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能给我95式步枪的详细资料
以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为基础枪的95式5.8毫米枪族武器的研制成功,机器所表现出的优良战术技术性能,标志着中国小口径班用轻武器的发展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95式步枪质量轻.体积小.威力大.动作可靠是许多世界名枪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95式步枪在人工机效方面尚有不合理之处,何况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因而,对95式步枪的性能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少。 95式步枪全枪的质心及自动机的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几乎重合,这种优化设计非常成功的把自动机复进到位和后退到位的撞击点选择在自动机质心的水平线上,可有效的增强射击时全枪的稳定性和机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对提高射击精确度大有益处,这一点与法国的FAMAS步枪很相似。如果仅从单发射击的角度考虑,95式步枪与法国FAMAS相差无几。但是,FAMAS步枪因加装有两脚架,连射时精确度稳定。95式步枪在本文列举的十大名枪中射击精确度应居中下游。 与FAMAS和AUG等无托步枪相比,95式步枪则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据有关资料介绍,95式步枪在定型之前所经过的实验环境,其恶劣程度让包括以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而著称的以色列TAR-21步枪在内的世界诸多名枪望而生畏。实验表明,国产95式步枪不仅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厚的A3钢板穿透率为100%,就是对300米距离上10毫米厚的A3钢板射击,穿透率同样能达到100%,而法国的FAMAS和奥地利的AUG同样条件下射弹穿透率则为0。国产95式步枪虽然也做到了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基本重合,但该枪无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开保险.装卸弹匣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枪的人工机效。
㈡ 56-1式冲锋枪的发射器配置
35mm防暴榴弹发射器系统是以防暴为主要任务的低速榴弹发射器系统。90年代初完成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论证,90年代中期先后定型了56式7.62mm冲锋枪/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35mm肩射榴弹发射器和35mm车载防暴自动榴弹发射器3种发射器,以及两种类型4种型号的35mm防暴榴弹。随着装备的更新,枪挂榴弹发射器又发展演变出81式7.62mm自动步枪/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和新5.8mm自动步枪/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暴榴弹发射器系列。
35mm防暴弹系列采用高低压发射原理,全弹质量145g,全弹长114mm,初速约70m/s,最大射程400m。该系列目前包括催泪弹和爆震弹,采用定时延期起爆机构,分为短、中、长三种延期时间,射程分别对应100m、200m和300m。91式35mm枪挂式防暴榴弹发射器及其两种变型发射器,分别附装在56式7.62mm冲锋枪、81式7.62mm自动步枪和新5.8mm自动步枪的枪管下方,依托枪械操持射击;91式35mm肩射式防暴榴弹发射器为整体型单发榴弹发射器,两种类型的发射器均采用手工装填,单发射击,发射35mm防暴弹系列弹药。
㈢ 给张图片啦。。。95用的LC1-I型35毫来枪挂式榴弹发射器
dingbin2695
[大师] QLG91B式35毫米枪挂式防暴榴弹发射器,于1996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简称91B式35毫米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用以挂装在95式5.8毫米步枪上,是一种借助步枪射击、不占编制的单兵防暴武器。挂装防暴榴弹器发射后不影响原步枪的战术技术性能,还增加了武器的防暴功能。
具体性能就不介绍了,给你
㈣ 国产警用38毫米转轮防暴发射器的主要组成
警用38mm转轮防暴发射器为单管大口径手持式滑膛武器,6发转轮弹巢供弹,采用唧筒式工作方式,发射38mm系列防暴弹,包括动能弹、催泪弹、发烟弹、染色弹、爆震弹等。
该发射器由发射管组件、发射机组件、转轮部件、肩托、前握把、瞄具等组成。其击发机构为联动式,并设有击针保险机构和闭锁保险机构,这两种保险机构不仅可保证闭锁不到位时不能实现击发,而且击发后也不会因振动而开锁,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发射器还设有独特的螺旋驱动装置,通过手拉前握把,可带动转轮旋转实现供弹动作,同时使转轮与发射管双向闭锁,驱动平滑,闭锁可靠。
在保障发射器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研制人员对该发射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大量采用轻金属,其发射管、前后挡弹板、发射机座、肩托等部件采用高强度轻质铝合金制成,转轮采用镁铝合金注射成型工艺制成。因此,该发射器质量仅3.4kg,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最轻;不含可拆卸式肩托时全长仅535mm,特别适合在狭窄空间如车船等交通工具内使用。
㈤ 什么是防暴弹
35mm防爆弹抄系列
35mm防暴弹系袭列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用发射器发射的特种弹系列,是配用于35mm枪挂式、35mm肩射式和35mm车载自动榴弹发射器的主要弹药。该系列由催泪弹、爆震弹、闪光弹等几个弹种组成。其主要战术使命是遂行防暴任务和其他维持社会治安任务,驱散75~300m距离内的骚乱人群;制服隐蔽在建筑物及其他隐蔽体内的犯罪分子;也可用于海关和辑私部门制服走私贩毒分子;并可用于特种分队营救人质等。
㈥ 卡宾枪的枪支
中小口径轻武器的先驱:美国M468卡宾枪
2004年5月出版的《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报道了著名的美国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的最新惊世力作——M468特种用途卡宾枪/弹;《轻兵器》2004年第7期也推出介绍这一新型武器系统的文章。M468在国内外轻武器界引起关注,那么,其究竟令人“惊”在何处呢?
