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急需煤矿提升机钢丝绳检修制度,有哪位知道啊谢谢啦
(一)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每隔6个月检验1次;悬版挂吊盘的钢丝绳,权每隔12个月检验一次。
(二)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12个月时进行第1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
摩擦轮式绞车用的钢丝绳、平衡钢丝绳以及直径为18mm及其以下的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立井提升用绳除外),不受此限。
② intros钢丝绳检测仪操作流程刚买一台希望给出
intros钢丝绳检测仪可检测钢丝绳的断丝金属横截面积损失,可以准确评估出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是矿用提升机钢丝绳首选的检测设备。intros钢丝绳检测流程大致分为
查看现场检测环境→做好准备工作→搜集相关信息→准备仪器→仪器标定→固定仪器→钢丝绳充磁→钢丝绳检测→数据下载→数据分析→出具报告更详细的可以查阅百克特网站在搜索框内搜索检测流程可以看到
③ 用来升降人员和物料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应多久检验一次
百克特友情提醒提升机钢丝绳的检测周期是三个月进行一次无损探伤检测。但同时也需要对钢丝绳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因小失大。引发事故
④ 钢丝绳无损检测设备
中国工业检验检测网上找去
⑤ 矿用提升机测速装置是什么
本标准是从物理性能及预定使用方面对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提出的限制。规定的安全要求是针对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所有的危险。它适用于GB/T 15706.1—1995中3.11规定的机器寿命期内各阶段所产生的危险。
本标准适用于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JT—0.8和2JT—0.8型矿用提升绞车和液压绞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36.1—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JB 1581—96 汽轮机、汽车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 超声波探伤方法
JB 3277—9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液压站
JB 4263—86 交流传动矿井提升机 电控设备技术条件
JB/T 6754.1—93 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 第一部分 机组电控设备
JB/T 6754.2—93 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 第二部分 晶闸管电控设备
JB 8519一1997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盘形制动器
煤矿安全规程(1992年版)
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1990年版)
3 危险一览表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在其寿命期间内,因物理性能及预定使用而在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危险见表1。
表1 危险一览表
序号
危 险
3.1
卷筒主要焊缝开焊,主轴内部存在缺陷
3.2
提升速度超过最大速度
3.3
限速装置失灵,到达终端位置的速度超过规定值
3.4
提升容器超过正常终端停止位置,出现过卷现象
3.5
超载和欠电压运行
3.6
工作制动失效
3.7
安全制动力矩不足或安全制动失效
3.8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安全制动时,张力比值超过滑动极限,出现打滑现象
3.9
制动闸瓦设计摩擦系数不够,接触面积不足,过磨损严重
3.10
安全制动器空行程时间不能保证
3.11
块式闸拉杆有裂纹
3.12
液压站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可靠
...原理:涡轮叶片在流体场中作功的"涡轮叶
片的桨角力学原"这个原理表明了叶片在流体场中的作功时的数学原理 制动盘两侧或制动轮上有降低摩擦系数的介质,如水、油等
安全要求和/或措施
4.1 本标准安全技术原则与规范应符合GB/T 15706.2的规定。
4.2 提升装置的卷筒、摩擦轮、天轮、导向轮和导向辊等的最小直径,同钢丝绳直径之比,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2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1的规定。
4.3 立井的天轮、摩擦轮、导向轮的直径或卷筒上绕绳部分的最小直径,同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直径之比,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3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2的规定。
4.4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缠绕钢丝绳的层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5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3的规定。
4.5 卷筒上缠绕两层或两层以上钢丝绳时,挡绳板边缘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396条或《冶台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4的规定。
4.6 立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的加速度、减速度和最大速度,用吊桶升降人员的最大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0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8的规定。
4.7 立井升降物料时,提升容器最大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1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8的规定。
