元。与工艺原理对应,需要了解各工艺单元,包括格栅、沉砂、调节、沉淀、厌氧、好氧、过滤、膜分离、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生态处理技术等,还包括污泥处置、臭气处理涉及的各种工艺。
(4)方案与图纸设计。需要通过文本与图纸表达设计成果,包括了方案、可研、初设、施工图等,要能满足国家对不同阶段成果的规范性和设计深度要求。
作为龙头专业,工艺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配套专业如建筑结构、电气自控的基本知识等。
3、对综合判断能力要求高
水处理项目在来水可控性差时还要求对末端产品水水质负责。在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到水质的差异性、工艺的可靠性及操作人员的特点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经济性指标。在企业内部,为了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经常还需要和企业的清洁生产结合。
工艺设计人员还需要负责与商务配合,理解商务需求,结合技术进行商务判断的协助。这些都还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判断能力,以使技术方案达到各方面的综合平衡。
三、好的水处理设计
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的方案到最终的调试验收,设计起着重要的主线作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目标、外部条件、工艺路线与参数、设备配置规格等进行充分分析,综合权衡,适当取舍,结果简单而过程复杂。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技术上考虑周全,经济性合理,便于施工,方便操作与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做出好的设计,一般需具备以下条件:
(1)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无论是原始条件和要求的确认,还是项目目标的合理评估,包括项目方案的确定以及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来提供支持,以确保项目方向不会出现偏差,保证项目实施具有可控性。专业判断能力是设计队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2)基本功扎实的设计队伍。任何一个设计都是设计人员智力的付出,从方案到细节设计,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参与设计的设计人员具有良好的基本功,才能夯实每个细节,做出好的设计产品。
(3)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水处理中水质水量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工程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设计人员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充分的沟通确认,并根据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出现预估范围之外的情况后,要有好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要处理好局部变化与总体的关系。
(4)良好的设计习惯与体系。设计是由一个一个细节垒起来的,好的设计习惯能让每个细节具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避免系统错误。在设计的组织管理上,关键环节需要充分控制,在时间紧迫时要能分清重点,合理节省设计周期,好的设计组织体系不可或缺。
(5)好的职业道德。对于设计人员,应该更多的提供有价值的设计,工艺选择与设备选型要尊重其自身特点,合理选用。好的职业道德能让设计以满足工程本身的内在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设计是一个很严谨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活泼的创造过程,好的设计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⑼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标准是什么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内[2004]67号),本规范由容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进行修订而成的。
修订工作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重点突出节水和保护环境。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召开多次行业专题研讨会,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审查会审查并修改后,完成了规范报批稿。
本次修订对原规范做了较大改动,修订和增加内容如下:
再生水处理、直冷循环冷却水处理、间冷闭式循环冷却水处理、术语、符号、间冷(开式和闭式)和直冷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腐蚀速率、黏泥量、浓缩倍数、硫酸投加量计算、旁滤量、高碱及高硬补充水处理、含磷超标排水处理、自动化监控、水质分析数据校核计算及标准等。
⑽ 给水排水设计都需要些什么规范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执业资格适前十公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1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1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1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1997年版
1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2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 18919-2002)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二、设计手册类
1、严煦世等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等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12、黄晓家等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