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接线端子的设计
接线端子做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起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因工程技术人员在检修时首先也是从接口检查,也就是端子入手,因此接线端子的设计尤为重要。
产品的设计是集于:产品标准、材料、结构、电镀、认证、模具、及制造工艺的一种综合性设计,端子也不例外。
(一)产品标准起着总的指导思想,几乎所有的考虑都以它为依据,我们端子设计标准首先以UL和CSA为准,不过在有些电气参数方面也可以以其他标准为依据,如高低温试验。
(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是设计的关键,以塑胶材料为例:如果是以UL94,V-0的阻燃为设计依据就要认真审核各家材料物性表的技术参数是否能满足产品的标准,如冲击耐电压和耐老化试验是否能过,在五金材料方面主要是TP的压片材料选择尤其重要,因为此压片既要满足一定的导电率(电流)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在选择材料方面给我们的工程师带来了困难,而恰恰在此方面正是连接器厂商在弹性元器件所追求的趋势,许多生产五金材料的厂家正在这方面努力,导电率直接影响到温升和接触电阻,弹性的好坏与材料的化学元素、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有关,弹性模量选择用材料力学的第四强度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材料的导电率越大接触电阻就越小温升就越低,插拔力与接触电阻成二次曲线的关系,接触电阻主要分:压缩电阻、膜层电阻、体积电阻(导体本身的电阻)。其中膜层电阻占总电阻的70~80%,也是影响连接器寿命的主要因素,应给予充分重视,就以端子镀金和镀银来比,虽然银的导电率比金要高,但是其化学稳定性没有金好,所引起的膜层电阻远远大于镀金,所以搞清以上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选择材料就有指导意义,是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
(三)产品结构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完全是经验方面的东西,无捷径可走,在这方面各个系列各有特点,如:螺钉防掉、拼接的产品前后呈弧形,长位数变形等,壁厚不均匀造成的缩水变形等,螺钉的防掉主要有以下几种:三条筋防掉、箍口防掉,颈口防掉,冲压防掉,因受技术工艺的影响颈口防掉采用不多,而大多数采用颈口防掉,以上结构的实现是以塑胶材为PA66为前提条件,在这里需要对颈口防掉进行说明,以螺钉为M3为例,M3的螺钉实际外径是φ2.90mm,所以外壳颈口的尺寸应设计在:φ2.5~φ2.6,外壳颈口的厚度应在0.4~0.5mm,且螺钉头部下应有一段小于外壳颈口的光杆,这样才能保证螺钉可以顺利旋进螺纹里面,在生产工艺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下面就对我公司各系列产品在结构方面出现的问题做一个统计和解决的方案。
1、拼接产品组合成长位数的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结构不合理导致两拼接隼在前后上下左右受力不平衡,所示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其拼接隼的受力和变形方向。
2、螺钉防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建议尽量用颈口防掉,因为它与箍口防掉相比避免了螺钉光杆和箍口处公差精度所带来的烦恼。而且结构可靠公差容易控制。
3、螺钉及带螺纹钢件在电镀后盐雾试验的问题,因按2012年公司螺纹电镀的标准(镀层是受到限制,但多大的螺纹对应镀层厚度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确定),解决此问题在电镀工艺正常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选择正确的封孔剂和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这两种方法都是要覆盖螺钉产生的用肉眼所看不到的孔隙。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成本较高,所以建议用第一种方法,而此方法的关键是在于封孔剂配方的研究。
4、插拔力的问题,此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它与材料、电镀、结构和所应用的行业都有关系,是连接器行业一项重要的机械性能要求,插拔式端子更是如此,材料的选择就插拔力而言受导电率(电流)和接触电阻及温升的限制。在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了,电镀主要是受镀层的种类和是否预镀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相同材料和结构下预镀后压片要比先冲压再电镀的压片在插拔力方面要稳定,因为在后电镀工艺过程中无形之中是对五金材料做了硬化处理,而在先冲压就正好消除了这种现象。结构方面主要考虑是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引针与压片的接触大都是线接触,这就造成在配合时出现在插的一瞬间突然很大,而后又突然变小,给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极不稳定的感觉,影响其寿命,如果把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在结构方面改成面接触,那么就既解决了插拔力的问题又减小了接触电阻和温升。
(四)产品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照明,通讯,安防等行业。而插拔式端子的应用行业是最为主泛的,如变频,防暴,数控面板,门禁控制器,传感器,PLC,仪器仪表,电源,伺服驱动,以上这些应用行业对插拔式端子的共同的要求是:插拔力要平稳,接触电阻要小,要能满足一定的寿命和疲劳度,所以对五金弹片材料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师对结构和选材具有一定的经验。对于栅栏式端子主要应用在:电源,继电器(特别是双层端子),变频器,电梯行业(较少),空调。
此系列端子的要求是在压线时对螺钉的扭力要求较高,螺钉退到最高位的距离要大于最大压线范围,对于长位数的端子不能有翘曲变形,螺钉的抗腐蚀性要求较高。
(五):随着我国3C认证制的开始,国家对电器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关的标准有:GB16836-2003《量度继电器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GB/T14598.3-1993《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JB/T 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国际标准IEC60255-27(CD:200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产品安全要求》、其中GB16836-2003涉及到的安全项目主要包括:机械结构、外壳防护、绝缘配合、发热、着火试验、防触电、安全标志及安全说明书。