4.8 斜井提升容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减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02条或《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中4.5.9的规定。
4.9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应安装于无爆炸介质、环境温度为5~40℃的机房内或环境温度不高于28℃的硐室内。
4.10 司机操纵台位置处的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85dB(A)。
4.11 卷筒、摩擦轮、闸盘或闸轮的主要焊缝应达到Ⅱ级焊缝要求,并消除焊接内应力。
4.12 主轴内部不允许有夹层、折叠、裂纹、锻伤、结疤和夹渣等缺陷。
4.13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调绳离合器在规定压力下操作灵活、可靠,油缸及管路不能有渗漏油现象。
4.14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钢丝绳头固定在卷筒上,应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不能系在卷筒轴上。绳孔不能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能形成锐角。
4.15 每台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都应具备有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两种功能,且彼此各处各自独立而可靠地实施。制动闸可共用一套闸瓦,也可分别配制,其操纵和控制机构应分开。
安全制动除司机操纵外,还应能自动抱闸,并且在抱闸的同时断开电动机电源。
双卷筒两套闸瓦的传动装置应分开,而且正常提升时能同步动作。在调绳时,活卷筒的闸瓦应处于安全制动状态,死卷筒的闸仍能正常操作。
4.16 在立井和30°以上的倾斜井巷中,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在制动状态时,所产生的力矩和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不能小于3;对质量模数小的绞车,上提重载安全制动闸的制动减速度超过规定的限值,其比值可适当降低,但不能小于2。在调整卷筒旋转相对位置时,制动装置在闸盘或闸轮上所产生的力矩,不得小于该卷筒所悬重量形成的旋转力矩的1.2倍。
4.17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防滑安全校验应符合:
——安全制动闸所产生的安全制动力矩值,应满足不同负载(满载或空载)在各种运行(上提或下放重物)方式下产生紧急制动减速时,张力比值不超过钢丝绳的滑动极限,且同时应满足重载下放减速度不小于1.5 m/s2及重载提升减速度不大于5 m/s2;
——工作制动闸制动力矩不小于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的3倍;
——当一级制动装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二级制动装置;
——宜选用平衡提升系统。
4.18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衬垫允许最大比压应达到2 MPa。钢丝绳与摩擦衬垫之间的许用摩擦系数不小于0.2,有条件时,宜采用0.25。
4.19 制动闸瓦同制动盘或制动轮的设计摩擦系数不小于0.4。
4.20 制动闸瓦同制动轮或制动盘接触面积:
——块式制动器制动时,接触面积不小于80%;
——盘形制动器制动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
4.21 制动闸松闸时,闸瓦同闸轮或闸盘间隙:
——块式制动器平移式不大于2 mm,且上下相等;
——块式制动器角移式不大于2.5mm;
——盘形制动器不大于2 mm。
4.22 各类制动器安全制动空行程时间:
——压缩空气驱动制动器不能超过0.5 s;
——储能液压驱动制动器不能超过0.6 s;
——盘形制动器不能超过0.3 s。
4.23 块式制动器液压系统不漏油,蓄压器在停机后连续15min蓄压器油塞下降距离不超过100mm。
块式制动器压风制动系统不漏风,在停机后15 min压力下降不超过额定值的10%。
4.24 块式制动器传动杆灵活可靠,制动横拉杆和拉杆不准有裂纹。
4.25 块式制动器操纵手把使用方便、灵活,安全可靠,操纵力不大于50N。
4.26 盘形制动器性能应符合JB 8519中的规定。
4.27 液压站安全性能应符合JB 3277—91中4.5—4.
制动盘两侧或制动轮上,不得有影响降低摩擦系数的介质(如油、水等)。
4.29 深度指示器系统要能准确地指示出提升容器所在井筒中的位置,指示清晰,能发出减速、停车和过卷等讯号,并设有深度指示失效保护。
4.30 模拟量控制交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的制动、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JB 4263—86中3.4和3.5的规定。
4.31 模拟量控制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机组电控设备的电气性能、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
4.32 模拟量控制直流传动矿井提升机晶闸管电控设备的电气性能、保护和联锁功能应符合JB 6754.2—93中4.5和4.7的规定。
4.33 矿用提升绞车电控设备的制动、保护和联锁可参照JB 4263—86中3.4和3.5的规定。
4.34 有外露旋转构件,如联轴节、开式齿轮等,应设固定的防护装置。
.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加速度、减速度和最大速度技术指标可在试验场或现场用“提升机智能测试仪”进行测定,也可用光电示波器、电压表或数字式测速仪等方法进行测量。其指标按4.6、4.7和4.8的规定。
卷筒、摩擦轮、制动盘或闸轮主要焊缝应按GB/T 11345中的规定进行测定。
调绳离合器以1.25倍设计压力进行试验,保持5 min,油缸和管路各密封处没有渗漏油现象,再以试验压力不大于2MPa(双向作用油缸)或4 MPa(单向作用油缸)进行离合试验,反复三次,动作灵活可靠。
制动力矩可采用“提升智能测试仪”进行测定,也可用精度不低于2级的测力计、应变仪进行测定,其指标按4.16和4.17的规定。
安全制动空行程时间,可采用“提升机智能测试仪”进行测量,也可用在闸瓦接触面上贴金属箔片,用电秒表进行测定,其指标按4.22的规定。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衬垫允许最大比压和钢丝绳同摩擦衬垫之间的许用摩擦系数值及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的制动闸瓦同制动盘或制动轮的设计摩擦系数可依据衬垫或闸瓦制造厂提供的保证,或通过第三方公证机构按标准在试验台上进行测定。
摘要"提升机闸控系统是提升机能否安全运行的主要部位,闸
盘制动间隙是关系到制动系统能否安全,...素,长期以来,我国矿用提升机盘形
闸制动间隙监...器8#9.盘形闸工作原理是常闭式结构,液压开闸.用 碟形弹簧
产生...