以需求为本 开辟新口径
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研制的M468特种用途卡宾枪/弹所采用的口径既不是北约的小口径5.56mm,更不是过去的中口径7.62mm,而是一种全新的口径——6.8mm。探究口径的这种变革,须从7.62mm 到5.56mm的发展说起。
1950年代,当北约实施“弹药通用化”计划时,美国以T65式7.62×51mm 弹具有射程远、侵彻力强等为由,坚决反对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径枪弹,凭借其盟主地位施加强硬影响,使得北约在1953年正式把T65弹确定为北约标准弹。最早使用该弹的制式步枪是M14步枪。
T65式枪弹发射时后坐力大,射手不易控制武器,射击精度差;枪弹质量过大,单兵携弹量不超过100发。加之M14步枪设计上的缺陷,只能半自动射击,火力强度严重不足,致使美国人在越南战场吃尽苦头。基于此,采用5.56mm口径的M16步枪匆忙投入战场。之后,美国要求其他北约国家把5.56mm小口径枪弹定为北约制式枪弹。经选型,北约先后把5.56mm M193弹和5.56mm SS109弹定为北约标准弹。M4、M4A1卡宾枪是由M16系列变化而来,使用弹种同样是北约的 SS109弹。
尽管M4A1卡宾枪具有易于携行、适应性强、火力猛烈等优势,但来自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的经验表明,M4A1卡宾枪的短枪管带来了低初速,明显减小了5.56mm弹的有效射程;枪管和前握把温度上升过快;短枪管的采用导致导气装置较短,使其工作压力大于M16A2步枪;射速的增加和运动件受力的增大影响了武器的可靠性;保险装置在保险状态时极易发生走火。因此,美军开始探索替代M4系列的方案。
一般而言,要增大卡宾枪的射程和威力,首先考虑的有效途径当然是增大武器的口径,而到底采用哪个口径主要取决于作战需求。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的研究人员经过对6mm、6.5mm、6.8mm、7mm和7.62mm等口径的枪弹进行考察和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采用6.8mm这一新口径,相应地研制出6.8×43mm 特种枪弹。
从口径的变迁可以看出,美国的轻武器发展经历了减小和增大两个历程,即从中口径的7.62mm减小到小口径的5.56mm,从小口径的5.56mm增大到近于中小口径界限的6.8mm。根据历史上美国的一贯做法,可以预测,6.8×43mm 特种枪弹很可能会成为北约的下一代制式枪弹。
走重弹之路 打造大威力
作为M4系列卡宾枪/弹的替代型,美国特种作战部队提出的要求一是其威力要大于5.56mm SS109枪弹,二是做尽可能小的变动以保证能与现有的M4卡宾枪系列相匹配。具体要求是,当从406mm长的枪管发射时弹头初速要达到790m/s以上,枪口动能达到2 330J以上,同时,保证达到600m的有效射程。
基于这些要求,巴雷特按照惯例,对6mm、6.5mm、6.8mm、7mm、7.62mm枪弹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他们首先排除了7.62×51mm枪弹,因为没有现成的弹匣能从M4系列卡宾枪的下机匣可靠供弹。接下来重点对6.8mm特种枪弹和6.5mm格伦德尔枪弹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8mm 特种枪弹在中距离上可以发挥更大的杀伤力,比北约5.56mm 枪弹拥有更大的穿透力;而6.5mm格伦德尔枪弹则在远距离上有较好的精确性。他们最终选定了6.8mm特种枪弹,原因在于其精确度、杀伤力和可靠性的组合性能最佳。
为了增大枪弹威力,有效的技术途径不外乎增加弹的质量或提高初速,美国人正是从这两方面综合入手的。对比来看,北约5.56×45mm弹头质量4g,而 6.8×43mm特种枪弹弹头质量7. 5g,两者弹全长只相差2mm。据此分析,后者弹质量比前者增加了约80%以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存速能力;弹长差异不大主要是考虑到新弹要与现有的M4系列卡宾枪相兼容。从后者弹质量大幅度增加,而弹头初速略低于前者的情况看,估计其装药量有一定的增加。
由此可见,6.8mm特种枪弹的杀伤力和穿透率都超过了北约的5.56mm弹和AK47的7.62×39mm弹。用长406mm的枪管发射6.8×43mm特种枪弹初速达 808m/s,比AK47的初速高100m/s。
立足经济性 彰显多功能
由于M4系列卡宾枪已经大量装备部队,要让美军在短期内全部更换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军方要求这种新枪弹能应用于现有的武器,而无需购买新武器。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作战部队对武器性能的新要求,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经济性,节省了资金。
