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殖水处理设备用什么
以用DCW次氯酸发生器,这种设备使用盐和水电解生成次氯酸杀菌溶液,由于次氯酸的氧化性,在养殖水体中投加次氯酸溶液,可以快速、广谱的杀灭各种致病菌,由此改善畜禽的消化系统,预防疾病,避免疫情发生,提高出栏率、降低料肉比,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
这种方式产生的次氯酸杀菌后可分解成盐和水,无毒、无残留,不腐蚀设备,不刺激动物。
『贰』 求养殖行业水处理设备配置清单,谢谢!
养殖场种植纯净水设备顾名思义主要应用在养殖行业生产用水,该设备主要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凭借精度过滤,有效去除原水中的胶体、微生物、细菌、离子等杂质,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养殖行业用水需求,被广泛应用于养殖领域。
地下水或自来水——原水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水箱——成品水
1、纯净水生产设备采用反渗透膜,脱盐率好,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廉。
2、采用全自动预处理系统,实现无人化操作。
3、采用南方特种泵业增压泵,效率好、低噪音,稳定可靠。
4、纯净水生产设备在线水质监测控制,实时监测水质变化,保障水质安全。
5、全自动电控程序,还可选配触摸屏操作,使用方便。
『叁』 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安装需要哪些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本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设备包括有:全自动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臭氧机、残余臭氧去除器、生物过滤器、脱氧杀菌综合处理器、增氧机、恒温系统、养殖鱼池等水产设备。质料来源中航环保。
『肆』 现要做一套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想请问加药罐中一般装几天的加药量操作起来比较好。
PAC,8小时,一备一用
PAM,4小时,一备一用
『伍』 想搞循环水养殖,都需要哪些设备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构建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要根据自身成本投入和系统水处理情况去选择。
完整的养殖系统包括:
1.养殖池:孵化池、育苗池、养殖池。池子可以是水泥池、玻璃钢(FRP)养殖池、PP塑料养殖池,可根据需要和当地的建造或购买成本选择;
2.循环水处理系统:这部分是最关键的。目前循环水养殖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能耗高,所以选设备时尽量少选用电大的设备或尽量不要。可以考虑用TH-RAS循环水养殖系统,整个系统只有水泵和风机耗电,其他都是不用电的,能耗应该会很低;
3.杀菌消毒系统:杀菌消毒包括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杀菌消毒。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需现场制备,较麻烦,且含量过高会对水产品产生危害;我建议使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安全可靠;
4.温控系统:主要包括锅炉加热、热泵加热、电热管加热。当然,如果有现成热源的,比如温泉水、电厂余热水等,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方式加热,降低成本;
5.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是监测水中的PH、溶解氧、盐度、水位等指标,保证水产品的生长安全;
6.投饵系统:自动投饵机、自动投饵停饵监测系统。
『陆』 水产养殖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应该有很多吧,我知道很多养殖户在使用的是叫冠菌龙生物反应器的,效果都很好。
『柒』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基本设施和设备,及设施的功能是什么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它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及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是当今世界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达国家早已兴起发展,进展很快。在我国过去许多国家开发项目虽有引进,不但因其高昂的设备价格和运行成本难以普遍推广使用,也因其不适合我国的自然条件而报废。国内对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亦进行很多的开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受系统设计基本采用污水处理设计理念的局限,受采用现行工业通用泵、阀、过滤、增氧、杀菌、检测、自控……等设备的制约,设备的耐用性、耐腐蚀性、检测仪器的可靠性、全系统的配套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存在着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国内在开展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上,虽然投入了可观的人力,财力,却因设施和设备的价格、能耗、运行成本同样居高不下,水处理效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养殖水标准,至今无法推广应用。