1、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端子在化学方面和结构材料方面及带电的运动部件要保证人身安全,如外壳的棱角,五金方面的毛刺,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甚至在运动等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以上都是电力行业中机械结构对端子的要求。
2、外壳的防护要求主要是JB/T 9568-2000对防护等级的规定,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异物的防护等级,一种是水对设备和产品造成的危害。
3、绝缘配合要求主要是根据所用材料、工作电压及环境污染等级,来合选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产品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使产品在过电压不会发生绝缘损坏。
4、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从而使外壳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安全。如果在相同绝缘电压等级条件下,漏电起痕指数高时,产品的爬电距离可以减小,如果产品进入电力行业请研发在这方面充分重视。
5、热塑性材料在工作中对变形要求,它主要对端子在工作中产生的温升和接触电阻,它引起的高温使外壳变形变软,从而使电短路,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对端子的载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显的很重要。
6、防触电要求,在结构方面操作元件不应带电,与内部连接的端子不应是可以触及到的,这方面主要是对螺钉扭力可靠性的要求,应防止与可触及的端子的螺钉,导线意外松动而短路。如接地端子的要求:Ⅰ类安全产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
(六)模具方面,至少在连接器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在,效率高,精度好,维护方便,端子主面主要以塑胶模和五金连续模为主,塑胶模方面:主要在于设计,首先对产品分模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他决定模具自身结构的设计,还有侧抽芯(多的可以是四面)进胶口及方向的设计,模具次却系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项,至于有些结构的设计会受塑胶料类型的影响,绝缘外壳结构的均匀对模具的影响,前模和后模上的镶件要避免对插现象,作为产品设计工程师如果只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标准方面会导致模具的正常生产和外观现象,要兼顾模具制造加工工艺,另外是注塑机的成形工艺,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注塑温度、成形时间,锁模力、注塑速度等。
(七)其他制造工艺,端子所用到其他的零件的制造工艺还有:仪表、铸造、热处理等。对以上工艺不光只是了解,更重要的是要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循序渐进。所以在研发方面大大提升产品项目工程师素质和加大项目工程师负责管理制是实现完成产品开发的关键。
② 怎么把空气开关从电气导轨上拿掉
空开下面有一个卡扣,把卡扣拆下,不管是单相还是三相空开都是同样原理。如图所示:
就把图中红色部分扣下来。简单明了。
电气导轨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力、电信、钢铁、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环保工程、航空航天、楼宇自控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信号传输转换、PLC、DCS等工业测控系统,用来完善和补充系统模拟I/O插件功能,增加系统适用性和现场环境的可靠度。
(2)设计一款门缝防夹手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扩展阅读:
技术参数:
电压整定范围: 有辅助电源1~240V或1~440V,无辅助电源15~240V或80~440V;
电压整定级差: 1V;
返回系数: 过压0.90~0.95,欠压1.02~1.05
整定误差: 电压整定平均误差≤±3%,平均误差=( 5次测量平均值-整定值)/整定值×100%
功率消耗: 辅助电源≤5VA;测量电源≤1VA。
绝缘电阻: 继电器各带电端子对外露非带电端子或外壳之间, 用开路电压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
电阻>300MΩ。
介质强度: 继电器各带电端子对外露非带电端子或外壳之间,能承受2KV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分钟
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抗干扰性: 符合DL478-9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和GB7261、GB6261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抗干扰试验>>中的有关规定。
触点容量: 继电器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2A的直流有感负荷(时间常数为5ms±0.75ms)
电路中,断开容量为50W; 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1A的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为0.4±0.1),断开
容量为250VA。触点接通容量为DC250V2A、AC250V5A。
触点寿命: 电寿命104次 ,机械寿命10 次。
动作时间:≤25ms(过压1.2倍整定值,欠压0.8倍整定值)
返回时间:≤25ms(过压0.8倍整定值,欠压1.2倍整定值)
辅助电源: AC/DC 48 V,110V,220V;订货时请注明其它电压等级可订做。(交直流通用)
测量电源: 有辅助电源产品的测量电源 1~240V或1~440V, 交流或直流订货时请注明;无辅助电
源产品的测量电源15~240V或80~440V,交流或直流订货时请注明。
③ 提车了,手舒,需要注意什么
提车注意事项
1.在提车前把相关文件带好,如预付款收据,预定合同,身份证,驾驶证.