发射这种新枪弹的武器是由以制造大口径狙击步枪而闻名的巴雷特武器公司设计制造,它是在AR15/M16/M4的基础上改造的,只需将新型上机匣安装在现有步枪的下机匣上就可以发射6.8mm枪弹。除了相关附件外,新型上机匣仅仅对枪管、枪管节套、抽壳钩和枪机做了改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上机匣与现有的AR15/M16/M4枪系相匹配。同时,该公司也设计研制了新枪,称之为M468。
M468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供弹具有5、10或28发弹匣,双弹簧抽壳机构,两道火扳机。正常情况下使用光学瞄准具,但也设置了备用的砚孔式可折叠的机械瞄具,平折后不妨碍视线。该枪使用了美国武器公司的导轨系统,使得枪管完全浮置,比常规带护木枪管增强了通用性。M468的口径明显大于原来的5.56mm,枪管外径增大,故对导气箍进行了调整,没有采用传统的枪管上开槽,而是在导气箍上增加安装凸耳,凸耳兼作准星座,导气箍采用转轴安装而不是M16的锥销,以确保导气箍正确到位,避免开接口槽对枪管壁厚的不利影响。M468消声器接口根据巴雷特的专利消声器设计,为导气箍的一部分,安装消声器时,将滚花的护环去掉后将消声器拧上,通过一个簧压锁键将消声器锁定到位,需要解脱时只需压下一个按钮。因该武器的枪口动能较大,故专门设计了高效制退器。
由于M468主要配备特种作战部队,所以还提供了可发挥多种功能的各种附件。M4卡宾枪原先的选装附件大多可以使用,如“休·费尔”战术灯、可安装备用电池的前握把、便捷的双手通用弹匣解脱卡笋、超级全息瞄准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该武器能够全面满足各种条件下的特种作战需求。
据相关资料报道,在射击精度试验中,射击条件是使用406mm枪管、安装 Swarovski瞄准镜、用标准编号500的支架在室内射击,每组5发,射击距离100m,结果是射弹散布仅为7.5cm。可以预测,随着弹药与枪械的不断改进,其射击精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该武器的膛口制退器效率较高,即使在连发射击时,其后坐力也没有多大,非常易于操控。
总体来讲,巴雷特M468卡宾枪的特点是便携易控,动作可靠,射程较远,射击精度好,其终点效应大大优于北约标准的5.56mm枪弹。可以说,巴雷特火器制造公司又为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提供了一种威力更大、更易携行的近战武器。 英军坦克手新型卡宾枪短小精悍
英国《防务系统日报》2004年12月16日报道英国陆军的坦克乘 员即将装备一种全新的SA80A2型5.56毫米突击步枪。英国国防部已经与德国赫科勒 科赫 H&K 公司签订了价值100万英镑的合同,将1400支制式SA80型步枪改装成新型的、更短的卡宾枪设计。
勃朗宁式9毫米手枪。新的SA80A2型卡宾枪将从2005年开始取代这两种武器。英国陆军上校西蒙称:“这种新型卡宾枪是对SA80A2型步枪的彻底重新设计。枪管缩短到304.8毫米,大约是原枪管长的一半。配用了新研制的20发弹匣,前握把取代了护木,使得该枪更轻、更易于存放和在坦克内部的狭小空间内操作。前枪体上安装了附加导轨,可以用于安装战术灯、激光器或其他能力增强组件。该枪具有与SA80A2型步枪相当的战斗力和可靠性,而且更小、更轻、更易于使用。新的设计与SUSAT 轻武器瞄准具 相结合,使其成为一种机动性极强、精度非常高的武器。”
为了确保武器满足严格的标准,科研人员在沙漠、寒区和潮湿的丛林中对该枪进行了试验。陆军上校迪肯称:“我们已经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对卡宾枪进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测试,其性能超出了我们的期望。通过测试,验证了武器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并证明该枪是一种易于在各种情况下使用的武器,尤其是对于需要在狭小的坦克空间内使用的坦克乘员。” SC70/90式5.56毫米卡宾枪。SC70/90式是意大利伯莱塔公司研制的AR70/90式突击步枪的一种变型枪,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
SC70/90式主要装备特种部队。它全枪零部件仅有105个,易于快速分解和组装。它的结构很有特点,如气体调节器有3个位置:打开时为正常位置,再打开时为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的位置,关闭时为发射枪榴弹的位置。
SC70/90式枪托打开时枪长986毫米,折叠后枪长647毫米,枪管长450毫米,全枪重3.99公斤,枪弹初速950米/秒。它采用弹匣供弹,弹匣容弹量30发,发射北约标准枪弹。它具有坚固耐用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因而被多个国家采用。它是AR70/90突击步枪的一种变型枪。能打榴弹增加了SC70/90卡宾枪的杀伤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伯莱塔公司根据意军方要求,将特种部队使用的5.56毫米 AR70步枪改进成AR70/90式突击步枪,并让其于1990年7月进入意陆军服役,之后相继发展出供特种部队使用的SC70/90式卡宾枪、供装甲部队使用的SCS70/90式短卡宾枪和供步兵班用的S70/90式轻机枪。