为解除这个瓶颈,北京今明远大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国内工厂化养殖系统和关键设备存在的问题,已进行了四年完整系统的多学科集成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设备,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能耗与系统工程和设备造价,让养殖企业买的起、用的起、维护得了,产量成倍提高,消耗大幅度下降,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特点是:养殖废水处理流程是通过水驱动的全塑微滤机祛除水中固体颗粒,通过微生物池祛除氨氮,通过-沉淀池沉淀,通过-泡沫分离器祛除悬浮物及蛋白质,通过-高效溶氧装增氧,通过-紫外线杀菌,通过-调温和 pH 值调节后再进入养殖池循环使用。水质监测系统可自动检测水的盐度,溶氧量,pH、温度做出相应的控制或报警,保证达到水产养殖需要。养殖池的气动定时排污阀利用养殖池水旋转聚污效应,定时将池中心聚集的粪便、残余饵料排掉,减轻水处理的负荷有效的保证水质。上述每个关键的工艺环节,关键设备均使用的是我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研制,所以效果和效益与以往明显不同。
技术指标:经过水处理系统,其养殖用水在满足NY5051、NY5052(无公害食品,淡水及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和DB12/177—2003(海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养殖用水达到以下指标:
透明度达到1m以上、溶氧达到7-12mg/L、氨氮低于0.5mg/L、亚硝酸盐低于0.05mg/L。
水深、盐度、温度等重要因子可自动监测,临界报警,按设置好的指令启动相关设备,防止在处理水中的人为干扰。
二、结合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开发出适用于海水水产养殖的专项设备和装置:
(1)、水驱动的全塑微滤机:微滤机应用物理过滤技术快捷、经济的去除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颗粒。微滤机的全部部件由非金属塑料材料制成。可承受各种海水、酸、碱长期腐蚀。省电节能,筛网维护经济方便,价格仅为目前使用的微滤机价格60%。
(2)、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由于纯氧高度回收利用,氧气利用率大于95%。富氧水的氧含量可达到 45 毫克/升。节能降耗使运行成本大为降低。适用于淡、海水养殖业、活鱼运输等水体增氧。
(3)自清洁型紫外线水处理杀菌装置:提供一种无需拆卸石英玻璃套管而能自动保持其清洁的紫外线水处理装置。它自身具备清洁功能,可以在系统运行状态下对灯管进行擦拭和清洗,用以避免机械擦洗设备的复杂维护和高昂成本问题,也避免传统的人工方式由于无法擦拭或擦拭不方便、不清洁等因素所造成的紫外灯灭菌效果差的问题。使用紫外线杀毒可避免在养殖中大量使用农药,使水产品真正成为绿色食品。
(4)气动阀门:对阀门的自动控制是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设备,没有它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水产养殖系统,也无法实现对系统的科学管理,依据水产养殖系统设计的气动阀门避免如现有控制阀门结构中采用电机,减速机,汽缸活塞等大量复杂的机械设备,增加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30-70%。其材料全部为合成有机材料,从根本上防止了水尤其是海水的腐蚀。
(5)无曝气生物净化装置:利用微生物的吸收、代谢等作用, 达到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目的,本装置依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循环的特点、生物菌群的生存特性和生物载体的特殊结构,运用合理的布流,实现了在生物净化池无曝气的情况下, 生物保持高度活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强化降解功能。同时,动态生物载体不堵塞,污物便于清洗和排放,免除了反冲洗的能耗和劳动强度,可长期不间断稳定运行。
(6)蛋白分离器:利用微气泡凝聚水中的有机杂质、胶状蛋白,使之与水分离的同时祛除二氧化碳等水中的有害气体,达到水净化的目的。
(7)无接触盐度控制器:即克服了人工测试可靠性、准确性差的问题,也避免了现代测试仪器传感器易损坏,维护难的问题。实时对盐度的在线监控。
(8)水质多路采样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测试仪器和传感器的使用数量,降低投资费用和维护强度,方便用户。
(9)监测报警和控制系统:水位、盐度、溶氧、水温等重要的水环境因子,可自动监测,按设定要求分级报警(车间、场长、董事长)并可实现自动控制。