2.在JS带你去提车时,最好要求将两辆款式相同的车放并排同时点火,以便对发动机的声音进行比较.
3.尽量在阳光充足的时间提车,以便观查外观.在检查外观时注意,当车上的有些污点不敢确认是否是划痕时,最好找一条湿润的布擦拭,切记不要用手指去抠!!!!!!
4.由于很多朋友是第一次提车或同以前的车不是一种类型,这时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了解与目前驾驶密切相观的问题,如机盖和油箱如何开启,如何使用自动门锁及空调,如何调座椅和后试镜,磨合期的理想时速(88/KM)等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会给自己造成很多麻烦,所以千万别不好意思问,切忌不懂装懂!!!另外,提车时最好两个人同去,以便问得更全面.
一、先看车的外表
(一)车的外表应该没有划痕,起泡。
(二)门缝的结合要小,均匀一直,注意封条,BJS异响通常由此产生
(三)车底盘无锈迹(有些BJS底盘防锈没做好,库存车容易生锈,BS一下SL的作工)
(四)前后雨刮如有老化迹象,要求更换(橡胶件时间长的话,会有老化现象)
二、车内
(一)看看结合部的接缝,有时BJS的接缝可以放下一个小手指。(主要是装配问题)
(二)检查四门电窗升降容易出问题
(三)看看地板有无水迹,如果有必须搞清原因,是否是车窗漏水或是遭过水淹
(四)检查操作面板上的每个按钮或功能件,是否正常工作,仪表盘各个标识的意义。如果不明白,咨询经销商。
大光灯,雾灯,双跳灯,喇叭,雨刮。。。。(此处望同学补充)
(五)特别主意后面的工具箱内随车的工具,备用轮胎。(参考厂商的手册)
(六)检查空调制冷,制热。
(七)检查一下安全带(小心驶得万年船)
(八)检查行驶里程(我个人认为60KM内都可以接受,超过的话就得怀疑原因了)
(九)门边橡胶条。
三、 检查发动机。
(一)打开发动机前罩,这个可是最主要的,分别注意发动机与变速箱的结合部有无漏油,空调压缩机有无筛油痕迹,把车打着,猛加油听发动机的运转功能,是否正常。
(二)检查自动档和手动档之间切换是否顺畅
(三)最好能把驾驶前边的电线再整理绑扎一下,免得以后磨破出故障(可大可小)
(四)检查机油(机油的高度是否适合,是否干净)如果机油很脏的话,就该怀疑车子应该跑了较长的路了
(五)检查冷却液的高度是否符合标准。
(六)检查管路,电线的走线是否合理,整洁。如果有松动要求当场处理。各种管道的接口无松动,有夹子固定为好。
(七)是否有异物在发动机仓。
(八)检查电瓶接头是否牢固(有时厂商为了防止电瓶漏电,会将电瓶得接线松掉,因此要特别注意)
四、检查轮胎
(一)外观无磨损,有毛刺表示轮胎没有跑较长的路。
(二)无外伤,(有同学曾经在提车时发现有很深的划痕,当场换了,否则很可能出门不认帐)
(三)检测胎压 (通常出厂的胎压会比较高,为了方便车辆的保存)
五、试车
(一)发动发动机(发动机容易打火,听发动机的声音平稳,怠速平稳,车子不抖动)
(二)将车开出去跑一跑,看看方向盘有没有侧偏
六、其他
(一)请注意车辆合格证所有标示与实车是否一致,很少一部分同学曾经以为发动机功率标示不对、车辆生产日期不对、车型标号不对等低级错误耽误上牌!
