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纯弯曲梁正应力试验时不考虑梁的自重会引起测量结果误差吗
不会,相对外部荷载梁的自重很小,几乎可以不考虑,一般引起的误差很小,可以不考虑。
『贰』 纯弯曲试验数据中应变的增量怎么算
这个一般测6组数据
载荷从0加到5
对应就可以测出五组电阻片的应变ε1
ε2
ε3
ε4
ε5
应变的增量就等于用相邻两个载荷值对应那组数据相减即可得到
例如求ε1的第一个增量
它就等于载荷值等于0时对应的ε1的值a-载荷值为1时对应的ε1的值b
所得a-b即为其增量
『叁』 纯弯曲正应力试验应力分布图是怎么样的谢谢求大神帮助
它由固定立柱1、加载手轮2、加载螺杆3、旋转臂4、荷载传感器10、压头9、分力梁7、弯曲梁6、简支支座5、底板8、数字测力仪11、应变仪12等部分组合。弯曲梁为矩形截面钢梁,其弹性模量E=2.1×105MPa,几何尺寸见图3-11。CD段为纯弯曲段,梁上各点为单向应力状态,在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只要测出各点的轴向应变ε实,即可按σ实=Eε实计算正应力。为此在梁的CD段某一截面的前后两侧面上,在不同高度沿平行于中性层各贴有五枚电阻应变片。其中编号3和3′片位于中性层上,编号2和2′片与编号4和4′片分别位于梁的上半部分的中间和梁的下半部分的中间,编号1和1′片位于梁的顶面的中线上,编号5和5′片位于梁的底面的中线上(见图3—11),并把各对称片进行串接。
温度补偿片贴在一块与试件相同的材料上,实验时放在被测试件的附近。上面粘贴有各种应变片和应变花,实验时根据工作片的情况自行组合。为了便于检验测量结果的线性度,实验时采用等量逐级缓慢加载方法,即每次增加等量的荷载Δ P,测出每级荷载下各点的应变增量Δε,然后取应变增量的平均值 实,依次求出各点应力增量Δσ实=E实 实。
实验可采用半桥接法、公共外补偿。即工作片与不受力的温度补偿片分别接到应变仪的A、B和B、C接线柱上(如图3—12),其中R1为工作片,R2为温度补偿片。对于多个不同的工作片,用同一个温度补偿片进行温度补偿,这种方法叫做“多点公共外补偿”。
也可采用半桥自补偿测试。即把应变值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两个工作片接到A、B和B、C接线柱上,进行测试、但要注意,此时ε实=ε仪/2 , ε仪为应变仪所测的读数。
『肆』 纯弯曲实验理论值怎么算
纯弯曲实验理论值计算:
这个一般测6组数据,载荷从0加到5对应就可以测出五组电阻片的应变ε1 ε2 ε3 ε4 ε5,应变的增量就等于用相邻两个载荷值对应那组数据相减即可得到。例如求ε1的第一个增量,它就等于载荷值等于0时,对应的ε1的值a-,载荷值为1时对应的ε1的值b,所得a-b,即为其增量。
主要技术参数
1、载荷范围:~10kN
2、加载机构作用行程:50mm
3、手轮加载转矩:0~2.6N.m
4、加载速度:0.12mm/转
5、载荷灵敏度:1N
6、过载能力:150%
『伍』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中,没有考虑梁的自重,会引起误差吗为什么
不会。
施加的荷载和测试应变成线性关系。实验时,在加外载荷前,首先进行了测量电路的平衡(或记录初读数),然后加载进行测量,所测的数(或差值)是外载荷引起的,与梁自重无关。
一般不用考虑梁的自重。梁的自重应该只有几公斤且为均布载荷,而外载荷一般是几百、上千公斤。相对于所加的外部荷载,梁的自重几乎可以不考虑,对荷载产生的力偶影响很小,所以实验结果误差较小。如果只独立计算力偶作用应力当然可以,如果要计算组合应力,当要考虑自重。
(5)纯弯梁实验装置数据扩展阅读:
弯曲正应力公式是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的。当梁受到横向力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一般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由于剪力的存在,在横截面上将存在切应力τ,从而存在切应变γ=τ/G。由于切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变化,故切应变γ沿梁截面高度也是非均匀的。
因此,横力弯曲时,变形后的梁截面不再保持平面而发生翘曲,1-1截面变形后成为1'-1'截面。既然如此,以平面假设为基础推导的弯曲正应力公式,在横力弯曲时就不能适用。
『陆』 纯弯梁的弯曲应力测定实验中对应变片的栅长尺寸有无要求为什么
无要求,但是一般考虑到粘贴的方便性和通用性,3-6mm敏感栅长度的最为合适
『柒』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试验中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的原因
弯曲时只存在正应力,切应力为零。初载荷P向下,以中性层为界,以上区域受拉应变为正;以上区域受压应变为负。
中性层处应变为零,且到中性层的距离相等的点的应变相等,并且成一次线性关系,弯曲正应力与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也成一次线性关系。由于温度、试验仪器的灵敏度等问题,会是实验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试验中应变片1与5大小几乎相等,符号相反。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出,材料在弹性变性阶段,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弹性模量值越大,使材料变形的弯曲正应力也越大。
向应力的变化分量沿厚度上的变化可以是线性的,也可是非线性的。其最大值发生在壁厚的表面处,设计时一般取最大值进行强度校核。
壁厚的表面达到屈服后,仍能继续提高承载能力,但表面应力不再增加,屈服层由表面向中间扩展。所以在压力容器中,弯曲应力的危害性要小于相同数值的薄瞋应力(应力沿壁厚均布)。
(7)纯弯梁实验装置数据扩展阅读:
在载荷作用下,梁横截面上一般同时存在剪力和弯矩。由切应力τ构成剪力,由正应力σ构成弯矩。由正应力与切应力引起的弯曲分别称为弯曲正应力与弯曲切应力。
根据单向受力假设,各纵向”纤维”处于单向拉仲或压缩状态,因此,当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胡克定律成立,由此得横截面上距中性层y处的正应力。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距中性轴等远的同一横线上的各点处的正应力相等,中性轴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弯曲正应力公式是在纯弯曲情况下推导的。当梁受到横向力作用时,在横截面上,一般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由于剪力的存在,在横截面上将存在切应力τ,从而存在切应变γ=τ/G。由于切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变化,故切应变γ沿梁截面高度也是非均匀的。