上述产品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海水循环水养殖方面,在水产的塘养和运输方面也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例如塘养方面使用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和气动阀门在电耗相同的情况下水中溶氧全天维持在5-6mg/L,且水无分层,与气动定时排污阀配合使用,利用养殖池水旋转聚污效应,定时将池中心聚集的粪便、残余饵料排掉,保证水质,减少底泥处理量,塘底不会产生有毒气体,运行管理方便,处理过的水质好,能成倍提高鱼的单位面积高量、减少病害,降低饵料消耗,同时节水、节电、环保。在水产运输方面用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有效保证水体溶氧,增加运输密度,提高存活率,降低运输成本。高效纯氧溶氧增氧器还可在水产品的困养暂养发挥作用,祛除水产品的土腥味,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化。
『捌』 循环水养殖设备都有那些
养殖行业用纯净水设备采用精湛的纯净水处理技术,专为养殖行业提供的纯净水设备,主要采用优质不锈钢框架,原装反渗透膜,设计精良,操作方便,简单易维修,价格更经济,设备使用寿命长,售后服务及时到位。
地下水或自来水——原水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加药装置——精密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水箱——成品水
养殖行业用纯净水设备主机主要由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及各种控制及显示仪表组成。
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以前的后一道保护。它可以有效去除前处理泄漏的大于5μm的物质。主要是防止悬浮微粒进入反渗透
膜元件,在膜表面沉积而污染膜元件。
高压泵:提供反渗透所需压力,为溶剂与溶质的分离提供保证。高压泵是反渗透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
反渗透膜组:反渗透膜主要由具有高度有序矩阵结构的聚合纤维组成的。它的孔径为1-10埃,即一百亿分之一米到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大肠杆菌大小的六千分之一,病毒的三千分之一),利用反渗透膜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的去除溶剂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重金属、加氯消毒而产生的三卤甲烷中间体、细菌和微生物等杂质。
反渗透膜壳:用于容纳反渗透膜元件,承压并产生一个高压环境进行反渗透操作。流量计:纯水流量计和浓水流量计分别测量RO纯水、浓水即时流量。压力表:测量反渗透设备各处水压。浓水调节阀:用于调节RO设备的操作压力、纯水和浓比例、纯水产量。电导率仪:监测反渗透出水的电导率。低压开关:防止RO高压泵空转或在超过极限低压下工作。液位控制器:根据原水水箱以及纯水水箱的液位对反渗透设备自动进行停机或启动的操作。电控系统:含电导率仪等仪器仪表、控制设备,是反渗透设备的控制中心
『玖』 帮忙设计个水产养殖车间 资金不限 养殖产品不限
一、节约型海水鱼类循环水养殖车间工艺设计原则
1.紧密结合产业实际。我国从事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主体是个体养殖户,其主要特征为投资小、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和产品质量无保障等问题,迫使众多中小企业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开展循环水养殖的需求,过高的投入与技术要求将中小企业挡在门外的同时,也阻碍了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普及与推广进程。
2.低成本建设。单位面积建设成本控制在450元/m²以内,其中土建成本控制在300元/m²以内,水处理系统控制在150元/m²以内。
3.低能耗运行。减少系统内动力配备,一级提水后主要靠梯级自流来实现系统内水循环,系统运行能耗控制在0.014kw/h·m²以内。
4.功能完善,保障水质。具备完善固体颗粒物去除、泡沫分离、生物净化、脱气、增氧、杀菌消毒、控温等功能。
5.操作简单,运行平稳。经过必要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以后的员工就可以正常操作,人均管理面积1000m²,养殖密度30kg/m²以上。
二、车间主体设计
循环水养殖车间主体包括:基础、地梁、墙体、棚顶、养殖池、水处理区、操作区、管道系统、通风系统、灯光系统等。
1.车间大小
循环水养殖车间大小主要决定于建设场地大小,常见的循环水养殖车间跨度14m-16m、长度65m-90m,车间大体分为操作管理区。
养殖区和水处理区三部分;车间内设1-2套循环水养殖系统,每套系统配置8-12个养殖池;为降低车间建设成本和运行管理成本,常采用多连体设计。
2.基础、地梁与墙体
车间基础与地梁大小应根据当地地质、主体重量来考量,并采纳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采用结构柱、地梁与圈梁一体的框架结构,以保证车间主体的安全性。在北方地区,车间外墙厚度应大于24cm,车间层高应控制在3.0m以内,以增强车间主体的保温性能。
3.棚顶
车间棚顶多采用低拱圆弧顶或三角形坡顶,棚顶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风、抗压、密闭、保温性能,棚顶保温是车间总体保温的重点,也是维持养殖环境温度稳定的关键。常见的保温方式有:
双层塑料膜:内层无滴膜+20cm空气隔热层+外层黑塑料膜。
内层无滴膜+保温棉+毛毡+外层防辐射塑料薄膜。
保温彩钢板,北方沿海养殖大棚的保温层厚度要求大于8cm。
外层玻璃钢波纹板,内层喷涂5cm-8cm厚聚氨酯保温层。