(二)应在启动后尽快上路试车,有的毛病要在凉车时才能检查出来(如:排气歧管异响),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新车摊上比较烦人
(三)车头右侧(副驾前方、右前轮上方)的咕噜咕噜声多半是冷却液有气,极少数是水泵有问题或正时皮带涨紧轮支架不正,请注意。
(四)车辆停放不到十个月的,销售商不会给你换橡胶件,大家不可一概要求更换,否则徒伤和气。
(五)提车的同时应该办理保险,尽量不要冒险开没有保险的车辆回家,尤其是不能跑长途,外地购车的同学可以办理短期保险。
(六)一些外观和内饰上的极小瑕疵不必太过计较,车到手后一个月你就不会太在意了,关键是车子的内在质量一定要把好关,不要轻易忽略。
一、提车
1.提车前带齐发票、出厂证、保险单、保修单、说明书。和商家一起去大库,注意提醒他提货单据齐全。
2.验车时间尽量选择早上,时间充裕,此外,检查应在光线较好的地方进行,这样可以看得清楚。车辆从出厂到顾客手中,中间已经经历了很多环节,诸如运输、保管、露天放置、甚至日晒雨淋等,因此要仔细挑选。
3.为了一些检测,可以带胎压计、CD两张(可以带一张试音碟)、手电(检查底盘)。
4.仔细阅读说明书,没有的可以先从网上下一份。静车检查一、型号检验:查对排汽量、出厂年月、车架号、发动机号等,检查汽车与其铭牌是否相符,发动机号、车架号、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日期,这些都是标明一辆车"合法身份"的特征。合格证上的号码要与车上的发动机号、车架号一致。从出厂日期上判别其是否为积压车,了解车辆从产到销的时间。另外,车型、功率、座椅数量、发动机等均要求说明书与实物一致。如出现不符,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今后也无法办理验车上牌手续。
二、外观检验:
在离车稍远的位置观察整车的外观状况,细致地进行浏览。如车身的左右高度是否对称,风挡玻璃是否完好,轮胎是否完好无磨损。
三、车表面、漆面检查:
1、环绕汽车一周,仔细查看油漆颜色、全车颜色是否一致。车身表面有无划痕、掉漆、开裂、起泡或锈蚀。
2、用手摸一摸有无修补痕迹,不要被脏物或灰尘遮住残伤痕迹,以此检查是不是测试车。仔细察看车漆,如发现某一部分漆色或厚薄与周围不相吻合,或显现出细微的圈状刮痕,多是受过损伤后经重新喷涂美容所致。
3、观看漆面,以45度角仔细看发动机罩和车顶平面,因为较汽车侧立面来说,汽车上平面着漆效果最能体现喷漆工艺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暇疵的部位,无论哪一遍漆层处理得不好。都容易产生皱纹、鼓泡。喷漆工作环境卫生较差时,还容易在漆层留下斑点,自然会大大地影响美观——谁都不希望买一辆长着“青春痘”的汽车不是?总之,车表面颜色应该协调、均匀、饱满、平整和光滑,无针孔、麻点、皱皮、鼓泡、流痕和划痕等现象,异色边界应分色清晰。
四、车门、机盖类检查:
1、车门是否完整。
2、检查车门、机盖、后备厢门缝隙是否均匀、有无过大过小处,门缝胶条密封是否良好。车门开启是否灵活,开门锁时不应太吃力,关车门时,只需稍稍用力,车门便应自动销止,且销止可靠,开启时应灵便,门轴不松旷,无噪音。关门是否能一步到位,途安关门时声音较沉闷,差车需要力撞击方能关严,且声响尖利,不悦耳。
3、车门把手开、关门是否灵活、安全、可靠,门窗密封条是否损坏。
4、车门、车内的软化内饰板及密封胶条应装卡到位,手推下去不应松脱。
5、车门打开后在各个限制位是否有轻微晃动现象。
6、车体防擦条及装饰线应平直,过渡圆滑,接口处缝隙一致。
7、检查加油口,有盖是否存在,是否过松或过紧,开关密和程度
1、提车时注意看里程表公里读数:一般为8——10公里,及看水箱散热片有无杂物!座位保护包装及车头塑料纸是否完整!车内乘驾位及仪表等是否有污秽物!(感觉不干净)
2、提订货车,时要注意看出厂日期和提货日期是否相距太长时间,如相距时间过长此车有可能为展示车(放在展览大厅供客人展览)!或翻新车(试驾车)!