AR70/90式突击步枪与SC70/90式卡宾枪唯一不同之处是,前者采用固定式枪托,后者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两枪有80%的零部件可以互换,而且易于分解和结合,还具有坚固耐用、可靠等特点。 M1卡宾枪的研制原本是美国陆军要为二线部队提供一种用于替代制式手枪的自卫武器,这个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卡宾枪的肩射武器,发射中等威力的弹药,比标准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动手枪或转轮手枪有更远的有效射程,但要比M1伽兰德步枪更容易操作,携带更方便。这些要求实际上与现在流行的单兵自卫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美国陆军的这个要求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然后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国陆军军械部提出的具体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是:质量小于2.5kg,能实施单发或连发发射,能取代手枪和冲锋枪作为军士、基层军官或机枪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线人员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部长正式批准了轻型自卫武器的研制工作,11月中旬,美国陆军委托温彻斯特公司研制威力介于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新型枪弹。新枪的研制则在温彻斯特公司、柯尔特公司、史密斯-韦森公司等在内共有11家公司中产生。
负责弹药开发工作的温彻斯特公司当时正忙于调整M1伽兰德步枪的生产线,因此在1941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对比试验中未能及时提交自己的产品。经过5月份的初步射击试验后,美国陆军放弃了连发发射的要求。到9月份第二次对比试验前,温彻斯特公司提交了他们的半自动轻型步枪。1941年9月30日,选型委员会的报告书认为温彻斯特公司的样枪最适合。该设计方案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7.62mm)卡宾枪”。
M1卡宾枪的开发小组由温彻斯特研究所所长爱德温·巴格丝雷领导,他从公司外请来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卫·马绍尔·威廉姆斯(David Marshall Williams),此人曾一度被认为是13天内设计了卡宾枪的天才设计师,更被人称为 “卡宾威廉姆斯”。
与几种变型枪相比,原型M1卡宾枪产量最大,共生产了551万支。与M1伽兰德步枪相比,M1卡宾枪有便于更换的弹匣和较大的容弹量,实际射速高而且后坐力低,其射击精度和侵彻作用比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强。增加快慢机和大容量弹匣的M2火力“几乎”相当于突击步枪(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其有效射程还是太近了)。因此在二战期间M1卡宾枪及其变型枪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步兵近战武器。
结构特点
M1卡宾枪所使用的0.30英寸M1卡宾枪普通弹是由温彻斯特公司在0.32英寸(7.65mm)步枪弹的基础上,将其外部尺寸略加修改而成的。M1卡宾枪弹采用直筒形无突缘弹壳,圆弧形弹头,弹头质量7.1g,枪口初速为570m/s。枪口动能大约相当于0.45ACP手枪弹的2倍,但只有0.30-06步枪弹的1/3。步枪弹,但枪口动能太小且弹头形状欠佳,因此其有效射程只有大约200m左右。但无论如何,它的射程还是比手枪弹远得多,而且后坐力适中。除了M1普通弹外,还可使用M16和M27两种曳光弹及M6空包弹。
M1卡宾枪采用短行程活塞的导气自动原理,由大卫·威廉姆斯设计。导气孔位于枪管中部,距弹膛前端面115mm,活塞在枪管下方,后坐距离仅3.5mm。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室并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撞击枪机框,使之后坐。枪机框后坐约8mm后,膛压下降至安全值,这段时间为开锁前的机械保险。然后,枪机框导槽的曲线段与枪机导向凸起相扣合,枪机开始旋转(同时起预抽壳的作用)开锁。在枪机后坐过程中,其上的抽壳钩拉着弹壳向后运动,弹壳被拉出弹膛后,由枪机上的弹性抛壳挺向右前方抛出。
当枪机框惯性体后端撞击机匣时,枪机框停止后坐,而枪机则要到它碰及机匣中枪机通孔的后端才停止运动。此时枪机后坐行程大于全弹长,于是弹匣中最上面的一发弹又被托弹板送至进弹位置。然后被压缩的复进簧伸张,推枪机复进,同时推弹入膛。由于枪机上的导向凸起和枪机框导槽的相互作用,枪机回转,实现闭锁。然后枪机框继续复进,直至惯性体的前端将活塞顶入活塞筒才完全停止。此时,枪再次呈待击状态。事实上,M1卡宾枪的枪机和M1伽兰德步枪的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是尺寸按比例缩小了而已。