4.养殖池
循环水养殖通常采用圆形或圆角形养殖池,圆角形养殖池的圆角半径应大于养殖池半径的1/2,池底采用中间低四周高的锅底形,排水口置于池中央最低处,锅底坡度1:10,以利于池底污物的排出;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要求,养殖池内径5.5m-7.5m、池深0.8m-1.6m之间;养殖池壁为砖混结构,池壁厚12cm,要求做五层防水处理,池面光滑、不挂脏,有条件的企业建议池面刷养殖池专用涂料。
5.水处理区
水处理区由弧形筛、泵池、提水泵、气浮池、一级截污生物净化池、二级生物净化池、三级生物净化池、脱气池、紫外消毒池和增氧池组成,水处理区约占车间总面积的13%;弧形筛、泵池为砖混结构,池壁厚12cm;其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壁厚20cm。
6.操作区
操作区主要包括消毒间、值班室、监控室、储藏间等,约占车间总面积的4%。
7.管道系统
循环水养殖车间的管道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及外源水补充管道。进水管道是指由水处理系统进入养殖池的管道系统,由进水主管和入池管组成,进水主管置于车间两侧的池台上,通常选用直径为200mm-250mm的PVC管,入池管直径75mm-90mm。回水管道是指从养殖池流向水处理系统的管道,由回水装置和回水主管组成,回水装置位于养殖池外侧。
我们在养殖生产实际中发明了多功能回水装置,该装置具有快速排污、清除养殖池水面杂质、调节养殖池水位和将系统内任意养殖池脱离系统外进行流水养殖等功能;回水主管通常置于中间过道下的地沟两侧,通常选用直径为250mm-315mm的PVC管。外源水补充管道的功能是向循环水养殖系统添加和补充新水,我们在泵池、一级截污生物净化池末端及每个养殖池都安置了新水补充管头。
8.通风系统
常用的通风装置有换气扇和排风帽,主要用于夏天交换室内空气、冬天排出室内水汽,一般安装在车间两头山墙上或车间棚顶中央。
9.灯光系统
本设计采用日常管理灯和操作灯两套灯光系统,日常管理灯每支15w,每4池设一支,为弱灯光系统,投喂、巡池等日常管理时使用;每2池设一支操作灯,每支40w,为强灯光系统,分苗、倒池等精细操作时使用。
三、水处理系统设计
1.水处理工艺
在“十一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蛋白质泡沫分离器、高效溶氧器与脱气塔等主要水处理设备的设施化改造,以弧形筛替代微滤机、以气浮泵替代蛋白质泡沫分离器、以纳米增氧板替代了高效溶氧器,优化了生物滤池结构,强化了生物滤池排污,增设了脱气池,不但大幅降低了循环水养殖系统造价与运行能耗,而且有效提高了水处理能力和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可操作性。
2.弧形筛的安装
弧形筛的作用是快速分离养殖水中的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弧形筛的选择:丝宽1mm、丝间距0.2mm、丝倾角6°、曲率68.8、过水量50~80m3/m²·h,安装夹角36°-38°。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物通过筛面滑向排污槽排出,清水透过筛面进入泵池。
3.气浮池设计
气浮池的作用通过潜水式离心气浮泵的文丘里管射入大量微气泡,通过微气泡的表面张力吸附水中的微细悬浮颗粒物和胶状物质,再以泡沫形式排出系统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其气水比是蛋白质泡沫分离器的3倍,而造价只有蛋白质泡沫分离器的1/5。气浮池大小10m³左右,气浮泵功率2.2kw,进气量35m³/h-40m³/h。
4.生物净化池设计
生物净化是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生物净化是由附着在生物滤池中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完成的,生物膜由多种硝化细菌、有机碎屑和多糖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分解养殖水中的有机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及磷酸盐等有害物质。实践中,生物净化池不但能分解氨氮等有害物质,而且其截污沉淀能力,对于颗粒物的去除、维持系统内水质清新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生物净化池设计是整个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重点。
生物净化池大小
生物净化池大小决定于系统最大生物承载量、养殖品种的摄食与消化能力、填料比表面积和生物膜的净化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实践中,生物滤池体积一般设计为有效养殖水体的35%-40%,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养殖品种的摄食能力和粪便的成型情况作适当调整。
生物填料选择
通过性价比对效,我们采用经过拉毛处理的刷状弹性填料,丝长20cm,悬垂布置,填料间距略小于丝长,这样既可保证一定的比表面积,又能保持足够的通透性,以便于颗粒物的下沉。
流态控制
生物滤池流态主要通过池形、进出水口位置和充气三种手段调控,生物净化池以长方形为主,池子的宽度和深度均应控制在3m以内,长宽比应大于黄金分割值;三级生物净化池之间设计成“上进底出”和“下进上出”的形式,让养殖水在生物净化池内成波浪式流动;适量充气既可以使生物滤池保持充足溶氧,也可以避免养殖水在生物滤池内形成稳流,提高填料的净化效率,同时,气泡对生物膜产生的轻微冲刷有利于生物膜的更新。
充气管的布置
采用微孔管充气,充气管固定于生物净化池池底,直径2.6cm,管间距30cm,充气孔直径0.4-0.6mm,孔间距20cm,外接罗兹鼓风机。