3、提车时记得索要生产日期和运输日期详细比对所提车辆!
4、买车后交车给4S店销售办牌和各种手续,记得抄里程表,不给销售开着车满大街溜车!
5、看外观:挑选新车,可要求两台同型号车挑选。注意车身缝隙和漆面。这样的观察有技巧的,可以着重观察保险杠和车身缝隙,车门缝隙和前后保险杠缝隙,打开车门观察内外油漆是否无色差等。对于漆面,则对外界光线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最好的观察光线是日光下,什么问题都不能掩盖。如果是在展厅选车,可以斜对着日光方向观察,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合格的漆面应当平整无桔皮水波纹瑕疵,保险杠和车身,车门外边缘,左右外后视镜等易受损部位无色差。对于金属漆和珠光漆还可以通过观察漆内铝粉或云母颗粒的均匀程度辅助判断。上面的程序进行完了,这车的外观算是合格了。
6、看机械部分:最先当然是看发动机了,工作良好的发动机应该是外观无油渍,启动时反应迅速灵敏,运行时平稳不抖动,声音平顺,没有尖利的杂音或非固定频率的噪音。冷车状态怠速略高,看转速表约1000转左右。水温上升后,怠速下降至780转左右,此时轻加油,感觉应该反应敏捷,无爆震音或松旷音。用手摸发动机盖,无明显震动,坐进车内,基本听不到发动机工作噪音。如果对以上方面心里没底,也可以通过两部同时运转的发动机进行横向比较,也是一种好办法。发动机加机油的部位应该干净无油渍,即使没有明显油渍,有粘灰尘的情况也等同这点,只有粘油的部位才会粘灰尘的。对于其他机械部件,也可以同这种办法辅助判断。检查好发动机的三油两液(三油:机油,刹车油,方向助力油。两液:冷却液,风窗清洗液)的液面高度,接下来就是检查电瓶了。新车可以通过观察电瓶状态指示了解电瓶的状态,如果是绿色指示,表示电瓶状态良好且蓄电充足,如果是黑色或白色,则表明蓄电不足甚至已损坏,最好尽快充电。
7、看地面:看完了发动机,不妨低身看一看运行一段后的车下地面。看看有无水油渍的迹象,对于判断一些隐性故障还是有帮助的。正常的情况是除了排气管有水滴落外,其他部位应该没有任何水油渗漏的。
8、看轮胎:正常的新车轮胎应该胎壁无任何损伤,特别是前轮胎壁。胎面无钉扎痕迹,前后轮胎胎毛健在的最好,至少后轮的胎毛应该能看到,如果四轮光光,没有半根胎毛,且本地路面不差,就要三思了。
9、看车门,看雨刮器:合格的车门应该开关用力均匀,无异响。密闭橡胶完好,关门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密闭效果,且车门在最后一段行程会有类似于吸力的力量将车门关闭。车门框下边缘漆面完好无损,如果发现磨损或污浊,就要考虑这车的储存情况是否理想了。电动玻璃为四门防夹设计。
10、看内饰:内饰没别的,洁净第一。内饰应该洁净,特别是易脏的部分,如内拉手和内饰灯周围(如图)。电动部分或机械部分应当轻便灵活,运行无杂音。车厢地面干净无水渍。检查车内灯光,应该工作正常完好。现场去除座椅包装白套,检查原厂真皮座套是否有恙,水杯架和眼镜盒盖这些易受损的部件应试用几下,保证功能完好。
11、看小物件:所有的遮阳板灯光需要检查,因为通常忽略这两个小东西。因为烟灰缸盖采用了阻尼设计,也要检查一下,注意无论开关都是推活动盖,关的时候不要用拉的,拉坏了要自己掏钱换的。点烟器要检查好
12、看天窗:试一试天窗,看看是否是异常的声音或生涩的动作。后座的窗帘和中央扶手通道都检查一下的好。
13、听音响系统,电动座椅和倒车雷达也要试试是否工作良好,天线装好,丢了收音效果会不好的。
14、看钥匙:钥匙编码条一个和塑料钥匙模一个,配钥匙用和应急使用的。试点火,接通电源后,车内电子系统自检
15、看车灯:试完了新车,回到展厅,就可以检查车辆的灯光。各种灯光都要检查,油箱盖是否完好有效,问一问怎么开的。
16、看工具:别忘了,还有一个三角指示牌,在后备箱盖的背面,桔红色,需要检查一下,免得用时现学。备胎为了长期储存的需要,气压都高,不适宜长时间使用,故在有条件修补轮胎后,应及时更换。检查随车工具:千斤顶,两用螺丝刀,小扳子,轮罩拆卸钩,换胎定位螺栓。一样也不能少,最好试用一下。