当击针向前运动时,其尾端的凸起必须进入机匣横梁上的槽中,否则,击针就无法向前。而这一点只有在枪机旋转到位并确实闭锁后才能实现。如果在枪机未确实闭锁的情况下扣压扳机,击锤也会向前转动,不过其能量却消耗在使枪机旋转进入闭锁位置,故无足够的能量打击击针击发枪弹,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扳机护圈前面的手动保险是直推式的。把它推向左边时,保险机销轴上的平面对准扳机前端,因此允许扳机前端下落,从而可使扳机后端的凸肩上抬。当把保险推向右边时,保险机销轴的圆柱面移至扳机前端的下方,阻止扳机向下运动,形成保险。
早期M1卡宾枪上的保险是横推式的开关,但后来改成回转式的杠杆开关,这是因为在持续射击时保险按钮很快会变得过热,弹匣扣紧邻着保险按钮,而发烫的保险按钮会影响更换弹匣。M2卡宾枪还可以实施连发发射。当枪机框复进到位时,撞击连发杆,连发杆抬起阻铁,解脱击锤,枪即连续发射。M2 卡宾枪的快慢机选择杆装在机匣左侧。
早期M1卡宾枪采用翻转式L形表尺,照门的大觇孔射程设定在150码(137m),小觇孔为300码(274m)。后来的M1和M2卡宾枪都把表尺改为滑动式,距离从 100m至300m内可调,而且也可以调整风偏。
早期的M1卡宾枪上并不能配刺刀,后来根据部队提出的要求,在1943年10 月开始试验M1卡宾枪的刺刀,最后在1944年5月选定了T8试制型刺刀,并正式命名为M4刺刀,同时在枪管下方增加了方形的刺刀座。
M1卡宾枪配有草绿色的帆布枪带,在枪托上可以附加两个弹匣袋,以便在枪身上携带两个备用弹匣。M1和M2卡宾枪均可安装M8型枪榴弹发射插座发射枪榴弹。 IMI的马盖尔(Magal)卡宾枪是微型加利尔(Galil MAR)的一种变形枪。马盖尔的设计初衷,是要替换被以色列国家警察和以色列国民护卫队仍在普遍使用的二战时期诞生的M1卡宾枪。以色列的执法机构使用M1卡宾枪,主要是因为在城市地区战斗时,M16和加利尔步枪的5.56mm弹药穿透性太强,而以色列仍有大批库存的M1卡宾枪的弹药,因此,马盖尔的口径就设定为与M1卡宾枪相同的0.3英寸口径。为将微型加利尔改造成.30口径的卡宾枪,不仅枪管、枪机和弹匣要换,连导气系统也要做相应的改造,因为5.56mm步枪弹的火药燃气压力大大高于.30卡宾枪弹。另外,马盖尔只能半自动。
在外形上,马盖尔和加利尔也有很大分别。马盖尔的机匣和枪管大部分都被塑料包裹着,这样,除了防止武器部件过热和火药燃气灼伤射手外,还可以防止武器撞击而受损,据宣传,警察还可以将该枪当击棍使用。在枪管下方的塑料外套上还可以安装灯具,如果将塑料外套取下,可装上发射橡胶防暴弹的发射配件。
马盖尔原本是设想用来替换警察所用的所有M16,因此IMI获得一份4,000支马盖尔的生产合同。最初的1,000支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交付,并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以巴冲突中使用。但使用者——以色列警察对首批马盖尔并不满意,因为马盖尔的枪管太短、膛压太低,以至自动机构的动作失败时有发生,尤其是装配上发射防暴弹的配件后情况故障更多。结果,在2001年初,已交付的马盖尔全部停止使用,大部份被退回IMI进行改进。
IMI仍然将剩余的3000支提供给执法机构,但只配备给国民护卫队和普通的警察单位。以色列警察特种部队仍在使用M16枪族(主要为Colt Commando和M4),而且以后也不打算用马盖尔来取代它们IMI也在向其他国家的执法机关推销这件产品,销售单价约1000美元。 全自动射击式M4A1卡宾枪
M4卡宾枪是美国柯尔特公司产品,1991年问世,服役后不断改进。M4卡宾枪携带30发弹夹时重3.4公斤,比M16A2要轻600克;它的枪管也比M16A2短了500毫米;基本型M4的零部件80%与M16A2相同,射击模式也是半自动与三点发射。所以,说它是一种长度削短了的M16很合适。M4增强型是按海军要求改进的,能够全自动射击。最亮眼的改进型是M4A1。它已成为美军特种战斗部队的制式武器。M4A1体积轻巧,它取消原有握把,改成可自由附加其它装置的M1913战术滑轨,加装了内红点瞄准镜和战术强光手电筒,提升了夜战能力和命中率。它发射5.56毫米枪弹,由于能全自动射击,火力强大,在近距离短兵相接中极具威力。
M4和M4A1卡宾枪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后者的可折式提把/表尺组件安装在M1L—STD—1913标准皮卡蒂尼导轨上,既可像M4一样实施三发点射,也可实施全自动射击。皮卡尼导轨上可快速安装各种光学瞄准具和其他附件,且无需归零调整。
