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不改变实验装置将实验药品换成

不改变实验装置将实验药品换成

发布时间:2022-03-22 17:19:43

❶ 下图为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加热装置和部分药品等均已经省略(装置①和装置②为气体发生装置)。 (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是,2NH 4 Cl+Ca(OH) 2 N 2 O 4 (无色),正反应是放热,U型管底部的温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NO2的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2)Cr 2 O 7 2- +3SO 2 +2H + =2Cr 3+ +3SO 4 2- +H 2 O
将e、m依次连接在B、C之间或将C装置换成f
(3)吸收未反应的NO 60%

❷ 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2)可用于实验室

(1)为确保制取气体的实验成功,在加入药品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专查,防止因装置漏气而不属能收集到气体且造成药品的浪费;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室可利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此时的发生装置应选A装置;也可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制取,此时的发生装置应选B装置;而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因此收集氧气时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C进行收集,也可选择排水法E进行收集;
故答案为:AC或AE(BC或BE);2KMnO 4
.
K 2 MnO 4 +MnO 2 +O 2 ↑(或2H 2 O 2
Mn O 2
.
2H 2 O+O 2 ↑);
(3)装置A适用于对固体物质的加热,因此在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应选取固体药品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❸ 初中化学实验题

一、实验药品选择型

例1.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选择某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如红磷,白磷等),利用过量的该物质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生成新的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内气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的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选择不同的药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解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可然物在空气中燃烧能否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变小。(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体积,反应前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并无明显的变化,因此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到广口瓶内,造成实验失败。(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选择药品的条件是:①药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药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不是气体(若生成物为气体,可将水换成易吸收该气体的液体)。

答案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虽然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广口瓶内气体压强未减小。

(2)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或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二、实验误差分析型

例2.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 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要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推断,关键看操作的结果是导致密闭体系内气体的压强变大还是减小。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偏低,原因可能有:(1)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完;(2)未塞紧瓶塞,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偏高,原因可能是广口瓶内的部分空气受热逸出,致使广口瓶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更多。

答案:D

三、实验装置创新型

例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创新性在于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通过活塞的移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1)实验操作前后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好。(2)白磷在空气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导致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试管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40 mL×1/5=8 mL,且过量的白磷燃烧能将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因此最终活塞的前沿在约12 mL(20 mL-8 mL=12 mL)的刻度线上。(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密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气体压强增大,活塞就会向右移动,当过量的白磷燃烧耗尽密闭体系内的氧气,试管冷却后,密闭体系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会向左移动,而密闭体系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40 mL+20 mL)×1/5=12 mL,因此最终活塞的前沿在约8mL(20mL-12mL=8mL)的刻度线上。(4)因为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该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答案 (1)装置的气密性好(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前沿在约12 mL的刻度线上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 mL的刻度线上

(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❹ (2013南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所盛装药品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关闭

(1)关闭弹簧夹,把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小气球膨胀起来,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
故填:小气球膨胀;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
(2)因为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时,小气球膨胀,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稀盐酸不能流到锥形瓶中.
故填:小气球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若要使稀盐酸流入锥形瓶,可以把锥形瓶上的橡皮塞换成只带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当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稀盐酸会流到锥形瓶中.

❺ 某同学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回答:(1)

(1)NaOH(固体)溶于放热,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变小,氨气溢出,NaOH溶于水,增大OH - 的浓度,氨气溶于水是可逆的,NH 3 +H 2 O?NH 3 ?H 2 O?NH 4 + +OH - ,氨气溶解度变小,氨气溢出,促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从图中左边装置逸到右边装置中,C为AlCl 3 溶液电离出铝离子和氯离子,NH 3 +H 2 O?NH 3 ?H 2 O?NH 4 + +OH - ,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在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 +H 2 O?NH 3 ?H 2 O?NH 4 + +OH -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使得氨气的溶解度减小,同时增大了溶液中的c(OH - ),促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有白色沉淀产生;Al 3+ +3NH 3 ?H 2 O=Al(OH) 3 ↓+3NH 4 +
(2)醋酸和碳酸都是弱酸,但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碳酸,醋酸的电离程度比碳酸强,所以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特点,所以醋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若B为碳酸钠,A为醋酸,醋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稳定能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 3 2- +2CH 3 COOH→2CH 3 COO - +H 2 O+CO 2 ↑,试管中出现浑浊,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变浑浊,原因是苯酚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醋酸具有挥发性,也可能是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所以不能判断,
故答案为:CO 3 2- +2CH 3 COOH→2CH 3 COO - +H 2 O+CO 2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不能,因为醋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醋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苯酚;

❻ 如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1)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

(1)实验刚开始,先通抄一氧化碳,然后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免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喷灯,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完全冷却;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在通一氧化碳之前必须先点燃酒精灯,停止通一氧化碳之后才能熄灭酒精灯.故填:③①⑤⑥②④;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灼热的红棕色氧化铁粉末还原成黑色的铁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3CO+Fe2O3

高温
.

❼ 该实验若装置不变应做的改进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你这个混合没有反应进行.可以考虑把硝酸钠换成硫酸钠.这样生成硫酸钡沉淀,然后分别称出溶液和沉淀的质量看守恒不守恒.

❽ 请你与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1)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难以控制,难以收集;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二氧化碳→碳酸;能引起“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现象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故不能依据气体通入石蕊中,石蕊变红,来判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5)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取用石灰石用镊子;
(6)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收集气体,验满,洗涤整理,故正确的排序是:cabde,验满时燃烧的木条应放于瓶口,不应伸入瓶内;
(7)使用注射器可随时添加酸溶液;
(8)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反应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加热

❾ 考研有机化学的有机实验题怎么做那么多有机实验,不可能把装置图仪器药品步骤都背下来吧有什么好的方

这个就是靠实践加记忆了,一般来说本科时所作的实验,原理是很清楚,操作步骤是在实验过程中会反复强调的,动手做过记起来非常容易。实验没做过那就是靠记忆了,抓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就能记下来的。
考研相关,可搜索我账号名,进官网在线咨询!

❿ 为什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错的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安装仪器前的重要步骤。在装入试剂或调整仪器时,连接处常会松动,所以装入试剂后对装置整体再次作气密性检查很有必要。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如图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如图3所示,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与不改变实验装置将实验药品换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清洗家用电器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840
江阴恒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573
史密斯电热水器的清洗内胆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20
宝鸡五金机电一条街 浏览:433
自动送料装置plc 浏览:897
光电效应设计实验装置 浏览:450
东莞市耀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405
河北晶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30
线路保护装置有什么作用 浏览:637
手持电动工具开关箱 浏览:784
铣齿轮用什么机床 浏览:236
包头土产五金批发市场 浏览:897
实验中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浏览:809
卫生间暖气小背篓阀门预留高度 浏览:435
海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499
国家机械部是什么牌子 浏览:534
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438
颗粒机械多少钱一台 浏览:934
接法兰盘的阀门叫什么 浏览:879
接入自动低频减速装置最大负荷功率 浏览:5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