17、看资料:资料袋有说明书和VCD光盘。说明书一定要收好,这是维修保养的原始记录,对索赔期内的索赔用处很大的,且丢失没得补。检查好合格证,这是关系到新车入户的大事儿。
18、检查好合格证的VIN码和发动机号和原车是否一致:钢印号是否整齐无修改痕迹。要放好机动车参数表,免费保养卡。入户前一定要撕下,免得被收去了就拿不回来了,少一次免费保养的机会。新车发票是三张,应该是机动车专用发票。
④ 防夹手门缝保护条专利有哪些
以下是其中一种:
申请号:CN201910160757.X
一种旋转门门缝防夹手装置
⑤ 去4s店提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一,检查车辆外观。
1、首先慢慢的绕着车走一圈看车身有没有明显的漆面外伤,车辆在数千公里的运输途中免不了会沾染上一些脏东西,有的新车车头车侧就有很多飞虫的尸体,这些位置你一定要仔细检查,确保这些地方没有剐蹭,漆面没有问题,同时看看防撞条粘贴,安装是否平整,挡泥板安装是不是牢固。
2、然后蹲下让眼睛与检查面在一个平面上,仔细看看有没有小坑,打开车门推拉几个角度让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来检查板金是否平整。因为车体钢板轻微的凹陷近距离是不容易发现的,因为凹陷的地方反光有别于其他地方,所以用这种方法这些小凹陷很容易发现。
二,检查各车门。
1、分别拉开四个车门,检查对应的左右两个车门开门力度是否相同,各阻尼段的阻力是否相同,然后观察车门看是否有下垂现象,将车门慢慢打开到推不动的位置,感觉限位开关是否起作用。
2、我们把车门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轻轻的关车门(注意一定要轻)听关门声音是否有尖锐的撞击声,有撞击声说明阻尼和密封不好。
3、检查完车门的漆面和钣金后,我们检查下各车门的密封条。用手顺着密封条方向滑动,稍微用点力,看密封条是否均匀,粘贴是否平整,每一块手感是否一样,按在上面是否有弹性。上面这张是同事用了两年的车的密封条,虽然没有破损但是和新车相比你明显能看到老车上的密封条已经没有什么光泽了,对比很明显。
4、检查的最后后备箱门别忘了,看看开合是否顺畅,特别是锁止是不是正常,里面的照明灯是否能正常工作。
5、打开后备箱就顺便检查下备胎,看看备胎是否完好,气压是否正常。备胎和随车工具一般都在一起,检查工具的同时自己也可以熟悉下这些工具怎么使用。
三,检查钣金接缝和轮胎。
1、检查车身各个部分接缝是否均匀,每个车门,机器盖,后箱都打开关闭几次检查机构运转,观察玻璃,大灯,塑料件有没有裂纹。特别是车体两侧对应的缝隙一定要均匀。
2、各灯组与车体的接缝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一定要用手摸摸,装配良好的车这样的接缝很均匀、紧密,对应位置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样的。一些低档车如果车体钣金不是特别好的话,这里的接缝都能暴露出钣金质量问题。
3、轮胎的检查,先看看看胎面有没有磨损,轮胎上的毛刺是否完整,如果不能确定,你可以将轮胎和备胎进行对比。
四,灯光系统检查。
1、下面我们进入车内对新车的车灯进行检查,打开点火开关,首先先看看车的里程表,你提车时如果有的挑选,一定要选择行驶里程少,出厂日期短的车。因为时间、里程越长,车存在问题的风险就越大。
2、打开各种灯组,看看远光,近光、雾灯,双闪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检查左右灯的亮度,闪烁频率是否是一样。
3、尾灯的检查和前面各灯组一样,除了转向灯、双闪灯,一定要记得检查刹车灯、高位刹车灯、倒车灯和后雾灯。
五,电气系统检查。
1、首先喷一些玻璃水,检查雨刮是否正常,各种档位的下的速度是否有变化,雨刮运行是否流畅。
2、然后逐一检查下每个车窗,升起,落下,注意听有没有不顺畅的声音,检查一键升降,防夹手功能。检查车窗防夹手功能可以把一个矿泉水瓶放在窗框上沿进行实验,正常的话水瓶被压缩一部分后车窗马上回向下运行。有天窗的车一定别忘记检查天窗。
3、音响的检查我们首先看CD、收音机、AUX接口等音源能否正常工作,音量调节,各种音效调节是否正常,最后把声音开大,听喇叭是否有破音。