M4卡宾枪把原本只有两个固定位置的伸缩式枪托改为有四个固定位置,再后来又改为六个。另外M4的照门虽然是M16A2式的,但其表尺最远只可调到600米,而不是M16A2的800米。由于下机匣是M16A2的,因此其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三发点射。由于M4和M16A2非常相似,事实上它们有80%的零件可以互换,因此它最初也被一些人称为M16A2卡宾枪。M4首先装备的是82空降师,用于取替M16A1/A2步枪、M3A1冲锋枪和车辆驾驶员使用的部分9mm手枪,1994年正式列装。 根据H&K美国公司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HK416【HKM4(旧称)】的研制计划是在2002年就开始的。当H&K公司改进了英国的 SA80(L85/L86)武器系统后,就在2002年初期开始评估改进M16系列卡宾枪的技术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提高M16系列武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HK416可以由标准的M16A2/A4上机匣改装,HK公司所研制的只是导气装置、上机匣组件、枪管和弹匣。其导气系统是改进后的AR-18式(活塞式)导气装置,经过G36和改进SA80的研究工作,想必HK公司的工程师对于这种导气系统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在G36之前,HK公司几乎所有的自动武器都采用滚柱闭锁,在G36之后,HK公司几乎所有的自动武器也采用AR-18式的导气装置。HK公司的工程师也确实会利用成熟技术。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新的导气装置比起M16系列那种容易“肮脏”的导气装置更可靠,而且能大大减少使用者的维护次数。
此处要谈到M16的导气装置,是气吹式。就是在枪管一侧开一个导气孔,连接导气管,导气管连接枪机。工作过程为:子弹发射-------弹头经过导气孔--------一部分气体进入导气管,吹动枪机复位--------再次击发。由于这种导气方式的特点,大量的炭灰(枪药燃烧后的残余)会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并污染枪机,热量还会蒸发枪油,使枪机出现故障。
为提高使用寿命,HK公司用优质的欧洲钢制造了4种不同长度的冷锻枪管,包括10、14.5、16.5和20英寸,枪管寿命均高于2万发,目前有4种不同长度的枪管。另外又采用新的缓冲装置,以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另外又研制了更可靠的弹匣(M16用的4179标准弹匣常出现供弹故障、走火等现象)。从上面的图片还可以看出,H&K也改进了。
卡宾枪是一种用来弥补中近距离火力空缺的武器。
㈦ 95式 冲锋枪 图
95式(QBZ95)5.8毫米突击步枪代替陈旧的7.62毫米81式和56式(AK-47)的PLA第二代步兵攻击武器。无托步枪在1997年被首次引进和在大多数的PLA精华单位服役中。
中国95式(也即是QBZ95)5.8毫米突击步枪系列产品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为PLA发展的标准自动武器。武器在1997年进入了PLA服役代替陈旧的7.62毫米56式和81式步枪。95式采用与法国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Giat)FAMAS类似的一种无托(bullpup)设计。武器提供三种改型:基本型突击步枪QBZ95,班机枪QBB95和缩短的紧凑型步枪CAR95。大多数PLA的精华单位目前装备95式。
计划
PLA在1970年后期开始发展它的下一代突击步枪。计划的早期阶段重心集中在小-口径,高速率弹药可比得上北约标准5.56X45毫米SS109和苏联5.54X39毫米M74弹药的性能。在一些弹药测试和评估之后,5.8X42毫米DBP87弹药被最后选择五位候选种类(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00毫米)的获胜者。弹药产生从一个标准枪管930米/秒的出膛速度和有效射程400米。弹药据说有一个较好的穿透能力胜于北约组织标准5.56毫米弹药。
一旦弹药准备好,PLA开始发展基于5.8毫米弹药的一种新的步枪。在1990年中期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推出了全新的无托步枪设计即是QBZ95,并且武器被PLA采用被称为95式代替较旧的56式和81式7.62毫米步枪。95式被首先看到在1997年和PLA的香港守备军队服役中,并且在北京1999年庆祝国庆50周年阅兵式也扮演重要角色。2005年PLA的大部分精华单位装备95式被当做标准步枪。
95式的使用者经验已经有极大争议。无托设计不牺牲打击力和杀伤效果而允许一个较短的武器全长。这有利于在狭窄空间像是装甲车辆或直升飞机内使用。然而,相比较传统设计的步枪,无托步枪不能够被使用者按照以前的拿着方式正确射击。另外,因为无托步枪退壳口非常接近使用者的面部,当废弹壳跳出时使用者感到非常大的声音、气浪和烟尘。
改型
像许多突击步枪设计,95式出现多种配置,包括基本型突击步枪QBZ95,班机枪QBB95产生更高强度的火力和更远的有效射程,还有被缩短的紧凑型步枪CAR95。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也已经发展武器的一个外销型即是QBZ97(97式),射击北约组织标准5.56X45毫米弹药。5.8毫米步枪系列产品的另外一种武器是88型半自动狙击步枪但是通常被视为一个分离的武器,共享95型的同样设计和许多部件。
