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07.如图所示是研究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为了使酒精
A、水浴法可以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A说法正确;
B、通过加热水来加热固体,比用酒版精灯直权接加热,温度变化更慢,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B说法正确;
C、运用水浴法,适合熔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固体,若固体物质的熔点太高不能用水浴法;若固体物质的熔点较低,则可直接应用空气浴,所以C说法错误;
D、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所以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D说法正确.
故选C.
『贰』 (2009北海)如图是小芳探究海波的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1)在该装置中,小芳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装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
(2)在记内录的实容验数据中,有一段时间连续三次温度值都是48℃,其余的温度值都比48℃高或低,说明在该段时间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因此该段时间内小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海波正在熔化;
(3)温度计的液泡碰到试管底,会使温度计的温度高于海波的实际温度,这样做会使温度计示数不能正确反映海波的温度.
(4)做完实验,没有及时取出温度计,海波凝固后温度计取不出来,需要将试管重新放回热水中加热才能取出温度计,不能生硬的往外提取温度计,以免损坏器材.
故答案为:(1)海波受热均匀;(2)海波正在熔化;(3)温度计示数不能正确反映海波的温度;(4)将试管重新放回热水中加热.
『叁』 小英和小明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小明将适量的海波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1)把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熔化充分.
(2)为了能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的粉末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3)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大烧杯中水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4)一般情况下物质吸热温度升高,放热温度降低,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改变的程度反映了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5)从表格可以看出:此物质的温度先是升高,然后从第4min开始到第7min,温度就保持不变了,既然有一段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一段是该晶体的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
(1)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
(2)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且试管不碰烧杯底;
(3)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4)液体海波比固体海波的比热容大;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
『肆』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
(1)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回
由图象知,CD段温度升高得答更快;
DE段是液态升温后达到的一个状态,温度不变,所以是液体的沸腾过程;
(2)①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温度计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低温的温度计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所以温度计变模糊了;
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会液化成水,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是放热过程.
故答案为:(1)晶体;慢;沸腾;(2)①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管壁上;②不变;(3)有水生成;放出.
『伍』 初二物理:探究物质熔化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由上往下装还是由下往上装
如果是考试就照书上教的,从下往上装,从里往外连接。
如果是实际操作的话,还得是回先把支架答摆弄好再一点点往上装其他东西。一切从安全和准确出发。从准确出发,难装的、容易出错的,先搞定。从安全和快速出发,重的、大件的、难调整的先上,轻松的、小的后上,力求做到已经装上去的就不用再去调整纠正了。要知道实验室那些设备一般都是易生锈的,螺纹很难拧的,如果装上去之后发现不合适调整起来会比重新安装还要难受。松动的、易滑的、易碰倒的、危险的尽可能最后才上。像酒精灯、小试管、滴管、玻璃导管这些其实是很容易碰掉或者滑落摔破的,小试管和玻璃导管也容易因为调整时太用力而弄破甚至扎到手,这些东西应该最后上,或者一装上去就能有其他东西将其固定住不用调整的。另外,实际上酒精灯是容易调整的,安装时预留些空间给它,如果发现酒精灯位置不合适时挪动一下或者垫本书什么的就行了。其他很多东西也都是可以先估计位置大小并留出合适空间的。
『陆』 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中为什么在烧杯上加一个盖
(1)图甲中,用水浴法给海波加热,可以使其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升高得比较缓慢,易于内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乙容中,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这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故答案为:(1)能使海波均匀受热,且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减少热量的散失;(2)熔点;沸点.
『柒』 如图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指出各部分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各部分的名称是A:铁架台、 B:酒精灯、 C:烧杯、 D:温度计, 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
『捌』 熔化的重点知识
熔化和凝固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什么是物态变化。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存在三种状态。
2.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进行晶体熔化与凝固的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认识晶体熔化的条件及规律。
(三)德育渗透点
1.本节实验中,需要同时观察几个现象,因此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勇于克服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2.在实验中使用的易碎仪器较多,应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主动承担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本节熔化现象的实验,根据教材要求是演示实验。但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建议改为边讲边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比较多,组装仪器有一定困难,但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按照实验要求装配仪器。为了节约课上时间,课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或者培养一些学生骨干。
2.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节实验的观察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观察,通过观察应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全部的物理内容,了解有关物理现象及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因此在本节实验的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面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本节实验应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这是认识熔化、凝固过程中关键点和特点的基础,但初二学生在观察中往往顾此失彼,因而通过本节实验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能力。
(2)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主要特点,这是物理观察的重要要求。本节实验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指示在一定的位置不变,而这时还在继续给其加热(即需要吸热)而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一直在上升。
(3)观察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发生的条件,及其规律性,这一观察要求对于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实验,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是很明显的,但是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层次的要求,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为了达到以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可提出一些观察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意识地去观察。例如: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物态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温度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哪种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多大?对凝固过程也可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观察问题有目的地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实验 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凝固现象
为了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在整个学生实验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讲清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根据实验目的,提出观察问题,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生自己组装仪器,并设计好表格。
4.开始实验,并随时进行观察记录。
5.认真总结物理规律。
五、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存在三种状态。
2.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规律,知道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3.知道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4.通过本节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课题
教师用投影打出如图4--2所示的图,请同学根据图42,说出甲、乙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值。
[老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温度和温度计以及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在自然界,许多热现象都与温度有关。比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冰可以化成水,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水可以结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新课教学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板书)
[老师]冰是固体,一般我们又称其为固态。水是液体,一般我们又称其为液态。水除了可以结冰变成固态,还可以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什么状态。
[学生]可以变成水蒸汽
[老师]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水这种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其它物质也可以。一般情况下是固态的铜、铁等金属在高温下可以变成液态、气态;一般情况下是气态的氧气,氮气在温度很低时也可以变成液态、固态。今天我们只研究熔化和凝固现象。
板书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老师]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遵循一定的规律。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
实验开始前,首先请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观察讲台桌上已装配好的进行海波和松香熔化实验的两套装置,并认真对照检查自己桌上的仪器是否齐全,然后向学生讲清以下问题。
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石蜡都是非晶体。本节课就是通过海波、松香的熔化、凝固实验来研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各有什么特点。
B.实验中将温度计和搅动器插入有海波的试管当中,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海波里与海波充分接触,把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缓加热,同时用搅动器搅动海波,使其各部分温度一样。
C.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待海波的温度升高到30℃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注意观察海波的状态,待海波的温度升高到55℃后,停止加热,让海波冷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注意观察海波的状态,直到温度降低到30℃为止。
D.松香的熔化、凝固实验可以参照上述办法进行。
E.请同学参照教材P40图47将仪器装配好,并将实验表格画在作业本上,操作时注意爱护仪器设备。
教师用投影打出表格
『玖』 请问, 1 水的所有物态变化 2 出汗是什么 附加:熔化实验的具体步骤
1. 液态水的物态变化包括:凝固、汽化(包括沸腾、蒸发);
2. 对人来说,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出汗后,必然伴随着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对从冰箱拿出的物体,表面也有“出汗:现象,这是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物体表面温度较低,周围与之接触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所致。
3. 熔化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按照课本上提供的实验装置图,自下向上安装好实验装置(注意各个部分的衔接与安装高度)。
②预先将烧杯内的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水温均匀。
③把装有一定量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此种加热方式叫水浴加热)。
④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拾』 熔化现象实验装置解说
从下至上:铁架台:固定实验器材
酒精灯:加热
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专
烧杯:盛水加热使试管内物属体受热均匀
试管:盛实验药品
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物品温度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