4、检查空调和暖风时,主要保证空调和暖气工作(发动机工作时)时出风口没有风扇振动的嗒嗒声,特别是冷风开启时继电器吸合的声音是不是很大,对发动机怠速影响如何。
其他的电气系统像电动后视镜等,也要检查确保其能正常的工作。
六,座椅内饰检查。
1、检查座椅,折叠推拉,用力往下坐一下,前后晃悠一下,听听有没有松动的声音。如果是电动座椅,看看电机工作是否平稳,有没有异响。检查完后关闭车窗,用力关下车门,听声音,有沉重感的说明密封很好。
2、打开所有车门,看仪表台上下结合是否正常,接缝是否均匀,接缝的地方用手压压看有没有松动,用手掌轻轻拍打中控台,听是否有由于安装不好而产生的松旷震动声音。门板与内饰板之间是用卡子连接的,用手指轻轻往外拉内饰板的边缘,看卡子是否安装好了。同样的方法检查下A,B,C柱上的内饰板。
3、车内的各储物格、手套箱、遮阳板等也都开合几次,看是否工作正常。
七,发动机舱检查。
1、打开发动机盖,首先看整个机舱是否干净整洁,如果很脏,而且有油污渗漏,这辆车肯定是以前频繁使用过的车。
2、听听发动机怠速的声音,用大拇指按住发动机上塑料盖子,用力压住,感受发动机传到你的胳膊上的震动是否平稳,是否有固定的频率,确保不要有凌乱的震动。让车上的人踩下油门,听发动机加速运转的声音是否平滑,有没有凌乱的感觉,加速是否灵敏。
3、最后别忘记看看发动机机舱里的各种液面是否在正常的位置,机油的颜色是否正常。
到这里一辆新车的静态检查就算完成了,一般情况下车辆这时车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最后我们可以简单的试开一圈,看看发动机变速箱的响应是否正常,左右打方向,有意的过几个减速带,看看车辆的悬架方向机构是否正常。一般新车在这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的。
⑥ .您好,麻烦问下,你那有光伏电站的施工规范,或者相关资料也行,能不能也给我发一份。
独立光伏系统设计验证 GB/T19064-2003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19939-2005
光伏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T20046-2006
GB_50017-2003_钢结构设计规范
很多是参照其他行业的一些老规范
⑦ 家居生活需要家长做好哪些防护来确保儿童安全
当宝宝开始学习爬行,有了活动能力之后,爸爸妈妈们需要担心的安全区域就更多了,我们的视线必须紧紧追随宝宝,我们要做的,不是限制宝宝的活动,而是给宝宝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⑧ 继电保护装置静模、动模试验问题
不同抄的保护装置类型,有不同的静模和动模试验标准,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装置不需要做动模试验(电动机保护除外),110KV及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做动模试验,静模试验的技术标准(含电磁兼容)如: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7626-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DL/T 770-2001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JB/T 7102-1993 继电器及装置外壳防护等级(IP)标志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GB/T 14598.10-1996 电气继电器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动模试验:DL/T 871-200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