95式在一般的PLA军队服役能配备一种枪管下LC1-I 35毫米榴弹发射器。发射装置是前面进弹而且能发射35毫米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弹药(HEAT)具有最大400毫米射程。
QBB95班机枪安装一套图像增强夜视装置。武器以一个稍微地较长的枪管超过标准的突击步枪和一个75发弹鼓为特点。武器射击5.8毫米“重弹药”子弹生产较高强度火力和较远射程的效果。
ARC95轻巧步枪被特别地设计用于特种部队和空运军队使用。武器以一个被短缩的枪管为特点而且减少了重量。不像标准的QBZ95突击步枪,ARC95不能够增加使用一具榴弹发射器。
设计
95式是一种气体操作、弹匣供弹、自动和一种无托设计的武器。它有一个短冲程气体活塞和一个旋转枪机。枪机拉柄位于枪身的顶端,在携带手柄之下。外壳是利用聚合物做成,连同手提把手,具有后瞄准器座,而且有架设点用于光学或夜视瞄准具。退壳口仅仅安排在武器的右侧,因此,它不能从左肩射击。
标准瞄准具是有开口式,刻度从100~500米。标准型突击步枪前部的枪管部分左侧无阻以便它能发射枪榴弹。它也可能配备有一个在枪管下榴弹发射器或使用一个小刺刀。95式步枪的射击控制由一个板机和一个安全/选择开关,位于后部枪身左侧,在弹匣后面。步枪配备有一个30发弹匣和能点射或连射。
CAR95紧凑型步枪有一个被短缩的枪管并且因此不能发射枪榴弹或配备榴弹发射器。QBB95班机枪有一个较长的枪管,而且为较好的射击精度配备有一个75发弹药的弹鼓和一个可折叠的双脚架。
子弹
突击武器95式系列产品发射被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发展的5.58X42 mm DBP87子弹。子弹可得二个配置:标准弹药和“重弹药”。
标准5.58 mm子弹长度57~58mm和重量12~13g。子弹(射体)长度25mm和重量4.5g。这一种子弹被QBZ95突击步枪和CAR95轻步枪使用。
“重弹药”子弹在1986年被发展。它以一种长度28 mm的较沉重的子弹为特点。子弹也不同于标准5.58 mm子弹设计。这一种子弹被QBB95班机枪,QBU88狙击步枪和QJY88通用机枪使用。
其它的弹药包括空包弹(用于枪榴弹)和示踪弹。
可选择的附件
光学瞄准具(X3 倍率)
图像增强夜视(X3 倍率,200 米距离)
短刺刀
QLJ91B 35 毫米防暴榴弹发射器
LC1-I 35 毫米战斗榴弹发射器
手持式榴弹发射器
空包弹附件
携带吊带
清洁零配件
激光照明
战术照明
QBZ95自动步枪 QBZ95B短突击步枪 QBB95班用机枪
全长 746mm 609mm 840mm
枪管长 463mm 326mm 557mm
全重 3.25kg 2.9kg 3.95kg
初速 930m/s 790m/s 970m/s
理论射速 650RPM
战斗射速 单发 40RPM
连发 100RPM
直射距离 370m ? 680m
有效射程 400m 300m 600m
弹匣容量 30rds 30rds 75rds 总的来说95不错,但缺点明显,卧射过高,弹药烟过大。
㈧ 谁能提供些95这种枪的资料
中国95式突击步枪
95式(QBZ95)5.8毫米突击步枪代替陈旧的7.62毫米81式和56式(AK-47)的PLA第二代步兵攻击武器。无托步枪在1997年被首次引进和在大多数的PLA精华单位服役中。
中国95式(也即是QBZ95)5.8毫米突击步枪系列产品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为PLA发展的标准自动武器。武器在1997年进入了PLA服役代替陈旧的7.62毫米56式和81式步枪。95式采用与法国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公司(Giat)FAMAS类似的一种无托(bullpup)设计。武器提供三种改型:基本型突击步枪QBZ95,班机枪QBB95和缩短的紧凑型步枪CAR95。大多数PLA的精华单位目前装备95式。
早期95式步枪在PLA的香港守备部队服役能配备一种枪管下91B型(QLJ91B)35毫米榴弹发射器。后进弹的发射装置用来发射无致命的防暴榴弹。
计划
PLA在1970年后期开始发展它的下一代突击步枪。计划的早期阶段重心集中在小-口径,高速率弹药可比得上北约标准5.56X45毫米SS109和苏联5.54X39毫米M74弹药的性能。在一些弹药测试和评估之后,5.8X42毫米DBP87弹药被最后选择五位候选种类(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00毫米)的获胜者。弹药产生从一个标准枪管930米/秒的出膛速度和有效射程400米。弹药据说有一个较好的穿透能力胜于北约组织标准5.56毫米弹药。
一旦弹药准备好,PLA开始发展基于5.8毫米弹药的一种新的步枪。在1990年中期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推出了全新的无托步枪设计即是QBZ95,并且武器被PLA采用被称为95式代替较旧的56式和81式7.62毫米步枪。95式被首先看到在1997年和PLA的香港守备军队服役中,并且在北京1999年庆祝国庆50周年阅兵式也扮演重要角色。2005年PLA的大部分精华单位装备95式被当做标准步枪。