⑥ 提升机钢丝绳绳头在滚筒上固定,容绳或卡绳装置,不应系在滚筒轴上,绳孔不应有锐利边缘,不理解跪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钢丝绳绳头固定在滚筒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有特备的容绳或卡绳装置,严禁系在滚筒轴上.
(二)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
(三)滚筒上应经常缠留3圈绳,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还必须留有作定期检验用的补充绳.”
说明:(一)主要强调不允许采用将钢丝绳用缠绕在滚筒轴上得方式固定钢丝绳,应采用卡绳装置固定钢丝绳.
(二)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是怕钢丝绳被绳孔锐利的边沿损伤;钢丝绳的弯曲形成锐角直接将绳损坏.
(三)滚筒上缠留的3圈绳,提高钢丝绳在滚筒上得摩擦力,防止钢丝绳从滚筒上抽出,由欧拉公式可知,围包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⑦ 提升机钢丝绳如何检查
通过手摸和观察,如果有划痕等问题会感到比较的刺手
⑧ 煤矿提升机钢丝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煤矿提升机钢丝绳是副提升装置系统的“咽喉”,其正常安全运行与事故直接联系,所以,抓好提升机钢丝绳的检查尤为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一条提升钢丝绳必须每天检查1次。
1.机电科制定提升机钢丝绳检查制度。
2.机电科提升队选责任心强的老工人担任,经技术培训合格。
3.实行专人专绳日检制度。检查工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对钢丝绳的有关规定。
4.了解并掌握所负责的钢丝绳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
5.对所使用的检查工具、量具和检验仪表进行认真检查和调整。
6.在检查之前应在绳上作好检查起始的标志和检查长度的计算标志,在同一根绳上每次检查的起始标志一样。
7.检查工开始检查钢丝绳前要与提升机司机、监护人员及信号工共同确定好检查联系信号,检查期间不得同时进行井筒或提升机的其它作业。
8.对使用中的钢丝绳日常检查时,提升速度应小于0.3m/s,用肉眼观察和手捋摸的方式进行。
9.检查钢丝绳时,应由2人同时进行,1人在井口,另1人在出绳口,以便检验全绳;在井口验绳时应系安全带。
10.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它提前确定的测量点。
11.检查钢丝绳时用棉纱擦干净钢丝绳,用有读数的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直径;用改锥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断丝,以免伤手;用眼观察是否锈蚀等情况。
12.斜井对钩头频繁拖移点和制动频繁受力点,需详细检查。
13.若检查时发现钢丝绳出“红油”,说明绳芯缺油,内部锈蚀,应引起注意,并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可剁绳头检查钢丝绳内部锈蚀情况。
14.立井对使用的钢丝绳月检时,除包含日检全部内容外,还应详细检查提升容器在井口和井底时,从滚筒到天轮段的钢丝绳,详细检查绳卡处有无断丝、并用游标卡尺测量绳径是否有变化。
15.做好钢丝绳检查记录,应将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逐项填入钢丝绳检查表,提升队检修班班长每天对钢丝绳检查内容审核;提升队技术员每周对钢丝绳检查内容抽检一次,提升队队长每月对钢丝绳检查内容抽检一次,机电科分管副科长每季对钢丝绳检查内容抽检一次。
16.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
⑨ 多绳摩擦提升机提升钢丝绳箕斗一根绳两侧液压平衡装置上下始点怎么规定的
因为提升机的提升张力,包括所提物料重量、箕斗重量、钢丝绳重量、悬挂装置重量,平衡配重量等。钢丝绳重量是钢丝绳的最大悬垂长度重量,计算就是用钢丝绳最大米重乘以最大悬垂长度。
⑩ 提升机与钢丝绳连接装置及主要受力部件有哪些
提升机一般都是多绳摩擦驱动,主要受力部件就是摩擦轮极其轮轴和钢丝绳,再者就是绳轮的驱动齿轮及电动机。
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锰系磷化涂层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绳钢丝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光面钢丝绳的3-4倍,随着对耐磨磷化液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依据磷化涂层钢丝绳目前市场价格,磷化涂层钢丝绳日均使用成本仅仅是光面钢丝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磷化涂层钢丝绳是光面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