生物净化池排污
由于弧形筛的过滤精度是70μm,小于70μm的微细颗粒物除一部分通过气浮池以泡沫形式排出系统外,多数会在生物净化池通过填料的拦截作用,大量沉积在生物净化池池底,为此,我们在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底部设计了专门的斗状集污槽,集污槽上口宽1.5m,底部宽20cm,槽深40cm,槽底埋设多孔排污管,排污管直径110mm,排污孔直径1.6cm,孔间距10cm。
5.脱气池
鱼类代谢及生物净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CO2在水中大量富集容易导致养殖水pH值下降,养殖水pH值低于7.5不但会影响鱼类的摄食与生长,而且会抑制生物膜的生物净化作用。解决循环水养殖水pH值下降问题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这在国内才刚刚引起业界重视。脱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此,我们在水处理系统中专门增设了脱气池,脱气池的作用是通过大量曝气加快水中CO2的溢出,脱气池有效水体10m³左右,采用固定于池底的微孔管充气,微孔直径2.6cm,管间距20cm,充气孔直径0.4-0.6mm,孔间距10cm,外接罗兹鼓风机。
6.臭氧的添加
臭氧的作用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臭氧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杀菌消毒:臭氧不但可以杀灭各种细菌,而且对紫外线不能杀灭的寄生虫、寄生虫卵、真菌及真菌孢子体等具有很强的杀伤力。②分解氨氮:一个臭氧与一个氨氮结合生成二氧化氮和水。③除色、去味:通常情况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养殖水会变黄和略带腥臭味,添加臭氧以后,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很快使水质变得清澈和清新。
臭氧的添加位置
臭氧的添加位置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加在生物净化池之前的气浮池,一种是加在生物净化池之后的脱气池,加在生物净化池之后的效果要优于加在生物净化池之前,这是因为进入生物净化池之前的养殖水中氨氮含量高,大量的臭氧会作用于分解氨氮,削弱了其杀菌消毒、除色、去味的功能,另外,多余的臭氧进入生物净化池会影响生物膜的生长,臭氧加在生物净化池之后,既可以充分发挥臭氧的杀菌消毒作用,多余的臭氧在通过紫外消毒池时会被紫外线照射分解掉,不会对鱼造成影响。
臭氧的添加量
臭氧的添加量可以通过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实现自动控制,氧化还原电位的设定范围为350±10。
臭氧的添加方式
臭氧可以通过纳米增氧盘或微气泡射流泵添加到养殖水中,实验表明:微气泡射流泵的添加效果要优于纳米增氧盘。
7.紫外消毒装置
紫外线对绝大多数细菌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因此它是循环水养殖最常见的杀菌手段。紫外消毒池位于脱气池之后,长1.2m,宽1m,采用功率75w、光波长为260nm±10nm的热阴极灯,垂直布置、灯管间距15cm,功率配置根据单位流水量确定,以6w/m³·h为宜。
8.增氧池
高溶氧是开展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和提高生物滤池生物净化效率的保障,增氧池设在水处理系统的末端,养殖水在经过增氧池后直接进入进水主管流向养殖池,通常以液态氧作氧源,采用板式纳米增氧器以气水对流的形式来达到高效溶氧的目的。该方法使增氧系统造价下降了90%,该装置的溶氧效率75%左右,水体溶氧量可维持在10mg/L以上,能满足养殖密度40kg/m³的溶氧需求。
『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都需要哪些设备
循环水养殖设备包括:
鱼池:PP鱼池,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PP鱼池,主要是方便移动,维护简单,而且耐用性好。
过滤设备
1.全自动滚筒微滤系统
中航环保滚筒微滤机适用于海淡水养殖前期水处理的固体颗粒过滤,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场合。
2.蛋白质分离器
蛋白质离器是中航环保最新研制出的设备,其作用能快速将水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在未分解为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之前将其去除掉。
3.生物过滤系统
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杀菌消毒设备
1.紫外线杀菌器
迅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光解作用,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氯化物。
2.臭氧一体机
以空气为原料生成臭氧,杀菌消毒、杀藻、除色、除臭味和氧化有机物
温控系统
冷暖水机:冷却和加热循环用水
增氧系统
1.制氧机
从空中用物理的方法从空气中抽取高浓度的氧气。在常温下获取氧气。
2.溶氧锥:混合纯氧到水里
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是监测水中的PH、溶解氧、盐度、水位等指标,保证养殖产品的生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