95式的使用者经验已经有极大争议。无托设计不牺牲打击力和杀伤效果而允许一个较短的武器全长。这有利于在狭窄空间像是装甲车辆或直升飞机内使用。然而,相比较传统设计的步枪,无托步枪不能够被使用者按照以前的拿着方式正确射击。另外,因为无托步枪退壳口非常接近使用者的面部,当废弹壳跳出时使用者感到非常大的声音、气浪和烟尘。
改型
像许多突击步枪设计,95式出现多种配置,包括基本型突击步枪QBZ95,班机枪QBB95产生更高强度的火力和更远的有效射程,还有被缩短的紧凑型步枪CAR95。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也已经发展武器的一个外销型即是QBZ97(97式),射击北约组织标准5.56X45毫米弹药。5.8毫米步枪系列产品的另外一种武器是88型半自动狙击步枪但是通常被视为一个分离的武器,共享95型的同样设计和许多部件。
95式在一般的PLA军队服役能配备一种枪管下LC1-I 35毫米榴弹发射器。发射装置是前面进弹而且能发射35毫米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弹药(HEAT)具有最大400毫米射程。
QBB95班机枪安装一套图像增强夜视装置。武器以一个稍微地较长的枪管超过标准的突击步枪和一个75发弹鼓为特点。武器射击5.8毫米“重弹药”子弹生产较高强度火力和较远射程的效果。
ARC95轻巧步枪被特别地设计用于特种部队和空运军队使用。武器以一个被短缩的枪管为特点而且减少了重量。不像标准的QBZ95突击步枪,ARC95不能够增加使用一具榴弹发射器。
设计
95式是一种气体操作、弹匣供弹、自动和一种无托设计的武器。它有一个短冲程气体活塞和一个旋转枪机。枪机拉柄位于枪身的顶端,在携带手柄之下。外壳是利用聚合物做成,连同手提把手,具有后瞄准器座,而且有架设点用于光学或夜视瞄准具。退壳口仅仅安排在武器的右侧,因此,它不能从左肩射击。
标准瞄准具是有开口式,刻度从100~500米。标准型突击步枪前部的枪管部分左侧无阻以便它能发射枪榴弹。它也可能配备有一个在枪管下榴弹发射器或使用一个小刺刀。95式步枪的射击控制由一个板机和一个安全/选择开关,位于后部枪身左侧,在弹匣后面。步枪配备有一个30发弹匣和能点射或连射。
CAR95紧凑型步枪有一个被短缩的枪管并且因此不能发射枪榴弹或配备榴弹发射器。QBB95班机枪有一个较长的枪管,而且为较好的射击精度配备有一个75发弹药的弹鼓和一个可折叠的双脚架。
子弹
突击武器95式系列产品发射被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发展的5.58X42 mm DBP87子弹。子弹可得二个配置:标准弹药和“重弹药”。
标准5.58 mm子弹长度57~58mm和重量12~13g。子弹(射体)长度25mm和重量4.5g。这一种子弹被QBZ95突击步枪和CAR95轻步枪使用。
“重弹药”子弹在1986年被发展。它以一种长度28 mm的较沉重的子弹为特点。子弹也不同于标准5.58 mm子弹设计。这一种子弹被QBB95班机枪,QBU88狙击步枪和QJY88通用机枪使用。
其它的弹药包括空包弹(用于枪榴弹)和示踪弹。
可选择的附件
光学瞄准具(X3 倍率)
图像增强夜视(X3 倍率,200 米距离)
短刺刀
QLJ91B 35 毫米防暴榴弹发射器
LC1-I 35 毫米战斗榴弹发射器
手持式榴弹发射器
空包弹附件
携带吊带
清洁零配件
激光照明
战术照明
㈨ 希尔顿多用途防暴枪有哪些配用弹种
为适应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对武器射程、弹药威力等的不同要求,减轻单兵负荷,提高单兵的独立作战能力,英国希尔顿公司研制生产了一种多用途防暴枪,现已装备英国治安部队使用。
结构特点
希尔顿多用途防暴枪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可通过更换枪管和插接件来发射从步枪弹到40mm榴弹等不同口径的弹药,从而形成多口径、多用途的系列化防暴枪系统。
枪
该枪可采用长、短两种37mm枪管。长枪管用来发射远程弹和棍弹。采用长枪管时,枪托装在机匣后面,给武器一个附加的控制装置,可打开枪膛,以便插入一根带有拉壳钩的12号防暴霰弹枪枪管。
短枪管用来发射37mm照明弹。采用短枪管时,可将25mm短枪管插入37m枪管中,以便发射25mm照明弹或防暴弹。此外,也可插入5.56mm线膛枪管或其他口径的步枪枪管,还可用40mm枪榴弹发射管取代37mm枪管。
该枪的基础构件是机匣和装有击发机构与击锤的握把。握把的前边有一个可旋接37mm滑膛枪管的凸缘。枪管用铰链与凸缘联结,因而可以打开枪管,露出枪膛,以便装弹和退壳。机匣上有一个保险装置,以确保枪管未合膛闭锁时,不能击发。
该枪还有一个可改善握持方式、保护射手不被枪管烫伤的前握把。该枪的所有部件,包括全部枪管和插接件在内,可装入一个手提袋中,便于携行。
瞄准装置
该枪配有机械瞄准具和望远镜式或准直式光学瞄准镜。
弹药
该枪发射步枪弹,12号霰弹,25mm照明弹与防暴弹,37mm照明弹和40mm榴弹。
性能数据
口径:5.56mm、12号、25mm、37mm、40mm;自动方式:双动式;发射方式:单发;供弹方式:手工装填;全枪最大长度:828mm;全枪质量:(内插有12号枪管)2.8kg;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与光学瞄准具;配用弹种:步枪弹,12号霰弹,25mm、37mm和40mm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