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已建很多年的加油站还需要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吗
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四章
第十九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㈡ 天然气加气站需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吗
根据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二节有明确提出)
第四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㈢ 防雷审查费是什么
防雷审查费是气象局收取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查费用。
下列建(构)筑物或者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危险环境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以及信息系统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第五条 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依法予以公示。
㈣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许可的审批范围是什么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回电易发答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
㈤ 施工图防雷审核每平米多少钱 是算规划总建筑面积还是只算地上建筑面积有地下车库算吗
浙江区域:1、施工图防雷审核及测试价格参浙价服【2008】267号2、计算是按规划面积算,包括地上及地下。
㈥ 怎样填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应该是: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审核申请书 吧
建设项目栏里的按照规划报建审核书来版填,不能有出入.
然后就是业主\设计权院\施工方\监理\四方的资料,如实填写
施工图设计简介这栏可以让设计院的人来写,重点介绍一点设计情况就行.
如果有什么不会填的就不要写东西上去,向防雷所咨询一下就行了.
另外日期最好都不要填.
㈦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废止了吗
不是废止,而是转到住建,从2017.1.1开始
㈧ 防雷报备应由哪个单位实施
房屋建筑工程来和市政基础源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仍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
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由各专业部门负责
所以你要根据你的建筑所属部门到不同部门去报备
㈨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是否属于报建
您好,施工前报建手续含以下方面:
建设项目立项
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办理《建设用内地规划许可证》容
设计规划总平面图报仲恺管委会审批
单体(楼房)设计方案报送仲恺审批
建筑设计院施工图审查
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消防报建
防雷报建
人防报建
监理报建
临时用水报装
临时用电报装
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办理泥土运输手续
办理噪声排施手续
办理散装水泥/轻质砖保证手续
资金保函手续
白蚁防治合同
规划放线
办理施工许可证
道路绿化申请
办理《建筑噪音排放许可证》
选定工程监理公司
办理安全监督手续
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防雷报建手续
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和开工通知书
办理规划、建设工程红线放线手续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其它相关手续(电力等)
祝您工作顺利!
㈩ 什么情况下需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第四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专设施属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